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机关事业单位公开选调9名工作人员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97438737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224 大小:3.7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10月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机关事业单位公开选调9名工作人员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24页
2022年10月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机关事业单位公开选调9名工作人员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24页
2022年10月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机关事业单位公开选调9名工作人员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24页
资源描述:

《2022年10月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机关事业单位公开选调9名工作人员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10月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机关事业单位公开选调9名工作人员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2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10月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机关事业单位公开选调9名工作人员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各地真题-综合能力拔高(共200题)1.大数据“杀熟”:指商家在提供相同的商品或服务时,根据大数据的甄别结果,对有多次消费记录或消费能力较高的客户,以偏高标准收费的销售策略。下列属于大数据“杀熟”的是 A.小李负责单位的接待工作,经常要预约商务车接送。后来只要他打车,网约平台就直接推送高价的商务车,无奈之下小李只好注册一个新号供自己日常出行 B.经常在网上预订酒店的老张在预订某酒店的单

2、人间时,价格一直为380元。他的侄子暑假来看望他,也在网上预定了该酒店同样的房间,价格却便宜四分之一 C.位于市中心金融服务区的某超市由于环境优越,客户购买力强,某品牌饮料在这里售价高达15元,而这种饮料在居民小区便利店只需要10元 D.某购物网站推出新用户推广活动,每位新注册用户都可免费获赠抵用券,算下来买同样的商品新会员比老会员还要便宜好多,这让老会员们郁闷不已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相同的产品或服务”、“大数据甄别结果”、“多次消费记录或消费能力较高的顾客”、“偏高标准收费”。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经常预约商务车符合“多次消费记录或消费能力较高的顾客”,

3、但单位的接送服务和日常的出行服务不属于“相同的产品或服务”,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老张经常在网上预订酒店符合“多次消费记录或消费能力较高的顾客”,在网上预订符合“大数据”,侄子预订该酒店同样的房间符合“相同的产品或服务”,老张380元,侄子价格便宜了四分之一符合“偏高标准收费”,符合定义,当选;C项:金融服务区同品牌饮料比居民小区便利店高,符合“相同的产品或服务”、“偏高标准收费”,但不符合“大数据甄别结果”,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新用户买同样商品比老用户便宜符合“相同的产品或服务”,但不属于针对“多次消费记录或消费能力较高的顾客”,是因为为了推广而赠送抵用券所以便宜,不符合定义,排除。故

4、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指商家在提供相同的商品或服务时;根据大数据的甄别结果;对有多次消费记录或消费能力较高的客户,以偏高标准收费。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根据消费习惯直接推送高价的商务车,未体现“在提供相同的商品或服务时,以偏高标准收费”,且单位的商务接送与个人的日常出行,不属于“相同的产品或服务”,不符合定义;B项:老张经常在网上预订酒店,属于“有多次消费记录的客户”,侄子预订同样的房间,价格便宜四分之一,符合“商家在销售相同的商品时,以偏高标准的销售”,符合定义;C项:金融服务区饮料偏贵,所有人去买都会价格偏高,未体现针对“有多

5、次消费记录或消费能力较高的客户”,且未体现“根据大数据的甄别结果”定价,不符合定义;D项:新用户推广活动是给新会员优惠,而不是“对有多次消费记录或消费能力较高的客户,以偏高标准收费”,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大数据“杀熟”的定义要点:提供相同的商品或服务;根据大数据甄别的结果;对有多次消费记录或消费能力较高的客户,以偏高标准收费的销售策略。 A项,直接推送高价商务车,并未体现提供相同的商品和服务,不符合要点。 B项,同一酒店同一房间,对于有消费记录的老张,以偏高的标准收费,符合定义。 C项,商品价格不同是因为地理位置不同,并非大数据甄别的结果,不符合要点。 D项,新会员比老会

6、员买同样的商品便宜,仅仅是一种推广活动,不符合要点。 故本题选B。2.小明所有的考试不可能都是100分。下列判断中与上述判断的含义最为接近的是: A.有的考试必然不是100分 B.有的考试不可能不是100分 C.所有考试必然都是100分 D.有的考试不必然不是100分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键词“所有”,确定为模态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进行推理。“不可能都”等价于“必然不”,即题干可以转换为“小明必然不是所有考试都是100分”;“不是所有”等价于“有的不是”,即“小明有的考试不是100分”。综上可得:有的考试必然不是100分。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

