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湖南体育职业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

上传人:住在****他 文档编号:197828819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2.2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湖南体育职业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湖南体育职业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湖南体育职业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资源描述:

《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湖南体育职业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湖南体育职业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7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住在富人区的她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湖南体育职业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1.感受性提高的感觉适应现象是A.触觉适应B.嗅觉适应C.暗适应D.明适应答案:C 本题解析: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痛觉则难于适用,因为痛觉具有保护性的作用。在各种感觉适应的现象中,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其他适应过程则一般都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2.从脑和脊髓出发,广泛地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主管内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的神经是()A.脊神经B.脑神经C.植物性神经D.周围神经答案:C 本题解析:参

2、考第22题。3.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的人格特质理论将人格分成几层,不包括()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B.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C.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D.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卡特尔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的概念来自于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4. 一个基因对遵循显性一隐性遗传规则。当这个基因对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时,决定个体显现出的特征的是 A.显性基因B.隐性基

3、因C.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各占一半D.主要是隐性基因,显性基因也起作用答案:A 本题解析: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成对排列的,称为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如果等位基因是相似的,孩子就是同型的,如果等位基因是不同的,孩子就是异型的。当孩子是异型时,大多遵循显性一隐性遗传规则,即显性基因影响孩子的特征,隐性基因不影响孩子的特征。5.皮亚杰将儿童能够重复周围环境中产生有趣效果的那些行动称之为A.基本循环反应B.二级循环反应C.二级循环反应的协调D.三级循环反应答案:B 本题解析:皮亚杰将儿童反复重复一个事件叫循环反应(circular reaction)。皮亚杰认为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循环反应

4、不断发生修正。1-4个月时产生的是基本循环反应,婴儿重复主要由基本需要驱动的偶然行为。4-8个月是二级循环反应,婴儿重复周围环境中产生有趣效果的那些行动。8-12个月是二级循环反应的协调,婴儿产生有意的或目标指引的行为。12-18个月是三级循环反应,婴儿通过新异的方式作用于物体,探索物体的属性。6.当积差相关系数r=0时,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最佳解释是A.相关程度很低B.不存在任何相关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答案:C 本题解析:积差相关系数计算的前提条件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直线性的,因此当积差相关系数r =0时,只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而是否存在非线性相关

5、关系需要采用其他的统计方法进行检验。7.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A.小李从亮出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已知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未知。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容量为65的样本,样本平均数 为60,样本方差为100,那么总体均值 的99%的置信区间为A. 56.775 ,63.225B.53.550,66.450C.56.080,63.920D.57.550,62.450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总体平均数的估计方法。当总体方差未知时,若总体分布为正态,或者总体分布为非正态,但

6、样本容量超过30,置信区间的公式是:因为总体方差未知,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标准误:当n30时,t分布渐近正态分布,在不查表的情况下也可用作近似计算。将本题中各项数据代入,求得置信区间为 56.775,63.225。因此本题选A。9.刚出生的新生儿的脑重量约为成人脑重量的()A.20B.25C.30 %D.35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声笼法实验主要用来探讨的听觉特性是A.音高特性B.响度特性C.音色特性D.方位特性答案:D 本题解析:声笼法实验要求被试坐在声笼的靠背上,身体保持直立坐姿,将头部固定,并且戴上眼罩,报告所听到声音的声源方位。声笼法实验使用声笼呈现不同方位声音,主要用于听觉空

7、间方位定位的研究。11.某个测验由于条件限制,只得到了一次施测数据。此时计算该测验的信度应该使用A.多质多法B.复本法C.分半法D.重测法答案:C 本题解析: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叫做分半信度。本题中某个测验由于条件限制,只得到了一次施测数据,即只能使用分半法测量分半信度。12.根据帕顿(M.Parten)的研究结果,2岁左右儿童主要的游戏类型是A.平行游戏和合作游戏B.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C.单独游戏和联合游戏D.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答案:D 本题解析:帕顿根据儿童在自由游戏中的社会交往程度将游戏划分了6种类型,包括:无所事事的行为。旁观行为。单独游戏:单

