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丸剂培训教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9784567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8.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药制剂—丸剂培训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药制剂—丸剂培训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药制剂—丸剂培训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中药制剂—丸剂培训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制剂—丸剂培训教程(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丸剂第一节 概一、丸剂的含义:丸剂(pills)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或 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剂型,主要供内服。二、丸剂的特点:1、传统丸剂作用迟缓,多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2、某些新型丸剂可以用于急救;与水溶性基质制成的丸剂, 溶化快,奏效迅速。3、可缓和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糊丸、蜡丸。4、可减缓某些药物成分的挥散。5、缺点:服用剂量大,小儿服用困难,原料多以原粉入料, 微生物限度易超标。三、丸剂的分类:1、根据赋形剂分:水丸、蜜丸、水蜜丸、浓缩丸、糊丸、 蜡丸。2、根据制法分:泛制丸、塑制丸与滴制丸。四、丸剂的制备:(一)泛制法在转动的适宜容器或机械中,将药材细粉与赋形剂

2、交替润 湿、撒布,不断翻滚,逐渐增大的一种制丸方法。主要用于 水 丸、水蜜丸、糊丸、浓缩丸、微丸的制备。空系+PHW坝1(川)遍I威黒 v囊 vvgdfidrbs启农ssg 坝摆 IlgsISS 杲 養gw餐8H(H)竈1 二OHHK尿蚤尖(s磕,s) (i si)幫-鰹舉IIP噩辛,1:斡。都士 da碍螂(e)册li輯&率彌turn1辛砌I世1都士訓她膺(乙)卿 n 理购翦爾中猝僚音藝世,科鮭詈号(I):斡*谟辜却刖唤 MS撰:*池靈 w1眇卿I科卿卿吐餉|送禅蜩瞬雁解伽壬辭!1鋼卿聊:宙姗雁姬 :aww 二 金6uio乙囂踽:如專毎01鸳0$ 榨警1 (MimiB(9)7世亩卿麺亠(G。斷

3、牡1黯蛀厠1睞豳團辇1 tpsv(fr)世,举酉團土廣吗卿端:晋N$m髓1晋n 咖L=li盘鲫戢:冒单G瞰彌吐蜩 Wli审尊姗世1G旨&世1製勰宙冒IB壬申 穿颐串 如世(E)SIM經2如绘宦蛊IiiS1血1任总醫I ssiKSe星農 妲 wwt 也宣nnttcDKH!(I-l)Hl1益DIPK)宝冒儒(嶠DIP阳)番-番al琴-1 44區同(啬thtii孑OK盖面:最细粉(六号筛)。四、水丸的制备:工艺流程:原料的准备一起模-成型-盖面-干燥-选丸- 质量检查包装关键工序:起模。(一)原料的准备:药物粉碎,过六号筛。有药材汁者,应 按规定制备。(二)起模(关键操作):制备丸粒基本母核。模子的

4、形状直接影响成品的圆整度(外观);模子的粒径和 数目影响成型过程中筛选的次数、丸粒规格及药物含量均匀度。制备关键:选择粘性适宜的药粉起模。粘性过大,加水后易 粘成团块;粘性过小或无粘性,药粉松散不易成型。方法:1、粉末直接起模:泛丸锅,泛成1mm左右的球形颗粒, 筛取1号筛与2号筛之间的颗粒。2、湿颗粒起模:制颗粒,过 2号筛,置泛丸锅内,旋转、 摩擦成圆形,过筛分得。(三)成型:将筛选好的丸模,逐渐扩大至接近成品的操作 加水-撒粉-滚圆-筛选。每次加水加粉量要适宜,药粉要均 匀。)盖面:将加大、合格、筛选均匀的丸粒,用药材细粉或清水在泛丸锅内继续滚动操作,使丸达规定大小,表面致密、 光洁、色

5、泽一致。1、干粉盖面:丸粒充分润湿,一次或分次将用于盖面的药粉均匀撒于丸上,滚动一定时间。清水盖面:加清水使丸粒充分润湿,滚动一定时间,迅速取出,干燥。3、清浆盖面 “清浆”用药粉或废丸粒加水制成的药液,方 法同清水盖面。五)干燥及时干燥。水丸含水量不得低于9%。80C以下,挥发性 为60C以下。烘房、烘箱干燥。沸腾干燥与微波干燥。(六)选丸目的:保证丸粒圆整、大小均匀、剂量准确手摇筛、滚筒筛、检丸器五、举例:防风通圣丸第三节 蜜 丸一、蜜丸的特点与规格:蜜丸 ( sweetpills)指药材细粉以炼制过的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L1赋形剂:蜂蜜,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和果糖,还有其他营养成分。作用