7、步:翻译题干。 “不可能都”=“必然不”,即题干等价于“小明必然不是所有考试都是100分”,“不是所有”=“有的不是”,即“小明有的考试不是100分”。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与题干判断的含义相同,当选;B、C、D项均无法通过题干推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3.对于有些商品,人们拥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使用价值和它所带来的乐趣,而是出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心理。这属于( )。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估和处置与自身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时所产生的心理活动。消费心理大致

8、分为四种,分别是: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A项错误,从众心理具有仿效性、盲目性。消费是否该从众需要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B项错误,求异心理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它可以推动新工艺与产品出现,但是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C项正确,消费者的攀比心理是基于消费者对自己所处的阶层、身份以及地位的认同,从而选择所在的阶层人群为参照而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相比炫耀心理,消费者的攀比心理更在乎“有”你有我也有。D项错误,求实心理是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往往考虑很多因素,讲求实惠,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故正确答案为C。4.在Windows中,为保护文件不被

9、修改,可将其属性设置为只读。(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 第二步,只读又称唯读,表示文档或属性只能读取,不能修改也不能储存。有些重要的档案会设定成只读状态,防止不小心修改这些文档的内容。因此,本题正确。ROM是只读存储器的简称,是一种只能读出事先所存数据的固态半导体存储器。其特性是一旦储存资料就无法再将之改变或删除。通常用在不需经常变更资料的电子或电脑系统中,并且资料不会因为电源关闭而消失。RAM是随机存储器RAM即运行内存,是一种在手机中用来暂时保存数据的元件,相当于电脑中的内存条。它可以随时读写,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作业系统或其他正

10、在运行中的程式之临时资料存储媒介。RAM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用于存储短时间使用的程序。5.关于亚洲和北美洲的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寒、温、热三带,全部在北半球 B.地势都是中部高,四周低 C.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都濒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 第二步,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所以两者共同点都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因此,选择C选项。A项:北美洲都位于北半球和

11、西半球,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并非全部在北半球。A项错误。B项: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北美洲大陆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分布于东西两侧与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于中部。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区,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为广阔的平原,东部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所以地势不是都中部高,四周低。B项错误。D项:亚洲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东北面隔丹麦海峡与欧洲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所以两者并不是都濒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项错误。6.在计算机网络的研究中,常用拓扑学的方法来研究网络单元之间: A

12、.位置与性能的关系 B.距离与性能的关系 C.大小与性能的关系 D.长度与性能的关系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 第二步,拓扑学,是研究几何图形或空间在连续改变形状后还能保持不变的一些性质的学科。它只考虑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而不考虑它们的形状和大小。网络拓扑是由网络节点设备和通信介质构成的网络结构图。在计算机网络中常采用拓扑学的方法,分析网络单元彼此互连的位置与其性能的关系。与距离、大小、长度无关。A项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用传输介质互连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指构成网络的成员间特定的物理的即真实的、或者逻辑的即虚拟的排列方式。如果两个网络的

13、连接结构相同,我们就说它们的网络拓扑相同,尽管它们各自内部的物理接线、节点间距离可能会有不同。计算机连接的方式叫做“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是指用传输媒体互连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特别是计算机分布的位置以及电缆如何通过它们。设计一个网络的时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拓扑方式。7.银元:白银:货币 A.竹筏:竹子:木舟 B.瓦片:泥土:屋顶 C.琵琶:木材:弦乐 D.齿轮:金属:机械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第二个词项是制作第一个词项的原材料,第一个词项与第三个词项间为种属关系。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银元由白银制成,是一种货币;齿轮由金属制成,

14、是一种机械。A项竹筏和木舟是并列关系;B项瓦片与屋顶不是种属关系;C项琵琶是一种弦乐器。8.下列A、B、C、D四个模拟电路中,电键闭合与否和灯泡亮暗对应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A图中即使电键都不闭合,灯泡也会亮 B.B图中只要有一个电键闭合,灯泡就不会亮 C.C图中只有当所有电键都闭合,灯泡才不会亮 D.D图中只有所有电键都闭合,灯泡才会亮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A图,即使电键都不闭合,灯泡依然与电阻、电源连接形成闭合回路,灯泡会亮,A项正确; B图,只要有一个电键闭合,灯泡即被短路,此时无电流通过灯泡,灯泡不亮,B项正确;C图,只有所有电键都闭合,灯泡才会被短路,此时无电流通过灯泡,灯泡不亮

