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螺旋桥工程预应力施工方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97958080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8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重庆螺旋桥工程预应力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重庆螺旋桥工程预应力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重庆螺旋桥工程预应力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资源描述:

《重庆螺旋桥工程预应力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螺旋桥工程预应力施工方案(7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庆螺旋桥工程预应力施工方案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 制 人: 审 核 人:批 准 人: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目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3第1节 工程简介3第2节 主要技术标准4第3节 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4第二章 施工总体计划5第1节 本工程预应力施工的特点和难点5第2节 计划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试验仪表6第3节 计划投入本工程的人员8第4节 计划投入本工程的材料8第5节 材料采购要求10第6节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12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15第1节 全桥总体预应力张拉顺序15第2节 盖梁预应力工程18第3节 单支座横隔梁预应力施工28第4节 箱梁预应力工程33第5节 施工操作要点48第

2、四章 施工计划进度安排57第1节 盖梁预应力施工工期安排57第2节 箱梁预应力施工工期安排58第3节 横隔梁预应力施工工期安排59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59第六章 安全保证措施60第七章 文明施工措施61第八章 其他应明确的事项61第九章 附录一箱梁预应力孔道摩阻测定62第十章 真空灌浆施工方法68第一章工程概况第1节工程简介重庆融侨大道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铜元局长江电工厂厂区内,设计为为双层螺旋式坡道桥,一端通往海铜路至铜元局,另一端通往南坪明佳路。本工程桥长643.885m,桥宽19m,平面曲线半径55m,设计荷载城-A 级,桥面宽29.39m,双向四车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横截

3、面为抗扭刚度大的分离式双箱单室结构。单箱单室桥宽9.39m,梁高1.8m, 翼缘悬臂长度2.445m, 箱梁顶板厚0.25m,底板厚0.2m,腹板厚0.4m 。全桥由04 号(431m)、47 号(3135.575 31m)、70 号 (431m)、二层的04 号(431m)、413 号(31+35.81+235+31m)共5 联桥组成。010 号墩为门形桥墩,其中06 号为双层,7100 号为单层,由盖梁GL1(其中6 号墩盖梁为GL2)将a、b 墩柱连接,盖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6 号上层、11 号、12 号墩柱采用单支座,箱梁中横隔梁处设置预应力筋束。预应力连续箱梁、盖梁、单支座处中横

4、隔梁按部分预应力A 类构件设计。箱梁、盖梁和横隔梁上布置抗拉强度1860MPa,15.24 的钢绞线共327 束,预应力张拉应力13391395MPa。采用9 孔锚具72 套、12 孔锚具168 套、14 孔锚具8 套、15 孔锚具40 套、19 孔锚具318 套15-12P 固定端锚具48 套。最长束5 跨通长174.36m。全桥合计钢绞线用量288.5t。第2节主要技术标准(1)融侨大道道路及排水工程设计图(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具体工程施工项目及数量,如表1-1。工程施工项目及数量表1-1 第

5、二章施工总体计划第1节本工程预应力施工的特点和难点本工程为双层螺旋式坡道桥,箱梁预应力束纵向为多个曲线同时沿桥成弧形布置,实际孔道为空间曲线,最长的5 跨连续预应力束为174.36m,最短束也有90m,全部为通长束,无论从混凝土结构还是从预应力钢束结构看,都属超长结构。预应力施工时存在钢绞线布筋就位难度大,张拉施工延伸率长,千斤顶需反复倒顶,摩阻损失大,孔道摩阻测试困难、孔道压浆长度长等特点。同时,连续跨接口处的后浇带宽度仅0.9m,张拉时的延伸量有0.5m,张拉空间狭窄,施工时需每张拉一行程,就倒顶一次,同时割除多余的钢绞线一次。预应力束为超长束,孔道成环形空间曲线布置,操作空间小加上工期紧

6、是本工程的特点也是难点。第2节计划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试验仪表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工期要求,计划投入本预应力分项工程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如表2-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试验仪 表2-1 序号设备型号、规格数量用途1大砂轮切割机2 台下料2手提砂轮切割机2 台割钢绞线封锚3GYJ500 型挤压机1 台制作固定端锚3YDC2500B-200 型千斤顶5 台912 孔锚具张拉,1 台备用4YDC4000B-200 型千斤顶5 台1419 孔锚具张拉,1 台备用5YDQ260B-160 型千斤顶1 台预紧和事故处理6ZYB22-80 型高压油泵6 台张拉动力源,1 台备用7VLM15-9G(X)

