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概要感言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97912964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3.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养生学概要感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医养生学概要感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医养生学概要感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学概要感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学概要感言(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养生学概要感言-养生之道,始于起居作息【摘要】中医学作为中国从古至今流传芳百世的一项非常伟大的医疗技术,现 在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崇尚。而中医养生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身体,身心 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懂得养生人不仅身心健康还能延年益寿;不会养生的人不仅 容易患上疾病,更不益于身心健康。而养生之道,始于起居作息。起居作息的养 生方法要从各个方面做起:睡眠,一日三餐,排便,劳逸结合等。只有起居作息 做到了养生的要求,才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关键词】养生 起居 睡眠 排便 一日三餐 时辰人的一生,总有些坎坷,总有些大大小小的疾病,这也是天地万物的发展规 律。而中医,作为中国从古至今流芳百世的一项伟大

2、医术,不仅在中国,更在世 界各地其他国家收到人们的青睐。而中医养生,作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知识, 常识,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我们解决一些大大小小的疾病的良药。本学 期,我很有幸的在数百位同学之中选中我兴趣已久的中医养生学这门课。经 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在老师的授课和自己课外的阅读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中医 养生的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纵观一整个学期老师介绍的中医养生学的各个要 点,接下来我来谈谈我对中医养生学概要的感言。首先,我先说说我对中医养生学概要的概括感想。我觉得“养生之道,始于 起居作息”。古人有句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是说想要行千里, 想要有宏伟的成就,必须从自己脚下一

3、步一步开始奋斗。而我对中医养生的理解 认为,中医养生的基本,就是起居作息!撇开中药治病养生,中药养颜等等通过 中医学中的外物手段,达到养生作用的方式,我认为,想要身体好,起居作息是 最为重要的。起居调摄主要指对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安排及采取一系列 健身措施,以达到祛病强身、益寿延年的目的。起居调摄所包含的内容很多,衣 食住行、站立坐卧、苦乐劳逸等的养生措施都属起居调摄范畴。本章只介绍起居 有常、劳逸适度、服装顺时适体和排便保健法四个方面。我想,只要这些保证了, 也就达到了养生的基本,也就能身体健康身心愉悦了。下面让我结合本学期学习 中医养生起居作息这一部分谈谈起居作息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

4、要性。第一点:起居有常起居有常主要是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自 然界和人体的生理常度。它要求人们起居作息、日常生活要有规律,这是强身健 体、延年益寿的重要原则。一、合理作息的保健作用古代养生家认为,人们的寿命长短与能否合理安排起居作息有着密切的关 系。素问上古天真论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 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见,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非常重视起居 有常对人体的保健作用。1. 提高人体适应力古代养生家认为,起居作息有规律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能提高人体对 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避免发生疾病,达到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目的。现 代老年医

5、学过对人类衰老变化与衰老机理的研究认为,不同种属的生物具有不同 的寿命期限,这种期限与遗传有关。每种生物的寿命在遗传基因中都按出生、生 长、发育、成熟、衰老、死亡这一过程,预先做了程序安排。这种生命过程的安 排,被称为“生命钟”,即按“生物钟”的规律演变展现一系列的生命过程,决 定着生物寿命的长短。虽然人体后天的周期性节律变化受生物钟的控制,但更为 现实的是在于训练和培养。人类大脑皮层在机体内已成为各种生理活动的最高调 节器官,而大脑皮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一种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个体在生 活中获得的,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一个逐步建立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建成和巩固 与生活作息规律有密切关系。条件反

6、射一建成,其活动就相对稳定,并且具有预 见性和适应性。而条件反射还可以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消退或重新建成,这样就 提高了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可以在大脑神经中枢建立各种 条件反射,并使其不断巩固,形成稳定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一系列条件反射,又 促进人体生理活动有规律的健康发展。可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是提高人 体适应力,保证健康长寿的要诀之一。2. 生活作息失常的危害内经告诫人们,如果“起居无节”,便将“半百而衰也”。就是说,在 日常生活中,若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恣意妄行,逆于生乐,以酒为浆,以妄为常, 就会引起早衰以致损伤寿命。现代研究认为,人体进入成熟以后,随着年龄的不 断增

