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检修规程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97470895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起重机检修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起重机检修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起重机检修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起重机检修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机检修规程(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发电厂技术标准YD/J 00X2003起重机检修规程xx发电厂2003年3月1日批准设备名称2003年4月1日实施质 量 标 准1. 2X151门式启闭机检修规程1.1检修周期及质量标准1.1.1 检修周期性质周期年次数小修12大修2-311.1.2检修内容及质量标准设备名称质 量 标 准钢丝绳检查钢丝绳的钢丝磨损或腐蚀达到原来钢丝直径的40%时或钢丝绳受严重火 灾或局部电火烧过时应报废。钢丝绳断丝的数量不多,但断丝很快者,需更换。钢丝绳受冲击负荷,该段钢丝较原来延长超过0.5%,应将该段钢丝绳切 去。接扣牢固,无松动现象,经检查2年涂油一次。轨道两根轨道应在同一高程其偏差不超过2mm。底

2、脚螺栓及压板无松动。夹轨器无损坏,限位接点动作良好行走车轮轴瓦无严重磨损裂纹、有足够的润滑油。轴承无严重锈蚀或磨偏。行走车轮在行走过程中四个轮都应与轨道接触、无偏卡现象。行走倾斜 不超过1mm。静载何试验以1.25倍工作荷重吊10分钟检查起重设备和各部件情况。磨损不超过跨度的1/700 (约7.5mm)抓梁各轴承无锈蚀、动作灵活不。各连销锁机构动作准确。抓梁无变形,焊缝无裂纹。设备名称质 量 标 准圆锥齿轮接触面积在60%以上,有足够的润滑油,转动五卡助,无异音, 连接后应垂直。水平轴与垂直轴连接后不蹩劲。起重与行走传动机构各部轴承应有足够的润滑油,接触面应在60%以上,轴瓦温度不超过 70C

3、。电磁制动器、闸瓦无严重磨损,总间隙之和在3mm左右。活节联轴节与动轴,应动作灵活,键牢固可靠,垂直不蹩劲。1.2用途及使用范围与技术规范1.2.1用途及使用范围本门式启闭机用于我厂水轮机尾水闸门的起闭,可沿平面纵向移动,利用抓梁起吊与吊运尾水 管检修闸门,检修闸门共四扇,一扇闸门由两节组成,用于堵机组尾水。门机系在室外工作,气象特征为:最低温度-40C多年平均最低温度-17.5C最大风速24米/秒工作风速15米/秒1.2.2主要技术规范与机械特性1.2.2.1主要技术规范起月重重部分分行与走部分分电伺重速度号(米/分)JZ523移动速渡型号(米/分、)JZ226功率(瓦)28nB=25%1动

4、机功率(瓦重(7.5n B=25%动n轴重数:旦(t )2乂 15机轴端数重t)311要轴机型号大(m)JMZ3005型号 (mm )JMZ202/000高度制动轮输( 直径(皿皿)m )300 22轨制动轮(m 直彳径(刊日)m )202800滑轮 组制动轮型双联_轨制动轮号重轨P38QC;宽度倍m)率145Q器供宽度(m方)95可绕电缆倍土 H 3 -U左仁电刀.土H二人 -U 左仁可 1 LAH模数工作制度12模数Z轻40七及1210装 置装情齿数装置地点VIlv17/69齿数fr露 :Vlv天18/1817/501速分机1 +n州Mr(7 /V,分、:机电VlyA- 1 1 JJ3机器

5、的组几操作室动起重音t部分8限位装芝置、5动滑轮部高度指示及主空兰部分57负荷i继电器、行走运动部活总联轴器、31从动轮、I架部分、机房缆卷筒动夹轨器*。1432.50/10t桥式起重机检修规程2.1检修周期性质周期年次数小修12大修2-312.2检修工艺及检修标准2.2.1 一般注意事项2.2.1.1检修时吊车要开到安装间,小车开到端部后,切断电源。2.2.1.2在检修位置应架设平台,绑好栏杆,铺好跳板,并应牢固可靠。2.2.1.3工作人员上吊车检修前,需经身体检查,检查身体合格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2.2.1.4在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地方进行检修时,工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使用的工具应放在平稳