7、工具锚、限位板4 套张拉配套用8VLM15-12G(X)工具锚、限位板4 套张拉配套用9VLM15-14G(X)工具锚、限位板4 套张拉配套用10VLM15-15G(X)工具锚、限位板4 套张拉配套用11VLM15-19G(X)工具锚、限位板4 套张拉配套用12压浆泵2 台孔道压浆13搅拌机2 台孔道压浆的水泥浆搅拌14电焊机2 台焊接波纹管固定支架用153t 卷扬机及配套滑轮2 台孔道穿索用169、12、14、15 穿束连接器各1 套孔道穿索用17长短限位顶套各2 套18张拉滑轮组件4 套张拉吊千斤顶用191t 手拉葫芦6 套202BV2 070 真空泵2 套箱梁灌浆用21G40-3 螺杆式

8、灌浆机2 套箱梁灌浆用22真空灌浆阀门、管路等附件2 套箱梁灌浆用第3节计划投入本工程的人员本工程预应力由具备专业施工资质的柳州市威尔姆预应力有限公司分包,施工队分为张拉班组和孔道布置班组,张拉班组12 人,孔道布置班组30 人,总计42 人。第4节计划投入本工程的材料本工程预应力施工部分需投入的材料包括锚具、钢绞线、波纹管、排气管、水泥、减水剂、膨胀剂等材料由我公司在本工程业主认可的供应商处采购。具体材料情况如材料表2-2。材料表2-2 序号项目规格数量1预应力钢绞线15.24,1860MPa,低松弛288.5t2VLM15-9 工作锚1860MPa 级72 套3VLM15-12 工作锚18

9、60MPa 级168 套4VLM15-14 工作锚1860MPa 级8 套5VLM15-15 工作锚1860MPa 级40 套6VLM15-19 工作锚1860MPa 级318 套7VLM15-12P 固定端锚1860MPa 级48 套8HDPE 塑料波纹管内径9512129m9铁皮波纹管内径1007441m10HDPE 塑料接头管内径110606m11铁皮接头波纹管内径105372m12塑料排气管与波纹管匹配360 个13灌浆水泥525150t14普通减水剂FDN1.21.5t15膨胀剂铝粉15kg16排气胶管与塑料排气管配240m17特快硬高强水泥(封锚用)1.2t18其他辅助材料细钢丝、

10、胶带纸、海绵等注:表中材料数量未计损耗,钢绞线实际采购应考虑直径变化造成的重量变化。 表中为按每根波纹管6m,接头管长度300mm 计算的接头管数量,如实际长度有变化接头管数量应随之变化。 锚具数量应考虑试验用数量的增加部分。第5节材料采购要求2.5.1 钢绞线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ASTMA416-92a 标准270 级钢绞线,直径15.24mm,强度1860MPa,弹性模量1.9510510MPa 的低松弛钢绞线作预应力筋。订货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钢绞线在订货时除应考虑生产厂家的质量和信誉外,还应与本工程采用的锚具相匹配,定购钢绞线的实际强度不得高出一个强度等级(2000MPa)。本工程选用

11、江西新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产品。钢绞线进场时应附产品质量证明书,每盘上挂标牌,分批堆放,并采用适当的防雨防潮措施,防止锈蚀。钢绞线在开盘使用时应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和其他标准规定不允许有的缺陷。钢绞线使用前应根据GB/T 5224 标准的要求进行屈服强度、极限强度、硬度、弹性模量、极限延伸值、截面面积等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使用。2.5.2 波纹管本工程预应力筋预留孔采用内径90 和100 的铁皮波纹管成型,具有一定的抵抗变形能力、不渗浆性能和较好的弯曲能力,性能符合JG/T 3013-94 标准。波纹管进场时应有质量证明书,并对每根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外形尺寸、表面质

12、量,不得有标准规定不允许有的缺陷。波纹管随进随用,存放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波纹管的性能检测项目包括抵抗集中荷载试验,抵抗均布荷载试验,竖向抗渗试验,弯曲抗渗试验和轴向拉伸试验等。本工程预应力成孔材料对预应力施工顺利与否起着重要作用,具体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在与业主、监理单位协商后确定。2.5.3 锚具锚具是预应力工程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必须为符合国家标准GB/T 14370-2000 的产品,本工程设计上选用了9、12、14、15 孔和12P 等多种型号的群锚。为保证施工的顺利和设备的配套,方便管理,本工程采用柳州威尔姆预应力有限公司的VLM 锚具。锚具进场时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核对锚固性能类

13、别、型号、规格及数量等,应设置专用库房,分类堆放,并有可靠防护措施。锚具进场前应根据GB/T 14370-2000 标准的要求进行外观、硬度和静载抽检试验,试验抽检的数量和试验方法根据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应在有检测资质的检定单位进行,合格后方可使用。2.5.4 水泥浆预应力孔道灌浆采用素水泥浆压注,要求浆体强度等级不得低于结构自身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所以本工程采用R42.5 水泥,要求水灰比不大于0.4,不得渗入各种氯盐,可渗入一定比例的减水剂和1/10000 铝粉膨胀剂,以增加孔道压浆的密实性。具体配合比根据试验比选确定。水泥浆应进行泌水、膨胀和流动度试验,水泥浆试件28 天强度不得低