6、:粘合剂;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滋润补虚,止咳润肠; 解毒,缓和药性、矫味矫臭。二、蜂蜜的选择与炼制:(一)蜂蜜的选择应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呈乳白色或黄色, 25丈 时相对密度在 1.349 以上,还原糖不得少于64.0%。碘试液检 查,应无淀粉、糊精。有香气,味道甜而不酸、不涩,清洁而 无杂质。(二)蜂蜜的炼制 蜂蜜加热熬炼到一定程度的操作。目的:除去杂质、降低水分含量、破坏酶类、杀死微生物 增加粘合性。根据处方中药材的性质及药粉含水量、制备季节,选用不 同程度的炼蜜。1、嫩蜜:加热至105- 115C,含水量达17-20%,相对密度为1.35左右,色泽无明显变化,稍有粘性。适用于含较

7、多油脂、粘液质、胶质、糖、淀粉、动物组织 等粘性较强的药材制丸。2、中蜜(炼蜜):嫩蜜继续加热,温度达到116-118 C ,是含水量为14%-16% ,相对密度为1.37左右,出现浅黄色有71光泽的翻腾的均匀细气泡,用手捻有粘性,分开两手指无白丝 出现。适用于粘性中等的药材制丸,大部分采用此蜜3、老蜜:中蜜继续加热,温度达119-122 C ,含水量10%71以下,相对密度为1.40左右,出现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手捻甚粘,两手指分开出现长白丝,滴入水中成珠状。粘合力强,适用于粘性差的矿物性、纤维性药材制丸,否 则丸剂表面粗糙,不滋润。三、蜜丸的制备:(一)蜜丸的常规制法工艺流程:物料准备-制

8、丸块-制丸条I分粒-搓圆-干 燥T整丸T质量检查T包装1、物料的准备:粉碎、炼蜜2、制丸块(关键工序)应能随意塑形而不开裂,手撮捏而 不粘手,不黏附器壁。影响丸块质量的因素:(1)炼蜜程度:应根据处方中药材的性质、粉末的粗细、 含水量的高低、当时的气温及湿度,决定所需黏合剂的黏性强 度来炼制蜂蜜。否则,蜜过嫩则粉末黏合不好,丸粒搓不光滑; 蜜过老则丸块发硬,难以搓丸。(2)和药蜜温:一般处方用热蜜和药。但处方中含有多量 树脂、胶质、糖、油脂类的药材,黏性较强且遇热易熔化,加 人热蜜后熔化,使丸块黏软,不易成型,待冷后又变硬,不利 制丸,服用后丸粒不易溶散,故此类药粉和药蜜温应以60弋 80c为

9、宜。又如若处方中含有冰片、麝香等芳香挥发性药物, 也应采用温蜜。若处方中含有大量的叶、茎、全草或矿物性药 材,粉末黏性很小,则须用老蜜,趁热加入。(3)用蜜量:药粉与炼蜜的比例也是影响丸块质量的重要Ll因素。一般是 1:1-1:1.5,但也有低于 1:1 或高于 1:1.5 的,这主要决定于下列3方面的因素:药材的性质,含糖类、 胶质等黏性强的药粉用蜜量宜少;含纤维较多、质地轻松、黏 性极差的药粉,用蜜量宜多,可高达1: 2以上。夏季用蜜量 应少,冬季用蜜量宜多。手工和药,用蜜量较多,机械和药, 用蜜量较少。3、制丸条、分粒与搓圆 大生产中多采用机器制丸,随着自动化程度提高。制药机 械亦不断地

