钨矿资源地质特征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98089233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钨矿资源地质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钨矿资源地质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钨矿资源地质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钨矿资源地质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钨矿资源地质特征(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钨矿资源地质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一)中国钨矿时空分布从成矿期来看,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1987)统计的钨矿床成矿时代以矿床(点)数量为基础, 前寒武纪成矿期占2%,加里东期占4%,海西期占9%,印支期占2%,燕山期占83%。从空间分布来看, 在中国三大成矿域,即古亚洲成矿域、滨太平洋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说明空间 分布广泛。康永孚、苗树屏等(1994)将中国钨矿分布划分为5个成矿带,即华北成矿带、华南成矿带、天 山-北山成矿带、西秦岭-祁连山成矿带、三江钨锡成矿带。其中,华南成矿带中的南岭成矿区(包括政和- 大埔深断裂以西的闽西、赣湘南部、粤桂两省区的一

2、部分和滇东南部分),是我国钨矿床高度发育区,也是 世界钨矿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成矿条件优越,矿床类型丰富多彩,拥有世界上主要钨矿类型,如石英脉 型(广东锯板坑钨矿、江西大吉山钨矿等)、花岗岩细脉浸染型(福建行洛坑钨矿)、以夕卡岩为主的层控多因 叠加型(湖南柿竹园钨锡铋钥矿)、层控型(广西大明山钨矿)等。如此可见,中国钨矿时空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高度集中。成矿期主要集中于燕山期,矿床分布特别是大型、 超大型钨矿主要集中于南岭成矿区。其储量占全国钨储量的70%以上。(二)中国钨矿成矿主要特点和若干规律(1)具有多元成矿特点即成矿物质的多来源(岩源、层源、混合源、壳源、壳幔混合源等);含矿建造的多 层位

3、(元古宇、震旦系、寒武系一奥陶系、泥盆系一石炭系、上侏罗统);成矿作用的多期性;成矿环境的 多样性;以及钨元素地球化学的多种适应性,如在岩浆阶段、岩浆热液、各种矿化流体、变质作用及表生 作用中,均可活化、迁移,在有利的构造条件下富集成矿。(2)具有地层、构造、岩浆岩多种因素及其复合控矿的特点地层沉积建造是供矿、容矿的基本因素之一, 不同的容矿建造机制分别控制形成不同类型的钨矿。如碳酸盐岩建造总是形成夕卡岩或似夕卡岩型钨矿床 (以白钨矿为主);而在硅铝建造则往往产生交代岩或角岩,形成岩体浸染型、细脉浸染型、脉型、角砾岩 筒型钨矿床。不同的构造-岩浆机制,形成各具特征的矿床类型。例如,由深大断裂从

4、深部带来的壳幔混源 型岩脉,可以形成斑岩型、角砾岩筒型钨矿;而来自壳源型的岩脉则形成脉型或夕卡岩型钨矿。各种成矿 条件联合控矿,必然产生多型矿床的共生与复合。(3)矿床高度集中分布和成群成带出现如前所述,南岭是中国钨矿最密集的成矿区,尤其是赣南、湘南、 粤北地区的钨矿床更是高度集中分布,而且是成群成组的出现。如在赣南大余一崇义一上犹地区,仅在 7800km2范围内就有180多个矿床(点)密集分布,几乎平均10km2内即有两处钨矿床,并呈现等距、近等 距的分布;又如,盘古山区在11000km2范围内也有100多处钨矿床(点)分布,平均每100km2就有1处矿 床。在南岭每一个密集区里往往产有12

5、个大型钨矿并有“卫星”式一批中小型矿床围绕大型矿床产出而成 群成组的分布。在每个矿床中几乎都有12条“王牌”矿脉(即规模大、品位富的矿脉),如西华山钨矿的299 号“王牌”脉长920m,脉宽最大3.60m,而且品位富。每个矿区的含钨石英脉成群成带的产出(即许多脉钨矿 体一起产出而形成矿体群;按矿体分布疏密程度而分为脉带型矿脉和单脉形矿脉)。如赣南的西华山、大吉 山,湘南的瑶岗仙,粤北的锯板坑、梅子窝、石人嶂等特大型、大中型钨矿床中的矿脉,均是成群成带的 分布。这种成群成带的分布规律,对找矿、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4)矿床水平分带规律在南岭内生钨矿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这种分带规律在一些成

6、矿区带和矿田、矿床 中均不同程度的显示。如南岭赣南钨矿成矿区带,王成发(1984)提出赣南脉状钨矿具有区域性水平分带特 征,表现以大余岭为中心的半环状分带,按钨矿地球化学特征划分3个带,依次为:1钨锡矿带,11 钨矿带,田钨多金属矿带。(5) 矿床垂直分带规律在石英脉型钨矿床(简称脉钨矿床)的矿体形态在垂直空间具有“五层楼”式的变化规 律。这种垂直变化规律的认识,是60年代初广东冶金地质九三二队在勘探粤北梅子窝脉钨矿床时研究总结 出来的,形象地称为五层楼”:即石英云母线(也叫线脉带)、稀疏细脉带、密集细脉带、平行薄脉 组、单独大脉,即以带、组、脉为基本模式。在赣南、湘南等地的脉钨矿床的矿脉也存