14、于结构自身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第6节施工前期准备工作1. 计算消化有关设计参数,编制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报审。2. 组建施工班组,进行进场教育。3. 做好预应力施工所用材料、设备、工具和防护用品的采购计划,签订采购合同,确保能按期运送到工地。本工程需采购设备见第2.2 条,需采购材料见第2.4 条,需准备工具和防护用品如表2-3。准备工具和防护用品表2-3 序号工具和防护用品名数量1安全帽50 个2帆布手套、胶手套、口罩3活动扳手、固定扳手、内六角扳手、钳子、螺钉旋具等工具4 套4退锚灵、棉纱等5防护眼镜4. 做好施工现场和临时设施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项目施工队办公场地及布置、施工人员生活住房、材

15、料(钢绞线、波纹管、锚具等)堆放库房、下料场地清理、张拉施工承力架等。5. 准备各种施工记录表格。6. 千斤顶等计量设备的检定,根据检定报告进行张拉控制应力与油压读数换算。7. 对施工所用材料根据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进场检测,根据标准要求,本工程需进行的材料检测项目和数量如表2-4。材料检测项目和数量2-4 序号材料检测项目本工程检测数量执行标准1钢绞线母材试验1.极限和屈服强度2.弹性模量3.硬度和截面面积4.极限延伸率3 根GB/T5224-19952VLM15-9 锚具1.静载试验2.硬度检测6 套GB/T14370-20003VLM15-12 锚具1.静载试验2.硬度检测6 套GB/T1

16、4370-20004VLM15-15 锚具1.静载试验2.硬度检测6 套GB/T14370-20005VLM15-19 锚具1.静载试验2.硬度检测6 套GB/T14370-20006VLM15P 挤压锚静载试验3 套GB/T14370-20007水泥浆配合比1.泌水率和膨胀率试验2.稠度试验3.试块抗压强度试验选出最佳配合比为止JTJ041-20008YDC2500 千斤顶力值-油压检定5 台JJG621-969YDC4000 千斤顶力值-油压检定5 台JJG621-9610其它孔道摩阻试验业主、监理、设计共同确定JTJ041-20007、进行孔道摩阻测试,并将试验数据报设计,对预应力筋伸长

17、量及应力状态进行复算。摩阻测试委托有检测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8、进行安全交底,技术交底。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第1节全桥总体预应力张拉顺序3.1.2 张拉顺序说明(1)预应力张拉顺序根据设计图确定,未指明张拉顺序的根据两端对称、先张拉靠近截面形心、尽可能不使混凝土产生过大拉应力的原则,并考虑作业效率而确定。(2)本工程总的张拉顺序为先盖梁一半 中横隔梁一半 本跨全部箱梁(包括内幅和外幅)的一半 盖梁剩余部分 中横隔梁剩余部分 箱梁剩余部分。(3)盖梁的首批张拉必须在箱梁混凝土施工完后才能进行,因相互独立,盖梁与盖梁之间不分顺序,视张拉作业效率而定。(4)联跨与联跨之间,张拉不分顺序,每联跨的内幅桥

18、与外幅桥之间,先外幅后内幅。(5)联跨与联跨之间接合处的盖梁必须等该盖梁上两联跨箱梁都进行完第一批张拉后才能进行剩余束的张拉。(6)每联跨之间盖梁的二次张拉按照由箱梁中心往外的顺序进行,比如04 号联跨上层盖梁的二次张拉顺序为:2 号墩盖梁 3 号墩盖梁 1 号墩盖梁;0 号和4 号墩盖梁则需等413 号跨和7 0 号跨都进行完第一次张拉后则能进行剩余束张拉。第2节盖梁预应力工程本工程0 号上层(下层为地梁DL1)、15 号为双层GL1 盖梁; 6 号为双层GL2 盖梁,7、8、9、10 号为单层GL1 盖梁。GL1 盖梁高度3m,长度25.3m,宽度3m, 全桥设计GL1 盖梁15 根。GL

19、2 盖梁高度3m,长度27.123m,宽度3m,全桥设计GL2 盖梁共2 根。3.2.1 盖梁设计参数盖梁设计参数表 3-13.2.2 盖梁预应力参数盖架预应力参数 表3-23.2.3 盖梁钢束几何要素和布管坐标GL1 型盖梁N1 型束钢束几何要素表 表3-3GL1 型盖梁N1 型束钢束布管坐标表表3-4GL1 型盖梁N2 型束钢束几何要素表 表3-5N X Y R B T A 1 0.3 2.1 0 0 0 0 2 3.0 2.1 4 0.159 1.138 31.75948 3 6.15 0.15 5 0.198 1.422 31.75948 4 19.15 0.15 5 0.198 1.