6、的地点,必要时要系上绳子,以防掉下。2.2.1.5分解时,应详细检查设备有无缺陷,各部零件有无缺少,并作记录。2.2.1.6所有零部件,分解前应作记号、记录、组装时应恢复原位。2.2.1.7所有紧固件应紧固可靠,不得松动。2.2.1.8键与键槽配合应紧固,松动者应重新配置。2.2.2轨道与桥架的检修2.2.2.1检修轨道压板螺栓和两轨的联接螺栓应无松动。检查轨道侧面与车轮磨损情况,并作好记 录,终点限位开关应良好。2.2.2.2检查大车轨道跨距偏差土 4mm,用水准仪测量大车轨道标高,其偏差为4mm。同一断面小 车两轨道偏差应小于3mm。轨道接头横向偏差小于1 mm。接头间隙为W2mm,否则应

7、进行修理。2.2.2.3桥架焊接铆接冒处光滑平整,焊缝无开裂现象,铆钉无松动。2.2.2.4行驶检查,在行驶时,车轮不啃轨,车轮同时与轨面接触。2.2.3主、副钩及悬吊装置检查2.2.3.1悬吊装置检修时,应将其落在安装间地面所铺设的木方上,安置牢固。2.2.3.2主钩滑轮及悬吊装置检查把滑轮两端大板拆下,在轴的一端垫木方或铜棒,用大锤将轴打出。(用压机顶出也可)当顶到第一个滑轮快露出时,将第一个滑轮支撑继续顶轴,至将滑轮取出为止,停止顶轴。然 后将滑轮取下,则顺次将其它滑轮从该轴缝隙内取下,做好相应的位置记号。检查:检查清扫滑轮,轴套应无毛刺,滑痕及严重损伤,用刮刀修理。滑轮表面应无毛刺伤痕

8、裂纹, 如有应用刮刀修理,如有裂纹,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处理,焊接或更换新轮。滑轮槽不均匀磨损不超 过3mm,若重新车削时,其轮缘厚度不应小于原厚度的80%。浮轮轴及滑轮各处清扫干净,处理完毕后,在滑轮轴套内涂以黄甘油,按拆卸相反顺序依次将 滑轮装入,滑轮支撑好后再将轴打入(或顶入)到原位置,将轴两端卡板装好。用手盘动滑轮,应 转动灵活。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另一组滑轮检修。滑轮组侧面滑轮进行检修时,一定先拆下挡块和挡板,然后抽出滑轮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同前, 检修处理合格后,装入原位。2.2.3.3检查吊钩颈部止推轴承、滚柱情况,隔离体及座圈情况。润滑油“质”和“量”合格。2.2.3.4吊具外罩与滑轮间

9、距离应保持在10cm左右,过小应调正。2.2.3.5将吊钩、滑轮组、吊钩横梁、吊钩钢板、吊钩侧板表面清扫干净,用10-20倍放大镜检查, 其表面无裂纹。轴磨损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3-5%,钩的危险断面及轴颈处永久变形,不得超过断面 高度的10-20%,2.2.3.6滑轮检查完毕,吊起离开地面木方,用手扳动吊钩,应绕其本身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2.2.4卷筒与钢丝绳检修2.2.4.1主钩放在地面上,将钢丝绳全部退出,直到固定端露出为止,将卷筒螺旋槽的油污清扫干 净,同时检查钢丝绳,绳头压板应紧固。紧固螺丝的销紧钢片完好,位置正确。卷筒轴中心线应平行于小车架支承面,其允许偏差小于1/1000,卷筒

10、的磨损不得超过壁厚的10%。2.2.4.2检查钢丝绳时,应将钢丝绳清扫干净,清扫工作可在钢丝绳起落过程中进行。检查钢丝绳上应无明显的伤痕、烧损、凹陷、松散、打结等现象,否则按标准报废,钢丝绳的 钢丝磨损或锈蚀达到原直径40%时,或钢丝绳受过严重火灾或局部电火烧过时,应及时报废,钢丝 绳的断丝数量不多,但断丝增加很快者,应换新的,钢丝绳受冲击负荷后,这段钢丝绳较原来的长 度延长或超过0.5%者,应将该段钢丝绳切去。钢丝绳的接扣,可靠无松动现象,每两年涂油一次。钢丝绳的结构钢丝绳 原有的 安全系 数K钢丝绳的结构6X19=114+1 麻芯6X37=222+1 麻芯6X61=366+1 麻芯8X 1

