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读书笔记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97590336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桃花源记》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桃花源记》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桃花源记》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读书笔记(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桃花源记读书笔记桃花源记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信任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须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桃花源记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桃花源记读书笔记1 小时候间或听人提起世外桃源的故事,但对具体内容并不知晓。只是对那美妙的景象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渴望,莫名奇异的憧憬。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库中的珍贵遗产,其中最精彩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已经成为世代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志向社会的追求。他写这个虚构的

2、故事是为了寄予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他对美妙生活的憧憬。他是个归隐之士,在写这篇诗作的时候已经离开尘世过隐居农村生活十余年了。他诞生寒门,少时虽有理想,却壮志未酬。他从懂事起就经验了许多的社会和政治上的变迁和纷扰,社会的伪诈、污秽、黑暗令他感到窒息、愤懑。他性格耿直,为官清廉,不愿卑躬屈气攀附权贵,因而与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后来辞官归隐田园,过自耕自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简朴生活。 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作者的手笔简练易读,妙笔生花。简洁的几句话,就生动的描绘了桃源安静、美丽的自然环境,心旷神怡

3、的景象,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片,芳香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无限的憧憬。桃花源记的主体和核心是借“避秦之乱”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并由此产生的对志向境界的热情追求。作者通过形象地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最终,作者更用悬念的手法,示意这样一个完备无瑕的志向境界,是虚无的,只是作者对自由和极乐世界的追求。 所以,当我看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时候,我无法不被这种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家立业的人们、欢乐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都拥有享受自由与同等的权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安静生活。这一切竟让如今的我深深憧

4、憬。虽是虚构的世界,却给了我无限的畅想空间。桃花源记读书笔记2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闻名诗人。 本文是陶渊明的名作。作品资料是作者依据广阔人民的愿望与自我的幻想而凭空虚构的。他虚构了一个在武陵大山中与世隔绝的幻想社会,那里生活着一批几百年前为避战乱而躲到那里的人。这些人世人和谐相处,华蜜快乐,桃花源里的景色美丽,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安定,和平自由,人人同等,的确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中人民的幻想世界。作者描述的这个“世外桃源”虽是虚构的,但仍不管进取的思想意义。作者借此一方面揭露了当时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另一方

5、面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我的劳动创建华蜜,和平生活的剧烈愿望,同时也表现出自我对幻想社会的向往。这篇文章中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渔人非但没有遵守自我的诺言,还带领别人去桃花源,好在他最终没有找到桃花源。或许礻是他的报应吧。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遵守诺言,因为这不行是别人对你的依靠也更是自我对自我的,假如你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别人会怎样看你呢? 跟世外桃源的人相比之下,可见得我们是有多华蜜,所以我们也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华蜜。在那里,我也想对桃花源里的人说:你们不要住在桃花源了,你看我们此刻已经有了电视机,电冰箱,空调跟你们比,我们可要华蜜多了呢,你们快出来吧,此刻那

6、里已经没有斗争了,仅有和平与华蜜,此刻的科技可发达了。 读完桃花源记这一篇文章,我觉得自我也似乎里面的人一样,每一天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假如你也想感受一下,那就请读桃花源记这一课吧!桃花源记读书笔记3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后,我的灵魂会不由自主地跟着他走进那个人间仙境。那里没有苦恼,没有忧愁,有的只是欢乐和谐的生活。我常常幻想着那样的人间仙境。 但这仅仅是幻想,当回过神来,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因为现实中的世界距离那个有山有水的地方相差甚远。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明白了关爱森林,爱护环境的重要性。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带着弟弟到室外漫步,我们沿着荷花塘走过,微风拂面,淡淡的荷叶芳香中夹着柏油