8、独游戏主要发生在23岁前。平行游戏:24岁间幼儿的平行游戏达到高峰。同伴游戏。合作游戏。13.被试在主试者发出“预备”口令到刺激呈现这段预备时间内具有一种准备状态,在该时距内,被试处于积极准备状态,力求尽快对刺激作出反应,反应时与预备时间的关系是()A.预备时间越短反应时越短B.预备时间越长反应时越短C.预备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到反应时D.预备时间与反应时无关答案:C 本题解析:预备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好,如果预备时间太短,被试可能来不及准备;如果太长,被试的准备又可能松懈而延误反应。14.有四个评委对八位歌手进行等级评价,要表示这些评价的相关程度,应选用()A.肯德尔W系数B.肯德尔U系数C

9、.斯皮尔曼等级相关D.点二列相关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计算肯德尔和谐系数。原始数据资料的获得一般采用等级评定法,即让K个被试(或称评价者)对N件事物或N种作品进行等级评定,每个评价者都能对N件事物(或作品)的好坏、优劣、喜好、大小、高低等排出一个等级顺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15.展开性程度最高的言语形式是A.独白言语B.对话言语C.书面言语D.内部言语答案:C 本题解析:展开性是指言语运用的连贯性、完整性程度,它和简略性对应。书面语言是一种自我反馈的语言,作者可通过自己的修改、补充和润色使之趋于完善,因此,书面语言是展开性程度最高的语言形式。16.某测验的信度为064,实得

10、分数的标准差为5,该测验的标准误为A.0.36B.1.04C.3.00D.4.36答案:C 本题解析:测验标准误可用公式计算: SE为测量的标准误,sx为实得分标准差,rxx,是测量的信度。经过计算,得出标准误为3,故正确选项为c。17.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脑电波的特点是()A.低频率、高波幅B.低频率、低波幅C.高频率、高波幅D.高频率、低波幅答案:A 本题解析: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又叫REM阶段,在这一阶段会出现像清醒状态下的高的脑电波,眼球转动,梦境往往是在这个阶段出现18.在编制适用于不同文化的文化公平测验时,一般测量的是A.液体能力B.晶体能力C.特殊能力D.模仿能力答案:A 本题解析:液体

11、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液体能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其个别差异受教育文仳的影响较少,因此在编制适用于不同文化的文化公平测验时,多以液体能力作为不同文化背景者智力比较的基础。19.我国的武术动作教学中,不仅有教练员的动作示范,而且每一个基本动作往往有个形象的名称,如:太极拳中有“白鹤亮翅”、“金鸡独立”等。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样的名称对动作技能的促进作用是()A.便于语音编码B.便于动作形象编码C.提高学习兴趣D.便于言语和形象双重编码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中涉及的16种人格特质是16种A.表面特质B.根源特质C.个别特质D

12、.气质特质答案:B 本题解析:在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的结构网络中,最重要的一层是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从而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21.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的复述称为()A.机械复述B.精细复述C.联想D.回忆答案:B 本题解析:参考第34题。22.学生根据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和加减运算推导出梯形公式,这一过程反映的思维特征是A.概括性B.间接性C.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D.理解性答案:C 本题解析: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不是简单地再现经验,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建构的过程。学生知道三角形

13、面积公式,将梯形分为三个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面积加起来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这一过程就是对已有经验进行改组的过程。23.情绪的认知一评价理论的提出者是()A.拉扎鲁斯B.坎农-巴德C.阿诺德D.沙赫特-辛格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4.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形成了社会不予承认的,反社会的或社会不能接纳的危险角色,这属于()A.自我同一性扩散B.自我同一性缺乏C.消极自我同一性D.自我同一性过剩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5.桑代克认为对学习的解释应包括某种动机原则,它所对应的学习律为()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动机律答案:C 本题解析:桑代克提出,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有三

14、个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且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烦恼。准备率就是在行为出现前是否有动机。练习律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效果律是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26.对归因理论做出详细阐述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B.德威克C.阿特金森D.维纳答案:D 本题解析:德威克提出了成就目标理论。阿特金森提出了成就动机理论。

15、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27.在加涅(R.M.Gagne)的理论中,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的主要结构成分是()。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刺激情境、行为反应和结果反馈C.知识获得、知识转化和知识评价D.信息加工过程和执行控制过程答案:D 本题解析:加涅的学习理论主要倾向于用信息加工的模式来解释学习活动,他认为学习过程是信息的接受和使用过程,学习是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包括信息加工过程和执行控制过程。28.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的提出者是()A.冯特B.荣格C.巴甫洛夫D.希波克拉底答案:C 本题解析:巴甫洛夫认为,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多维特性的反映。

