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电化学分析的新进展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786684 上传时间:2021-01-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电化学分析的新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电化学分析的新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电化学分析的新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电化学分析的新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电化学分析的新进展(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电化学分析的新进展1引言作为新陈代谢的活性中间体,正常状态下自由基在生物体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细胞自身的细胞色素c(Cytochromec,Cyt.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等具有抗氧化能力,可以将自由基转化为无害物质进行自我修复,这一系列的过程对细胞增殖、凋亡、损伤具有重要的影响,并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细胞受到外界剌激或发生病变过程中会产生过量O2 _自由基,使得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引起癌症、神经性疾病、帕金森病等生理病变,从而对细胞的生理和病理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检测生物体中O_自由基的浓度具有十分

2、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因为自由基具有氧化活性高、体内浓度低、寿命短等特点,所以需要发展原位、实时、活体的自由基检测方法。电化学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微型化、灵敏度高、易于原位、实时、在体检测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其中,基于酶传感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最为引人注目。2溶液/电极界面的设计及酶的直接电子传递2.1溶液/电极界面的设计针对自由基的电化学分析,对溶液/电极界面进行设计以改善和提高电极的分析性能是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2?16。酶自身体积较大,而活性中心通常都深埋在其内部,从而加大了活性中心到电极表面的电子传递距离,不利于实现直接电子传递。第二代酶传感器采用氧化还原电子媒介体在酶的氧化还原活性中心与电

3、极之间传递电子,但存在媒介体的流失和干扰大的缺陷,给O_自由基的准确测定带来干扰,从而极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第三代酶传感器的开发使这个领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通过界面设计优化,利用酶的直接电子传递机理克服了原先的不足,能够实现细胞或生物体中自由基的直接检测。界面设计优化是人为地设计电极表面微结构和其界面反应,通过将酶固定在电极表面上,使暴露的电活性中心更接近电极表面,实现酶与电极之间快速的电子传递,达到预期检测的目标。2.1.1分子设计分子自组装是对固体表面进行修饰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高度有序、结构可控、定向密集的稳定分子层为保持酶蛋白质的天然结构和构象提供理想的微环境。同时,单分子作为加快电子

4、传递的促进剂,可以用于探索电极表面分子微结构和宏观电化学响应之间的关系。巯基化物在金属表面自组装是目前研究得最广泛、最深入的一类物质。其自组装膜有序性强,不易聚合,条件控制容易等优点扩展其在传感方面研究和应用的范围。Tian等在金电极表面自组装一层巯基半胱氨酸单分子膜来考察溶液中SOD的电化学活性,同时以裸金电极作为对比,实验结果证实SOD能够固定于分子修饰电极的表面上,使得电极反应更容易实现,这可能由于半胱氨酸在界面自发形成的一种热力学稳定分子层,更有利于实现SOD“软着陆”。随后,他们又将3种SOD(Cu,Zn-SOD,Fe-SOD和Mn-SOD)分别固定在巯基半胱氨酸修饰的金电极界面上,

5、首次同时实现3种SOD的直接电子传递;巯基半胱氨酸作为促进剂加快电子的传递。通过分子设计在界面上自组装单分子体系考察电子转移过程,为更深层次的分子设计和功能组装反馈信息M。此外,作为一种常用的选择性结合组氨酸标记蛋白质的方式,次氮基三乙酸/组氨酸(NTA/HT)技术成为组氨酸结合最成功的模版。其将蛋白质定向有序固定在电极表面上,并加快电子传递。Joln_等利用该通用模版技术成功将蛋白质固定在金电极表面上,通过大环效应使NTA衍生物的三氮杂环与金属离子稳定反应,使得该体系具有更高的稳定性。Wang等1首次利用NTA/HT技术将SOD修饰到电极表面上,极大提高了电子传递速率,电子传递常数为(241

6、.1)S!1;同时,实现了SOD的直接电化学,并进一步应用于鼠脑在局部缺血和再灌注的过程中自由基浓度变化的检测。在简单的蛋白质分子仿生体系中,分子设计在提高传感器检测底物的灵敏度、控制活性中心与电极表面距离、加快长程电子转移等电分析化学的应用和理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术,将为研究等活性氧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进而解析0厂自由基等活性氧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机理,治疗和预防与氧化应激等有关疾病,以及抗氧化物新药的研制与开发等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5总结与展望综上所述,基于SOD的0厂自由基电化学分析方法具有灵敏性高、选择性好、易于实时、在体检测等优点。同时,蛋白质在电极界面的电化学行为与其在生物体

7、内环境的电子传递行为有类似之处,可以利用具有仿生界面特点的传感器来研究生物体系的电子传递情况。虽然目前0厂自由基的电分析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实际生理条件下0厂自由基产生、消亡的动力学研究尚欠缺,意味着对0厂自由基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机理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还需进一步与生命科学和医学紧密结合,在生命体系中进行深入的探索。此外,通过设计制备新型纳米材料和合成新颖分子,可构筑生物相容性更佳、灵敏度更高、稳定性更好的0厂自由基传感器;在实际样品的测定中,通过将电极微型化、阵列化,可实现细胞内0厂自由基的定性、定量以及原位实时、在线、高通量的检测;将设备商品化,以及与计算机联用,实现连续、自动化分析检测,更适合临床和现场的检测分析,这预示电化学分析将在0厂传感器的未来进程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