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行星系列减速机连接法兰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97263215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2.0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立式行星系列减速机连接法兰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立式行星系列减速机连接法兰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立式行星系列减速机连接法兰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立式行星系列减速机连接法兰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式行星系列减速机连接法兰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设计说明书」(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引言 本课题起源于装配制造业法兰盘工艺设计与数控技术,通过此次毕业设计,可以初步掌握对中等复杂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学会查阅有关资料,能合理编制数控加工过程卡片、数控加工工序卡片、数控加工刀具卡片、数控编程等工艺文件,能合理的确定加工工序的定位与夹紧方案。能使用 AutoA正确绘制机械零件的二维图形,能通过使用 UX4.0 软件对零件进行三维图的绘制,可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及建模能力。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正确绘制有关图表。在毕业设计工作中,学会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分析与解决设计任务书中的相关问题。在毕业设计中,综合运用数控加工刀具和数控工艺、工装夹具的设计

2、等专业知识来分析与解决毕业设计中的相关问题。依据技术课题任务,进行资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与技术规范;掌握实验、测试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法兰上有 24 个直径m 的孔眼,可穿螺栓,使两法兰紧密连接,压紧两法兰间的衬垫以达到密封效果,还有三个直径为 16mm 的销孔用于定位。图 1-连接法兰三维视图 法兰的连接主要特点是拆卸方便、强度高、密封性能好。安装法兰时要求两个法兰保持平行,法兰的密封面不能碰伤,并且要清理干净。论文以工件的定位装夹,与切削用量的选择,加工顺序和典型零件为例,结合数控加工的特点,分别进行工

3、艺方案分析,机床的选择,刀具加工路线的确定,数控程序的编制,最终形成可以指导生产的工艺文件。在整个工艺过程的设计过程中,使得零件的加工成本最低,使得零件加工方便、定位精准、刚性好,合理选用刀具和切削参数,使得零件的加工在保证零件精度的情况下,加工效率最高、刀具消耗最低。最终形成的工艺文件要完整,并能指导实际生产。2 零件的分析 2.1 零件的作用 法兰又叫法兰盘或凸缘盘,一种盘状零件,在管道工程中最为常见。法兰是使管子与管子相互连接的零件,连接于管端;也有用在设备进出口上的法兰,用于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如减速机法兰。法兰连接或法兰接头,是指由法兰、垫片及螺栓三者相互连接作为一组组合密封结构的可

4、拆连接,管道法兰系指管道装置中配管用的法兰,用在设备上系指设备的进出口法兰。法兰上有孔眼,螺栓使两法兰紧连。法兰间用衬垫密封。法兰分螺纹连接(丝扣连接)法兰和焊接法兰和卡夹法兰。法兰都是成对使用的,低压管道可以使用丝接法兰,四公斤以上压力的使用焊接法兰。两片法兰盘之间加上密封点,然后用螺栓紧固。不同压力的法兰有不同的厚度和使用不同的螺栓。水泵和阀门,在和管道连接时,这些器材设备的局部,也制成相对应的法兰形状,也称为法兰连接。凡是在两个平面在周边使用螺栓连接同时封闭的连接零件,一般都称为“法兰”,如通风管道的连接,这一类零件可以称为“法兰类零件”。但是这种连接只是一个设备的局部,如法兰和水泵的连

5、接,就不好把水泵叫“法兰类零件”。比较小型的如阀门等,可以叫“法兰类零件”。连接法兰(图纸见附件 1)就是把两个管道、管件或器材,先各自固定在一个法兰盘上,然后在两个法兰盘之间加上法兰垫,最后用螺栓将两个法兰盘拉紧使其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可拆卸的接头。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法兰盘是一回转体零件,有一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以412H7mm 为中心,包括:28mm 端面及外圆柱面;036.00)7(412Hmm 的内表面及内圆柱面;346mm内圆。352m 的端面及圆柱面;348m内圆柱面及表面;)(7335075.00Hmm 内圆柱;28m 的内圆柱;35mm 的端面及圆柱面;8mm 左端面;