16、他提出,大脑皮质神经过程即兴奋和抑制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这三个基本特性的不同组合,把神经系统分成四种基本类型:强而平衡、灵活型(活泼型),相当于多血质;强而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相当于黏液质;强而不平衡型(不可遏止型),相当于胆汁质;弱型,相当于抑郁质。29.上限与下限之差为()A.极限B.组距C.组数D.全距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数据的基本整理过程。对次数进行分组以后,上限和下限的差即为组距。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30.下列哪种分布中,平均数可能位于第40个百分位数?()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u”型分布答案:

17、B 本题解析:此题中平均数位于第40个百分位数,因此平均数小于中数(即第50个百分位数)。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31. 在孕期的个体发展中,致畸因素最容易造成潜在危害的时期是() A.胚囊期B.胎儿期C.胚胎期D.受精卵期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胎儿发育的特征,可以将产前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胚种阶段指从形成受精卵到胚胎组织着床这个阶段,大约持续两周时间,这一阶段也称组织和组织分 化前期。(2)胚胎阶段也称组织分化时期。胚胎阶段是器官分化形成的关键期,也是胚胎对环境中危险因素最敏感的时期。(3)胎儿阶段,这段时期也称器官和功能的分化期,胎儿的骨细胞开始发育,已有的器官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躯

18、体比例与各部分功能日趋成熟。32.在回归分析中,考查回归效果使用的指标是A.内部一致性系数B.决定系数C.概化系数D.列联系数答案:B 本题解析:决定系数是衡量回归有效性高低的指标,即在回归分析中,考查回归效果使用的指标是决定系数。33.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适用于()A.三个及其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B.方差齐性检验C.三个及其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D.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完全随机方差分析的理解。当实验的因素是一个或多个,且每个因素又有多个不同的实验水平时,随机选取被试,然后随机分组并将各组被试随机地安排到一种实验处理组

19、之中的实验设计称为完全随机化实验设计。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34.强调遗传在个体发展中作用的心理学家是A.斯金纳B.霍尔C.华生D.格赛尔答案:B 本题解析:斯金纳强调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霍尔提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环境”论断中表明他强调遗传的作用。35.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推理叫()A.线性推理B.关系推理C.条件推理D.三段论推理答案:C 本题解析:条件推理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1.以内涵划分概念,有()A.集合概念B.抽象概念C.普遍概念D.实物概念答案:B、D 本题解析: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可以把概念分为实物概念和抽象

20、概念。实物概念是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又称“具体概念”,如“飞机”、“椅子”等;又如,幼儿将苹果和球归为一类,将香蕉和口琴归为一类。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抽象概念。如“硬度”、“运动”等;又如,将香蕉和苹果归为一类,将口琴和球归为一类。2.正态分布的对称轴是过()点垂线A.平均数B.中数C.众数D.无法确定答案:A、B、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正态分布中平均数、中数、众数的关系。在正态分布中,平均数、中数、众数相等,因此正态分布的对称轴和这三个点是重合在一起的。因此,答案为ABC。3.斯特里劳(strelau)提出的气质的调节说认为气质的行为指标包括A.能量水平B.规律性

21、C.适应性D.时间特性答案:A、D 本题解析:斯特里劳( Strelau)认为气质是有机体的主要由生物因素决定的相当稳定的特点,由反应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来,这些特质构成了行为的能量水平和时间特性。因此,该理论提出的气质的调节说认为气质的行为指标包括能量水平和时间特性。4.效标是衡量心理测验有效性的外在标准。下列选项中,通常被研究者选为效标的有A.工作绩效B.临床诊断C.学业成就D.心理特征的描述性评价答案:A、B、C 本题解析:心理测量中常用的效标有:学业成就、临床诊断、实际的工作表现、特殊训练成绩、不同团体的总体表现、先前有效的测验、等级评定等。5.创造力测验的内容更强调()A.思维的流畅性B

22、.思维的变通性C.思维的独特性D.问题答案非固定答案:A、B、C、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组成脑干的神经系统结构是A.延脑B.桥脑C.间脑D.中脑答案:A、B、D 本题解析: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7.费希纳设计的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包括A.最小变化法B.恒定刺激法C.平均差误法D.数量估计法答案:A、B、C 本题解析:费希纳设计的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包括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最小变化法又称极限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觉差法,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它的特点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 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闰限的位置。恒定刺激法又称正误法

