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洗脱球囊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

上传人:陈****2 文档编号:197246354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药物洗脱球囊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药物洗脱球囊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药物洗脱球囊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药物洗脱球囊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洗脱球囊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药物洗脱球囊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一、 介入医疗器械技术发展趋势冠状动脉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创新呈现出三方面的趋势:其一,介入无植入器械进一步替代介入有植入器械,实现无异物滞留的绿色治疗;其二,对现有产品的技术改进,以期实现更优的性能,帮助医生和患者对冠脉疾病进行更为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例如球囊和支架产品涂层技术的改进;其三,拓展现有产品的适应症范围,如将药物洗脱球囊产品向脑血管等领域拓展,以实现更广泛的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药物洗脱球囊疗效的三个关键因素包括:输送过程中的药物损失率低,即药物涂层不易被血流冲洗;球囊送至病变处可迅速将药物从球囊表面转移至血管壁内膜,从而缩短球囊扩张时间

2、;药物送至病变处之后起到有效抑制内膜增生的效果。随着药物洗脱球囊的研究逐步深入,更多的球囊制备工艺、药物涂层工艺被成功研发并应用,同时对药液配方中活性药物选择及赋形剂选择的研究也不断成熟。(一)药物洗脱球囊制造技术发展趋势药物洗脱球囊经介入手术进入人体血管,到达病变部位前要经过血流冲刷,导管、导丝及狭窄病变的摩擦,多种因素导致药物损失。药物洗脱球囊产品技术发展方向包括通过增强球囊输送平台的推送力,提高产品的通过性,减少输送过程中药物损失率;通过改进药物涂层技术及球囊表面改性工艺,提高药物涂层牢固度;通过改进球囊折叠技术,提高通过性的同时减少药物输送过程的损耗。(二)药物涂层活性成分选择发展趋势

3、药物洗脱支架及药物洗脱球囊使用的常见药物包括雷帕霉素及紫杉醇,两者都能有效抑制内膜增生,但作用机制不同。不同于药物洗脱支架携带药物长期缓慢的释放,药物洗脱球囊局部药物传递的关键是组织快速摄取药物和药物在血管壁中的持久性,以补偿较短的接触时间,因此要求药物更具亲脂性。紫杉醇具有高亲脂性和组织保留特性,可以在短时间内以单纯扩散的方式从高浓度一侧快速跨膜进入细胞与细胞微管蛋白的亚单位结合,迅速被血管壁组织摄取,进而起到抑制细胞分裂、迁移、增殖的作用,且与血管壁附着后更难清除,药物在组织留存时间长,在短时间接触下仍能维持对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有效抑制。雷帕霉素较紫杉醇而言亲脂性低,组织吸收率较低,稳定性

4、差,难以黏附在球囊表面,输送过程易脱落,且药物在组织中保留的时间较短。(三)药物涂层载体选择发展趋势药物涂层载体有助于药物的附着和释放,并能调节药物向血管壁的转移。将活性药物与赋形剂组合,可以实现药物分布更加均匀,载药量精确可控,从而可实现扩张时快速转移并且在血管壁附着更加牢固,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效果更好。二、 医疗器械行业进入壁垒(一)医疗器械行业准入壁垒我国对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严格的监管,如药物洗脱球囊获批前需要进行广泛的临床前研究,并需完成临床试验。完成产品临床试验所需时间较长且成本较高。未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相关产品的标准。相关产品成功获批以上需充分了解并严格遵守产品

5、注册审批、生产及销售等各个环节相关法规及政策,并在人才建设、研发、生产、销售、质量控制等方面具备经验。新进入者可能难以应对及满足该等法律法规要求,行业进入壁垒较高。(二)医疗器械行业技术和人才壁垒血管介入医疗器械是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设计及制造需高度复杂的先进技术及实用知识。成功研发相关产品需要储备专业人才,并具备精湛的产品设计及制造技术,同时需要长期积累工艺及经验。新进入者通常缺乏相关经验,其迅速掌握相关技术经验或获得相关研发人才的难度较大,具有明显的技术和人才壁垒。(三)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渠道壁垒药物洗脱球囊与传统疗法相比具有介入无植入的种种优势,其临床应用正逐步扩大,因此厂家仍将需要花费大量