6、17的通孔,16mm 的通孔,13的通孔,16m 的螺纹孔。图 21 连接法兰剖面图 图-2 连接法兰局面图 图 2-3 连接法兰局面图 2 通过粗精加工,满足其表面粗糙度要求,最后进行去毛刺。这组加工表面是以2H7mm 为中心,其余加工面都与它有位置关系,可以先加工它的一个端面,再借助专用夹具以这个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另一端面,然后再加工其它加工表面。2.3.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该轴材料为铸件 H0,生产类型为小批量单件生产。3.工艺规程设计 31 毛坯的选择 零件是由毛坯按照其技术要求经过各种加工而形成的。毛坯种类选择的恰当与否,不仅影响产品质量、毛坯的经济性,而且对制造成本也有很大的影响,

7、因此正确的选择毛坯有重大的技术经济意义。在毛坯选择时,应充分注意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可能性,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毛坯种类的选择决定与零件的实际作用,材料、形状、生产性质以及在生产中获得可能性,毛坯的种类包括:铸件、锻件、型材、冲压件、冷或热压制件、焊接件等。根据零件的材料,推荐用型材或锻件,但从经济方面着想,如用型材中的棒料,加工余量太大,这样不仅浪费材料,而且还增加机床,刀具及能源等消耗,而锻件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弯和抗扭强度,冲击韧性常用于大载荷或冲击载荷下的工作零件。零件材料 HT50 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比较简单,而且零件加工的轮廓尺寸不大,在

8、考虑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精度可采用铸造成型。零件形状并不复杂而且零件加工的尺寸不大,因此毛坯形状可以与零件形状尽量接通。毛坯材料为铸件HT50,毛坯现已铸造出来,并留出加工余量。图 3-1 毛坯俯视图 图 3-毛坯剖视图 .1.毛坯的特性分析 该零件的的材料为 HT150,铸造成型,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适当的强度,工艺性能较好。3.1.2.设计毛坯图 1、确定圆角半径以减少铸件的应力集中,取铸件的圆角半径为 R5R1。2、铸件个过渡线平滑过渡,自然。3、确定分模面由零件的结构特征知,可选过轴线的平面为分模面,采用两箱造型。4、锐角倒钝。铸件铸造后应安排时效处理,以消除残余的铸造应力,防止在机械加工

9、过程中出现变形情况。2 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障,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量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在制订工艺过程时,不但要考虑获得表面本身的精度,而且还必须保证表面间的位置精度要求。这就要考虑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测量等基准问题。1、粗基准与精基准 在零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中,只能使用未经加工过的毛坯表面进行定位,这种未经加工的表面基准就称为粗基准。在粗基准定位定位加工出光洁的表面以后,就可以采用已经加工的表面进行定位,加工过的基准称为精基准。为了便于装夹和易于获得所要

10、求的加工精度,在工件上特意做出的定位表面称为辅助基准。2、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主要是选择第一道机械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以便为后续的工序提供精基准。选择粗基准的出发点是:一要考虑如何分配各加工表面的余量:二要考虑怎样保证不加工面与加工面间的尺寸及相互位置要求。这两个要求常常是不能兼顾的。但对于一般的轴类零件来说,以外圆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对于零件而言,由于每个表面都要求加工,为保证各表面都有足够的余量,应选加工余量最小的面为粗基准(这就是粗基准选择原则里的余量足够原则)。根据以下原则原则粗基准。(1)若工件必须首先保证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则应选择该表面 为粗基准;(2)在没有要求保

11、证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的情况下,若零件上每个表 面都要加工,则应该以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3)在与上项相同的前提条件下,若零件上有的表面不需加工,则应以不加工表面中与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为粗基准;(4)选用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整光洁,不应有飞边、浇口、冒口及其他缺陷。粗基准未经加工,表面比较粗糙而且精度低,二次安装时,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上的实际位置可能与第一次安装时不一样,从而产生定位误差,导致相应加工表面出现较大的位置误差。对本零件而言,根据加工余量最小原则。以余量最小的表面做为粗基准,以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分析毛坯尺寸,零件图中280m 的毛坯余量最小,现