23、、次数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测量感觉阈限时,一般只使用少数几个刺激,并且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刺激的呈现是随机的,每呈现一个刺激只要求被试答“有”和“无”或。轻。和。重。等,然后按照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和“无”或“轻”和“重”的次数计算阈限值。平均差误法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这个方法的典型实验程序是让被试任意调节比较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相等。8.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有()A.最初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B.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对不同学科内容产生不同兴趣C.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D.游戏因素在

24、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加强答案:B、C 本题解析:童年期儿童的学习兴趣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在整个童年期内,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内容更感兴趣。在整个童年期内,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在整个小学期内,儿童对有关具体事物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游戏因素在儿童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9.下面选项中属于反应时测量范式的有A.空间线索范式B.加工分离程序C.移动窗口范式D.注意追踪范式答案:A、C、D 本题解析:常用的反应时测量范式有空间线索范式、注意线索范式、移动窗口范

25、式、注意追踪范式、目标融合范式、启动范式、复合刺激范式等。加工分离程序是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其因变量指标是再认测验的成绩。10.注意的知觉选择理论包括A.过滤器理论B.衰减器理论C.后期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答案:A、B 本题解析:注意的知觉选择理论强调注意的作用在于识别信息,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信息都能进入高级分析而被识别,只有被注意的信息才能被识别。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都强调注意在信息识别中的作用。后期选择理论强调所有信息都能被识别,注意的作用是选择一些信息进行反应,因此后期选择理论又称反应选择模型。认知资源理论不同于前面三种理论将注意看做是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而是把注意看做是有限的认知

26、资源,强调注意不是发生在通道的某一个固定位置,而是哪里加工任务复杂哪里就占用更多的认知资源。11.编制心理测验时确定测验目的要解决的问题包括A.明确测量对象B.明确测量目标C.明确测量用途D.明确评分方式答案:A、B、C 本题解析:编制标准化测验首先要确定测验目的。确定测验目的要解决三个问题:(1)明确测量对象,也就是明确测量哪些个人或团体。(2)明确测量目标,也就足明确测量什么心理功能。(3)明确测量用途,也就是明确编制的测验是干什么用的。12.婴儿的学习能力体现的方面包括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习惯化D.模仿答案:A、B、C、D 本题解析:婴儿可以建立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27、。如母亲喂奶时抚摸孩子,以后当母亲再抚摸孩子时,孩子就会做出吮吸动作,这说明这个孩子已经建立了经典条件作用。新生儿会为了看到视觉图案或听到音乐和人的声音而快速吮吸,这说明婴儿此时已经能够建立操作条件反射。研究表明,新生儿就具备习惯化能力。2天至几周大的婴儿能够模仿成人的表情。13.下列选项中,影响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有A.孕妇的营养状况B.孕妇的情绪状态C.孕妇的年龄大小D.孕妇的文化程度答案:A、B、C 本题解析:母亲的身体条件、营养、情绪、母亲的年龄等因素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孕妇的文化程度不是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14.心理测验命题在内容方面的主要要求是()A.内容符合测验的目的B.避

28、免贪多而乱出题C.内容取样要有代表性D.题目间内容相互独立答案:A、B、C、D 本题解析:题目编制的一般原则中,内容方面要求:要求题目的内容符合测验的目的,避免贪多而乱出题目;内容取样要有代表性;题目间内容相互独立、互不牵连。15.视网膜上锥体细胞与杆体细胞的区别有A.数量不同B.形状不同C.功能不同D.分布位置不同答案:A、B、C、D 本题解析:锥体细胞与杆体细胞的不同包括:数量不同,杆体细胞有12亿个,锥体细胞有600万个。形态不同。杆体细胞细长,呈杆状;锥体细胞短粗,呈锥形。分布位置不同。功能也不同。杆体细胞是夜视器官,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拥有视觉色素不同。杆体细胞的视觉色素叫视紫红质,

29、在人眼的锥体细胞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视觉色素,它们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16.对下列内容的记忆,属于陈述性记忆的有A.端午节的日期B.雨的成因C.骑车的技能D.舞蹈表演答案:A、B 本题解析: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或者如何掌握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骑车的技能”和“舞蹈表演”的记忆是关于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属于程序性记忆,“端午节的日期”和“雨的成因”的记忆是有关事件和事实的记忆,属于陈述性记忆。17.下列有关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表述,不正确的有A.接受学习是低