6、精力进行市场教育和推广。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建立完善的市场渠道,难以具备进行有效市场教育及推广的能力,难以负担市场教育及推广的成本。(四)医疗器械行业品牌壁垒医疗器械行业的品牌体现了其质量水平、产品稳定性、产品设计水平等因素,使用者在做选择时,知名度高的产品更受青睐,品牌形象已成为医疗器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知名品牌的医疗器械企业需要从产品研发、质量管理、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长期投入。新进入者需要较长时间树立品牌形象,行业品牌壁垒高。(五)医疗器械行业资金壁垒医疗器械行业是高投入行业,需要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进行产品研发以及后期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建设,需要不断投入资金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企业需

7、要大规模资金支持,否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难以持续发展。三、 医学影像设备医学影像设备是利用各种不同媒介作为信息载体,将人体内部结构重现为影像的各种仪器,其影像信息与人体实际结构有着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对应关系。随着我国医疗系统的不断完善,对医学影像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CTCT的技术原理是利用X线对人体检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该层面上各个不同方向的人体组织对X线的衰减值,经模数转换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合成后的CT图像。在中国CT市场占有率中,东软医疗持续多年销售额位居国产品牌第一名,CT设备保有量也是国产第一,仅次于GE、西门子、飞利浦。CT对外出口量,东

8、软医疗亦连续位居国产第一。(二)MRI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我国MRI设备市场竞争格局中,西门子、GE、飞利浦占比最大,分别为297%、252%、248%,占比共达797%。国内企业当中,联影医疗是磁共振设备领域龙头,其他上市企业还包括万东医疗,开普医疗和东软医疗等。(三)超声诊断超声诊断是将超声检测技术应用于人体,通过测量了解生理或组织结构的数据和形态,发现疾病,作出提示的一种诊断方法。2020年中国超声诊断仪市场规模1190亿元,同比增长77%。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可达1297亿元。在市场竞争方面,进口超声设备市场主要被西门子、G

9、E和飞利浦占据,以上三家企业总占比达到90%左右,日立和三星占据剩余市场。国产超声设备以迈瑞、开立、汕头超声为主,以上三家企业总占比为46%左右,由于国内企业大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可替代性较高,因此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四)DSA(血管造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为常用的心血管病诊断方法之一,尤其对复杂的心血管畸形或冠状血管搭桥等手术前诊断更是必不可少。我国DSA设备呈上涨趋势,2019年市场规模达35亿元,并预计2022年我国DSA设备市场规模将达48亿元。从竞争格局来看,2021年血管造影X线机(DSA)各品牌采购金额占比中,Top5品牌分别为飞利浦、西门子、GE、东软、万东。(五)DRD

10、R设备,即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是由电子暗盒、扫描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影像监示器等组成,是直接将X线光子通过电子暗盒转换为数字化图像,是一种广义上的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目前国内DR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常规DR市场方面,在销售数量上,国产品牌占据前例,其中万东排第一占比2011%,其后依次是安健942%、联影803%、普爱758%、蓝影598%、迈瑞553%、飞利浦463%、西门子451%以及锐珂442%,已基本实现。移动DR市场方面,随着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移动DR需求持续上升。2021年在移动DR市场上,国产品牌已经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替代趋势已不可逆转。在销售数量上TOP5皆为国产

11、品牌,其中联影占比1662%,往下依次是万东占比1338%、迈瑞1029%、安健971%以及普爱824%。另外在影像设备上游x线探测器领域,也诞生了一些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奕瑞科技是国内该领域龙头,2024年全球市占率为169%。四、 利润总额增长趋缓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利润总额为1021亿元,与2020年相比略有下降,但与疫情前相比仍有近1倍的大幅增长。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上市企业营业利润总额为870亿元,同比增长1136%,与疫情前相比更是有超过2倍的大幅增长。五、 体外诊断体外诊断,英文简称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