15、,若有一个电键不闭合,则电路中无短路部分,灯泡依然正常发亮,C项正确;D图,所有开关均闭合也无法形成短路。灯泡与电源均连接在闭合回路中,灯泡均发亮,D项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串联电路中,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并联电路中,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该支路;各支路互不影响,即某支路断开不影响其他支路的工作。用电器短路是指将一根导线接在用电器的两端,电流不流经用电器。A项,任何一个电键闭合后,电阻被短路,经过灯泡的电流变大,灯泡变得更亮。B项,任何一个电键闭合,灯泡被短路,没有电流经过灯泡,灯泡不亮。C项,四个电键串联,只有全部闭合后才可以短路

16、灯泡,即电键全部闭合后灯泡不亮,只要有一个没有闭合,灯泡就会亮。D项,灯泡在主线路上,无论四个电键如何闭合,该电路都是闭合电路,灯泡都会亮。故本题选D。9.尾号限行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而催生的一种交通制度,某城市按照星期的奇偶性对车牌号的单双号限行(周六,周日不限行)即周一,周三,周五单号限行,周二,周四双号限行,已知3月单号限行的天数比双号限行的天数多5天,该月的最后一天是单号限行,则3月1日是()。 A.周四 B.周五 C.周六 D.周日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已知3月的最后一天是单号限行,则3月31日是周一、周三或周五。根据7天为一周期,可推出四周前的3月3日是周一、周三或周五,则3月

17、1日是周六、周一或周三,只有C项符合。 验证:从3月1日-3月3日,为周六、周日、周一,有1个单号限行日,3月4日-3月31日为完整的4个周,每周单号限行比双号限行多1天,故单号限行的天数比双号限行的天数多5天,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10.飞鸟、游鱼、爬行动物和其他哺乳动物跟我们至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会睡眠。睡眠是我们生命中起着支配作用的一部分,而且显然是命运攸关的。虽然睡眠令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为之着迷已有好几个世纪,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是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起步的。从那时以来,睡眠科学揭示了诸多有关睡眠结构与模式的奥秘。但即便如此,它的起源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充满着尚未解开

18、的谜团。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讨论的是: A.人为什么要睡觉 B.多长时间才算睡够 C.睡眠受什么掌控 D.卧具对睡眠的影响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首先通过动物和人类的对比引出话题“睡眠”。然后论述为什么要睡觉。最后通过“虽然但”引出话题落脚点:睡眠的起源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充满着尚未解开的谜团。接下来应围绕“睡眠尚未解开的谜团”这一话题进行论述。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C项和D项均为睡眠尚未解开的谜团,符合语境。只有A项“为什么要睡觉”上文已经进行描述,后文不会再做赘述。因此,选择A选项。11.下列诗词没有描述生物应激性反应的是:

19、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我有迷魂招不得,一唱雄鸡天下白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飞蛾性趋炎,见火不见我。愤然自投掷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生物的应激性反应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它是使生物体能趋利避害和趋吉避凶的一种本能反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主要表达了在喧嚣的尘世之上,四月份的时候百花都已凋谢,可深山古寺之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用地理学的观点讲,深山海拔高、气温低,花开的晚;诗中指超凡脱俗远离

20、尘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由此可见,C项没有体现出生物的应激反应。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物应激性反应,属于多学科综合考查试题,难度较大。多学科综合考查是公务员考试的一大趋势,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就本题而言,考生既需要准确记忆生物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又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能够读懂较为简单的古诗词,同时还需要将两门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应激性反应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地心引力等)所做出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是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其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 A项当选。 该句的意思是

21、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这体现的是环境温度会对植物的生长周期造成影响的自然现象。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桃花盛开有一个较长的周期,不属于应激性。 B项不选。该句的意思是我有迷失的魂魄无法招回,雄鸡一叫,天下大亮。鸡的眼睛里的视网膜上只有圆锥细胞,没有或很少有圆柱细胞。圆锥细胞需要较强的光来刺激才能兴奋,所以鸡在夜晚的视力很差,而清晨阳光袭来,基于对光刺激的应激性,公鸡就会做出打鸣的反应。 C项不选。该句的意思是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晚风清凉,仿佛带来了远处的蝉叫声。栖息在树枝上的喜鹊被明亮的月光惊走,正体现了生物对光这

22、一外界刺激的反应。因此,该句描述了生物应激性反应。 D项不选。该句的意思是飞蛾的本性趋光,只能见到火却见不到自己,像愤然投掷一样飞向火焰。飞蛾扑火体现的是生物的趋光性这一应激性反应。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是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A项正确,“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为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喜鹊被惊飞,体现了生物应激性反应。B项正确,“我有迷魂招不得,