30、级的,发现学习是高级的B.接受学习是高级的,发现学习是低级的C.接受学习是机械的,发现学习是有意义的D.接受学习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是机械的答案:A、B、C、D 本题解析:依据学习主体所得经验的来源不同,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依据主体所得经验的性质不同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本身并无高低之分,故AB项错误。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有意义和机械之分,故CD项错误。18.用于内隐记忆研究的加工分离程序,其基本假设包括A.意识性提取的操作表现为全或无B.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是彼此独立的加工过程C.自动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性质是一样的D.意识性提取在包含

31、和排除测验中的性质是一样的答案:A、B、C、D 本题解析:内隐记忆研究的加工分离程序的基本假设包括:意识性提取的操作表现为全或无;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是彼此独立的加工过程;自动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性质是一样的;意识性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性质是一样的。19.下列哪些现象反映的是后像?()A.抬头仰视太阳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圆饼状,位于黑色背景之上B.注视瀑布的某一处,然后看周围静止的田野,会觉得田野上的一切都在向上飞升C.在空旷的沙漠中看到的海市蜃楼D.注视一个红色方块,移开视线后,会看到一个绿色方块答案:A、D 本题解析:后像是指刺激停止作用后在人脑中暂时保留的印象。AD

32、属于后像;B是运动后效造成的,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幻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是一种光学现象,而不是心理现象。故本题答案为AD。20.等值数据资料的收集方法有()A.共同组设计B.运用严格平行测验C.“锚测验设计D.运用问题行为测验答案:A、C 本题解析:等值数据资料的收集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采用以“人”为媒介的共同组设计,即让一组人接受不同的测验版本;另一类是以“题目”为媒介的“锚测验”设计,即在不同测验版本中含有共同的题目。21. x2检验可以应用于 A.拟合性检验B.中位数检验C.独立性检验D.符号秩次检验答案:A、B、C 本题解析:卡方检验适应于心理研究中的计

33、数数据,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主要包括配合度检验(拟合度检验)、独立性检验和同质性检验。在非参数检验的中数检验法中对数据进行处理后也可采用卡方检验。22.经过色散后不能再继续分解的光叫单色光,如()光和紫光等A.红B.橙C.黄D.绿答案:A、B、C、D 本题解析:经过色散后不能再继续分解的光叫单色光。如红、橙、黄、绿、蓝、紫等。23.影响反应时的机体因素有()A.额外动机B.准备定势C.年龄D.药物答案:A、B、C、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4.青少年直至成年早期的个体一般处于()A.阶段一B.阶段二C.阶段三D.阶段四答案:C、D 本题解析:科尔伯格认为,青少年直至成年早期的个体一般处于阶段3

34、和阶段4,很少有人达到阶段5。阶段3和阶段4都处于习俗水平,阶段3是“好孩子”定向或者人们相互合作的道德。阶段4是“好公民”或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5处于后习俗水平,指为所有人的幸福和保护所有人的权利而制定和遵从法律。25.等响曲线反映的响庋听觉特点有A.频率是影响响度的一个因素B.响度为零的等响曲线的响度级为零C.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响度增长率D.声强提高,响度级也相应增加答案:A、C、D 本题解析:等响曲线是把响度水平相同的各种频率的纯音的声压级连成的曲线,用来表示声强和响度之间关系。从等响曲线看,音响不仅受声强的影响,也受声音频率的影响。B项表述错误,26.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可以将动

35、机分为()的动机A.原始的与习得B.生理的与社会C.有意识的与无意识D.外在的与内在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7.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卡特尔人格特质分类的有 A.根源特质B.情绪特质C.表面特质D.理智特质答案:A、C 本题解析:卡特尔所提出的人格特质模型分为四个层次,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28.模式识别的特征说强调信息加工的过程是A.整体加工B.局部加工C.自上而下的加工D.自下而上的加工答案:B、D 本题解析:整体加工是指对于一个刺激客体,先知觉其整体,然后再知觉各部分的加工方式。局部加工是指对于一个刺激客体,先知觉

36、其各部分,进而再知觉整体的加工方式。自下而上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自上而下的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从而调整特征觉察器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模式识别的特征说认为,模式可分解为诸特征。照特征说看来,特征和特征分析在模式识别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认为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是以其各种特征来表征的,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即抽取刺激