12、本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体外诊断在医疗领域被誉为医生的眼睛,是判断各类重要疾病的重要手段。(一)免疫诊断从IVD细分领域来看,我国早期以生化检测、血液检测等基础检测为主,目前免疫诊断逐渐成为主流。免疫诊断利用抗原与抗体互相结合的特异性反应来进行定性、定量的诊断,在肝炎、性病、肿瘤、代谢、心血管疾病、传染病以及优生优育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所以规模基数较大,成为我国增长最快的诊断技术之一。根据相关报告,2021年我国免疫诊断市场规模预计达到近260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5%-20%。现阶段国内免疫诊断市场仍由进口主导,罗氏、雅培、西门子等跨国

13、龙头占据了三级医院的核心资源。新产业、迈瑞、迈克、安图等国内IVD头部企业规模与跨国企业比仍有较大差距。但是进口替代趋势明显加强,国产化学发光公司技术迭代后检测精度的提升,叠加医保控费的成本压力,国产企业在三级医院突破情况良好,例如新产业和亚辉龙三级医院客户占比均达50%以上。(二)分子诊断分子诊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检测受检个体或其携带的病毒、病原体的遗传物质的结构或含量的变化来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信息和依据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病毒(新冠等)、细菌、唐氏筛查、基因图谱等等领域。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分子诊断市场规模约为332亿元,预计至2021年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1186亿元,

1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受新冠疫情爆发,检测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近两年分子诊断在整个体外诊断子行业中增速最快。目前,我国分子诊断行业呈现外资企业领头,国内龙头公司领跑,国内中小型企业蓬勃发展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国外分子诊断试剂产品受制于价格高昂及产品注册成本较高等因素,在中国市场占比不高,但是凭借着自身的业务遍布全球,科研实力雄厚,占据国内第一梯队。而国内企业不断加技术与产品研发,自身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所以占据分子诊断试剂市场主要份额,达安基因、华大基因和雅培总共占据超过40%的中国市场份额,竞争较为激烈。(三)生化诊断生化诊断是指有酶反应参与、或者抗原抗体反应参与,主要用于测定酶类、糖类

15、、脂类、蛋白和非蛋白氮类、无机元素类等生物化学指标、机体功能指标或蛋白的诊断方法。生化诊断是最早实现自动化的检测手段,也是目前最常用的体外诊断方法之一。主要应用领域为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生化诊断在我国发展较早,多年来一直为医院常规诊断检测项目,目前我国生化诊断试剂基本实现国产化,大部分产品已完成进口替代,国产试剂的进口替代率已完成60%以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生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0亿元,未来将保持6-7%增速平稳增长,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96亿元。六、 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一)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加快推进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配套制度建设,出台了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

16、法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标准体系的覆盖面、系统性和国际协调性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医疗器械标准共计1919项,覆盖了我国医疗器械各专业技术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已达90%。其中,国家标准260项,行业标准1659项;强制性标准284项,推荐性标准1635项。(二)创新医疗器械发展提速2022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创新医疗器械55件,同比增长5714%。自2014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共批准创新医疗器械189件,更多的创新高科技医疗器械正快速受惠于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三)高技术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大幅增长2

17、021年,我国医疗器械高技术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量为15962件,同比增长2839%。近三年来,医疗器械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项目均以30%左右的速度大幅增长。(四)研发强度整体呈现稳定且小幅提升趋势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研发强度为639%,近几年均保持在6%以上水平;2020年我国医疗器械高技术产业研发强度为397%,近几年保持近4%水平,高于整体高技术产业25%的平均水平。七、 介入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态势(一)药物洗脱支架发展态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19年国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10251万例,使用药物洗脱支架14672万个。根据公开资料,每例PCI手术平均使

18、用药物洗脱支架或药物洗脱球囊数量为15个测算,药物洗脱支架是当前PCI手术的主流治疗方案。2020年国家组织冠脉药物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导致其价格大幅下降,且随着PCI手术需求增加,预期未来使用数量将会持续增加。药物洗脱支架产品以金属基材作为支架主体,涂覆可降解或不可降解药物涂层,实现血管内释放抗增生药物的功能,降低靶血管再狭窄发生率,但仍存在永久异物植入,植入后面临一系列不良反应,部分适应症和患者不适合植入支架。近年来,新一代药物支架通过改进载药技术,寻找新的支架材料,以提高支架产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并未根本性解决患者植入药物支架的永久异物问题。未来药物洗脱支架技术仍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进