12、选取280mm 内圆柱面作为粗基准。在车床上三爪卡(反爪)盘撑住工件内圆柱面,消除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精基准的选择 选择精基准时,主要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保证加工精度;二是使装夹方便。(1)基准重合原则。直接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采用基准重合原则可以避免由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误差。()基准统一原则。同一零件的多道工序尽可能选择同一个定位基准,这样既可保证各个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进度,也简化了夹具的设计与制造,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3)自为基准原则。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因此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互为基准原则。为了各个加

13、工表面之间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或为了使加工表面具有均匀的加工余量,可采取两个加工表面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5)便于装夹原则。所选的精基准应能保证工件定位准确稳定,装夹方便可靠夹具结构简单适用,操作方便灵活。本零件选择基准统一的原则。在工件加工过程中采用48mm 作为统一的基准加工各外圆柱面不但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大多数面,而且能保证各外圆柱表面的同轴度要求以及端面与中心线的垂直度要求。.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本零件的加工面有外圆,孔,螺纹,端面等,材料为 H1,以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适用范围,参考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法如下:1、35mm 和 8mm 的外圆柱:没有尺寸精

14、度要求,表面粗糙度为a3.2,需要粗车,半精车。、057.00)7(335Hm 的内圆:公差等级为 T,表面粗糙度为 Ra1.6,需要粗车,半精车,精车。3、057.00)7(335H的表面:尺寸精度要求不高,表面粗糙度为1,需要粗车,半精车,精车。、280mm 的内圆:没有尺寸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为 Ra3,只需要粗车,半精车。5、28mm 的右端面和外圆柱面:没有尺寸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为 Ra3.2m,只需要粗车,半精车。6、8m 的表面:没有尺寸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为 Ra6m,只需要粗车,半精车。7、)(7412063.00Hmm 的表面:尺寸精度要求不高,表面粗糙度为a16

15、m,需要粗车,半精车,精车。、)(7412063.00Hmm 的外圆柱:公差等级为 IT7,表面粗糙度为 Ra1.6m,需要粗车,半精车,精车。9、35m的内圆柱,尺寸精度要求不高,表面粗糙度没有要求,需要粗车、半精车。10、4mm 的内圆台:尺寸精度要求不高,表面粗糙度要求为 Ra3.2m,只需要粗车。11、428mm 的端面上的4 个1mm 的通孔:尺寸精度不高,表面粗糙度为Ra3.2m,只需要钻孔。、48m的端面上的 2 个1m的油孔,尺寸精度不高,表面粗糙度为3.2m,需要钻孔。13、428mm 的端面上的个1.007.016mm 的销孔:尺寸精度不高,表面粗糙度为Ra32m,需要钻孔

16、,镗孔。14、)(7335057.00Hmm 表面的 8 个 M6mm 深 30 的螺纹孔:先钻底孔(底孔大小在后面计算),然后用丝锥攻牙。3.工艺路线的拟定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妥善的得到保证,并且使生产成本尽量少。因此按照先加工基准面及先粗后精,并考虑经济效果。制定工艺路线的任务是确定工序的内容、数目和顺序。所以要分析影响工序内容、数目和顺序的各种影响因素。盘套类零件的基本工艺路线如图 3-所示:图 33 工艺路线图 3.1 制定工艺路线的原则如下:制定工艺路线时,必须充分考虑采用确保产品质量,并以最经济的方法达到所要求的生产纲领的必要

17、措施,即应该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并有良好、安全的劳动条件。1、合理的选择加工方法,以保证获得精度高、结构复杂的表面。2、为适应零件上不同表面刚度和精度的不同要求,可将工艺过程划分成阶段进行加工,以逐步保证技术要求。3、根据工序集中或分散的原则,合理的将表面的加工组合成工序,以保证精度提高生产率。、合理的选择定位基准,以利于保证位置精度的要求。5、正确的安排热处理工序,以保证获得规定的力学性能,同时有利于改善材料的可加工性和减小变形对精度的影响。该零件的工艺路线如下:、工序 01 粗 车 428mm 右 端 面 及 外 圆 柱 面;粗 车 428m 外 圆 柱 面;粗 车 063.00