23、一唱雄鸡天下白”出自李贺的致酒行,意为我的魂魄好像迷失在外,招不回来;当长夜过去,雄鸡高唱,天下大白的时候,才会有我的出路。公鸡对光线特别敏感,当天刚刚发亮时,就能感受到光而报晓,体现了生物应激性反应。C项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意为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可是山寺之中,桃花却刚刚盛开。由于地势高的原因,山中的温度一般比平原的温度要低,所以山中的植物达到有效积温所需时间就长,发育就慢。其没有描述生物应激性反应。D项正确,“飞蛾性趋炎,见火不见我。愤然自投掷”出自秦应阳的飞蛾,意为飞蛾的本性惯于趋向炎热,只见到火而见不到自己。像愤然投掷一样。飞蛾夜间活动,

24、具有趋光性,属于生物应激性反应。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2.现代社会不少人喜欢名牌,把自己的精力消耗在追逐名牌这个事情上,而不是把精力放在_自己上面。你被外在的物质的东西所奴役,就要不停地去满足这个外在的东西。节俭的品德不是让你过苦日子,而是要把自己的心_,不被外在的东西牵着鼻子走。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提高 关上 B.打扮 拴住 C.武装 拢住 D.提升 守住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根据“而不是”“而是”等提示信息,理解空缺处的意思。第二步,结合句意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第一空,由“不是”可知,句意是说现代社会有不少人没把精力放在发展自己上面。此处所填词

25、语应与前面的“消耗”语义相对。“打扮”填入与句意相反,“武装”填入句意不通顺,排除B、C。 第二空,由“不被牵着鼻子走”可知,“守住”表达的“坚守”之意,更符合“不被外界所牵制”的句意,排除A。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把自己精力消耗在追逐名牌这个事情上,而不是把精力放在_自己上面”可知,“名牌”是外在的物质,第一空应填入一个词语强调“提升内在”。A项“提高”指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符合语境。C项“武装”指通过某种方式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符合文意。D项“提升”搭配恰当。B项“打扮”指使容貌和衣着好看,侧重外在,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 第二步,分

26、析第二空。根据“不被外在的东西牵着鼻子走”可知,应该填入表示能够约束自己的意思,并且和“自己的心”搭配。A项“关上”指封闭自己的心,与文段语境不相符,排除A项。C项“拢住”有拢到一起或不松散、不离开的意思,不能与后文语境相照应,排除C项。D项“守住”为常用搭配,且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由“而不是”可知,横线前后语义相反。横线前的“把自己的精力消耗在追逐名牌这个事情上”,意为关注外在物质。 故横线处应强调“关注和追求内在”,A项“提高”、C项“武装”、D项“提升”,符合文意,填入均可。B项“打扮”指装饰、化妆,通常指外在的东西,不合句意,排除。 第二空,由横线后“不被外

27、在的东西牵着鼻子走”可知,横线处应表示自己能够约束自己,守住底线,D项“守住内心”符合句意,搭配恰当,当选。A项“关上内心”指完全合上,拒绝与外界接触,不合句意,排除; C项“拢住”指聚合在一起,表示的是将多个物体聚合在一起,与“心”搭配不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资治通鉴中的齐家之道13.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在代码编制上利用“0”“1”比特流的概念,用若干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一个二维码所能表示的比特数是固定的,它包含的信息越多,则冗余

28、度就越小;反之,冗余度就越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符合二维码内涵的是: A.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分布可以构成相应的二维码 B.二维码中图像代码的基本原理利用的是计算机的内部逻辑基础 C.把文字数值信息转化成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可供设备识读 D.二维码包含的信息量都很大,意味着在编码时需要尽量减少冗余度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符合二维码内涵的一项,主要考查考生对题干细节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细节信息,并将选项内容逐一与题干进行对比,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A项,可根据题干中“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

29、录数据符号信息”得出,正确。 B项,可根据题干中“在代码编制上利用01比特流的概念”得出,正确。 C项,可根据题干中“用若干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得出,正确。 D项,根据题干中“它包含的信息越多,则冗余度就越小;反之,冗余度就越大”可知,二维码包含的信息量决定冗余度,并不能在编码时尽量减少冗余度,且由题干并不能得知二维码包含的信息量是否都很大,错误。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同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用若干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

