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安全技术管理中专班毕业设计大纲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98009834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3年 安全技术管理中专班毕业设计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年 安全技术管理中专班毕业设计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年 安全技术管理中专班毕业设计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13年 安全技术管理中专班毕业设计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 安全技术管理中专班毕业设计大纲(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指导书 二一三年三月指导教师联系方式:王俊巧电话:7071680手机:13994490313电子邮箱:454524736QQ.com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指导书 一、毕业实习 (一)毕业实习的目的 1、毕业实习是学员进行毕业论文前必须完成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综合应用与学习,是对学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能力的检验,同时也是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基础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毕业实习,学员要重点完成毕业设论文资料得收集与整理,为后续的毕业论文撰写做好技术资料准备。 (二)毕业实习的时间、方法及实习地点 1

2、、毕业实习的时间:2013年3月184月14日(四周)2、毕业实习的方法:返岗实习 3、毕业实习的地点:本单位 (三)毕业实习的内容 1、收集实习矿井的地质资料、煤层倾角、煤层厚度、瓦斯涌出量等,并掌握瓦斯涌出量的计算方法。 2、掌握并绘制实习矿井、采区底板等高线图、煤层柱状图、矿井巷道布置图等。 3、掌握实习矿井的:矿井开拓方式、采区布置方式、工作面布置方式、矿井生产系统、生产方式、采煤方法、采煤工艺等,并收集与其相关的图纸资料。 4、掌握并绘制实习矿井通风方式、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网络图。 5、掌握实习矿井总风量的计算方法,采掘工作面风量计算机方法及井下各种硐室的风量确定方法。 6、掌握实习

3、矿井井下各种测风方法,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风量分配方法及风速的验算方法。 7、掌握并绘制实习矿井主要通风机及辅助通风机的型号及个体特性曲线及其工况点。并掌握主要通风机的选型及工况点的确定方法。 8、熟悉煤矿安全规程2004版,及其它有关矿井通风方面的法律、法规。 9、按毕业实习大纲要求收集资料,为撰写毕业论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毕业实习的要求: 1、在毕业实习的四周内,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毕业实习内容,为后续撰写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2、实习结束后,2013年4月20日前提交一份稿纸手写,字数为三千字以上的实习报告(内容参照附件一:毕业实习大纲)。凡不按时提交实习报告者,实习成绩以“零”

4、分记。 二、毕业论文 (一)毕业论文任务书 1、完成毕业论文题目申报 1)毕业论文题目申报时间安排:2013年4月20日以前完成毕业论文题目申报交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审阅毕业论文题目合格并批准后开始毕业论文的撰写。 2)每名学生只能选一个论文题目,且学生之间所选的论文题目尽量不要重复。 2、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字数在3000字左右,毕业论文按毕业论文的撰写规范及要求格式撰写(见附件二)、打印,交指导教师批阅。 3、撰写论文的时间要求 1)4月15日-5月26日为撰写论文的时间,6月1日前将论文成果交指导教师进行评审。在这其间,如有问题,可与指导教师通过指导教师的网上邮箱交换意见。

5、2)凡不按此时间交论文的学生,论文成绩将不予评定。 (二)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说明书要严格按照毕业论文的撰写规范及要求格式撰写。要求毕业论文结构严谨、文笔流畅、学术性强、插图(表)规范、内容正确,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三、论文参考题目 指导教师为学员提供了一些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可供学员在选题时参考(不得重复选择),题目如下: 1、通过对自然发火原因分析,谈自然发火防治技术。2、如何实施有效安全监察,确保矿井生产安全。3、结合生产实际谈提高开拓进尺,确保安全生产的途径。4、结合生产实际谈提高放顶煤开采产量的方法。5、从矿井建设的生产实际出发,谈提高矿井运输能力的途径。6、放顶煤开采工作面