18、)7(412Hmm 的表面;粗车内圆柱面;半精车 28mm 右端面;半精车 28m外圆柱面;半精车063.00)7(412Hm的内表面;半精车063.00)7(412H内圆柱面;精车063.00)7(412Hmm 的内圆柱面;粗车36内圆。、工序 0 粗车m 左端面;粗车352mm 的端面;粗车352m圆柱面;粗车34m 内圆柱面;粗车38mm 表面;粗车)(7335075.00Hmm 内圆柱;粗车20m的内圆柱;半精车428m左端面;半精车32mm 的端面;半精车5mm 圆柱面;半精车38内圆柱面;半精车348m表面;半精车)(7335075.00Hmm 内圆柱;半精车20mm 的内圆柱;半

19、精车38mm左端面;精车)(7335075.00Hmm内圆柱。3、工序 03 17mm 的通孔,16mm 的通孔,3mm 的通孔,M16的螺纹孔。4、工序 去除孔和边缘上的毛刺。5、检测 检测零件尺寸等精度。3.5 刀具的选择 35.、数控车刀的选择:本零件的材料为铸件T50,零件小批量生产,车刀材料硬度要比零件材料硬度高,选择高速钢可以完成加工任务,选择 45 度刀片。3.5.、加工中心刀具的选择:根据零件材料,钻头材料硬度要比零件材料硬度高,以及生产效率,1麻花钻头和13 麻花钻头的材料选用硬质合金。1.5 钻头、15.5 钻头、16 定点钻、2倒角刀、6 镗刀、M6 丝锥选用高速钢材料。

20、麻花钻的长度影响其刚度,所以要选择较短的钻头,提高刚度。分析零件高度,1麻花钻、1钻头选用加长型的钻头以满足加工要求,其余选用标准型钻头。刀具图,见表 3-1 刀具表。3-4 外圆车刀 3-麻花钻 3-6 丝锥 3-7内孔刀 3-8定点钻0 度倒角钻 表 3-刀具表 刀号 (T)刀具名称 加工 类型 材料 车 T 外圆车刀 车外圆、端面 高速钢 T 内孔刀 车内孔 高速钢 T3 割槽刀 割槽 高速钢 钻 1 1钻头 钻孔 硬质合金 T 15.5 钻头 钻孔 高速钢 T3 16 镗刀 镗孔 高速钢 4 1钻头 钻孔 硬质合金 T 6 定点钻 点孔 高速钢 T6 1.5 钻头 钻孔 高速钢 T7

21、25 倒角刀 倒角 高速钢 T8 M1丝锥 攻牙 高速钢 36 选择的机床 零件只有正反两个面需要加工,而且表面的粗糙度为 Ra1.6,零件毛坯的尺寸大小为:最大直径m;高 70,,所以一般的立式数控车床和立式加工中心就可以满足加工要求。图 3-9 加工中心图 所以根据零件的实际情况,选择立式数控车床和立式加工中心是合理高效的。如图3-9加工中心和图3-1油欣精机立式数控车床:加工中心DTC85的技术参数:X/Y/Z(mm):000 x30 工作台尺寸(L):100 x500 工作台至主轴鼻端(m):1670 主轴中心至立柱轨面(m):5 主轴转速():00 主轴规格:-40 三轴快速位移(m

22、/mi):12000 切削进给率(mm/in):1-1000 3-6-1 加工中心TC-850 定位精度(m):0.0 重复精度():0.00 控制器:三菱/FANU/系统:FANUC seres i mte MD 油欣精机立式数控车床参数:型号L-60R 最大旋转外径65毫米 最大切削外径 60 毫米 最大切削高度 00 毫米 X 轴行程 340 毫米 Z 轴行程 500 毫米 主轴转速 25225转 图 3-10 油欣精机立式数控车床 系统:NU res o TD 3.7 刀具与切削用量的选择(1)毛坯的加工余量为 10m,确定切削深度pa为粗加工每次切削-5mm,半精车每次切削 0.5-