19、一步改善产品远期安全性;缩短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周期;可应对更多复杂病变使用挑战等。(二)完全可降解支架发展态势完全可降解支架在植入后早期可支撑血管壁,后期可完全降解,不会禁锢边支血管,不影响血管生理结构和功能,可以改善临床远期治疗效果。目前,完全可降解支架存在材质过厚,管腔直径较小,弯曲度较差等缺点,使得其临床应用较少。受目前支架可选择材料的有限性及支架设计及工艺水平限制,总体来说,完全可降解支架的力学性能和可视性均较差。由于植入性医疗器械需要大样本、长周期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作为临床广泛应用依据,完全可降解支架仍需进行优化提升以具备广泛临床应用价值,其技术发展主要围绕支架材料选择、支架设计、

20、材料降解等方面。(三)药物洗脱球囊发展态势1、药物洗脱球囊具有显著疗效及可靠的安全性,临床应用量增长快药物洗脱球囊是介入无植入的创新治疗方法,具有无异物植入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术者开始使用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疾病,临床使用量增长较快。未来随着药物洗脱球囊制造技术进一步提升(如药物涂层工艺、球囊折叠工艺、药液配方等)以及临床应用手术过程改进(如血管病变预处理效果更好),将进一步提升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从而鼓励医生和患者使用。2、药物洗脱球囊拓展了PCI手术适应范围,具有增长潜力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等病变因其病变部位、长度、程度以及血管直径等因素影响药物洗脱支架手术后支架内

21、再狭窄的发生率,且支架内再狭窄后处理方法及效果不理想。药物洗脱球囊为病变治疗提供了更优的治疗方案,拓展了PCI手术适应症范围。此外,药物洗脱球囊在复杂的病变如弥漫性病变、钙化病变、慢性完全闭塞和急性心肌梗死病变中的应用已有了尝试和探索,未来其临床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3、降低PCI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可及性药物洗脱球囊相对传统手术治疗方案操作更为简单,未来将有更多的基层医院可实施介入手术。随着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医保覆盖率的提高,居民医疗支付能力提升,越来越多患者可能会选择药物洗脱球囊治疗,提高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率及冠脉介入治疗手术量,带动冠脉介入医疗器械市场快速增长。4、精准病变预处理等技

22、术进步进一步拓展临床应用对病变精准预处理技术不断优化,包括切割球囊、棘突球囊、非顺应性球囊、旋磨及旋切等技术单独或联合应用,可使残余狭窄尽可能小,同时避免严重的夹层出现,预处理后可使用药物洗脱球囊的病变范围将扩大。此外,随着技术进步,通过血管内影像和功能学评估可对病变特征:脂质状况、纤维化程度、钙化程度、血流状况等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能够准确的评估血管残余狭窄程度、解剖学状况等,可为病变预处理及介入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有利于扩大药物洗脱球囊的临床应用。八、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市场规模(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量保持快速增长由于人口老龄化、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人数增加及合格医疗器械的可及性增加

23、等因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数量增加。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中国大陆地区全年PCI手术例数不断增加。2016年至2020年,PCI手术量以123%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增长。预计产量将进一步大幅增长,2025年将达到2069万台,2020年-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143%,2025年-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92%。(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量渗透率将提高就每百万人的手术量而言,国内PCI手术数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仍存在巨大差异,国内PCI治疗器械市场具有巨大增长潜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0年中国平均每一百万人进行了约6909次PCI手术治疗,而同年美国、欧洲分别进行了1,879次及3,0221次,预期未来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渗透率将提高。(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器械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器械包括支架、球囊导管、药物洗脱球囊及手术中使用的其他医用耗材(如导丝)。尽管国内冠脉介入器械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普及程度显著提高,手术数量不断增加,市场规模将扩大。根据资料,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48亿元快速增长至2019年的9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4%;预期到2030年将增长至280亿元,2019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10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