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r5MoSiV1钢额特性及热处理工艺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97581268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1.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4Cr5MoSiV1钢额特性及热处理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4Cr5MoSiV1钢额特性及热处理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4Cr5MoSiV1钢额特性及热处理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4Cr5MoSiV1钢额特性及热处理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Cr5MoSiV1钢额特性及热处理工艺(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4Cr5MoSiV1 钢的特性及热处理工艺1 摘要: 4Cr5MoSiV1 钢是一种空冷硬化的热作模具钢,也 是所有热作模具钢中使用最广泛的钢号之一。与4Cr5MoSiV钢相比, 该钢具有较高的热强度和硬度,在中温条件下具有很好的韧性 热疲 劳性和一定的耐磨性,不易产生热疲劳裂纹,且抗粘结力强,与熔融 金属相互作用小,而且可以抵抗熔融铝的冲蚀作用。在较低的奥氏体 化温度条件下空淬,热处理变形小,空淬时产生氧化铁皮处理变形小, 而且可以抗熔融铝的冲蚀作用。使用寿命远高于第一代模具钢 5CrNiMo 和 3Cr2W8V。2. 关键词 :4Cr5MoSiV1 钢, 淬火,回火,稳定性,弥散硬化。3.

2、 引言。 4Cr5MoSiV1 钢是新型高热强模具钢,可用作热锻模、 热挤压模和压铸模。由于热作模具在工作过程中承受较大的热冲击 力,炽热金属在型腔中流动产生强摩擦,模具工作表面与热态金属长 时间接触,表面接触温度很高,有时甚至达10001。每次工作之间, 需用水或油对锻模进行冷却,模具受反复加热和冷却的热交变应力作 用而引起龟裂。因此,要求钢具有高的热稳定性、高的高温强度和高 的耐热疲劳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一定的韧性,较高的抗氧化 能力,高的淬透性和较小的热处理变形性。 4Cr5MoSiV1 钢的常规热 处理工艺为10401080C,油冷至500550C后出油空冷,工艺过 程中出现坯料

3、翘曲和开裂问题,而且最终热处理的韧性不够理想。为 此对 4Cr5MoSiV1 钢的热处理工艺进行研究4. 化学成分钢号CSiMnPSCrMoV4Cr5Mo0.320.800.20WW4.751.100.80SiV10.451.200.500.300.305.501.751.20表1 4Cr5MoSiVl钢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Ni、Cu允许残留的含量分别是W0.25、W0.30。5. 钢号表 2中国中国 台湾美国俄罗斯德国英 国法国瑞 典韩国日本GBISCCNSASTMrOCTDINBSNFSS14KSJIS4Cr5MoSiV1T20502SKD61H134X5M1CX40CrMoV5-1

4、BH13X40CrMoV5SKD61SKD6164Cr5MoSiV1钢的物理性能:密度为7.8t/m3;弹性模量E为210000MPa。表3 4Cr5MoSiV1钢的临界温度临界点Ac1Ac3Ar1Ar3MsMf温度(近似值)/c8609157758153402157. 锻造工艺表 4 4Cr5MoSiV1 钢的热加工工艺项目加热温度/c开锻温度/c终锻温度/c冷却方式钢锭1140118011001150900850缓冷(砂冷或坑冷)钢坯1120115010501100900850缓冷(砂冷或坑冷)4Cr5MoSiV1 钢热塑性较高,变形抗力小,锻造开裂倾向性小,但锻造温度范围稍窄,必须严格控

5、制锻打温度。8先热处理。4Cr5MoSiV1钢的预先热处理曲线示于图1和图2,退火前后的硬度和组织示于表5。预先热处理可避免过快的加热速度引起材料内部产生过大的热应力,防止模具产生变形,还有效地促进了奥氏体的均匀化。时间卄I图3-6-1锻压后退火制f33-6-2去应力18火制度表5 4Cr5MoSiVl钢退火前后的硬度和组织硬度组织未退火退火后未退火退火后d /mmHBd /mmHB2.755003.9241索氏体或马氏体球化光体+少量碳化物9.淬火淬硬性是指材料在理想条件下淬火硬化所能达到 的最高硬度。淬透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决定钢材淬硬深度表面至 半马氏体层的深度,由表面至半马氏体层的深度