10、改革进步。 滚筒制丸机、光电自控制丸机、中药自 动制丸机。4、干燥蜜丸一般成丸后应立即分装,以保证丸药的滋润状态。为 防止蜜丸霉变,成丸也常进行干燥,采用微波干燥、远红外辐 射干燥,可达到干燥和灭菌的双重效果。二)水蜜丸的制法水蜜丸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在南 方应用较普遍。特点:丸粒小,光滑圆整,易于吞服。以炼蜜用开水稀释后 为黏合剂;同蜜丸相比,可节省蜂蜜,降低成本,并利于贮存。水蜜丸可采用塑制法和泛制法制备。采用塑制法制备时,同样需要注意药粉的性质与蜜水的比 例、用量。一般药材细粉黏性中等,每 100g 细粉用炼蜜 40g 左右,其加水量按炼蜜:水=1 : 25-30,

11、将炼蜜加水,搅匀,-oi -WI卿剥1蜩删世&妙砂1貓剖B1卑注嚴回i珈縛如1勒血吐葩g壬警1彳霸删霸脚ffii晦&聘测祎瞰僚:斡。毎 却瞬跡矗瞬 *瞬区&1回如瞬尊宙驸删。昨卿咖趣魁惡刚昨僚殊申彌旨1 蹲煞軸ffif率蛍&翊薛邮肄(sqd说阴usucn)耳瞬:斡関瞬华羽姿StHM临聊*o学z oe耳彌*b me1制士朗伽到螂豐网帥條网壬申SIWf$豐倉 SW塞 E9 liS WWOI硏 S9KSW-SO :wmms伽融oiw倔护孵朗m 购w9w平闢冒辭簡虱吐 55 60S豊M曲细 聲Boor Slii能0衲聲硏箏超oom翩剧K : 6Sr 60r 駆删觀boot誓1底导昭対跚S晦昨能I瞬t

12、僚埔侈畴硼理隠儀净银 H星的迪UT再3T雜基二、药材处理的原则一 FL-匚应根据处方的功能主治和方药的性质,确定提取制膏的药 材和粉碎制细粉的药材。通常情况是质地坚硬、黏性大、体积 大、富含纤维的药材,宜提取制膏。贵重药材,体积小、淀粉 质多的药材,宜粉碎成细粉。提取药材与制粉药材的比例,必 须通过实验,对提取药材 的出膏率和制粉药材的出粉率等情况,综合分析确定,使服用 剂量控制在一个合理可行的范围内。三、浓缩丸的制备浓缩丸的制备方法有泛制法和塑制法两种:1、泛制法 水丸型浓缩丸采用泛制法制备。取处方中部分药材提取浓缩成膏,做黏合剂,其余药材粉 碎成细粉用于泛丸。用稠膏与细粉混合成块状物,干燥

13、后粉碎成细粉,再以水 或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润湿剂泛制成丸。处方中膏少粉多时,宜 用前法;膏多粉少时,宜用后法。2、塑制法蜜丸型浓缩丸采用塑制法制备。取处方中部分药材提取浓 缩成膏,做黏合剂,其余药材粉碎成细粉,再加入适量的炼蜜, 混合均匀,再制丸条,分粒,搓圆,即得。四、举例:安神补心丸iisl-.sis :純:罷on當粼备雷粼lgUIUIS& HmsrasaobErf8 l/!09M IN3 旺集柳 ssiw OSgiH_usw iiK -熄畐養Qffi“WSKIff嬢畐- J味爲sm+cIiQk 1SS9 i 菁逐渐滚成圆球形,即得微丸。4、喷雾干燥成丸法:喷雾干燥和喷雾冷冻两种方法。将热

14、融物、溶液或混悬液喷雾形成球形颗粒,即得微丸。此外,还有用熔合法制微丸、微囊包囊技术制微丸等。三、举例:葛根芩莲微丸第六节一、糊丸与蜡丸的含义及特点(一)糊丸1、含义糊丸(pastepills)系指药材细粉以米糊或面糊等为黏合剂制 成的丸剂。2、特点糊丸以米糊、面糊为黏合剂,干燥后较坚硬,在胃内溶散迟 缓,释药缓慢,故可延长药效。同时能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 激,故适宜于含有毒性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制丸。(二)蜡丸1、含义蜡丸(waxpins)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2、特点主要成分极性小,不溶于水,制成丸剂后在体内释放药物刺激,无法控制其释放药物的速率。二、糊丸与蜡丸的制备(一)