37、的有关特征,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该模型只有自下而上的加工,无自上而下的加工。同时,该模型是一个典型从局部到整体的加工模型。29.巴尔特斯进一步发展了卡特尔的观点,把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同认知心理学联系起来,提出力发展可区分为()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智力技能D.实用智力答案:C、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0.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包括A.同时进行活动的熟练程度B.同时进行活动的性质C.同时进行活动的难度D.同时进行活动的数量答案:A、B、C、D 本题解析:注意分配的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

38、动化程度。注意分配也和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难度和数量有关。三.问答题(共35题)1.研究者试图研究生字密度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8名被试都阅读了四种生字密度的文章。研究结果如下面所示。根据下表回答问题:(1)计算各种变异来源的自由度。(2)检验实验处理的显著性。答案: 本题解析:(1)自由度值有8名被试分别进行了4种实验处理,因此总自由度为32-1= 31。因为有8名被试参与了实验,因此被试间自由度(即区组自由度)为8-1=7。因为有四种处理方案,因此,实验处理的自由度为4-1=3。残差自由度为(8-1) x(4-1)= 21。被试内自由度等于实验处理自由度与残差自由度之和,为24。(2

39、)实验处理的显著性的检验该实验设计是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因此检验公式为: F=MSB/MSE,MSB为实验处理的均方;MSE为残差的均方先求得MSB= 63.375;MSE= 2.518,故F= 25. 17,因为MSB的自由度为3,MSE的自由度为21,因此查表F0.01(3,21)= 5.75。实验结果表明生字密度会对阅读理解成绩产生影响。 单因素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就是同一组被试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变异的来源可以分解为被试间变异(就是区组变异)和被试内变异。被试内变异又可分解为实验处理变异(即组间变异)和残差变异。2.举例说明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的含义。答案: 本题解析:(1)

40、合取概念的含义合取概念是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它们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例如“毛笔”,这个概念必须同时具有两个属性,即“用毛制作的”和“写字的工具”。合取概念是最普遍的概念。如鸟类、水果、动物等都属于这种概念。(2)析取概念的含义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例如,“好学生”这个概念可以结合各种属性,如“学习努力、成绩好”“热爱集体、关心他人、有礼貌”等。一个学生同时具有这些属性固然是好学生,如果只有其中两三种属性也是好学生,所以“好学生”是一个析取概念。(3)关系概念的含义关系概念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例如,高低、上

41、下、左右、大小等。 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是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而划分的概念种类。3. 艾宾浩斯以自己为被试,采用机械重复的记忆方法对遗忘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使用的材料是什么?(2)测量记忆保持量的指标是什么?(3)用简图画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4)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答案: 本题解析:(1)实验使用的材料是无意义音节。(2)测量记忆保持量的指标是重新学习节省的时间或次数。(3)遗忘曲线如下图。(4)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先快后慢,然后趋于平稳。4.简述内部言语的含义及特点。答案: 本题解析:(1)含义:在思维活动过程中,伴随的、不出声的

42、非交际言语。(2)特点:隐蔽性:内部言语是一种不出声的言语,它以语音隐蔽性为显著特点。简略性:内部言语不是用来直接交际的,因此具有不连贯、不完整、不受语法规则约束的特点。5.论述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答案: 本题解析:【答案要点】少年期是指从1112岁到1415岁这三四年的时间。这一时期是个体的生理发展的又一个显著加速期,他们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而心理发展的速 度却远远跟不上其生理发展,这就造成少年在身心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和一些特殊表现,并使其面临一些心理危机。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与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这些矛盾表现在以下几点: (1)反

43、抗性与依赖性。由于初中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从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在生活中,从穿衣戴帽到对事的看法,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但是,在初中生的内心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只是依赖的方式较过去有所变化。童年时,对父母的依赖更多是在情感和生活上,初中生们对父母的依赖则表现为希望从父母处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存在于少年身上的反抗性也带有较复杂的性质。有时是想通过这种途径向外人表明,他已有了独立人格;有时又是为了撑起个样子给自己看,以掩饰自己的软弱。实际上,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他们还是需要成人的帮助的,尤其是遭受挫