11、9=352+1 麻芯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有下列断裂钢丝绳数时报废交叉捻单向捻交叉捻单向捻交叉捻单向捻交叉捻单 向 捻W6126221136183618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当钢丝绳表面有明显磨损时,钢丝绳的每捻距中允许最大断裂数按下表降低:磨损占原钢丝绳直径的匚二ZL钢丝绳最大折断数的降低率10p (钢丝绳最大受力)0.84p150.76200.68250.62.2.4.3新换的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小于6。2.2.5传动轴与联轴节检修2.2.5.1传动轴各部应擦拭干净、轴颈部分应用汽油清洗干净后再装轴瓦。2.2.5.2传动轴倾斜值应小于1/1000,各传动轴应转动灵活。2.2.5.3大车运行机构及传动

12、轴检修时应进行校直检查,轴的挠度不应大于0.5mm/m。2.2.5.4联轴器调整后,应用直尺与塞尺在法兰周围等分4点处测量法兰面间隙和外圆的不同心 度。若系弹性联轴器,检查各螺钉的橡胶圆应完好无缺。连轴器编号轴线最大偏移值(不同心度)在1米长内轴线最大偏斜151mm0.2mm6101mm0.5mm10151.5mm1mm16202mm1.5mm2.2.6块式制动器检修。2.2.6.1制动器检修的一般注意事项。1)制动器上的油污,应清扫干净,检修完毕应涂防护漆。2)制动器各部零件应完整,开口销合适,轴销应无严重磨损,否则应更换。3)制动器闸瓦衬料应固定,在闸瓦上的埋头铆钉没入衬料表面深度,应不小

13、于衬料厚的1/4。4)制动器闸瓦中心与控制轴中心应同心,允许偏差不得超过0.3mm,闸瓦衬料与制动轮其正 常工作间隙为1-1.5mm,松开状态下,制动轮不平行度与倾斜度在轮宽100mm上不得超过0.1mm,制 动时闸瓦整个瓦面应紧贴在制动轮上。5)弹性好,各轴部分应灵活。6)调整轴瓦与制动轮之间的间隙应符合要求1.5mm。7)制动轮表面允许磨损量为原厚度的30%,擦伤或沟痕等深度不得大于0.5mm,否则应更换。8)经常检查制动盘与闸瓦的磨损与两瓦的退程是否均匀,其退程超过规定值时应调整。9)制动器动作无噪音,制动盘工作时发热,温度不超过200C。10)制动闸瓦磨损到原始厚度的50%时应更换。超

14、过25%时,埋头螺钉应没入衬料厚度的1/2。11)主弹簧的弹力调整,以保证足够的制动力矩和使制动平稳可靠。2.2.6.2各机构用的制动器技术特性制动器制动力矩自动瓦退 程(mm)推杆行程(mm)电磁铁 型号图号IIB%=25 或 40nB%=100200C231.316008000.5/0.82.5/3.8MD -1001300/200C231.4240012000.5/0.82.5/3.8MD -2001300C231.5500020000.7/13/4MD -30012.2.6.3制动器弹簧调整长度的公差值不得超过下表规定制 动 器WZ200WZ300/200WZ300弹簧调节长度的公差值

15、土 1mm土 1.5mm土 1.5mm短程制动器调整:WZ-200调整衔铁行程,用一个扳手把住螺母,用另一个扳手转动推杆方尾,直达到下列标准为止:制 动 器WZ200WZ300/200WZ300衔铁正常行程(mm)交流779调整主弹簧,其目的在于使制动器产生相当的制动力矩,弹簧长度应符合图纸要求,安装长度 误差不得超过2.2.6.3的表文规定。调整方法:用扳手把住主弹簧的固定螺母,用另一扳手转动推杆,调整弹簧长度后须用三个螺 母将弹簧压住,此处为了防止弹簧松动,须用另一个螺母将上述二个螺母锁紧。调整制动盘与制动瓦间隙的方法:用扳手把住螺母,然后转动推杆,使衔铁与铁心接触,然后用调整螺栓调整二制