20、422 31.75948 5 22.3 2.1 4 0.159 1.138 31.75948 6 25.0 2.1 0 0 0 0 GL1 型盖梁N2 型束钢束布管坐标表表3-6N X Y N X Y N X Y 1 0.3 2.1 18 8.65 0.15 35 17.15 0.15 2 0.65 2.1 19 9.15 0.15 36 17.65 0.15 3 1.15 2.1 20 9.65 0.15 37 18.15 0.168 4 1.65 2.1 21 10.15 0.15 38 18.65 0.236 5 2.15 2.09 22 10.65 0.15 39 19.15 0.35

21、7 6 2.65 2.022 23 11.15 0.15 40 19.65 0.534 7 3.15 1.887 24 11.65 0.15 41 20.15 0.776 8 3.65 1.678 25 12.15 0.15 42 20.65 1.079 9 4.15 1.388 26 12.65 0.15 43 21.15 1.388 10 4.65 1.079 27 13.15 0.15 44 21.65 1.678 11 5.15 0.776 28 13.65 0.15 45 22.15 1.887 12 5.65 0.534 29 14.15 0.15 46 22.65 2.022 1

22、3 6.15 0.357 30 14.65 0.15 47 23.15 2.090 14 6.65 0.236 31 15.15 0.15 48 23.65 2.1 15 7.15 0.168 32 15.65 0.15 49 24.15 2.1 16 7.65 0.15 33 16.15 0.15 50 24.65 2.1 17 8.15 0.15 34 16.65 0.15 51 25.0 2.1 GL2 型盖梁N1 型束钢束几何要素表表3-7N X Y R B T A 0.3 2.7 0 0 0 0 3.5 2.7 4 0.67 0.736 20.85446 9.8 0.3 8 1.34

23、 1.472 20.85446 17.332 0.3 8 1.34 1.472 20.85446 23.632 2.7 4 0.67 0.736 20.85446 26.832 2.7 0 0 0 0 GL2 型盖梁N1 型束钢束布管坐标表表3-8N X Y N X Y N X Y 1 0.3 2.7 20 9.566 0.484 39 19.066 0.961 2 0.566 2.7 21 10.066 0.391 40 19.566 1.151 3 1.066 2.7 22 10.566 0.331 41 20.066 1.342 4 1.566 2.7 23 11.066 0.303 4

24、2 20.566 1.532 5 2.066 2.7 24 11.566 0.3 43 21.066 1.722 6 2.566 2.7 25 12.066 0.3 44 21.566 1.913 7 3.066 2.689 26 12.566 0.3 45 22.066 2.103 8 3.566 2.619 27 13.066 0.3 46 22.566 2.294 9 4.066 2.482 28 13.566 0.3 47 23.066 2.482 10 4.566 2.294 29 14.066 0.3 48 23.566 2.619 11 5.066 2.103 30 14.566

25、 0.3 49 24.066 2.689 12 5.566 1.913 31 15.066 0.3 50 24.566 2.7 13 6.066 1.722 32 15.566 0.3 51 25.066 2.7 14 6.566 1.532 33 16.066 0.303 52 25.566 2.7 15 7.066 1.342 34 16.566 0.331 53 26.066 2.7 16 7.566 1.151 35 17.066 0.391 54 26.566 2.7 17 8.066 0.961 36 17.566 0.484 55 26.832 2.7 18 8.566 0.77

26、2 37 18.066 0.61 19 9.066 0.610 38 18.566 0.772 GL2 型盖梁N2 型束钢束几何要素表表3-9N X Y R B T A 1 0.3 2.1 0 0 0 0 2 3.0 2.1 4 0.159 1.138 31.75948 3 6.15 0.15 5 0.198 1.422 31.75948 4 20.982 0.15 5 0.198 1.422 31.75948 5 24.132 2.1 4 0.159 1.138 31.75948 6 26.832 2.1 0 0 0 0 GL2 型盖梁N2 型束钢束布管坐标表表3-10N X Y N X Y

27、 N X Y 1 0.3 2.1 20 9.566 0.15 39 19.066 0.15 2 0.566 2.1 21 10.066 0.15 40 19.566 0.15 3 1.066 2.1 22 10.566 0.15 41 20.066 0.176 4 1.566 2.1 23 11.066 0.15 42 20.566 0.252 5 2.066 2.095 24 11.566 0.15 43 21.066 0.382 6 2.566 2.038 25 12.066 0.15 44 21.566 0.57 7 3.066 1.915 26 12.566 0.15 45 22.06

28、6 0.824 8 3.566 1.719 27 13.066 0.15 46 22.566 1.131 9 4.066 1.44 28 13.566 0.15 47 23.066 1.44 10 4.566 1.131 29 14.066 0.15 48 23.566 1.719 11 5.066 0.824 30 14.566 0.15 49 24.066 1.915 12 5.566 0.57 31 15.066 0.15 50 24.566 1.038 13 6.066 0.382 32 15.566 0.15 51 25.066 2.095 14 6.566 0.252 33 16.