7、长,身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开始出现一系列退行性变化。例如适应能力 减退、抵抗能力下降、发病率增加等,这些变化统称为老化。老化是一个比较漫 长的过程,衰老多发生在老化过程的后期,是老化的结果。生理性衰老是生命过 程的必然。但仍可通过养生延缓衰老;病理性衰老则可结合保健防病加以控制。 有些人生活作息很不规律,夜卧晨起没有定时,贪图一时舒适,四体不勤,放纵 淫欲,其结果必致加速老化和衰老,并进而导致死亡。3. 建立科学的作息制度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与之息息相关。因此,人们的起卧休息只有与自然界阴 阳消长的变化规律相适应,才能有益于健康。例如,平旦之时阳气从阴始生,到 日中之时,则阳气最盛,黄昏时分则

8、阳气渐虚而阴气渐长,深夜之时则阴气最为 隆盛。人们应在白昼阳气隆盛之时从事日常活动,而到夜晚阳气衰微的时候,就 要安卧休息,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样可以起到保持阴 阳运动平衡协调的作用。又如,一年之中,四时的阴阳消长,对人体的影响尤为 明显。因此,根据季节变化和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生理需要的作息制度, 并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使人体的生理功能保持在稳定平衡的良好状态中,这就 是起居有常的真谛听在。规律的生活作息能使大脑皮层在机体内的调节活动形成 有节律的条件反射系统,这是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培养规律生活习惯的最好措 施是主动地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做到每日定时睡眠、定时

9、起床、定时用餐、 定时工作学习、定时锻炼身体、定时排大便、定期洗澡等。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 条,使人们生机勃勃,精神饱满地工作、学习。这样,对人体健康长寿是大有益 处的。第二点:劳逸适度1.劳逸适度的保健作用劳和逸之间具有一种相互对立、相互协调的辨证统一关系,二者都是人体的 生理需要。人们在生活中,必须有劳有地,既不能过劳,也不能过逸。长期以来 的实践证明,劳逸适度对人体养生保健起着重要作用。(一)调节气血运行在人生过程中,绝对的“静”或相对的“动”是不可能的,只有动静结合, 劳逸适度,才能对人体保健起到真正作用。适用劳作,有益于人体健康。经常合 理的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有利于活动筋骨,通畅气血,强

10、健体魄,增强体质,能锻 炼意志,增强毅力,从而保持了生命活动的能力。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合理的劳 动对心血管、内分泌、神经、精神、运动、肌肉等各个系统都有好处。如劳动能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和消化功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兴奋大脑皮层对肌体各 部的调节能力,调节精神。适当休息也是生理的需要,它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和精力,调节身心必不可缺的方法。现代实验证明,疲劳能降低生物的抗病能力, 易于受到病菌的侵袭。有人给疲劳和未疲劳的猴子同时注射等量病菌,结果发现 疲劳的猴子被感染得病,另一方却安然无恙,这说明合理休息是增强机体免疫能 力的重要手段。(二)益智防衰所谓“劳”,不光指体力劳动,还包括脑力劳动

11、,科学用脑也是养生保健的 重要方面。科学用脑,就是用脑的劳逸适度问题,它要求人们勤于用脑,注重训 练脑力的功能和开发其潜能,又要注重对脑的保养,防止疲劳作业。在实际生活 中,许多人由于惰性的原因,往往容易犯“懒于动脑”的毛病。因此,应大力提 倡善于用脑,劳而不倦,保持大脑常用不衰。现代研究证明,一个人经常合理地 用脑,不但不会加速衰老,反而有防止脑老化的功能。实验证明,在相同年龄组 的人群中,经常用脑和不用脑的人相比,能够经常性合理用脑的人脑萎缩少,空 洞体积小。因而得出结论,经常性合理用脑,可以预防衰老,增加智力,尤其是 能够预防老年痴呆。2.劳逸失度的害处劳动本来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但劳

12、伤过度则可内伤脏腑,成为致病原因。 劳役过度,精竭形弊是导致内伤虚损的重要原因。而过度劳倦与内伤密切相关, 因而脾胃伤则气血亏少,诸疾蜂起。过度劳形奔走,驰骑习武,可致百脉震动, 劳伤失血,或血络瘀痹,诸疾丛集。人到老年,气血渐衰,尤当注意劳逸适度, 慎防劳伤。缺乏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易引起气机不畅,升降出入失常。升降出 入是人体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运动变化,无不依赖于 气机的升降出入。贪图安逸过度,不进行适当的活动,气机的升降出入就会呆滞 不畅。气机失常可影响到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而发生种种病理变化。 根据生物进化理论,用则进废则退,若过逸不劳,则气机不畅,人