15、糊丸的制备与举例糊丸可用泛制法与塑制法制备。因用泛制法制备的糊丸较 用塑制法制备的糊丸溶散快,故泛制法为常用制法。糯米粉、 黍米粉、面粉和神曲粉皆可用来制糊,但以糯米粉糊黏合力最 强,面粉糊使用较广泛,黏合力也较好。1、制糊方法冲糊法、煮糊法、蒸糊法。2、糊丸的制备(1) 泛制法 泛制糊丸时,糊粉只需药粉总量的 5一10冲糊,若有多余,则可炒熟或生的直接掺入药粉中泛丸。若糊 粉用量过少、糊稀。则达不到迟缓溶化的目的;反之,则丸粒 过于坚实,难以溶散。(2) 塑制法 制法与小蜜丸相似,以糊代替炼蜜。制备时先 制好需用的糊,稍凉倾入药材细粉中,充分搅拌,揉搓成丸块, 再制成丸条,分粒,搓圆即成。须

16、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丸块润湿状态,糊丸的丸块极易变硬,致使丸粒表面粗糙,甚至出现裂缝。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常以湿布覆盖丸 块,或补充适量水搓揉以保持润湿状态。同时尽量缩短制丸时 间。 糊粉的用量,塑制法一般以糊粉为药粉总量的30%-35较适宜。可以根据处方中糊粉量确定制糊法,或以药粉量的30制糊为黏合剂,若有多余的糊粉则炒熟后掺人药粉中制 丸(二) 蜡丸的制备与举例1、蜡丸的制备蜡丸常采用塑制法制备。将精制的蜂蜡,加热熔化,凉至 60丈左右,待蜡液开始凝固,表面有结膜时,加人药粉,迅速 搅拌至混合均匀,趁热制丸条,分粒,搓圆。需注意下列问题:(1) 蜂蜡要精制 常用煮法精制,即将蜂蜡加适量水加热

17、熔 化,搅拌使杂质下沉,静置,冷后取出上层蜡块,刮去底面杂 质,反复几次,即可。(2) 制备时应控制温度 因为蜂蜡本身黏性小,主要利用它 熔化后能与药粉混合均匀,当接近凝固时具有可塑性而制丸。 温度过高、过低,药粉与蜡易分层,无法混匀。整个制丸操作 须保温60乜(3) 应控制蜂蜡用量 通常情况,药粉与蜂蜡比例为 1: 0.5-1。若植物性药材多,药粉黏性小,用蜡量可适当增加;含 结晶水的矿物药多(如白矾、硼砂等),用蜡量应适当减少。三、蜡丸的现代研究 蜡丸有类似现代骨架药物的性质。1、体外溶出试验 蜡丸虽不溶散,但所含有效成分可通过蜡丸内部的细孔溶 解、释放,而蜂蜡呈蜂窝状结构残存,这种特殊的

18、释药方式, 类似于理代的骨架缓释系统。2、体内实验蜡丸在胃内停留 4-6小时,经回肠、结肠,在18-20小时 到达直肠,20-24 小时完整地排出体外。以粪便回收的蜡丸作 白矾残留率测定为 64.10,体内溶出率为 35.90。蜡片有 的在胃内、有的在肠内崩解成小块、颗粒。蜡丸在体内外均不溶散,而药物成分能缓慢持久地释放,与 现代的骨架缓释系统类似。实践证明:蜂蜡在消化液中稳定,并保持固态,且无毒、廉 价,是一种较好的水溶性药物的骨架材料。第七节 滴 丸一、滴丸的含义与特点(一)含义滴丸(droppills)系指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 后,滴人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制成的丸剂。中

19、药滴丸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将油性成分分散在基质中, 用滴制法制备;另一类是将不溶于水,溶出速度慢,吸收不好 的中药成分或有效部位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滴丸。二)特点1、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这是因为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呈分子状态、胶体状态或微粉状结晶,为高度分散状态, 而基质为水溶性的(如聚乙二醇类),则可增加或改善药物的溶解 性能,加快药物的溶出速度和吸收速度,故能提高药物的生物 利用度。2、生产车间无粉尘,有利于劳动保护,设备简单,生产工序少,生产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成本相对较 低。3、滴丸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如芸香油滴丸、牡荆油滴丸、 大蒜油滴丸等,但是易挥发性药物制备滴丸时