30、图形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一个二维码所能表示的比特数是固定的,包含的信息越多,则冗余度就越小,反之,冗余度就越大。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分布,属于“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符合定义;B项:计算机的内部逻辑基础就是二进制,与二维码的“二进制”基本原理相同,符合定义;C项:把文字数值信息转化成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可供设备识读,属于“用若干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图形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符合定

31、义;D项:题干中并没有提及二维码包含的信息量是否都很大,而且二维码所表示的比特数是固定的,选项中的含义不属于“一个二维码所能表示的比特数是固定的”,信息量很大的时候冗余度就会越小,并非编码时决定的,不属于“包含的信息越多,则冗余度就越小,反之,冗余度就越大”,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在代码编制上利用01比特流的概念”、“用若干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一个二维码所能表示的比特数是固

32、定的,它包含的信息越多,则冗余度就越小”。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分布符合“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符合定义,排除;B项:图像代码的基本原理利用的是计算机的内部逻辑基础,符合“在代码编制上利用01比特流的概念”,符合定义,排除;C项:把文字数值信息转化成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可供设备识读,符合“用若干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符合定义,排除;D项:根据题干信息,“一个二维码所能表示的比特数是固定的,它包含的信息越多,则冗余度就越小”,即冗余度由信息量大小决定,无法尽

33、量减少冗余度,不符合定义,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4.目前上班每天8小时,中间吃一顿饭,因为这顿饭至少浪费一小时时间,得不偿失。如果吃两顿,上午10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两头吃饭时间都宽裕,对身体也好,符合早吃饱、晚吃早的养生理念。每天6小时上班效率高,精力集中,不间断就不浪费时间,晚上还能拉动社会消费,第二天晚起会儿也无碍。这段文字主要想说明: A.吃三顿饭弊大于利 B.吃饭是民生头等事 C.吃饭要讲时间成本 D.吃两顿饭好处多多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提出上班时中间吃一顿饭浪费时间、得不偿失,接着提出“如果吃两顿饭”就会有很多好处,即时间宽裕、对身体好、符合养生理念、

34、上班效率高、晚上可拉动社会消费等,故全文通过“中间吃一顿饭”与“吃两顿饭”进行对比,重点强调“吃两顿饭”好处多,对应D项。A项“吃三顿饭”可对应首句“中间吃一顿”,非重点,文段重点是“吃两顿”,排除。B项“民生头等事”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C项“时间成本”只是“吃两顿”的好处之一,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两顿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论述了上班8小时,吃饭1小时,浪费时间。然后通过假设提出晚上班早下班,两头吃两顿饭的想法,最后一句补充论述吃两顿的好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拉动社会消费。分析可知,文段主要讲的是吃两顿饭的好处,核心话题为“吃两顿饭”。 第二步,

35、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内容,梳理文段结构,把握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主旨。文段首先指出目前上班中间吃一顿饭得不偿失,然后给出了另一种选择一天吃两顿,上班中间不吃饭,并具体阐述了这一方式的好处,包括吃饭时间宽裕、符合养生理念、上班效率高、拉动晚上消费等。由此可知,文段主要想说明的是吃两顿饭的好处,与此相符的为D。故本题选D。15.某县为朝鲜族自治县,依照宪法,关于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朝鲜族公民担任主任 B.由朝鲜族公民担任副主任 C.主任或副主任中有朝鲜

36、族公民即可 D.主任必须由朝鲜族公民担任,副主任可由其他民族的公民担任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主要涉及宪法的相关知识。 C项正确,宪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所以该朝鲜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的主任或副主任只要有朝鲜族的公民即可。故正确答案为C。16.下列选项对“夏满芒夏暑相连”中节气的表述错误的是: A.“小满”表明了降水的时间和强度 B.“芒种”反映了自然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 C.“立夏”“夏至”体现了寒来暑往的季节变化 D.“小暑”“大暑”表明了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段 参考答案:

37、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其它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表明夏季的开始;“夏至”,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此时,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一年中影子最短,白昼时间最长。“夏至”并未表示寒来暑往的季节变化。C项错误。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需要考生熟知中国二十四节气,很难用解答技巧解答。节日民俗、节气、古诗词、成语俗语、传统戏曲等都是公务员考试的常考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有意识地积累相关知识。A项表述错误。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所以叫小满,反映的是农事活动

38、,而非降水。 B项表述正确。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反映了农事活动。 C项表述正确。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夏至具有预示进入三伏天的意义。立夏和夏至体现了寒来暑往的季节变化。 D项表述正确。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大暑、小暑表明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小满具有多重含义,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反映作物的成熟、收成情况,也可以表现降水的时间和强度。