13、体功能活动衰 退,气机运动一旦停止,生命活动也就终止。可见,贪逸不劳也会损害人体健康, 甚至危及生命。正确处理劳逸之间的关系,对于养生保健起着重要作用。不过, 劳与逸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劳与逸的概念又具有相对性,应当根据个人的具体 情况合理安排。养生学家主张劳逸结合,互相协调。例如劳与逸穿插交替进行, 或劳与逸互相包含,劳中有逸,逸中有劳,只有劳逸协调适度才会对人体有益。第三点:服装顺时适体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发明 的,是人类文明的表现。首先,服装是用来御寒防暑,保护肌体的物品。其次, 服装也反映了时代精神风貌和物质财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文明

14、程 度。1. 服装的保健意义服装的主要功用就在于御寒防暑,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理化因素的刺激和生物 因素的侵袭,人们为了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维护机体内外阴阳的动态平衡,除 自身生理功能的调节外,衣着也起着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现代研究认为,人体 和衣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被称为衣服内气候。适当的衣服内气候,可使人 的体温调节中枢处于正常状态,维护温热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恢复体力。 若衣服内气候失常,则体温调节中枢处于紧张状态,甚至可影响到机体其他系统 的功能,造成疾病。衣着适宜,可使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进行正常的热量交换, 从而维持衣服内气候的相对稳定,达到保健的目的。2. 制装的原则制装的原则

15、既要顺应四时阴阳变化,又要舒适得体。(一)顺应四时选择衣料,应根据不同季节而各有所异,可参考以下几点:1、保温性2、透气性3、吸湿性和散湿性4、色泽5、质地在我国四季分明,制装应符合季节变化的特点。春秋季节气候温和,多种纺 织品均可选作衣料,由于春季多风,秋季偏燥,故制装时选择透气性和吸湿性适 中的衣料为宜。化学纤维纺织品的透气和吸湿性能都低于棉织品,而高于丝织品, 最适宜做春秋季节的衣料,并且具有耐磨、挺括、色泽鲜艳的优点。夏季气候炎 热,制作服装的基本原则是降温、通风透气,以利于体热和汗水的散发。冬季气 候寒冷,服装要达到防寒保温的效果,宜选择织物厚、透气性小和保温性良好的 深色材料。(二

16、)舒适得体人们应当做到“量体裁衣”。保障衣着有利于气血运行和正常发育。尤其是 在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比较旺盛,不可片面追求线条美和造型,衣着和服饰不 应过紧过瘦。现代研究认为,若衣着压力超过30g/cm2,人体就有一种压迫感, 穿着就会不舒适。舒适是人类本能的需要,从卫生学角度看,穿衣就是为了起舒 适、保健的作用。衣着款式合体才会既增添美感,又使人感觉舒适,从而起到养 生保健的效果。3、增减衣服的宜忌由于四季气候的变化各有一定的特点,所以脱着衣服时必须不失四时之节。 春季阴寒未尽,阳气渐生,早春宜减衣不减裤,以助阳气的升发。夏季尽管阳热 炽盛,适当的脱着衣服,仍是避其凉热的最佳方法。秋季气候转

17、凉,亦要注意加 衣,但要避免一次加衣过多。冬季“宜寒甚方加棉衣,以渐加厚,不得一顿便多, 唯无寒而已”衣服要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切不可急穿急脱,忽冷忽热。古人认 识到穿衣不宜过暖过寒,否则反倒容易受邪致病。因为衣服过暖或过寒,则机体 缺乏耐受风寒的能力,而使抗邪防病之力减弱。至于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由于 对寒热的耐受性较差,所以又当尽量注意慎干脱着,以免风寒暑湿之侵,小心调 摄。衣服的脱着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更换。此外,出汗之后,穿脱衣服尤宜注意 如下二者。一者,大汗之时忌当风脱衣,因为大汗之时,人体腠理发泄,汗孔开 放,骤然脱衣,易受风寒之邪侵袭而致病。二者,汗湿之衣勿得久穿,因为汗后 湿衣不