6、降尘方法初探。7、结合本职工作,谈调度员工作在矿井生产中的重要性。8、优化瓦斯检查工作方法,杜绝瓦斯事故。9、矿井实用测风方法浅析。10、加强放炮工作管理,确保生产安全。11、采区瓦斯抽放效果评价。 附件一:毕业实习大纲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毕业实习大纲一、矿井概况(一)矿井地质特征矿井所属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地质勘探程度;矿井综合地质柱状图;主要地质构造的分布情况。矿井瓦斯涌出情况;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含水层情况、正常及最大涌水量、吨煤涌水系数。(二)煤层的埋藏特征煤层储存状况:煤层埋藏深度,走向、倾角、层数、各煤层的最大、最小及平均厚度,各煤层的最大、最小及平均间距。绘制煤层柱状图。煤层围岩

7、性质:煤的自燃情况;煤的爆炸性及爆炸指数。煤的工业分析,牌号及其用途。抄录:煤层埋藏特征表和煤的工业分析表。二、矿井开拓(一)矿井境界与储量矿井境界情况,矿井走向和倾斜的最大、最小及平均长度,井田的面积。地质储量计算方法,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有关煤柱尺寸的确定依据。(二)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矿井现在的生产能力及改扩建设想。矿井年工作日数,矿井工作制度,每昼夜生产班数等。(三)矿井开拓矿井井筒的位置、形式、数目及确定依据。矿井通风方式;矿井的提升方式。井底车场、运输大巷、主要石门、回风大巷的布置,采区的划分及划分依据、采区开采顺序。矿井现在的开采情况,生产采区的生产能力、数目、位置、回采工作面

8、数目、采区回采率等。三、采煤方法(一)采煤方法矿井现在使用的采煤方法及选择依据。矿井原来使用的采煤方法及弊端。(二)液压支架的型号及选择依据;乳化液泵站的型号及选择依据(三)采区巷道布置矿井投产以来采区内所使用的巷道布置方式及其优缺点,经济性、现在采取内的区段划分、煤柱尺寸、工作面长度、巷道布置方式、采区内同时生产的回采工作面的数目,工作面年推进度。矿井内各类巷道的断面形状、规格及支柱方式,巷道掘进顺序及作业方式,掘进进度、采区的掘进出煤率、万吨煤掘进率及采掘比。矿井内接替工作面的安排,掘进工作面的数目及位置。(四)回采工艺及劳动组织:现生产采区工作面落煤、装运、支护各工序所使用机械设备的型号

9、、有关参数、数量、来源及工作状况。采空区或顶板的管理方法。劳动组织工人出勤表、工作面循环图表、技术经济指标表。四、运输、防排水与供电(一)矿井运输系统工作面、顺槽的的运输设备的型号,选择、计算方法(或依据),采区上下山、集中巷的运输方式、设备及数量。(三)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四)矿井防、排水设施;洒水系统。(五)矿井机电设备的使用型号、数量及选择依据;采区供电系统。五、通风与安全(一)通风系统、通风方式:矿井通风方式,掘进通风方式、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矿井通风网络等。(二)矿井风量及分配矿井总风量、掘进工作面、峒室、采煤工作面的风量计算及配备方法。(三)联合通风计算方法。(四)矿井通风

10、设备及设施:使用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风门、风窗及风桥的设置、作用,反风设施。(五)瓦斯抽、排放系统;矿井防灾措施。六、回采工作面地质情况(一)回采工作面的范围。走向、倾斜长、面积、储量、邻近回采工作面的开采情况;接替回采工作面的位置。(二)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的地形、地势图,回采工作面内煤层、岩层的变化情况,水文、老窑和采空区积水情况,瓦斯赋存等。七、矿井通风与安全管理收集、了解矿井通风与安全管理资料。八、矿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收集、了解现生产矿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附件二:毕业论文的撰写规范及要求毕业论文的撰写规范及要求、毕业论文的印装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要用我校统一印制的毕业

11、设计(论文)用纸,用黑或蓝黑墨水工整书写,每页20行,每行2022字。 学校提倡并鼓励用计算机录入并打印论文,但仍须采用统一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用纸。打印时,版面采用单倍行距。正文要求用宋体四号字,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靠右标明。 、毕业论文结构及要求毕业论文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装订次序):封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定书、内容提要、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图纸等(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定意见放入资料袋中不装订)。 1)封面封面按要求逐项填写清楚。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填写:“根据煤矿生产实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字数在300