39、B项正确,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种”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反映作物的收成、播种情况,即农事活动。C项错误,立夏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生长旺盛。夏至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夏至是从天文角度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立夏体现了季节的变化,夏至体现了太阳高度的转折。D项正确,小暑是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7.在人世的兴衰演变中,在万物的_中,在宇宙的新旧交替的剧

40、烈撞击中,雨发挥着无可违逆的作用。坚硬的铁石经雨的雕凿出现了_的孔洞;险固的高山大川在雨的_中坍塌崩溃;就是它的日侵月蚀,让人世出现了几多沧桑之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陈代谢 斑斓 叩击 B.新陈代谢 斑驳 侵蚀 C.生死更迭 斑驳 叩击 D.生死更迭 斑斓 侵蚀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结合文段中的提示信息及词语的含义,排除A、B。第三步,第二空,结合词义及此处的修饰对象,排除D。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一空,“新陈代谢”一般指人或生物自己身体内部的自我更新过程。横线处填入的词应与“兴衰演变”“新旧交

41、替”相对应,因此“生死更迭”更符合题意,排除A、B。 第二空,D项“斑斓”指色彩灿烂绚丽的样子,非常灿烂多彩。用来形容“孔洞”不恰当,排除。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文意,空格与“坚硬”相反相对,且“;”前后句为并列关系,空格应该与“坍塌崩溃”对应,可知空格应体现出铁石受损后形成孔洞的状态。A项和B项“斑斓”形容色彩错杂灿烂多彩的样子,不符合受损的状态,排除A项和B项。C项和D项“斑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符合铁石被雨水侵蚀的状态。 第二步,再看第三空。根据文意,“坚硬的铁石坍塌崩溃”,这两个分句句式相同,空格应与“雕凿”含义相近,“雕凿”意为雕刻凿空。C项“

42、叩击”指敲击,打动,符合语境。D项“侵蚀”指逐渐侵害使之毁坏,与“雕凿”无关,且与后文“日侵月蚀”语义重复,故排除D项。答案锁定C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一空。C项“生死更迭”指生和死轮回交替,“生死”与“兴衰”“新旧”相近,“更迭”与“演变”“交替”相近,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相同句式构成的并列可知,横线处与“兴衰演变”“新旧交替”构成三并列,语义要不同,“新陈代谢”比喻新的事物发展并代替了旧事物,与“新旧交替”语义相近,排除A、B两项。 第二空,C、D两项均为“斑驳”,无法判断。第三空,根据分号可知,文段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表达雨的作用,故三方面语义不能完全一致。

43、D项“侵蚀”与并列分句中“日侵月蚀”语义相同,故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叩击”指敲击,形容雨对于高山大川的作用,语义恰当。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雨心千千结18.皮某诉冯某奖券纠纷案已经由A区法院一审,B市中院二审终结。现检察院想提出抗诉,应接何种程序进行: A.A区检察院向A区法院提出抗诉 B.B市检察院向B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C.B市检察院报请上级检察院向同级高级法院提出抗诉 D.B市检察院报请上级检察院向B市中院提出抗诉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诉讼法知识。 第二步,皮某诉冯某奖券纠纷案属于民事纠纷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

44、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故C市检察院报请上级检察院向同级高级法院提出抗诉。因此,选择C选项。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19.松

45、树当然是不同的。它们不落叶,无论冬夏,常给人绿色的遮蔽。那绿色十分古拙,不像有些绿色的鲜亮活跳。它们_是有花的,_不显著,最后结成松塔掉下来,带给人的是成熟的喜悦,_不是凋谢的惆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却 虽 竟 B.虽 却 并 C.也 但 而 D.竟 但 却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理清文段的前后逻辑。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排除不能体现有花是松树和其他树共性的A、D。第三步,对比B、C两项,选择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文段首句总说松树的不同,后面从几个方面将松树与其他树进行对比。第一空,“有花”是松树与其他树的共同点,区别在于“不显著”。“却”填入暗示其他树没