23、2mm,精车每次切削.1-0.mm。(2)进给量 f,查车工速查速算手册表 1.4,在粗车铸件料、刀具尺寸为 16m25mm、pa35mm,以及工件直径为 438mm 时,=0.51.0mmr。选择进给量,在车床 VL60RP(油欣精机)说明书允许的切削范围内结合刀具和以往的经验来选择:粗加工 =0.2mmr 半精加工、精加工 f.15mm/(3)计算切削速度切削速度的确定(寿命 T=60min)查 车工速查速算手册 表.10 用硬质合金刀具加工铸件,切削速度tv250/min,查车工速查速算手册表 1.28,切削速度修正系数vk Mvk=1,svk=1,kvk=1,krvk=1,Bvk=1。

24、(vK是修正参数,用它表示、T 和pa以外其他因素对切削速度的影响,修正系数vk见车工速查速算手册)。11111250vtckvv(m/m)=250m/min (-1)(4)主轴转速 Dvnc1000 (3)式中:cv切削速度,单位为 m/i,由刀具的材料性质决定;n一一主轴主轴转速,单位为mi;D工件直径或刀具直径,单位为 mm;主轴转速9.18542825010001000Dvncr/min (-3)选择主轴转速,在车床VL-60R(油欣精机)说明书允许的切削范围内结合刀具和以往的经验来选择:粗加工 n=25r/mi 半精加工、精加工 n18rmin .加工工艺过程 整个零件加工分三次装夹

25、,第一次装夹加工工序 01;第二次装夹加工工序 02;第三次装夹加工工序 03。1、加工工序 01:利用立式数控车床先车端面和圆柱面,把工作面清洗干净,把三(软)爪卡盘(软爪可以修整)固定在工作面上,利用支架百分表找准卡盘中心,修整三爪卡盘。第一次装夹用反爪。把内径小的0内圆放在三爪卡盘上,三爪卡盘撑住零件内圆。(1)用外圆车刀粗车 428m 一端面,主轴转速 S 为 20mmin,进给速度 F为 0.2mm/。背吃刀量pa=1m,半精加工此端面,主轴转速 S 为 180m/mn,进给速度 F 为 0.mm/r,背吃刀量pa=05mm,半精加工走刀两次完成至零件需要的尺寸。(2)用外圆车刀粗车

26、 428外圆柱面,主轴转速为 25m/min,进给速度 F为2m/r。背吃刀量pa=2m,半精加工此外圆柱面,主轴转速 S 为 18m/in,进给速度为 0.1mm/r,背吃刀量pa=1.mm,半精车完成至零件需要的尺寸。()用内孔车刀粗车063.00)7(412Hmm 和 428的内圆和表面,主轴转速S 为 250/min,进给速度 F 为mmr。背吃刀量pa=1m,半精加工此内圆和表面,主轴转速 S 为 180m/mn,进给速度 F 为15mr,背吃刀量pa=1,精加工此内圆和表面,主轴转速 S 为80mm,进给速度 F 为 01mm/,背吃刀量pa=05m,精车完成至零件需要的尺寸。2、

27、加工工序 02:利用立式数控车床车零件另一端面和圆柱面,把工作面清洗干净,第二次装夹换用正爪。把三(软)爪卡盘(软爪可以修整)固定在工作面上,利用支架百分表找准卡盘中心,修整三爪卡盘。把车好的 48m 外圆柱面放在三爪卡盘上,三爪卡盘夹住零件外圆。()用外圆车刀粗车 348mm 一端面,主轴转速 S 为 2mmi,进给速度 F为 0.2mr。背吃刀量p=.mm,半精加工此端面,主轴转速 S 为 180min,进给速度为 0 5,背吃刀量pa=0.5mm,半精加工完成至零件需要的尺寸。(2)用外圆车刀粗车 348mm 和 32m 外圆柱面,主轴转速 S 为 250in,进给速度 F 为 0.2m

28、m/。背吃刀量pa=1mm,半精加工此端面,主轴转速 S 为 180m/mn,进给速度 F 为 015mr,背吃刀量pa.5mm,半精加工完成至零件需要的尺寸。(3)用内孔刀粗车)(7335057.00Hm 的内圆柱面和表面,主轴转速为 25m/min,进给速度为.2m/。方向背吃刀量pa=2mm,方向背吃刀量pa1m,半精加工此内圆柱面和表面,留余量 0.mm 做精加工。主轴转速 S 为 180m/in,进给速度为.5mr,背吃刀量pa=0.mm,精加工此内圆柱面和表面至零件需要的尺寸。(5)用外圆车刀粗车428mm 另一端面,主轴转速 S 为 250mmn,进给速度 F为 02mr。背吃刀