29、066 0.15 52 25.566 2.1 15 7.066 0.176 34 16.566 0.15 53 26.066 2.1 16 7.566 0.15 35 17.066 0.15 54 26.566 2.1 17 8.066 0.15 36 17.566 0.15 55 26.832 2.1 18 8.566 0.15 37 18.066 0.15 19 9.066 0.15 38 18.566 0.15 3.2.4 盖梁预应力施工顺序本工程预应力结构整体施工顺序为:二层盖梁 二层箱梁 一层盖梁 一层箱梁。盖梁预应力部分施工顺序为:施工前期准备 预应力筋下料、编束人工穿入预应力筋

30、预应力孔道安装、定位 安装锚垫板、螺旋筋检查孔道标高和孔道质量浇筑混凝土锚头孔道清理安装锚板 安装夹片 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和工具锚 按程序张拉、测量和放张 锚头封锚孔道灌浆 切除外露钢绞线余长 浇筑封锚混凝土。预应力盖梁共用VLM15-19 孔锚具318 套,采用4 台YDC4000 千斤顶双向双控张拉,根据设计要求, 张拉顺序为先全部张拉完N2, 再全部张拉完N1。具体顺序为:GL1 型盖梁先单独张拉N2 中间束,再按由中向外的顺序将N2 型束全部张拉完,然后张拉N1 的中间2 束,再张拉N1 的剩余2 束。GL2 型盖梁则按照先N2 再N1、先中间后外侧的原则,每次2束同时进行。GL1盖梁

31、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如图3-1。图3-1 GL1 盖梁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图GL2 盖梁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如图3-2。图3-2 GL2 盖梁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图第3节单支座横隔梁预应力施工单支座中横隔梁设计在6 号墩第二层、7a、11b、12 号墩处连续箱梁上横桥方向,长度为4.5m,宽度3m。全桥设计共6 根。3.3.1 单支座中横隔梁设计参数单支座中横隔梁设计参数 表3-11墩号6a6b7a11b12a12bVLM15-128 套8 套8 套8 套8 套8 套VLM15-12P8 套8 套8 套8 套8 套8 套类型N1 N2N1 N2N1 N2N1 N2N1 N2N1 N23.3.2 单支座

32、中横隔梁预应力参数单支座中横隔梁预应力参数 表3-12束号数量锚具规格90 波纹管下料长度钢绞线下料长度控制应力控制力设计伸长量左端右端N14 束VLM15-12429358931395MPa2343KN13.213.7N24 束VLM15-124293589313.713.23.3.3 单支座中横隔梁钢束几何要素和布管坐标单支座中横隔梁N1 型束钢束几何要素表 表3-13N X Y R B T A 1 2.645 -0.65 0 0 0 0 2 3.645 -0.25 4 0.074 0.77 21.80141 3 5.515 -0.25 4 0.134 1.045 29.29136 4 6

33、.745 -0.94 0 0 0 0 角度合计51.09277钢束总长 4.293m 单支座中横隔梁N1 型束钢束布管坐标表表3-14NXYNXYNXY12.645-0.6554.195-0.25696.195-0.64122.695-0.6364.695-0.256106.695-0.91233.195-0.44175.195-0.316116.745-0.9443.695-0.31585.695-0.44212单支座中横隔梁N2 型束钢束几何要素表表3-15N X Y R B T A 1 2.645 -0.94 0 0 0 0 2 3.875 -0.25 4 0.134 1.045 29.

34、29136 3 5.745 -0.25 4 0.074 0.77 21.80141 4 6.745 -0.65 0 0 0 0 角度合计51.09277 度钢束总长4.293m 单支座中横隔梁N2 型束钢束布管坐标表表3-16 N X Y N X Y N X Y 1 2.645 -0.94 5 4.195 -0.316 9 6.195 -0.441 2 2.695 -0.912 6 4.695 -0.256 10 6.695 -0.63 3 3.195 -0.641 7 5.195 -0.256 11 6.745 -0.65 4 3.695 -0.442 8 5.695 -0.315 12 3

35、.3.4 单支座中横隔梁预应力施工顺序单支座中横隔梁因固定端采用P 型锚具,钢绞线只能采取预埋的形式,其施工顺序相对盖梁稍有不同,具体如下:施工前期准备预应力筋下料、编束 挤压和按要求制作固定端锚具 预应力束穿入波纹管 安装预应力孔道 安装锚垫板、螺旋筋 检查孔道标高和孔道质量 浇筑混凝土 锚头孔道清理 安装锚板 安装夹片 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和工具锚 按程序张拉、测量和放张 锚头封锚孔道灌浆 切除外露钢绞线余长 浇筑封锚混凝土。预应力张拉共用VLM15-12 孔锚具48 套和VLM15-12P 固定端锚具48 套。采用YDC2500B 千斤顶单向双控张拉,根据设计要求,横隔梁的预应力张拉与现浇