46、有花,松树却有花,不合句意,排除A。“竟”表示意外,没有体现出与其他树对比的意思,排除D。第三空,文段中“是不是”表达肯定前者否定后者的关系,用“而”衔接更恰当,排除B。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后三句介绍松树与其他树的不同和相同之处,D项第一空“竟”强调最终,含有出乎意料的意思,文中并无此意,因此排除D选项。而“是有花的”和“不显著”构成语义上的转折,A项、B项和C项的第一、二空均可。 第二步,再看第三空。“是”与“而不是”构成反向并列,肯定一方、否定一方,与文意相符。而A项“竟不是”和B项“并不是”都含有与原来所了解知道的相违背,强调出乎意料,文中并无此意,排除A项和B项。

47、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虚词填空,需分析前后句的逻辑关系。 第一空,根据“松树当然不同”、“不像有些绿色的鲜亮活跳”可知,文段侧重将松树与其他事物比较,A项“却”和C项“也”均可体现比较关系,符合前后逻辑,B项“虽”是虽然的意思,侧重于描述事物本身,无法体现对比,排除。D项“竟”表述出乎意料的意思,文段中对松树已经了解了很多,没有体现出乎意料的情况,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根据“有花”、“不显著”可知,前后语义相对立,A项“虽”是虽然的意思,侧重于描述事物本身,无法体现前后对立,排除。C项“但”表转折体现前后语义对立,符合题意,保留。第三空将C项代入验证,“喜悦”与“惆怅”为相

48、反的表达,“而”在此处表转折,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C。20.某公司专门生产深受年轻人喜欢的高端智能手机,产品销路一直很好,但近段时间却出现了销售量明显下降的趋势,以下是公司职员和经理二人对销量下降原因的分析。公司职员:近段时间我们公司的产品销量明显下滑,这是由于我们生产的产品质量下降导致的。公司经理:产品销量下滑与产品质量没有关系,这是由于我们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对公司经理的观点提出质疑( )。 A.其他生产相同产品的公司均无缺乏市场竞争力之忧 B.产品质量下降导致其缺乏市场竞争力 C.高端智能手机在市场上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不是无销路 D.公司近段时间抓产

49、品质量,产品质量有很大提升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 论点:产品销量下滑是由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与产品质量没有关系。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该项讨论的是“其他生产相同产品的公司”,与本公司的产品销量下滑无关,属于无关项,排除。B项,质量下降导致缺乏竞争力,则产品销量下滑与产品质量有关,该项直接从原因上否定了经理的论点,能够质疑,当选。C项,该项讨论的是整个高端智能手机有没有市场,与本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两个话题,属于无关项,排除。D项,该项讨论的是公司在抓产品质量,与论点“销量下降”无直接关系,属于无关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

50、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产品销量下滑是由于我们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与产品质量没有关系。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其他生产相同产品的公司是否缺乏市场竞争力,与该公司并无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增加反向论据。产品质量下降导致其缺乏市场竞争力,进而导致产品销量下滑,也就表明产品销量下滑与质量有关,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高端智能手机有销路,不代表该公司的高端智能手机一定有销路,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增加论据。近段时间产品质量提升了,但该公司产品销量依旧下滑,说明销量下滑与产品质量并无关联,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

51、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质疑公司经理观点的一项,需首先明确其观点,即“产品销量下滑与产品质量没有关系,而是由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要质疑经理的观点,只需指出产品销量下滑与产品质量有关系即可。公司经理的观点:产品销量下滑与产品质量没有关系,而是由于我们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A项,指出其他公司的情况,无法说明自己公司的产品销量下滑是否与产品质量有关,不能质疑经理的观点。 B项,指出产品质量下降导致其缺乏市场竞争力,进而导致产品销量下滑,说明归根结底仍是产品质量下降导致产品销量下滑,即产品销量下滑与产品质量有关系,质疑了经理的观点。 C项,指出高端智能手机的销售情况,无法说明自己公司的产品销量下滑

52、是否与产品质量有关,不能质疑经理的观点。 D项,指出公司近段时间产品质量有很大提升,说明产品销量下滑可能确实与产品质量没有关系,对经理的观点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故本题选B。21.土豆:薯片 正如() A.面包:饼干 B.糯米:酒 C.红茶:绿茶 D.苞谷:玉米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土豆是制作薯片的原材料,二者为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面包和饼干是两种不同的食品,二者是并列关系,且原材料均为面粉,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糯米可以酿酒,是酒的原材料,二者是原材料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红茶和绿茶都是茶,二者为并

53、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苞谷即玉米,二者为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2.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的生态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下列属于大气污染问题的有: A.酸雨 B.冰雹 C.雾霾 D.温室效应 参考答案:A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A项:酸雨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过高引起的,属于大气污染问题。酸雨为酸性沉降中的湿沉降,酸性沉降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形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