18、易干,伤害人体阳气。汗后腠理虚,汗湿滞留肌肤,易产生风寒湿之类的 病变。第四点:排便保健法二便是人体新陈代谢、排除代谢废物的主要形式。二便正常与否,直接影响 到人体的健康。所以,养成良好的二便卫生习惯,对健康长寿具有重要意义。1.大便通畅的保健法古代养生家对保持大便通畅极为重视。肠中的残渣、浊物要及时不断地给以 清理,排出体外,才能保证机体的生理功能。如果大便经常秘结不畅,可导致浊 气上扰,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因此而产生或诱发多种疾病,如头痛、牙痛、 肛门病、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肠癌等。现代的衰老理论中,有一种自 家中毒学说认为,衰老是由于生物体在自身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毒素,逐渐

19、使 机体发生慢性中毒而出现衰老。大便不畅,最易使机体产生慢性自身中毒而出现 衰老。可见这种学说与中医保持大便通畅可以防病延年的观点是一致的。就拿我 自己来说,我现在养成每日定时排便一次的习惯,不仅不易上火,而且身体也比 以前排便没有规律好多了。(二)排便要顺其自然排便要做到有便不强忍,大便不强挣。“强忍”和“强挣”都易损伤人体正 气,引起痔疮等病。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忍便不解则使粪便部分毒素会被肠组织 粘膜吸收,危害机体。排便时,强挣努啧,会过度增高腹内压,导致血压上升, 特别对高血压、动脉硬化者不利,容易诱发中风病。另外,由于腹内压增高,痔 静脉充血,还容易引起痔疮、肛痿等病。(三)要注意肛门

20、卫生和便后调理肛门对健康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讲,并不亚于口腔,但通常人们对肛门卫 生注意不够,因此,肛门疾病非常普遍。大便之后所用手纸应以薄而柔软、褶小 而均匀为宜,不可用含油墨的废报纸、旧书纸、圆珠笔写过的纸,更不可用土块、 石块、木块等代替手纸,以免污染肛门中毒,或刺伤肛门引起感染。每天晚上睡 觉前,最好用温水清洗一下肛门,或经常热水坐浴,保持肛门清洁和良好的血液 循环。内裤应宜用薄而柔软的棉布制品制做,不宜用粗糙或化学纤维的制品。如 果肛门已有炎症,最好用水冲洗,不要用纸揩拭,并要积极治疗,防止再引起其 他疾病。尤其是老年人,更应重视肛门卫生。每次排便后,稍加调理,对身体会 有很多益处。

21、若在饱食后大使,使后宜稍喝一些汤或饮料,以助胃气利消化。若 在饥饿时大便,为了防止便后气泄,排便时宜取坐位,便后稍进食物,还可做提 肛动作35次,以补固正气。(四)运动按摩通便运动按摩可以起到疏畅气血,增强肠胃功能和消化排泄功能,加强大小肠的 蠕动,促进新陈代谢,通畅大便的作用。平常可选用一些传统保健功法锻炼,如 太极拳、气功导引养生功、腹部按摩保健法等。此外,还要配合其他方面的综合 保健。调摄精神,保持情绪安定;饮食调理,饮食多样化,多素少荤,粗细结合; 对有便秘者,辅以药物对症治疗等。如果能做到上述各项,就能有效地保持大便 通畅。2.小便清利的保健法小便是水液代谢后排除糟粕的主要途径,与肺

22、、脾、肾、膀胱等脏腑的关系 极为密切。在水液代谢的整个过程中,肾气是新陈代谢的原动力,调节着每一环 节的功能活动,故有“肾主水”之称。水液代谢的好坏反映了机体脏腑功能的正 常与否,特别是肾气是否健旺。小便通利,则人体健康;反之,则说明人有疾患 保持小便清洁、通利,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其具体方法约有如下数端: 正确调摄饮食,做到少食、素食、食久后饮、渴而才饮等,是保证小便清利的重 要方法。此外,情绪、房事、运动对小便的清利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还要保持 情绪乐观、节制房事和适当运动锻炼。经常进行导引和按摩保健,对于小便通利 很有好处,其主要方法有三:1、导引壮肾2、端坐摩腰3、仰卧摩腹(二)