44、折的时候。 (2)闭锁性与开放性。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渐渐地将自己内心封闭起来,他们的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少了,加之对外界的不信任和不满意,又增加了这种闭锁性的程度。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他们不断地寻找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毫不保留。因此在闭锁的同时,又表现出明显的开放性。 (3)勇敢和怯懦。在某些情况下,他们表现出很强的勇敢精神,但这时的勇敢带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这是因为,首先,他们在思想上很少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和束缚,在主观意识中,不存在过多的顾虑,常能果断地采取某种行动;其次,由于他们在认识能

45、力上的局限性,使其经常不能立刻辨析出某一危险情景。但在另一些情况下,他们也常常表现得比较怯懦。例如,他们在公众场合,常羞羞答答,不够坦然和从容,未说话先脸红的情况在少男少女中都是常见的。这种行为上的局促是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以及这个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心理状态分不开的。 (4)高傲和自卑。由于初中生尚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知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作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评价,而是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轻下结论。这样就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自信程度把握不当,几次甚至一次偶然的成功,就可以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而沾沾自喜;几次偶尔的失败,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无能透顶而极度自卑。这几种情绪往往交替

46、地出现于同一个初中生身上。 (5)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随着身体的发育成熟,成人的意识越发明显。他们认为自己的一切行为都应该与幼小儿童的表现区分开来,力图从各个方面对自己的童年加以否定;但在否定童年的同时,在初中生的内心中又留有几分对自己的童年的眷恋。他们眷恋童年时无忧无虑的心态,留恋童年时那种简单明了的行为方式及宣泄情绪的方法,尤其当他们在各种新的生活和学习任务面前感到惶惑的时候,特别希望仍能像小时候一样,得到父母的关照。 6.简述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发展阶段的论述。答案: 本题解析:科尔伯格提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存在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

47、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 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 相对功利的道德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行为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是否符合别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把这种关系看成类似买卖的关系,认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2)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包括两个阶段: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取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

48、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取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3)后习俗水平该水平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包括两个阶段:社会契约的道德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一般他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但不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普遍原则的道德取

49、向阶段:此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在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正、平等、个人的尊严、良知、良心、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 科尔伯格在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的基础上,以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进行了追踪研究,并细化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分析这三个水平的时候,可以将三个水平与皮亚杰提到的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联系起来。在分析这六个阶段的时候,要明晰每一个阶段儿童进行道德判断的标准。7.详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答案: 本题解析:【答案要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深度的影响因

50、素不同。在一项研究中,先将被试分成四组,被试都看同一张单词表,但分别完成四种不同的实验任务: 评定对单词的喜爱程度,不要求记忆; 评定时单词的喜爱程度并记忆; 检索包含某个特定字母的单词,不要求记忆; 检索包含某个特定字母的单词并进行记忆。显然,单词喜好度的评定和字母检索作业相比,要求被试对项目有更深层次的加工。实验最后要求有识记任务的被试组以每个词的前三个字母为提示,再认出刚才学过的词,目的在于测验被试的外显记忆;而对没有识记任务的被试则要求以每个词的前三个字母为提示写出其第一令想刭的词,目的在于测验被试的内隐记忆成绩。结果发现,被试的内隐记忆并未受到作业任务类型的影响而外显记忆则明显受到了

51、影响。 (2)保持时间不同。在外显记忆的研究中人们都发现回忆量会随着学习和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减少。但是,内隐记忆在这方面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图尔文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利用再认作业和词干补笔作业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保持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词干补笔作业是一种用来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通常包括两个阶段: 学习阶段,要求被试学习一些项目,如“cognition”。 在测验阶段,不要求被试回忆刚才学过的项目,而是给出学过项目的词干,如“cog”,并要求被试用心里想到的第一词来完成填空,然后观察被试在学习阶段获得的信息是否会影响这一作业的成绩。结果发现,在一周之后,被试的再认成绩出现了显著的下降

52、,而词干补笔的作业成绩前后没有显著的变化,这表明内隐记忆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 (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产生的影响不同。记忆的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住,这是记忆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研究表明,这一规律仅适用于外显记忆,内隐记忆则不然。罗德格等人研究了记忆负荷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用再认作业测量的外显记忆成绩随着所学词汇数目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用知觉辨认测量的内隐记忆成绩并没有受到词汇数目增加的影响。 (4)呈现方式的影响不同。加考比等在研究中发现,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在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这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5)干扰因素的影响不同。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