7、的气味,原本令我心旷神怡的舒适感一网打尽。这时我想到这旁边的一片竹林,假如它还存在,那么还可以闻到竹叶的芳香呢。可是,现在大部分的气味都被尘土的气息所代替了。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工厂越来越多,排放的气体严峻污染了环境,还有各种车辆排放的尾气,使原本就污染严峻的环境雪上加霜,想起这些,心里一阵缺憾。 夜幕如期驾临,我和弟弟沿着原路返回,弟弟突然停止了脚步,我问他:“你怎么不走了呢,天快黑了。”他指着一只打转的鸟儿说:“姐姐你看,是小鸟,好可爱呀,也在做嬉戏吗?”我说:“可能是吧。”他想了一会儿,看着我说:“怎么只有一只呢,其他小鸟呢?它是不是找不到妈妈,找不到家了?晚上会胆怯吗?”面对他这一连

8、串的问题我愣了一下,不知如何作答。观望四周,这里原本是一片茂密的竹林,后来为了造路、建房,竹林变成了柏油路与居民区,或许这只鸟儿正如我弟弟所说的那样失去了家园,无家可归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弟弟的问题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深思。失去了家园的何止是这一只小鸟呢,有多少小动物无家可归,有多少动物面临灭亡或苦苦挣扎在生死边缘,这都是人类所赐。 慢慢地我起先进入梦乡,我仿佛变成了刚才所见到的那只鸟儿,来到了一个人间仙境,这儿晴空万里、山清水秀、我在这蔚蓝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享受着阳光的暖和,往下看,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四季如春的气候,在阳光的照射下,花儿显得格外艳丽。这里的生活特别和谐,人们都是日出而作,

9、日落而息,不分四季的辛勤劳作,享受着劳动与大自然的喜悦。桃花源记读书笔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创建了一个“世外桃源”。桃花源是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个世界,是一个自由的志向化的世界。陶翁志向中的桃源世界诞生于公元41年,也就是他辞去县令归隐(420年)后的第20年。桃花源里的此情此景或许就是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写照。其实,桃花源是当时人们躲避现实社会的“避难所”。诗人把它描绘成一个自由而志向化的王国,形成了与现实社会并存的,又相对立的与世隔绝的志向乐园。这不能不说这是陶渊明的宏大创举,诗人描绘出人类志向社会的雏形。它有点类似于英国作家莫尔笔下的“乌托邦”(莫尔的关于最完备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

10、岛的既有利益又好玩的金书写于1515-11出访欧洲时期),但要比“乌托邦”早一千多年。以作家的年龄比,陶渊明是莫尔的爷爷的爷爷了,所以,可以说陶渊明是人类志向王国的鼻祖。“世外桃源”至今已流传了一千五百八十多年,仍旧令现在很多人憧憬不已。这样的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是陶翁当时创作时做梦也想不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往往会大大地超越作家产时创作意图),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文学本身!这究意为何呢?经过反复思索,本人感悟有三:第一、人的本性就是憧憬同等自由,追求和谐欢乐的华蜜生活。这或许就是人生的真谛之所在!人是从必定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其次、在人类社会里,只要有私欲的存在,就始终存在剥削、压迫、侵略、争权

11、夺利、勾心斗角等等背离人性的行为。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冲突就在所难免。“强者为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亡者不逃则死!俗话说: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躲到那里去呢?!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第三、桃花源是一种意境,是一种志向,是一个美梦,是一个精神乐园。未必要苦苦寻求!只要心中有“佛”,与世无争,天下为公,乐在其中!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有现实和志向的冲突,当你对现实感到无奈的时候,就会想跳出这个圈子,寻求自己的志向王国。这或许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桃花源或许恒久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标!桃花源记读书笔记 远远的,凌驾于粼粼水

12、波之上,极目望去,那一大片绯红好像是天上的一段彩云,落到了滇池的水边。幽幽的一脉花香直直泌入了心肺,使人不禁走近一点去玩弄那些缀满枝头的春桃,有的含露乍开,有的春深似海。只是几缕风儿轻轻从顶上吹过,整片林子又是急了起来,那些开得正盛的枝头桃花忽地飘了旋旋转了两圈,静静地,妖冶地躺着,这一刹那间好像搅天风雪,一刹那间又似风花雪月。原委是风在挑逗桃花,还是桃花在挑逗风呢? 琐琐碎碎的,重重叠叠的,高山雾林隔绝着,这里是云深不知处,这里是花非花雾非雾,几滴天层上的白露落得得悠悠闲。透过了狭窄的两峡,洗炼成一根根密密细细的雨针,打弯了如茵的绿草,打落了几朵桃花。萋萋芳草上,那摇曳着的绦丝般的碧竹翠叶,