6、越大,材料的淬透 性越高。4Cr5MoSiVl钢与淬火有关的曲线示于图3和图4,推荐的淬火 规范示于表6。因含铬量较多,具有较高的淬透性,厚度为150mm 的件可油冷淬透。而且此钢在过冷奥氏体在400600之间具有很 高的稳定性,可长时间保温而不转变,因而适合分级淬火。淬火温度比退火温度高,4Cr5MoSiVl钢在淬火加热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氧 化脱碳和烧损。rLX、(A4P、-_-Ms-_-10斗慌f厂A+BJ00 Z一一 一 剜95Z80070060050040030000100260 20 210Zkl1010圈3-6工等湛菇变曲线馬用钢成分90 : 0.400 1.052I, 5. 0C

7、p(1. 35Ma, 1.10V;真氏体化温度 1010CL表6 4Cr5MoSiVl钢推荐的淬火规范图3-L4硬度、晶粒度与淬火温度的先系淬火温度厂C冷却硬度(HRC)介质介质温度/C冷却到室温10201050油或空气2060565810. 回火4Cr5MoSiVl钢与回火有关的曲线示于图5和图6,其疲劳极限示于表7,推荐的回火规范示于表8。推荐的表面处理规 范示于表9。4Cr5MoSiVl钢的淬火组织是细针马氏体+未溶碳化物+ 残留奥氏体,为了消除淬火应力和残留奥氏体,并使马氏体韧化,必 须进行23次高温回火,通常,淬火后的模具温度在低于70时应 尽快回火,这对尺寸较大形状复杂的热作模具钢

8、尤为重要,为了避免 热作模回火时产生残留应力,在回火加热和冷却时应缓慢进行。 4Cr5MoSiV1钢的常规回火温度580620,保温时间23小时,以 提高模具的韧性。60 厚火100300400回畑廚匸50060070055 505 4 453图3-6-5回火硬庫曲线1020C$S淬、两淡回火)0.205-O.O -I - O.- L5 O Oa回火温度厂C图3-6-6淬火和回火的变形率600300100500斗QQ200120404030手700GO501040020300G00回虫媒圍匸EOO|山6LJrl-41JOPLOJOH1cldz.2tiurdSZH6-7不同溫度回或的室温力学性能

9、 t 1020C;fi淬!两决回贞3-6-8高温丈I学世能C 1020C淬,5800两泳回火表7 4Cr5MoSiVl钢的疲劳极限温度/C室温5400-1/MPa7305100-1k670370表8 4Cr5MoSiVl钢推荐的回火规范回火目的回火温度 /C加热设备冷却回火硬度(HRC)清除应力和降低硬 度560580熔融盐浴或空气炉空气4749通常用两次回火、第二次回火温度应比第一次低20C。表9 4Cr5MoSiV1钢推荐的表面处理规范工艺温度/C时间/h介质扩散层深度/mm显微硬度(HV)氰化560250%KCN+50%NCN0.04690640氰化5808天然气+氨0.25 0.308

10、60635氮化5305501220氨,a=30% 60%0.15 0.2076055011.实验内容(1).坯料锻造后退火,经切削加工制备成拉伸试样和冲击试样。 试样分九组采用不同的淬火、回火工艺。淬火加热在可控气氛箱 式电炉中进行,回火加热在可控气氛井式电炉中进行。拉伸实验 在WE-10A万能材料实验机上进行,冲击实验在30型冲击实验机 上进行。热处理后对试样进行性能测试,每个方案有3个试样。(2) .坯料锻造与退火为消除原材料可能存在的组织、性能不均匀性,实验所用坯 料反复多向锻造,始锻温度1200C,终锻温度850C,锻后炉冷。 然后进行球化退火,850870C加热保温5小时炉冷,以消除

11、锻造 应力,细化组织,降低硬度。退火后将坯料按要求加工成标准拉伸 和冲击试样。(3) 方案1:1020C淬火+三次回火方案2:1050C淬火+三次回火方案3: 1070C淬火+三次回火图7.4Cr5MoSiVl钢热处理工艺曲线4).成份分析4Cr5MoSiVl钢的主要特点是含Cr量较高,具有高的淬透性, 淬火时空冷即可得到马氏体组织。C含量属低中碳,以保证钢淬火、 回火后的强硬性,同时使钢有好的导热性和较高的冲击韧性;Mo提 高钢的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减少或抑制回火脆性;Si增加钢的淬 透性和回火稳定性,提高基体强度;V细化晶粒,提高淬透性。Cr、 Mo、V 属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高温回火时由于

