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

上传人:住在****他 文档编号:197182449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2.2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资源描述:

《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7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住在富人区的她考研考博-学硕心理学-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考研模拟卷【3套】含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1.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是()A.非条件反射B.复杂的非条件反射C.本能D.条件反射系统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在科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引发与解决认知冲突,其目的是为了实现()A.概念同化B.概念形成C.概念转变D.概念整合答案:C 本题解析:概念转变指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转变,其实质就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3.阅读技能是一种()A

2、.操作技能B.运动技能C.心智技能D.学习技能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技能的概念和分类的了解。技能指个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定的、合乎法则的动作进行方式。技能可相应地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类。操作技能又称动作技能或运动技能,它是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如书写、体操、骑自行车等技能。心智技能又称为智慧技能或智力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如默读、心算、写作、观察和分析等技能。学生在观察、记忆和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策略也是心智技能的不同形式。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同之处在于动作技能具有外显性、连

3、续性、协调性和稳定性等特点,而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观念性和简缩性特点。换言之,前者主要表现为外显的肌肉骨骼的操作活动,后者主要为内隐的思维操作活动。同时二者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心智是动作技能的调节者和必要的组成部分,动作技能又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和外部体现的标志,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阅读技能应该是一种心智技能。4.一项研究调查了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对在公众场合吸烟的态度,结果如下表所示。那么,性别与对待吸烟的态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是A.0.12B.0.32C.0.48D.0.54答案:B 本题解析:第一个变量“性别”属于真正的二分变量,而第二个变量“态度”属于人为二分变量,这种情形

4、应采用的适宜统计方法为 相关,公式是计算可得出032 故正确选项为B。5.普莱尔在三年里每天三次对其子进行长期观察,并辅之简单实验,完成其心理发展报告,从研究设计上看,属于()A.横断研究设计B.纵向研究设计C.聚合交叉设计D.混合设计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考生对发展心理学主要的几种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有横断研究、纵向研究和聚合交叉研究。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几个年龄(年级)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纵向研究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个体进行追踪,对其心理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也叫追踪研究。聚合交叉研究是将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综合在一

5、起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在纵向研究图式中分段进行横向研究,这样取长补短,保留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优点,克服其缺点,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从纵向发展的角度了解儿童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各种心理变化以及社会历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6.视野中的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远处的对象密度大,近处的对象密度小。这是A.线条透视B.空气透视C.运动透视D.纹理梯度答案:D 本题解析: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来趋于接近,就是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是指远处物体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物清晰。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

6、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这种现象叫运动透视。题中所述是纹理梯度或结构级差。因此本题选D。7.唐德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B、C三种反应,其中反应时最长的是()A.简单反应时B.选择反应时C.辨别反应时D.复杂反应时答案:B 本题解析:简单反应时是呈现一个刺激,被试仅对这个刺激反应,它测得的是反应时的基线时间,所以是最短的反应时。辨别反应时是呈现两个以上的刺激,但被试只要对其中一个反应,比简单反应时多了一个基线时间。选择反应时,指有两个以上的刺激,对每一种刺激都要做相应的反应,包括基线时间、辨别刺激的时间和选择反应的时间。所以,反应时最长的是选择反应时。复杂反应时包括了

7、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8.受挫后,个体表现出与自己年龄和身份不相称的行为,这是()A.攻击性B.冷漠C.退化D.固执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个体对挫折的情绪反应类型的理解和掌握。挫折的情绪性反应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时伴随着的紧张、烦恼、焦虑等情绪反应,它表现为强烈的内心体验或特定的行为反应。情绪反应的形式很多,一般有攻击、冷漠、退化、固执、幻想、逃避、自戕等。其中,攻击是情绪反应中最为常见的,是个体遭受挫折后发泄愤怒情绪的过激行为。攻击有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冷漠是与攻击相反的情绪反应,指个体遭受挫折而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它一般表现在长期遭受挫折或处境十分危险而又无法改变的情况下。退

8、化是指个体受挫折时表现出与自己年龄和身份不相称的幼稚行为,这跟个体失去理智、不能自控或受暗示性提高从而盲信别人有关。固执是个体受挫后,刻板、盲目地重复某种无效行为。幻想是个体通过想象的、虚幻的情境来应付挫折,是个体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目标的放弃。自戕是个体承受挫折能力差,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身,把自己作为发泄愤怒的对象,伤害自己,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采取自杀行为。9.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道德认知问题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科尔伯格C.班杜拉D.皮亚杰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人格理论的特质论的主要提出者是()A.冯特B.荣格C.巴甫洛夫D.奥尔波特答案:D 本题解析:奥尔波特(Allp