36、箱梁交错进行:张拉顺序为先张拉横隔梁钢束数量的一半,再张拉主梁钢束数量的一半,第三步张拉横隔梁钢束剩余的一半,第四步张拉主梁钢束剩余的一半。横隔梁的具体张拉顺序为:按照由内向外的顺序,第一批用4 台YDC2500B 千斤顶分别张拉中间4 束(每边各2 束),待主梁钢束张拉好一半后,第二批再用4 台YDC2500B 千斤顶分别张拉剩余4 束(每边各2 束)。横隔梁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如图(图3-3)。图3-3 横隔梁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图第4节箱梁预应力工程本工程5 联桥有六种类型的箱梁共10 段,分别是:104 号上层外幅、04 号的下层外幅和70 号的外幅处4 33.652m 连续箱梁3 段。

37、204 号上层内幅、04 号的下层内幅和70 号的内幅处4 28.348m 连续箱梁3 段。347 号下层外幅33.652+38.618+33.652m 连续箱梁1 段。447 号下层内幅28.348+32.532+28.348m 连续箱梁1 段。5413 号上层外幅33.652+38.859+34.446+35+31m 连续箱梁1 段。6413 号上层内幅28.348+32.76+35.554+35+31m 连续箱梁1 段。每段箱梁高1.8m,宽度9.39m,两边翼缘悬臂宽度2.445m,单箱双室结构。每段箱梁布置钢绞线12 束,分布于两侧腹板,每侧设置6 束,分三层由上至下通长布置为N1、

38、N2、N3。 主要设计技术参数张拉控制应力参数表3-17因箱梁设计计算长度为沿桥梁中线的平均长度,并包括张拉端工作长度各0.8m,实际下料长度应考虑桥梁弯曲引起的长度变化值(4 13 号跨为曲线和直线,投影时只投影曲线部分)。设计钢束坐标表中的X 坐标以桥梁中线为基准,施工管道放样应根据孔道在腹板中的平面位置作相应的投影计算。为便于区分,箱梁预应力钢束从桥梁外向内分别编号A、B、C、D。具体技术参数和投影计算坐标如下:3.4.1 连续箱梁433.652m 该型箱梁分布在04 号上层外幅、04 号的下层外幅和70 号的外幅处,共3 段。每段布置VLM15-12 预应力钢绞线12 束,每段用锚具2

39、4 套,每束张拉控制应力1395MPa,控制力2343KN。3.4.1.1 设计技术参数设计技术参数表3-18 3.4.1.2 433.652m 跨钢束实际技术参数433.652m 跨钢束实际技术参数表3-19 3.4.1.3 433.652m 跨钢束实际布管坐标(略)3.4.2 连续箱梁428.348m 该型箱梁分布在04 号上层内幅、04 号的下层内幅和70 号的内幅处,共3 段。每段布置VLM15-9 预应力钢绞线共12 束,每跨用锚具24 套。每束张拉控制应力1395MPa,控制力1757.7KN。3.4.2.1 设计技术参数设计技术参数表3-20 3.4.2.2 428.348m 跨

40、钢束实际技术参数428.348m 跨钢束实际技术参数表3-213.4.2.3 428.348m 跨钢束实际布管坐标(略)3.4.3 连续箱梁33.652+38.618+33.652m 该型箱梁分布在47 号的外幅,共1 段。布置VLM15-15 预应力钢绞线共12 束,共用锚具24 套,每束张拉控制应力1395MPa, 控制力2929.5KN。3.4.3.1 设计技术参数设计技术参数表3-223.4.3.233.652+38.618+33.652m 跨钢束实际技术参数33.652+38.618+33.652m 跨钢束实际技术参数表3-23 3.4.3.3 33.652+38.618+33.65

41、2m 跨钢束实际布管坐标(略)3.4.4 连续箱梁28.348+32.532+28.348m 该型箱梁分布在47 号的内幅,共1 段。布置VLM15-12 预应力钢绞线共12 束,共用锚具24 套,每束张拉控制应力1395MPa, 控制力2343.6KN。3.4.4.1 设计技术参数设计技术参数 表3-243.4.4.2 28.348+32.532+28.348m 跨钢束实际技术参数 28.348+32.532+28.348m 跨钢束实际技术参数表3-25 3.4.4.3 28.348+32.532+28.348m 跨钢束实际布管坐标(略)3.4.5 连续箱梁33.652+38.859+34.

42、446+35+31m 该型箱梁分布在413 号的外幅,共1 段。布置VLM15-14 预应力钢绞线4 束、VLM15-15 预应力钢绞线8 束,每侧腹板设置6 束,分3 层通长布置N1、N2、N3,其中N1、N2 为15 孔, N3 为14 孔,张拉控制应力1395MPa,15 孔控制力2929.5KN,14 孔控制力为2734.2KN,本跨共用锚具24 套(VLM15-14,8 套; VLM15-15,16 套)。3.4.5.1 设计技术参数 设计技术参数 表3-263.4.5.2 33.652+38.859+34.446+35+31m 跨钢束实际技术参数 33.652+38.859+34.