16、动瓦与制动盘 间的间隙相等,以后用调整螺母将调整螺栓固定,所有松动的螺母也应重新拧紧。2.2.6.4长程制动器调整JWZ-300调整衔铁行程,调整时须使制动瓦与制动盘的间隙均匀,闸体未磨损前,制动瓦与制 动盘间的间隙不得超过下表规定;制动盘直径(mm)300制动盘与制动瓦间隙(mm)0.4-0.6磁铁行程调整方法是:转动连接螺母,就可以调整左右制动杠杆相对位置。制动瓦未磨损前,磁铁应有25%的额定行程作为预备行程。调整制动瓦和制动盘之间的间隙相等时只须旋转调整螺栓就可以了。2.2.6.5制动器的试验当制动器调整好后,应以每分钟5次的接电进行试验,检查制动是否平稳,制动力矩是否满足 要求。制动时

17、电磁铁是否有噪音,不超过K180C。2.2.7轴承检查2.2.7.1起重机上的所有轴承,润滑必须正常。2.2.7.2轴承发热,温度不超过70C。2.2.7.3轴承密封良好。2.2.7.4检修时轴承密封圈的油污应清除。并将其在煤油中清洗干净、擦干,并重新在溶化的润滑 脂中浸透。2.2.7.5滚动轴承应能轻松的转动,转动时不应有振动及噪音,装入润滑脂,达容积的2/3。2.2.8齿轮传动检修2.2.8.1除去齿轮上的油污,检查齿轮表面情况、磨损程度及咬合的正确性。2.2.8.2减速箱结合面应严密不漏。2.2.8.3减速箱油质应合格,油位正常,放油时应注意油色及油内是否有杂物。2.2.8.4减速箱换油

18、时,必须将油箱内部及齿轮上的油污,沉淀物清洗干净,待干后再注入新油。2.2.9 车轮检查2.2.9.1车轮表面应光滑,没有凹入和压痕,如有这样的缺陷,不应超过3mm,对有缺陷进行车削 的轮与其它轮的直径偏差不得超过1/1000D。2.2.9.2检查大小车运行时是否啃轨,如有应检查原因进行消除。2.2.9.3滚动面的磨损,不得超过轮圈厚的15-20%。轮缘磨损不超过原厚度的50%,轮缘部分不应 有裂纹,否则应更换。2.2.9.4小车轮的拆卸步骤:将需更换的车轮驶至斜度为0.003的楔铁上。在平衡梁和小车间放一垫板,将小车驶至原位, 移去楔铁,松开角形轴承箱的固定螺母,即可将车轮部件及角形轴承箱一

19、起拆下。2.2.9.5大车轮装置步骤把小车开到一边相限位置,将压机放在另一端平衡架,将桥梁提升100-120mm,在主动及从动 平衡架下,垫上90-100mm的垫板。车轮总提升高度从轨道算起应不小于90mm。移去压机,以便使 各车轮部件从平衡架上卸下来。拆开角形轴承箱的固定螺栓,就可以将车轮部件和角形轴承箱一起卸下。注意:枕木架可作为压机的支柱,枕木安装时应使大车轨道面低于枕木的平面。在压机顶的下面必须用厚度40-60mm的钢板支承垫起来。2.3润滑系统2.3.1 一般概念2.3.1.1作用原理及技术性能本起重机采用集中润滑系统,它能保证机构各摩擦部位有足够的润滑油。这种装置是由一个给 油站供