13、那挂在薄叶间点点红紫的硕硕桑果,饱满,从远处踏着阡陌小路走来,冥冥之中把身上积习多年的厌烦和倦念一并带去了,只留下传闻中的萧萧金石之声。行人皆怡然自乐,一条条清秀的溪纵横,穿插在了这些散发着泥土淳厚的、香甜的田地之间黑瓦白墙、雨敲石砖。这里的人喜好酿酒,这酒也仅仅是用门前门后那溪中的水舀来的,放了若久若久,也自带淡淡的桃花味,是芳香的,也同源外的桃花,是妖冶的。不知可有人曾谓此“余音绕梁”,三升三起又三落。可真能称上醉桃花或一笑倚春风。 渺渺之处传来了一声响亮的鸡鸣,近处俨然的屋舍下冒出了昂扬的犬吠。可曾,有树下倚在竹节小凉椅的摇头老人,啧啧地道:“吵躁之物,皆是些鸡鸣狗吠;吵躁之物,皆是些畜

14、兽家禽也”可叫的,还是犬,鸣的,还是鸡。山深树高处,蝉儿乐此不彼,在桃花源的上方,延绵起伏,带来了微微躁意和凉意。这,应就是被大片桃林所困的夏吧。 只不过是稍作停留,忽然又天花飞雪,新桃旧桃慵懒,在空中漂浮着,聚散离合缓缓走过的大片大片勾人的桃花华盖,又活生生从梦里揪了出来,也不知何时,才能熙熙攘攘,才能真正怕被遗忘。桃花源记读书笔记 渔人的新奇心帮助他找到了志向国,新奇未必能害死猫,有时或许能找到桃花源。 作者对通往桃花源的过程描写特别科幻,“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等都很写实。那么最终见到的志向国是怎样的呢,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都是物,从今日来看,土地代

15、表空间,屋舍或许就是高楼大厦,良田是农业,美池可以垂钓,可以洗浴,可以泛舟,桑竹都是可用的东西,而鸡与犬,都是家中必备的东西,就像是现在的电脑和汽车。志向国里的人,都忙着种作,明显都不是闲人,衣着吗,很潮,很哈秦,老人小孩都很欢乐。 然后就是相遇了。乃大惊,外星人见到地球人也会惊恐的,但是特别有礼貌,特别豪爽,杀鸡作食。很暖和的是“村中闻有此人,感来问讯”说明大家都很相识。然后大家竟然都不知道外面朝代的更迭。村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真是好客,都争着邀请到家中来,款待他。但最终还是有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说明他们也是很满意于现在的生活。那么离开的时候,渔人还是不舍这个地方,希望能回来。所

16、以“到处志之”最终他很功利地叫太守来,但是迷路了,志向不相宜于功利。 刘子骥,高尚士也,这一段只是为了增加整个故事的真实性,就像电影的最终要加上一段,某某多少年后怎么样了。 桃花源是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个世界,是一个自由的志向化的世界。陶翁志向中的桃源世界诞生于公元21年,也就是他辞去县令归隐后的第16年。桃花源里的此情此景或许就是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写照。其实,桃花源是当时人们躲避现实社会的“避难所”。 诗人把它描绘成一个自由而志向化的王国,形成了与现实社会并存的,又相对立的与世隔绝的志向乐园。这不能不说这是陶渊明的宏大创举,诗人描绘出人类志向社会的雏形。它有点类似于英国作家莫尔笔下的“乌托邦”

17、(莫尔的关于最完备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好玩的金书写于1515-1516出访欧洲时期),但要比“乌托邦”早一千多年。 以作家的年龄比,陶渊明是莫尔的爷爷的爷爷了,所以,可以说陶渊明是人类志向王国的鼻祖。“世外桃源”至今已流传了一千五百八十多年,仍旧令现在很多人憧憬不已。这样的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是陶翁当时创作时做梦也想不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往往会大大地超越作家产时创作意图),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文学本身!这究意为何呢?经过反复思索,本人感悟有三: 第一、人的本性就是憧憬同等自由,追求和谐欢乐的华蜜生活。这或许就是人生的真谛之所在!人是从必定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其次、在人类社会里,只要有