20、,需控制好加热 熔融时间,防止易挥发性液体药物挥发。4、滴丸用药部位多,可口服、腔道用和外用,可起到长效 作用。如耳用滴丸,虽然其本身为速效制剂,但耳腔内水量不 足,只能溶解部分药物起速效作用,未溶解药物仍为固体,可 连续不断地溶解,而起长效作用。5、滴丸载药量小,相应含药量低,服药剂量大。如复方丹 参滴丸每次服用10粒。另外,供选用的基质和冷凝剂较少,使 滴丸品种受到限制。二、滴丸基质的要求与选用 滴丸中主药以外的附加剂称为基质,作为滴丸基质应具备 以下条件:1、与主药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不影响主药的疗效与检测。2、滴丸采用滴制法制备,要求基质熔点较低或加一定量的 热水(60丈以上)能熔化成

21、液体,而遇骤冷又能凝结成固体,在 室温下保持固体状态。且与主药混合后仍能保持以上物理状态。基质包括水溶性基质和非水溶性基质,其中水溶性基质有 聚乙二醇、硬脂酸钠、甘油明胶等。非水溶性基质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蜂蜡、虫蜡、氢化植物油等。 选用时应根据主药性质,相应选择适宜基质。三、滴丸冷凝液的要求与选用 用于冷却滴出的液滴,使之冷凝成固体丸剂的液体称为冷 凝液。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基质的性质选择冷凝液,其要求 如下:1、冷凝液必须安全无害,不溶解主药和基质,也不与主药 和基质发生化学反应。2、冷凝液密度与液滴密度相近,不能相等,使滴丸在冷凝 液中,缓缓下沉或上浮,充分凝固,丸形圆整。常用的冷

22、凝液: 水溶性基质可用液状石蜡、植物油、甲基硅油、煤油等。 非水溶性基质可用水或不同浓度乙醇等。四、滴丸的制法与设备 采用滴制法制备,是将主药溶解、混悬或乳化在适宜的已熔 融的基质中,保持恒定的温度(80J 1000,经过一定大小 管径的滴头等速滴人冷凝液中,凝固形成的丸粒徐徐沉于器底, 或浮于冷凝液的表面,取出,拭去冷凝液,干燥,即成滴丸。制备滴丸的设备主要由滴瓶、冷却柱、恒温箱 3 个部分组 成。五、滴丸制备的理论探讨目前,固体分散体按分散状态主要分为:低共熔混合物、 固态溶液、玻璃溶液或玻璃混悬液和共沉淀物。其中滴丸是利 用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的制剂,主要应用水溶性基质(强亲水 性载体)

23、,具有速效作用。(一)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 药物在基质中或基质在药物中以分子状态分散时,称为固 态溶液。如以聚乙二醇为基质,由于聚乙二醇分子量大(PEG 4000、PEG 一 6000 等),熔点低(55C-60C),毒性低,具有 良好的水溶性,聚乙二醇基质可吸附5% 10%的液体,使液 体药物固体化。(二)丸重制备滴丸时药液自滴管El自然滴出,液滴的重量即是丸重。 影响丸重的因素很多,如滴管口的半径应大小适宜;操作时应 保持恒温;自上向下滴时滴管口与冷凝液的液面距离应控制在 5cm 以下,以防滴丸下降速度太快。(三)成丸 在滴制过程中能否成丸形,取决于丸滴内聚力是否大于药液与冷凝液的粘附力

24、,成形力为正值时,液滴才能成丸形。丸滴 内聚力与药液的界面张力有关,加入界面活性剂,可使滴丸易 于成型。在实际生产中滴丸成形与否,多取决于经验,须经过 试验确定成形处方和工艺,而不是靠计算成形力。(四)圆整度 液滴在冷凝液中由于界面张力的作用,使两液间的界面缩小,因而一般滴丸呈球形。影响圆整度的因素: 液滴的重力或浮力,液滴在冷凝液中移动的速度越快,受 的影响越大,易成扁形。液滴与冷凝液的相对密度差较大或冷 凝液的黏度小,都能增加移动速度而影响滴丸的圆整度。71 冷凝液应梯度冷却”因为滴出的液滴经空气到达冷凝液的 液面时,可被碰成扁形,并带着空气进入冷凝液,此时如冷凝 液上部温度太低,未收缩成