29、量pa=1mm,半精加工此端面,主轴转速为8m/mn,进给速度 F 为 0.1mm/r,背吃刀量pa1mm,半精车完成至零件需要的尺寸。3、加工工序 0:第三次装夹,用来钻孔。利用立式加工中心钻孔、攻螺纹。把工作面清洗干净,以防工件平面度误差大,把夹具固定在工作台上,把零件 428m 一端放在夹具上,并用压板压住。如图4-1 自治夹具。图 4-自治夹具(1)用 1mm 的麻花钻,钻通孔,主轴转速=30min,进给速度 F=90mm/i。()用 15.5m 的麻花钻,钻 3 个1.007.016mm 的销孔,主轴转速 S650m/mi,进给速度 F=10mm/in。(3)用 5mm 倒角刀,定位

30、螺纹底孔,主轴转速 S=00m/in,进给速度 F=18mm/min。(4)用 1.5mm 的麻花钻,钻螺纹底孔,主轴转速 S=700m/mi,进给速度=120mn。(5)用 2mm 的倒角刀倒角,到所有孔的圆角,主轴转速 S=12m/mi,进给速度 F=mm/mi。()用 6mm 的镗刀,镗 3 个1.007.016m 销孔,主轴转速 S=30m/min,进给速度 F=mm/in。(7)用 mm 的麻花钻,钻通孔,主轴转速 S3m/min,进给速度 F0mmin。(7)用 M16mm 的丝锥,攻丝,主轴转速 S=20min,进给速度 F300mm。加工完成后的零件实体图如下:图 42 零件实

31、体图 图 4 UG 三维图 .钻孔程序的编写 o01 80 G90 G40 G15;工步内容 主轴转速(S)rmin 进 给(F)mm min 切 削 深 度(A)mm 钻17mm 的通孔 300 0-0 M6 T;G G90 G54 G16 X-195;G4 H Z50.M03 S30;G98 81 Z-30 3.F90;.程序见附件 2 工步内容 主轴转速(S)r/min 进给(F)mm/mn 切削深度(Ap)mm 钻 销 孔 16mm 60 110-0 T2;G00 G90 G 1 X-195.Y40.;G43 H2 Z100.03 S650;G98 G81 Z-0.F110;.程序见附

32、件 2 工步内容 主轴转速(S)/n 进给(F)mm/m 切 削 深 度()mm 钻 通 孔 3mm 0 80-3 3;G00 G90 4 G16 X-95 Y20;G43 H3 Z100.M3 50;98 G1-3.R3 180;.程序见附件 2 工步内容 主轴转速(S)r/min 进给(F)mmmin 切削深度(Ap)mm 镗孔 80 0-3 T4;G00 G90 G54 G1-19 Y-0.;4 H Z10.3 S800;G8 G8 Z-3.R3 F60;.程序见附件 工步内容 主轴转速(S)r/min 进给(F)mmmn 切 削 深 度(A)mm 点螺纹孔 80 20 01 M6 T5

33、;00 90 5 G1 X-17.3.;G43 H5 Z15.03 S800;8 G8 Z90.15 R95.F2;.程序见附件 2 工步内容 主轴转速(S)/mn 进给(F)mmmi 切削深度(p)mm 钻底孔 650 0 M T6;G00 G9 G54 G16 X-1 30.;G43 H Z50.M03 650;G 81 Z63 R95 F10;.程序见附件 工步内容 主轴转速(S)/mi 进给()m/mn 切削深度(Ap)mm 倒角 1000 40 92 M6 7;G0 G90 G54 16 X-157 Y30.;G3 H Z15.M3 S100;G98 G81 Z92.R5.450;.