18、私欲的存在,就始终存在剥削、压迫、侵略、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等等背离人性的行为。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冲突就在所难免。“强者为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亡者不逃则死!俗话说: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躲到那里去呢?!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第三、桃花源是一种意境,是一种志向,是一个美梦,是一个精神乐园。未必要苦苦寻求!只要心中有“佛”,与世无争,天下为公,乐在其中!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有现实和志向的冲突,当你对现实感到无奈的时候,就会想跳出这个圈子,寻求自己的志向王国。这或许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桃花源或许恒久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

19、标!桃花源记读书笔记7 30年后重读桃花源记,真想学学南阳刘子骥也付诸行动前去找寻,寻见以后也希望入住源内。无论魏晋,乃不知有汉,院内不仅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更满意的是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在世外绝景,不问世事,忘却人间疾苦。试问这凡尘之中有谁人不慕恋此所,实为逍遥人士憧憬的美地。 如今又细读此文,发觉一处好像是不合常规地方:“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翻译为:男女穿戴和外面的人完全一样,顿感费解?秦乱至晋之间有多少年的历史,其中服饰竟毫无改变,实在难以让人信任。 略查一下历史,秦至晋约有600多年,自己遐想:也许桃花源中有一洞,有特地的购物者可以自由出入购物来回分发于人,以至男女穿戴并不过

20、时,因为终归此地虽为隐居,但也是生活之所,其中也有他们自己制造不了的东西,比方说盐、醋或者一些特别的工具等等,总也会想着从外面购进来吧?当然,这是我自己推理的说明,实在牵强! 带着疑问我从电脑上查找缘由,原来早有人发觉其中的蹊跷。第一种是讲这种说法是合理的,说明两方面,一是古代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种地的农夫从秦朝到晋太原中期服饰上竟然一点也没有改变,变的只是上层阶级,其中有古诗证明,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二是此处外人”是指当年秦时人的服饰,并不是魏晋时期的服饰,此处也有证明是王维的巜桃渊行有诗句,“居人未改秦衣服”。 其次个是说文中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说明也有两种:一是魏

21、晋南北朝时期服饰出现了两个改变,第一次改变是汉装的定式被突破了,其次次改变是胡服被大量的汲取融合进汉人的服饰之中。二是桃花源记是陶渊明虚构的作品,难免有不符合逻辑之处。 古有温故而知新,今日温故而解惑,重读桃花源记颇有收获,喜不自禁,与你共享。桃花源记读书笔记8“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一段的意思是这样的:“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就出现了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似乎隐隐隐约有些光亮。渔人就下了

22、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他又往前走了几十步,眼前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光明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漂亮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织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其中来往工作的人,男男女女的穿着全都跟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孩子,都安闲欢乐。” 每当读到这一句时,总是爱在脑海中想象出桃花源的样子,并想象自己身处其中,怡然自得。桃花源不正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片乐土吗?于是有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和“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的故事。看完之后,我忍

23、不住想,为什么渔人能在无意间进入桃花源,而太守和南阳的刘子骥带了那么多人那么细致的找却找不到呢? 会不会是因为渔人心无杂念而其他人却心怀不轨?太守可能这样,但“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他也会这么想吗?由此我又想到了一篇叫做金斧与农夫的故事,故事是说一位农夫一不当心把自己的铁斧掉进了河里,招来了赫尔墨斯,赫尔墨斯捞上了一个金斧和银斧,农夫却只要他的那把铁斧,赫尔墨斯被他感动了,于是把三把斧子都送给了他。另一位农夫听了很艳羡,却因为贪心变得一无全部。这不正像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吗?贪得无厌,于是变得庸俗,小气,被人看不起。看到胜利了的人便百般嫉妒,也去效仿他们,结果和太守一样“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出口”了。 而那些人们口中的高雅之士,有多少是真正的“高雅之士”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