25、丸前就凝固,导致滴丸不圆整、有 空洞(气泡来不及逸出所产生)、带尾巴(逸出气泡时带出的少量 药液未缩回)。上部温度一般在40J 60丈,使滴丸有充分收 缩和释放气泡的机会。 应优选处方及冷凝液,选择不当会造成液滴在冷凝液中溶 散或不成形。 液滴的大小不同,所产生的单位重量面积不同,液滴小, 单位面积大,收缩成球的力量强,形成的滴丸圆整。六、举例:冠心苏合滴丸第八节 丸剂的包衣在丸剂的表面上包裹一层物质,使之与外界隔绝的操作称 为包衣。包衣后的丸剂称衣丸剂。一、丸剂包衣的目的1、掩盖恶臭、异味,使丸面平滑、美观,便于吞服。ZU2、防止主药氧化、变质或挥发。3、防止吸潮及虫蛀。4、根据医疗的需要,

26、将处方中一部分药物作为包衣材料包于丸剂的表面,在服用后首先发挥药效。5、包肠溶衣后,可使丸剂安全通过胃,转运至肠内再溶散。二、丸剂包衣的种类丸剂包衣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一)药物衣 包衣材料是丸剂处方组成部分,有明显的药理作用,用于包 衣既可首先发挥药效,又可保护丸粒、增加美观。中药丸剂包 衣多属此类。常见的有: 朱砂衣,如七珍丸、梅花点舌丸、七味广枣丸等; 甘草衣,如羊胆丸等; 黄柏衣,如四妙丸等; 雄黄衣,如痢气丹、化虫丸等; 青黛衣,如当归龙荟丸、干金止带丸等; 百草霜衣,如六神丸、麝香保心丸等; 滑石衣,如分清五苓丸、防风通圣丸、香砂养胃丸等; 其他,如礞石衣(竹沥达痰丸)、牡

27、蛎衣(海马保肾丸)、金 箔衣(局方至宝丹)等。(二)保护衣 选取处方以外,不具明显药理作用,且性质稳定的物质作 为包衣材料,使主药与外界隔绝而起保护作用。这一类包衣物 料主要有:糖衣,如木瓜丸、安神补心丸等;薄膜衣,应用无毒的药用高分子材料包衣,如香附丸、 补肾固齿丸等。(三)肠溶衣(四)选用适宜的材料将丸剂包衣后使之在胃液中不溶散而 在肠液中溶散,丸剂肠溶衣主要材料有虫胶、邻苯二甲酸醋酸 纤维素(cAP)等。三、丸剂包衣的方法(一)包衣原材料的准备1、将所用包衣材料粉碎成极细粉,目的是使丸面光滑。2、因为丸粒在包衣过程中,需长时间撞动摩擦,故除蜜丸 外,将用于包衣的丸粒充分干燥,使之有一定的

28、硬度,以免包 衣时碎裂变形,或在包衣干燥时,衣层发生皱缩或脱壳。蜜丸无需干燥是因为其表面呈润湿状态时具有一定的黏性, 撒布包衣药粉经撞动滚转印能黏着于丸粒表面。其他丸粒包衣 时尚需用适宜的黏合剂”常用的黏合剂有10% 20%的阿拉伯 胶浆或桃胶浆、10%20%的糯米粉糊、单糖浆及胶糖混合浆 等。(二)包衣方法1、药物衣如七味广枣丸,是以朱砂粉末包衣,操作如下: 将七味广枣丸(蜜丸)置于适宜的容器中,用力使容器往复摇 动,逐步加入朱砂极细粉,使均匀撒布于丸剂表面,利用蜜丸 表面的滋润性,将朱砂极细粉黏着而成衣。朱砂的用量一般为 干丸重量的5% 17%,视丸粒的大小而不同,小蜜丸因其总表面积较大而

29、用量比较多,但也不宜过多,以免不易全部黏着在丸面上,而且容易脱落。若朱砂在处方中的含量超过包衣用量时,应将多余部分与其他组分掺合在丸块中。L:水丸包朱砂衣者最多。包衣时将干燥的丸置包衣锅中,加 适量黏合剂进行转动、摇摆、撞击等操作,当丸粒表面均匀润 湿后,缓缓撒入朱砂极细粉。如此反复操作 5-6 次,将规定量 的朱砂全部包严丸粒为止。取出药丸低温干燥(一般风干即可) 再放人包衣锅或溜袋内,并加入适量的虫蜡粉,转动包衣锅或 牵拉溜袋,让丸粒互相撞击摩擦,使丸粒表面光亮,即可取出, 分装。朱砂极细粉的用量一般为干丸重量的 10。水蜜丸、浓缩丸及糊丸的药物衣可参照上法包衣。2、糖衣、薄膜衣、肠溶衣