7、在这类似的垂直 分带。这种“五层楼”式模式,对找矿、勘探和矿床开采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但应指出,有些脉钨矿床的矿 脉因剥蚀和其他地质因素所致,不一定每个矿床都显现出“五层楼”式的垂直变化规律,有的仅具有三层、 四层。二、矿床类型中国钨矿床划分为3类5亚类20型(表3.12.5),现将中国钨矿的主要矿床类型地质特征简述如下。(1) 石英脉型黑钨矿床此类型矿床是我国钨矿主要类型之一,以开发之早,产量之多,矿床规模之大而驰名 中外。矿床主要分布在赣南、粤北、湘南成矿区带里。成矿与壳源改造花岗岩类侵入体的关系密切,矿体 多产于岩体内外接触带,以岩体内为主,受岩体内构造裂隙控制,沿裂隙充填呈脉状、似脉状,

8、有的产在 岩体顶部顶板的围岩中。矿体围岩蚀变主要有云英岩化、硅化、钾化、绢云母化等。矿石主要由石英和黑 钨矿所组成,并含有锡石、辉钥矿、辉铋矿、白钨矿、毒砂、磁黄铁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等。具 有代表性的矿床有江西西华山、大吉山,广东锯板坑、梅子窝、石人嶂等石英脉型黑钨矿床。(2) 夕卡岩型白钨矿床该类型也是我国钨矿床主要类型之一。70年代以前,我国勘探的主要是石英脉型黑 钨矿和斑岩型黑钨矿等。当时储量组成主要是黑钨矿,约占储量50%以上,白钨矿约占20%,混合钨矿(黑 钨矿、白钨矿)约占30%左右。70年代以来,白钨矿储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至此改变了我国钨储量结构, 白钨矿占71%,而储量

9、主要来自夕卡岩型白钨矿床,但大部分是贫矿。这类矿床的生成和分布主要与中深 浅成的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矿床产在岩浆岩体与碳酸盐类岩石接触带及其附近的围岩中。围岩蚀变主要是 夕卡岩化,一般在晚期复杂夕卡岩阶段富集成矿。矿体形态复杂,多为不规则囊状、扁豆状、透镜状,也 有的呈层状、似层状或形态简单的透镜状。有的夕卡岩钨矿的围岩尚有大理岩化、硅化、斜长石化、钾长 石化、白云母化、叶蜡石化、黄铁矿化等。矿石矿物主要是白钨矿、辉钥矿、辉铋矿、锡石、方铅矿、闪 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磁铁矿等。具有代表性的矿床:湖南瑶岗仙钨矿床、新田岭白 钨矿床、柿竹园钨(锡铋钥)矿床,江西修水香炉山白钨矿床、

10、甘肃塔儿沟似夕卡岩型白钨矿床。(3) 斑岩型钨矿该类型矿床的形成主要与火山-次火山作用晚期的弱酸性钙碱系列的浅成-超浅成侵入体有成 因联系。与钨矿化有关的斑岩主要是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斑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矿化主要分布 在岩体内,有的产在斑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个别的产在围岩中。矿化呈细脉浸染状,品位低,规模大,常 有辉钥矿伴生,矿体产出浅,围岩蚀变具有分带现象。矿化呈浸染状、网脉状和细脉状,矿体常呈似层状、 透镜状、不规则状,与围岩无明显界线。矿石矿物主要有白钨矿、黑钨矿、辉钥矿,其次有黄铜矿、闪锌 矿、辉铋矿、黄铁矿等。代表性矿床为广东莲花山钨矿床、江西阳储岭钨矿床等。(4) 爆破角砾岩

11、型钨矿床在斑岩型钨矿区内,常伴生有含钨爆破角砾岩,其矿石成分主要是黑钨矿、辉钥矿, 其次有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主要以胶结构形式存在。矿体主要产在爆破砾岩体内,也有的产在角 砾岩体围岩构造裂隙中,形成钨矿脉。角砾岩体内的矿常分布在角砾岩体上部及接触带附近。这类矿床品 位较富,但规模较小,多为中小型富矿。中国钨矿类型,由于成矿作用复杂,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成矿作用多期、多阶段,因而形成多型 共生复杂的矿田、矿床。如江西大湖塘钨矿,岩体内浸染型fSn-W-Mo)-角砾岩筒型(W-Sn-Be);又如湖南柿 竹园钨矿田,岩体内云英岩型-夕卡岩型-叠加于夕卡岩的网脉型、云英岩-大理岩中的网脉型-石英脉型;瑶 岗仙钨矿床,花岗岩内浸染型-石英大脉型-细网脉型-云英岩-花岗伟晶岩型-夕卡岩型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