43、446+35+31m 跨钢束实际技术参数表3-27 部位钢束位置投影系数曲线半径波纹管下料长钢绞线下料长计算伸长量左端右端413 号外幅A(R61755)1.03434N1A175.2422176.842503.94488.01N2A175.1776176.778501.91481.93N3A175.1923176.792517.94454.64B(R61455)1.02931N1B174.8786176.479502.89487.00N2B174.8139176.414500.87480.93N3B174.8287176.429516.86453.70C (R 57955)0.97069N1

44、C170.6414172.241490.71475.20N2C170.5761172.176488.73469.27N3C170.5913172.191504.34442.70D (R 57655)0.96566N1D170.2778171.878489.66474.19N2D170.2124171.812487.69468.27N3D170.2277171.828503.26441.763.4.5.3 33.652+38.859+34.446+35+31m 跨钢束实际布管坐标(略)3.4.6 连续箱梁28.348+32.76+35.554+35+31m 该型箱梁分布在413 号的内幅,共1

45、段。布置VLM15-12 预应力钢绞线12 束,共用锚具24 套,每束张拉控制应力1395MPa,控制力为2343.6KN。3.4.6.1 设计技术参数设计技术参数表3-28 3.4.6.2 28.348+32.76+35.554+35+31m 跨钢束实际技术参数 28.348+32.76+35.554+35+31m 跨钢束实际技术参数 表3-29 3.4.6.3 28.348+32.76+35.554+35+31m 跨钢束实际布管坐标(略) 3.4.7 箱梁预应力施工中的难点箱梁预应力束纵向为多个曲线同时沿桥成弧形布置,实际孔道为空间曲线,最长的预应力束为174.36m ,最短束为90m,全

46、部为通长束。如此长的空间曲线预应力束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如下问题,致使预应力施工结果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3.4.7.1 钢绞线布筋就位困难15 根174.36m 长的钢绞线自重就有2882kg,重量较重,布置时如果通过机械牵引进行,用卷扬机将钢绞线牵引进孔道,可能会因桥面为弧形,起弧较多,牵引时存在容易弄坏波纹管壁和定位变动等问题,施工风险比较大。如采用浇注混凝土后再穿束的方式,因孔道长摩阻大,较难穿入。因此,只能在浇注混凝土前,将穿好钢绞线的波纹管通过人工穿入腹板钢筋就位固定。3.4.7.2 张拉施工摩阻损失大,钢束延伸量难以保证设计要求本工程的孔道为空间曲线,长度超长,根据设计说明,张拉

47、前需进行孔道摩阻测试,因预应力筋的延伸量近1000mm, 测试时需1 台400t、1200mm 以上行程的千斤顶或用6 台常规的400t 千斤顶串连,这还需由足够的施工操作空间才行,测试的难度较大。 因钢束延伸量已达到1m 以上,张拉时每端至少需倒顶3 次, 锚具需反复锚固与松锚,对锚具的要求相当高。特别是该工程为空间曲线,张拉时按照规范选取摩擦系数理论计算的摩阻与实际的摩阻差别可能会较大,如出现较大的预应力损失,跨中部的预应力值较小,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对结构的安全也不利。同时预应力损失较大会造成延伸量低于设计计算值,再处理措施将相当困难,对工期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3.4.7.3 孔道压浆质

48、量较难保证因孔道较长,弧度较多,采用普通灌浆的方法,对孔道的填充密实性和饱满性的保证有较大的难度。 3.4.8 箱梁预应力施工方法3.4.8.1 箱梁施工按照原设计要求,仍为多跨通长束的形式进行.但为了减小孔道摩阻损失,箱梁的预应力孔道采用内径95mm 的单壁高密度聚乙烯塑料波纹管成型.该种波纹管能保证孔道的畅通.且其与钢绞线的摩阻系数仅为0.14. 能较好的保证预应力的建立. 3.4.8.2 箱梁孔道的压浆采用真空辅助灌浆,能保证孔道的填充密实性和饱满性(真空灌浆的施工方案另附)。 3.4.8.3 根据本桥的结构特点,因箱梁翼缘无预应力束布置,如不拆除翼缘支架进行预应力张拉,因翼缘板进入工作

49、状态后会变形,但受到支架的约束也有可能会开裂。因此在箱梁预应力张拉前,需拆除翼缘板下部支架。 3.4.8.4 另外,本工程在翼缘板没有设计预应力,由于桥面呈弧形,腹板进行张拉后受压,翼缘板可能会因受拉形成径向裂缝。而且本桥梁为超长混凝土结构,沿桥向内外曲线长度相差较大,预应力张拉前可能会出现早期温度、收缩裂缝。为减少上述裂缝产生,在箱梁混凝土中掺加一定掺量的杜拉纤维(具体掺量由试验确定),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 3.4.9 箱梁预应力施工顺序箱梁预应力部分施工顺序为:施工前期准备 安装预应力孔道预应力筋下料、编束牵引穿入预应力筋安装锚垫板、螺旋筋检查孔道标高和孔道质量浇筑混凝土锚头孔道清理安装锚