30、其包衣方法与片剂相同。第九节 丸剂的质量检查一、外观检查丸剂外观应圆整均匀、色泽一致。大蜜丸和小蜜丸应细腻 滋润,软硬适中。蜡丸表面应光滑无裂纹,丸内不得有蜡点和 颗粒。滴丸应大小均匀,色泽一致,表面的冷凝液应除去。二、水分 取供试品照中国药典水分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 大蜜丸、小蜜丸、浓缩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超过 15.0;水蜜 丸、浓缩水蜜丸不得超过 12.0;水丸、糊丸和浓缩水丸不得 超过9.0;微丸按其所属丸剂类型的规定判定。蜡丸不检查水分。三、重量差异按丸数服用的丸剂,照中国药典一部附录IA第一法检 查,按重量服用的丸剂照第二法检查。滴丸剂照中国药典 一部附录I K法检查。包糖衣的

31、丸剂应在包衣前检查丸心的重量差异,符合规定 后,方可包糖衣。包糖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四、装量差异五、单剂量分装的丸剂、多剂量分装的丸剂。六、五、溶散时限 除另有规定外,小蜜丸、水蜜丸和水丸应在 1 小时内全部溶散;浓缩丸和糊丸应在 2 小时内全部溶散;微丸的溶散时限 按所属丸剂类型的规定判定。滴丸应在30分钟内溶散,包衣滴 丸应在I小时内溶散,以明胶为基质的滴丸可改在人工胃液中进 行检查。蜡丸照中国药典一部(附录观A)崩解时限检查法项下的 肠溶衣片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大蜜丸不检查溶散时限。第十节 丸剂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中药丸剂在生产中主要有染菌、溶散超时限等问题。讨论 如下。一、

32、丸剂染菌途径与防菌灭菌措施二、(一)丸剂染菌途径1、药材本身大量带菌药材,尤其是植物性药材和动物性药 材,染菌程度相当严重。是丸剂污染的主要环节。贮存中微生物繁殖药材除含有效成分外,尚含有大量蛋白质、糖类、油脂及盐类等营养成分,在贮存中,当温度和湿 度适宜时,微生物必然生长繁殖,尤其易霉坏的药材更易污染。3、以原粉入药 由于原料药材大量带菌,未经处理或处理 不彻底进行粉碎、制丸,微生物即带人丸中。4、制备过程染菌在生产过程中,辅料、制药设备 (如混合 机、制丸机等)、操作人员及车间环境等方面再受到污染。5包装过程染菌因包装材料未经消毒或灭菌处理或操作人员本身带菌,也会污染药品。(二)丸剂的防菌

33、、灭菌措施 又要保证杀灭细菌。1、原药材处理根据药材性质分别处理既要保留药材成分,(1)含耐热成分的原药材,多数采取综合法处理,即抢水洗、流通蒸汽灭菌、高温迅速干燥。水洗除菌可达 50,同时可除去大量泥沙、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及虫卵。亦可采取干热灭菌 法、热压灭菌法等。(2)含热敏性成分的原药材,可采取乙醇喷洒灭菌,针对贵 重药材如麝香、天然牛黄,用80%85%乙醇在细粉上喷洒, 密闭放置 24 小时,即可灭菌。灭菌效果好,但成本较高。多数 药材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法,灭菌前后药材外观、色泽、有效成分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环氧乙烷残留经 3 日即可消失。另外, 亦可采取Co60射线灭菌法、远红外线干燥灭

34、菌法等。2、控制丸剂生产过程 丸剂生产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控制其污染,如粉碎所用设备粉 碎 机、盛粉筒,制丸所用糖衣锅、混合机、制丸机、检丸机等, 均需用前清洗干净,再用 75乙醇擦拭消毒。所用辅料如水、 药汁、蜂蜜等,均须灭菌处理后再使用。同时要求空气净化, 操作人员洗手、消毒,带手套操作,按 GMP 要求,尽可能避免 污染,以保证药品质 量。3、包装材料、成品灭菌采用适宜的方法灭菌,如环氧乙烷灭菌法、射线灭菌法、远 红外线干燥灭菌法等。二、克服丸剂溶散超时限的措施在丸剂质量检查项下,中国药典对各类丸剂的溶散时限 及其测定方法都有明确规定,但在生产中水丸、浓缩丸及水蜜丸的溶散易超时限,影响丸剂的