12、合金碳化物弥散析出产 生二次硬化,在获得高回火稳定性的同时,提高耐磨性、抗热疲劳性、 抗氧化性和冲击韧性(5).试样淬火和回火4Cr5MoSiV1 钢要获得最终使用性能,必须进行淬火、回火处理。 为使碳化物更多地溶解到奥氏体中,实验选择1020C、1050C、1070C 三种淬火加热温度进行钢的奥氏体化;每个试样淬火后分别在580C、 600C、620C三次高温回火,实验所得各室温性能见表10。第一次回火:为了避免坯料开裂,回火时应加热均匀,先把坯料加热到380400C保温1小时左右,在升温到580C保温2小时, Cr5MoSiV1钢在500C左右属回火脆性,故选择既避开了脆性由有利 获得尽量

13、高回火硬度的回火温度。第二次回火:使Cr5MoSiV1钢硬度 稳定,Cr5MoSiV1钢采用620C回火,硬度达到44HRC时,具有强度、 韧性、耐磨、抗冷、热疲劳最佳搭配的综合性能。第三次回火:充分 消除淬火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选择温度是600C进行保 温,回火硬度为4146HRC,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淬火采用油冷,适当增加残余奥氏体量以利于回火时的转变。淬 火后三次高温回火,使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发生分解获得回火索氏体 基体,同时碳化物充分析出,产生弥散二次硬化效果。回火后油冷, 以防止高温回火脆性的产生。图8是4Cr5MoSiV1钢不同淬火温度淬火,经回火后强度。勺 b变化。由

14、图可见,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残留奥氏体量也将增加,而 较低的淬火加热温度坯料的韧性将更好,淬火开裂现象也会减少,由 于奥氏体中的碳及合金元素的溶解量增加,回火后强度升高。实际淬 火温度的选定既要保证奥氏体中溶有足够的碳和和合金元素以得到 高的硬度,又要保证奥氏体晶粒大于或等于9级,以保证足够的韧性。 随着回火温度的变化,580C、600C回火,钢获得高强度,钢的弥散 强化效果在600C左右达到峰值 620C回火,钢的强度急剧下降, 这时由于碳化物的聚集长大,钢的回火抗力降低。表10 4Cr5MoSiV1钢最终热处理后室温机械性能试样号机械性能0b MPa5%aKMPam116556.0736.

15、70.460216945.0036.10.567312766.9045.00.479417795.9036.40.477517865.6036.40.423613598.5043.70.453718316.0040.00.444818036.0037.50.4446913997.0038.50.446图! 4Cr5Mo&iVl钢经淬火回火后的强度皿图8表示4Cr5MoSiVl钢的6%与2%随淬火温度及不同温度回火 后的变化。由图8可知,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钢在相同回火温度条 件下,塑性指标有所变化,但主要受回火温度的控制 600C回火虽 然处于谷点,但仍具有足够的塑性性能,6%大于5%,2%大

16、于35%。图9表示4Cr5MoSiV1钢在不同淬火温度淬火后不同温度回火的 aK值。可以看出,钢的冲击韧性对最终热处理工艺不很敏感,以 1020C淬火+580C三次回火获得较高冲击韧性。实验条件下,钢的韧 性指标满足热作模具性能要求,提高回火温度(如2620C三次回火), 强度大大降低,而韧性并不增加。0E1 2 iCrsMaSiV钢经淬火回我石的桧性吿臥昌电轨004Cr5MoSiVl钢黑淬火回火后的冲击韧性aK(6) 结论.4Cr5MoSiVl钢随淬火加热温度的提高,奥氏体中溶入碳及合 金元素量增加,高温回火后强度升高。适当提高钢的淬火奥氏体化温 度,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材料合金化的优势。.4C

17、r5MoSiVl钢淬火后580C600C回火,能使Mo2C、VC4 3等合金碳化物弥散析出获得较高的回火稳定性,碳化物呈细、小、均 分布于钢基体中成为强化碳化物,基体消除了对钢基体的切割作用, 使钢保持高强度和一定的塑、韧性,成分发挥出碳化物强硬作用; 620C回火,虽然塑性升高,但钢的回火抗力降低,强度急剧下降而 韧性并不增加。12结束语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是提高4Cr5MoSiV1钢使用寿命的关键。4Cr5MoSiV1钢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坯料锻造后锻热调质预处理、去应 力退火处理、淬火处理、回火处理、成型零部件的表面强化处理等, 在制定其热处理工艺时,米用变形小、表面质量好的热处理,有利提 高模具寿命。根据零件的大小、形状和用途等合理确定加热温度、加 热速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工艺参数,4Cr5MoSiVl钢经锻热调 质预处理后,钢材显微组织和亚结构细化明显改善,提高了模具钢内 部质量。采用复合强化工艺后,使模具寿命大大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