12、0字左右,具体要求详见毕业论文指导书”。3)毕业设计(论文)评定书学生只填写:“班级、姓名、论文题目”4).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定书学生只填写:“班级、姓名、论文题目”5)摘要、关键词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包括论文之中的主要信息,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200400字左右。关键词是表达论文中心的学术词语或词组,不是句子或短语,更不能以企业名称、人名等类似的词语出现,一般由35词组组成个。关键词中“关键词”三字为小三号楷体加粗,关键词中的词语要空开两个字符,并以四号宋体加粗。 6)目录目录要求层次清晰,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13、。7)正文(1)正文的内容 论文正文部分包括:前言、论文主体和结论。要求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正确。前言作为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篇幅,说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要求开门见山,突出重点,实事求是。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占论文的主要篇幅,要求文字简练,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概念清楚,论证充分,逻辑性强。正文中涉及到的图表、插图、公式、符号、参考文献、计量单位等都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毕业论文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等。结论单独书写,文字一般不超过两页。正文中引用文献号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

14、引用文字的右上角,按上标书写。(2) 对正文内容及篇幅的要求本专业毕业论文是理论性论文。其形式不能是一些文献资料的简单、机械地堆砌,一篇合格的论文应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论点要正确,要有足够的依据;论点与论据要协调一致,论据要充分支持论点;要有必要的数据资料及相应的分析;理论、观点、概念表达要准确、清晰;论文要有一定的新意。(3) 正文的层次划分和编排方法正文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题序层次是文章结构的框架。题序层次可以分为若干级,根据我校具体情况,本专业可采用如下题序:“一、一级标题-(一)二级标题-1.三级标题-”;打印论文,论文题目用黑体一号字,居中放置,并且距下文双倍行距。第一级题序

15、和题名用黑体小二号字,第二级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三号字,第三级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四号字,第四级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四号字,各级与上下文间均单倍行距。正文各层次内容用宋体四号字,单倍行距。8)图表和公式(1)图表论文中的选图及制图力求精炼。所有图表均应精心设计并用绘图笔绘制,不得徒手勾画。各类图表的绘制均应符合国家标准。 论文中的表一律不画左右端线,表的设计应简单明了。图表中所涉及到的单位一律不加括号,用“,”与量值隔开。图表均应有标题,并按一级题序编号(如图1-1、表2-2等)。图表标题均居中书写,字号比正文小一号。(2) 公式公式统一用英文斜体书写,公式中有上标、下标、顶标、底标等时,必须层次清楚

16、。公式应居中放置,公式前的“解”、“假设”等文字顶格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的序号写在公式右侧的行末顶边线,并加圆括号。序号按一级题序排,如“(1-1)”、“(2-1)”。公式换行书写时与等号对齐。 9)致谢以简短的文字,对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给予直接帮助的指导教师或单位、个人表示自己的谢意。10)参考文献设计说明书(论文)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设计方案等,不论借鉴、评论、综述,还是用做立论依据、学术发展基础,都应编入参考文献目录。直接引用的

17、文字应直录原文并用引号括起来。直接、间接引用都不应断章取义。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采用我国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的“顺序编码制”。论文中,引用出处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和方括号 放在引文结束处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作为对参考文献表相应条目的呼应。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各类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1) 专著顺序号 著者.书名.版本.其他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1 夏小华,高为柄.非线性系统控制及解耦.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 期刊顺序号 作者.题名.其他责任者.刊名,年,卷(期):在原文献中的位置示例:1 高为柄,程勉,夏小华.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发展.自动化学报,1991,17(4):513523(4) 技术标准顺序号 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示例:4 GB3100310293 量和单位 11)附录未尽事宜可将其列在附录中加以说明。原始测定结果、分析报告、图表、测试报告单、译文等,均可列在附录中,附录序号用“附录一、附录二”等字样表示。联大教学部二一三年三月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