20、给几十个润滑点,并且可以做到自动供给所需要的油量,由于采用了集中润滑系统,可以使 维护工作大大简化,减少了由于缺乏润滑剂而造成机构的严重磨损,以至损坏,因而提高起重机的 可靠性。集中润滑系统动作原理简单,是用手摇动手动轮油泵的把手,将油压送到输油管,甘油首先经过网状过滤器,滤去在油中的机械混合物或杂质,由过滤器出来的油通过管路送到定量给油器,继 续摇动手柄,定量给油器就把一定数量的油送给各润滑处。2.3.1.2润滑系统技术性能表机 构 名 称手动 吸油泵集中润滑系统逐点润滑手动甘油 泵定量给油器网状滤过器油咀油咀型号数量型号数量型号数量型号数量型号数量型号数量小车SJZ 8ZJQ425ZyQ一

21、 3/8 2YZ 3/8 2YZ1/44大车SJB 60tSJZ 8ZJQ422ZyQ一 3/8 22.3.1.3 SJB-60t吸油泵性能全行程内吸油能力:60cm3活塞直径:50mm活塞行程:42mm油桶容量:14.5公升2.3.1.4SGZ-8手动干油泵性能型式:柱塞式生产能力:7cm3/循环最大工作压力:8MPa贮油器容积:3.5kg贮油活塞直径:118mm贮油活塞行程:340mm压油柱塞直径:16mm压油柱塞冲器:20mm2.3.1.5定量给油器:型式每支柱塞行程给油量cm3ZJQ-42 最大 15 cm3 ;最小 5 cm32.3.2润滑系统的检修。2.3.2.1主、付吊钩装置上的

22、润滑采用单润滑油咀直接装在轴端上,检查其油咀应完好,装前应在 混合油中清洗干净。2.3.2.2手动干油泵SQZ-8的检修把盖子螺钉拧下,取出杆及活塞,使干油泵的柄与泵分开,并将柄同小齿轮一起取出,再拧下 压盖,取出逆止活门,然后卸加油咀,拧下压力表将拆下的各部件在洗涤用的混合油中洗净,混合 油的成分为:50%工业润滑油+50%的煤油。检查各部件磨损及锈蚀情况,处理清扫完后,按拆的相反 顺序组装好,原位装在支架上。2.3.2.3给油器检修给油器能自动调换方向,是一种活门的泄压装置,其用途是定期定量的把润滑油送到润滑点。检修各管路接头不漏油,给油器动作正确,并可通过指示器可判断给油器动作情况,如果

23、指示 器的位置与相邻的指示器不一致,这就说明此部位的工作有毛病,检修时将给油器的接管拆出,做 好记号,取下给油器,用手动油泵将油打出,用混合油清扫干净后可进行组装。2.4起重机结构概述2.4.1用途本桥式起重机,专门用于我厂阀室作为起吊、安装,维护蝴蝶阀用。2.4.2机构主要性能及参数起重机跨度:6米起重机各机构工作制度:轻级工作制度(TIB15%)起重机电源种类:三相交流380V 50Hz2.4.2.1主起重机构:起重高度:14米起重量:50吨起重速度:1.45米/分钢丝绳型式:6X19=114瓦灵吞 中11.5160I钢丝绳倍率:5卷筒直径:中500mm2.4.2.2副起重机构:起重高度:

24、14米起重量:10吨起重速度:5.9米/分钢丝绳型式:6X19=114瓦灵吞 中11.5160I钢丝绳倍率:42.4.2.3小车运行机构:运行速度:15.7米/分车轮直径:中550mm2.4.2.4大车运行机构:运行速度:42.3米/分车轮直径:中600mm起重机小轮压:P1=21.85tP2=13.65t起重机轮压:P1=31t,P30t2.4.2.5 起重机外形尺寸(mm):长X宽X高=6567X6500X24882.4.2.6 起重机小车重量:15814 kg起重机总重量:31589kg2.4.2.7起重机供电型式:小车一电缆大车一滑触线2.4.3机构简述本起重机由桥架、小车、大车运行机构三部分组成。起重机桥架用来支持小车,通过安装在桥 架上的大车运行机构使整个起重机沿着起重机轨道运行。小车由支持在车轮上的小车架、小车运行机构、主起重机构和付起重机构组成。附加说明:本规程由维护分场负责起草。本规程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本规程由生产技术部审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曹庆臣薛捍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