54、,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A项与题意相符,当选。C项:雾霾是空气中PM2.5和PM10含量高引发的大气污染。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C项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AC选项。B项:冰雹是由于温度急剧下降,水蒸气凝结成较大颗粒而产生的现象,不属于大气污染。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D项: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对流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造成温

55、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由此,温室效应不是大气污染问题。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23.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同,考虑位置关系。题干为金字塔型,考了紧邻形成三角形图形之间的关系,观察发现,从下往上数第一层左边两个图形内部相同位置的小图形叠加的规律:和叠加后变为第二层左边图形的,和叠加后变为第二层左边图形的,和叠加后变为第二层左边图形的,第一层中间两个图内部图形按照和叠加变为,和叠加后变为,和叠加后变为,从而组成第二层中间图的内部三个小图,第一层右边两个图形的内部小图也是按照和叠加后变

56、为,和叠加后变为,和叠加后变为的规律最后形成了第二行最右侧的图形。照此规律,第二层的左边相邻两个图形内部小图相互叠加则变为第三层的左边图形,第二层右边相邻两图形内部小图相互叠加则变为第三层右边的图形,叠加规律为:和叠加后变为,和叠加后变为,和叠加变为,和叠加后变为,以此类推,第三层的两个图形内部小图相同位置进行叠加后变为顶层的图形,叠加规律为:和叠加后变为的,和叠加后变为,和叠加后变为,只有C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24.下列世界遗产,位于陕西的是() A.秦始皇兵马俑 B.承德避暑山庄 C.彬县大佛寺 D.大雁塔参考答案:ACD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人文科技,主要考查陕西的省情知识。 A项

57、:正确,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B项:错误,承德避暑山庄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C项:正确,彬县大佛寺,世界文化遗产。彬县大佛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彬县城西十公里西兰公路旁的清凉山脚下。D项:正确,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故正确答案为ACD。25.右边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左边的四个图

58、形拼合(只能通过上、下、左、右平移)而成的,请把它找出来。 A.A B.B C.C D.D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平面图形的拼合,寻找方向相同且长度相等的两边进行拼接。注意,拼接时图形只能通过上、下、左、右平移,而不能旋转或翻转。题干左边的四个图形可以拼合成B,如图所示。故本题选B。 26.人造卫星是由人类建造,以太空飞行载具如火箭、航天飞机等发射到太空中,像天然卫星一样环绕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装置。以下属于人造卫星运行轨道(除近地轨道外)的有()。 A.地球同步轨道 B.太阳同步轨道 C.月球同步轨道 D.极轨轨道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正确,地球同步轨道是指卫星

59、的轨道周期等于地球在惯性空间中的自转周期,且方向亦与之一致,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每天相同时刻经过地球上相同地点的上空。对地面观侧者而言,每天相同时刻卫星出现在相同的方向上。B项正确,卫星轨道平面绕地球自转轴的旋转方向和角速度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和平均角速度相同,则这种卫星轨道叫太阳同步轨道。C项错误,月球轨道是指月球完整的环绕地球一圈。不存在月球同步轨道,属无关选项。D项正确,极轨轨道是轨道平面与赤道面夹角为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轨道平面经过地球南北两极。故正确答案为ABD。27.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会引发其条件反应

60、。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属于泛化的是: A.曾经被大狗咬过多次的人,日后见到小狗也会产生恐惧 B.看到别人的一个行为得到了奖赏之后,自己常常会效仿 C.孩子做了好事,得到一粒糖作为奖赏,他就会再做好事 D.浸淫古玩行当数年的专家,真品赝品,很容易辨别出来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会引发其条件反应”。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被大狗咬过多次的人”会产生对大狗的恐惧,符合“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这一关键词;同时“见到小狗也会产生恐惧”是因为遇到了与大狗相似的刺激,符合“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会引发其条件反应”,符合题干定义,当选;B项:看到别人的一个行为得到了奖赏之后,自己常常会效仿,没有体现“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会引发其条件反应”这一关键词。不符合题干定义,排除;C项:“孩子做了好事,得到一粒糖作为奖赏,他就会再做好事”,该选项逻辑错误,题干的逻辑是刺激在先,反应在后;而该选项是做事在先,刺激(给奖励)在后,并且孩子再做好事也是为了再得到奖励,不属于“相类似的刺激”。不符合题干定义,排除;D项:古玩行当数年的专家遇到真品与赝品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不符合题干定义,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