23、注意排尿宜忌排尿是肾与膀胱气化功能的表现,是一种生理反应,因此有尿时要及时排出, 不要用意志控制不解,否则会损伤肾与膀胱之气,引起病变。排尿要顺其自然, 强忍不尿,努力强排,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第五点:一日三餐早餐:鲜榨的橘汁、麦片粥(先把燕麦在牛奶中浸泡一晚上,再和切碎的苹 果丁、淡黄葡萄干、一点麦芽、一勺蜂蜜一起熬成粥),抹一点黄油的烤面包, 绿茶。这是一份高谷物、高纤维的早餐。午餐:米饭+海鲜或鸡肉+嫩蔬菜叶+橄榄油做成的沙拉。1米饭(含有碳水化 合物,提供足够的能量)2海鲜或鸡肉(提供低脂高蛋白的营养)。3混合沙拉和新 鲜果汁(提供抗氧化素),这是很重要的。如果饮食中维生素C和维生

24、素E的含量 低,很容易患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和高血压病。用一点橄榄油调味,因为它富含 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堵塞的危险。晚餐:广东式煲汤或日本豆面酱汤、烤鱼、面条或泡饭、水果、绿茶。广东 式煲汤营养丰富;日本豆面酱汤是由大豆做的,所以又能提供植物性激素。鲜鱼 的脂肪含量低而蛋白质含量高。鱼类因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 压。面条或泡饭能让主食吃得适度又容易消化。而蔬菜、水果和绿茶可以提供大 量的维生素及抗氧化物。介绍完起居作息的养生之道以及其重要性后,我最后再结合自己自身的情况 谈谈关于睡面方面在中医养生中的关键性。由于我自己是建筑学这个专业,总免不了经常的通宵达旦或是

25、熬夜画图,这 就关系到了经络与时辰的养生要点了。由以上这张经络与时辰图我们可以看出,全身各个器官,在一日之中的某个 时段都是需要休息的。所以,每个时段我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非常影响我们 体内的各个器官的健康。因此,我们养生需要跟着太阳走。下面让我介绍一下各 个时辰的养生方法及注意事项。寅时3-5时(平旦)阳气初生,气血旺于肺,肺主气,朝百脉早醒难眠咳喘 鼻皮肤病(肺气不足),宜注意养肺,防止肺虚主管气血运行障碍,诱发出现心 功能障碍;卯时5-7时(日出)天地之门大开,气血旺归于大肠,推陈出新,届时宜养成 排便通大肠腑的习惯;经络与时辰(气血流注)图23血凰21二隹八、121-2335 肝1-

26、3辰时7-9时(食时)气血旺归于胃,胃主受纳腐熟吃早餐充养胃气,少患胆 道病症;已时9-11时(隅中)气血旺于脾,少进水谷之物,工作,助脾将精微物质运化 周身、同时让水湿输送于腑,从而达到饥饿感;午时11-13时(日中)气血旺归于心,注意中午小息以养心气,呵护心脏的习 惯;末时13-15时(日昳),气血旺归于小肠(小肠分清别浊),当揉腹或按摩胃 经三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申、酉时(1519时)-晡时、日入气血旺归膀胱、肾。宜运动,动则阳 气升,提升肾中阳气,达到扶阳助阳效果。戌时、亥时黄昏、人定(1923)是气血旺归于心包、三焦时,宜准备入静 少动,保证气血运行通畅,水湿输布。子时23

27、-1、丑时1-3时(夜半、鸡鸣)、是气血旺归于胆、肝,届时要养成 不熬夜,少吃夜宵、酒类,保护肝胆的疏泄功能。所以,像我这种经常熬夜的人,对胆,肝,肺是非常不好的,加上平时有时 候如果抽烟的话,熬夜后第二天肺部就会觉得很压抑,非常影响健康。因此,我 认为只有养生跟着太阳走,顺应时辰,才能比较健康;对于生物钟不了规律,睡 眠时间不规律的人而言,不仅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学习,更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总结:经过了一个学习对中医养生学这门课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 了许多关于中医养生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了自己有许多与养生之道相违背 的不良生活习惯。例如抽烟,作息无规律,经常熬夜等等。而我的这些行为其实 是在磨损自己自己的青春,所以我打算按照中医养生中所叙述的养生方法,改掉 之前的一些不良习惯,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打到中医养生的效果。虽然一时效果 不明显,但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能够见效。与此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 中医养生对我,对人们的重要性。可是却总有许多人不重视养生,等到身体出现 问题,再来后悔莫及,所以,中医养生要从小做起,时刻做到,只有这样,才能 健康,才能延年益寿。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多关注关于中医养生学的知识, 因为只有当你身临其境去接触了中医养身学,你才会懂得养生其实是人一生之中 最大的学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