35、质量与疗效,需采取一定措施 克服。(一)丸剂的溶散过程丸剂的溶散、释药过程与丸粒表面的润湿性、毛细管作用 膨胀作用及溶化作用等有关,但目前其作用机制并没有十分明 确,丸剂的类型不同,释药过程不同。如水丸采用泛制法制备,成型时在丸粒内部形成无数个毛细 管道及孔隙,这是丸剂干燥时水分向外的通道,也是溶散时水 分向丸内渗透的主要通道。这些孔隙、毛细管道具有虹吸作用, 使水分迅速吸人丸心,丸中淀粉、纤维等吸水膨胀,使丸粒内 部疏松破裂而溶散。而浓缩丸、水蜜丸起主作用的是丸粒表面 的浸膏等黏性物质逐渐溶化,由外至内溶化分散,其机理与中 药浸膏片、半浸膏片的蚀解过程相类似。(二)丸剂溶散超时限的原因与克服

36、措施1、药材成分的性质影响当处方中含有较多黏性成分的药材,在润湿剂的诱发和泛丸 时碰撞下,药物黏性逐渐增大,干燥温度过高时,易形成胶壳 样屏障,阻碍水分进入丸内,延长溶散时限。当处方中有较多 含疏水性成分的药材时,同样会阻碍水分进入丸内,溶散超限 相应采取的措施:加适量崩解剂,缩短溶散时间。2、药粉的粒径影响由于粉末的粗细影响丸粒形成毛细管的数量和孔径,泛丸 时所用药粉,过五号筛或六号筛即可。如药粉过细,粉粒相互堆集, 过多的细粉镶嵌于孔隙中,而影响水分进入。3、丸剂泛制的时程影响在制备时如滚动时间过长,丸粒过分结实,水分难以进入丸内,则溶散时间延长。相应采取的措施:根据要求,尽可能增 加每次

37、的加粉量,缩短滚动时间,加速溶散。4、丸剂含水量及干燥的影响丸剂的含水量与溶散时间基本上成反比关系,即含水量低 溶散时间长。所以中国药典对各类丸剂含水量都有规定。另外,丸剂在干燥时,不同的干燥方法、温度及速度均会影响 丸剂的溶散时间。5 丸剂赋形剂影响丸剂中黏合剂黏性越大、用量越多,丸粒越难溶散。针对不同药材,可适当加崩解剂,或用低浓度乙醇起模。第十一节 丸剂的包装与贮藏一、丸剂常用包装材料与包装方法 根据各类丸剂的性质不同,包装材料和包装方法亦不同。 小丸常用玻璃瓶、塑料瓶、瓷瓶等包装。为防止运输时冲击, 常用棉花、纸填塞瓶内空隙,并以软木塞浸蜡或塑料内衬浸蜡 为内盖再加外盖密封。7171大

38、蜜丸、小蜜丸、浓缩丸多用纸盒、蜡壳、塑料小圆盒、铝 塑泡罩等材料包装。生产中多采用机械化包装,用铝塑大泡罩 热封机封口,与蜡壳包装对比,菌数增加明显低于蜡壳包装。二、蜡壳包装蜡壳包装系指先将蜡制成一个圆形空壳,割开两个相连的半球形蜡壳,装入丸剂,再密封而成。蜡壳包装的优点:因蜡 壳通透气差,可隔绝空气、水分、光线,防止丸剂吸潮、虫蛀、 氧化,同时能保证有效成分不挥发。因此,凡含有芳香性药物 或含贵重药材的丸剂,均采用蜡壳包装,确保丸剂在贮存期内-63 -廊80里廿卿凹临B卿凹昨 朗側昨 三 血U8那偉dmmw 勵口问 。血辎詠旳骗口删怡備寥硼憑BUT彌离 慟豳祕一誓丁銅画鲍皿口 (W弟口删导 啦黑,:她舞 漳甲临 冒催鮭黑z 乘口砂直轉土删墅詹趣鮭詹 skMassr 紳鳏晦立09身林0灯 酗一 啊削酒黑I 爾 畫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