50、板 安装夹片 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和工具锚 按程序张拉、测量和放张 锚头封锚孔道灌浆 切除外露钢绞线余长 浇筑封锚混凝土按照设计图纸,10 段箱梁共用9 孔锚具72 套、12 孔锚具168 套、14 孔锚具8 套、15 孔锚具40 套。9、12 孔预应力束采用YDC2500B 千斤顶,14、15 孔预应力束采用YDC4000B 千斤顶,双向双控4 台千斤顶同时对称进行张拉。根据设计要求,为了不使翼缘产生较大的压缩剪切应力,现浇箱梁的预应力张拉顺序采取先外排后内排,每排按照N2N3N1 的顺序进行。6 号、7a、11b 、12 号墩处的连续箱梁与横隔梁交错进行:张拉顺序为先张拉横隔梁钢束数量的一半

51、,再张拉主梁钢束数量的一半,第三步张拉横隔梁钢束剩余的一半,第四步张拉主梁钢束剩余的一半。主梁钢束第一批张拉外排6 束,顺序为N2N3N1。考虑到箱梁成弧线布置,外半径预应力束始终领先1 束建立预应力,具体每跨如图3-4。图3-4 外幅桥箱梁截面图内幅桥箱梁截面详见图3-5。图3-5 内幅桥箱梁截面图箱梁张拉顺序详见图3-6。图3-6 箱梁张拉顺序第5节施工操作要点3.5.1 预应力筋的下料和穿束3.5.1.1 钢绞线按要求采购后,应根据标准要求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3.5.1.2 钢绞线的下料长度根据本方案的计算值进行,计算值中未包括每个张拉端工作长度800mm 。3.5.1.3 钢绞线的下料

52、采用砂轮切割,全长度段上不得有任何机械损伤,下料区域应远离有电焊的地方。3.5.1.4 钢绞线下料后进行编束,每隔3m 绑扎一道钢丝,钢丝扣向里,确保每根钢绞线的顺直、尽量不相互相缠绕。3.5.1.5 钢绞线编束后应进行编号,防止混乱。3.5.1.6 盖梁采用先浇混凝土,后人工与塔吊配合穿束的方式进行,注意在孔道预埋时应每孔先穿入一根钢绞线,以备孔道漏浆时通孔或引导穿束用。盖梁钢束穿入前先搭设一工作平台:沿盖梁长度方向4m 长,宽3m。要求平台承载力4kN/m2,并设安全护栏。3.5.1.7 中横隔梁的一端为固定端锚具,挤压制束成型后人工穿入波纹管预埋。3.5.1.8 箱梁钢绞线先穿入波纹管,

53、再采用人工穿入腹板钢筋中,波纹管就位检查无误后浇筑混凝土。3.5.2 孔道安装定位(1)预应力钢束的成孔采用金属波纹管,波纹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接缝数量尽可能保持最少,其接头采用套接法,套管长不小于30cm,管纹互相转接吻合,接头处使用塑料胶布缠绕紧密,并仔细检查波纹管有无破损情况,有小孔洞的修补好后,再投入使用,以防止漏入水泥浆。(2)根据对应的孔道坐标用粉笔在钢筋架上标记定位,并沿长度方向用直径12 的井字型钢筋电焊在主筋上,确保管道在混凝土浇注时不上浮,不变位。管道容许偏差纵向不大于10mm,横向不大于5mm 。点焊钢筋时注意保护波纹管,避免焊渣烧坏波纹管。(3)箱梁孔道的曲线波峰处设置

54、排气管,排气管安装前,在波纹管上钻一直径20 mm 的孔,放上一块海绵,再把塑料波纹管扣上,用钢丝绑扎后接缝处塑料胶布密封。安装好后, 用塑料胶管将排气孔引出,并高出箱梁顶板200mm 。(4)箱梁穿束、定位的顺序为:先穿N3 波纹管N3 波纹管定位并焊接定位钢筋穿N2 波纹管N2 波纹管定位并焊接定位钢筋穿N1 波纹管N1 波纹管定位并焊接定位钢筋穿N3 钢绞线束穿N2 钢绞线束穿N1 钢绞线束,同一排波纹管先外侧后内侧。(5)浇筑混凝土前派专人检查波纹管有无破损情况,发现破损即进行修补至满足要求后,再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3.5.3 张拉预埋件的安装(1) 钢束定位后,箱梁应绑扎底板上层钢筋,中横隔梁钢筋,端部钢筋,安装侧板,内模,安装端头模板时进行张拉端预埋件的安装。(2) 盖梁张拉端预埋件在孔道定位后,钢筋骨架、侧板安装后,与端头模板同时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