34、程序见附件 2 M;工步内容 主轴转速(S)rmn 进给(F)m 切削深度(p)mm 倒角 00 00 6 6 T8;00 G90 G54 G1 -15 Y0.;G3 H8 Z0.M03 00;G8 G84.Z3 R5 F0;.程序见附件 2 M30;6.零件加工完成后续处理方式 6.1 去毛刺 用气枪吹干净,拿抹布擦干净切削液。用倒角刀去除翻边毛刺(加工后的孔的边缘会有毛刺),加工后的棱角边也要去除干净,要保证棱角和翻边的孔没有毛刺,手划过去没有划手感觉。.质检 1.测量需要的方法及所需工具(1)检测车床车出来的孔用内径百分表;(2)检测零件外径、厚度、孔距用螺旋测微器或者游标卡尺;(3)检

35、测销孔的的大小用标准销;(4)检测螺纹孔用16 螺栓。2.检测中的问题 检测过程中要注意一些精度要求高的尺寸,例如:在测量 063.00)7(412Hm 内圆时,使用游标卡尺或者内径百分表测量。要多测几次,一般要三四次,以求出精确值。在未加工出合格产品,间断测量外圆时,要在机器停下后,不要拿下工件测量,直接在上测量,以便修改。如果尺寸有误差就要修改机床里的补偿,精确完成加工。如果孔的中心距误差不在要求的范围内,就要重新对刀,找机床中心,重新完成孔的加工。检测110连接法兰时,要特别注意两面孔的位置,导致无法二次修改,产出废件。结 论 近 3 个月毕业论文的设计,主要以法兰、连接法兰的加工工艺与

36、编程的介绍,已经告一段落。在设计、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对自己之前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一个检测。在开始做毕业设计前,我认真阅读了毕业设计指导书,对零件图进行仔细的分析,从而在设计前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也为我的设计打下了基础,使我的开题报告能顺利的完成。开题报告完成后,接着开始进行正文的撰写,设计也就正式开始了,首先我们对零件进行了工艺分析,如毛坯尺寸大小的确定和材料的确定,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案法,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夹具、刀具与切削用量的确定等。在工艺分析上,让我们巩固了所学的机械制造、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公差与配合、D 绘图等专业课程,是我更好把各专业课相结合起来去完成毕业设计。完成这篇论文,让我

37、对如何实现一个产品,有了深刻认知。首先是图纸这一块,我们公司主要是根据客户需求然后进行设计,再生产。所以对我们 CAD 的技能要求较高。其次,进入生产车间,让我进一步了解到如何生产法兰。数控车床的操作,测量,质量检测等等。其实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很关键。尤其在数控加工这一块,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们多年的工作经验与较强的专业知识。致 谢 通过本次毕业论文的设计,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郭南初老师、周怀敏老师、和校外指导老师包晓荣。关于我的毕业论文,主要是关于连接法兰的介绍、制造法兰的加工工艺与编程。从如何定课题,选什么课题,到关于论文题目资料的收集,以及后期如何写论文,老师一直都在辅导

38、着我,也让我对我的课题更加的有信心。我的毕业论文完成的时间相对比较短。因为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比如说,当我每次遇到瓶颈的时侯,李老师都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做详细的解答。重要的是让我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以前的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把之前在学校里面的知识再次再次深入否认强化了,更多的是接触到了以往未接触到的。李老师对专业知识学术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平易近人的风格已深深的感染了我,虽然即将踏出校园,但我会把这种精神带到我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去的,同时也希望我的学业能顺利完成。在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很轻松的完成了自己毕业论文。在这里再次谢谢我的指导老师郭老师、周怀敏

39、老师,同时也要谢谢公司里面的一些老师傅们的帮助。参 考 文 献:1 刘俊,徐四红,冯新红.毕业设计指导与案例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2 董庆华.车削工艺分析及操作案例北京工业出版社,012 3 张卫锋.车工速查速算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0.魏康民机械加工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陈宏钧.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员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6李昌年机床夹具设计与制造.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1.7曾志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 2 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王信义.机械制造工艺学 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11.朱正心.机械制造技术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龚雯.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 1 彭如恕现代工程制图(第一版)M.长沙: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1 谢铁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三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