9、ort,1937)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11.世界上第一部以发展心理学命名的著作的作者是()A.古德伊洛弗B.普莱尔C.霍尔D.何林渥斯答案:D 本题解析: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渥斯于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以发展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2.在右100名学生参加的测验中,答对某项目的人数为80人,则该项目的项目难度P为A.0.80B.0.20C.0.40D.0.60答案:A 本题解析:题中的测验项目是二分法记分测验项目,其难度通常以通过率来表示,即以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 数的百分比来表示,即P= R/N,P代表项目难度,N为全体被试数,

10、R为答对通过该项目的人数。从这个公式 来看,P值越大,说明难度越小。13.有可能产生动作误差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是()A.最小变化法B.阶梯法C.恒定刺激法D.平均差误法答案:D 本题解析:最小变化法和恒定刺激法都是主试给被试呈现刺激。阶梯法也是,它是最小变化法的一个变式。而平均差误法是被试根据标准刺激,自己调节比较刺激的大小,让比较刺激等于标准刺激,在调整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动作误差。14.安德森(JRAnderson)提出了语言产生的三阶段模型,该模型认为语言产生的阶段包括A.构造、转化、执行B.慨念化、公式化、发音C.构造、转化、发音D.概念化、公式化、执行答案:A 本题解析:安德森(1980)

11、提出语言产生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构造阶段(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转换阶段(运用语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的形式)、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说出或写出)。勒韦(1989)将语言产生的过程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概念化阶段、公式化阶段和发音阶段。15.在实验处理前选择了在某一特征方面具有极端分数(高分或低分)的被试,实验处理后好的一组会退步,差的一组会进步,这种现象被称为A.统计回归B.实验者效应C.分组效应D.统计结论回归答案:A 本题解析:统计回归就是指在实验处理前选择了在某一特征方面具有极端分数(高分或低分)的被试,实验处理后好的一组会退步,差的一组会进步,从而导致测验分数有回归到平均数的

12、趋向。之所以出现统计回归的现象,是因为个体的表现会有一定的波动,连续两次测验分数都高或都低的概率较低。16.初测用的测验并非正式测验,初编题目的数量根据要求应()最终所需要的数量A.少于B.等于C.多于D.有时多于,有时少于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7.“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鲸鱼是哺乳动物”,据此可以推论“鲸鱼是胎生的”。这种推理是A.演绎推理B.逆向推理C.归纳推理D.类比推理答案:A 本题解析:从一般性前提推出特殊或个别性结论的推理过程叫做演绎推理。题干中提到的推理属于演绎推理,18.EPQ中的L量表是指()A.神经症量表B.情绪性量表C.精神质量表D.效度量表答案:D 本题解析:

13、L是效度量表,测量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的程度。L与其他量表的功能有联系,但它本身也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19.斯腾伯格的“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采用的反应时法是A.减数法B.加因素法C.开窗法D.经典反应时法答案:B 本题解析:斯腾伯格的“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是一个使用加因素法分析心理过程的典型实验。20.小张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两所学校可选择。其中,一所是名牌大学,但专业不理想;另一所是一般大学,但专业理想。小张犹豫不决,这种动机冲突是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答案:D 本题解析:多重趋避冲突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每个目标对个体都有吸引力和

14、排斥力。题干中“小张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两所学校可选择。其中,一所是名牌大学,但专业不理想;另一所是一般大学,但专业理想。小张犹豫不决”这种动机冲突是多重趋避冲突。21.“狂喜时手舞足蹈,悲痛时号啕大哭”所体现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答案:B 本题解析:典型的情绪状态包括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爆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题干所体现的情绪状态是激情,22.每次给孩子喂奶时都说“宝贝,乖”,以后孩子饿了哭闹时跟他说“宝贝,乖”,他就会安静下来,这是因为孩子A.形成了经典条件反射B.形

15、成了操作条件反射C.进行了社会学习D.习惯化了答案:A 本题解析:条件反射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的过程建立起来的。本题中“宝贝,乖”属于条件刺激,“奶水”属于无条件刺激,“安静下来”是反应,“奶水”能够使孩子安静下来,这是无条件反射,通过“宝贝,乖”和“奶水”的匹配使孩子在听到“宝贝,乖”时安静下来,这是形成了条件反射。23.可以独立地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是()A.语音B.词汇C.句子D.句法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4.在用差别阈限法制作等距量表时,作为等距单位的是A.最大可觉量B.最大可觉差C.最小可觉量D.最小可觉差答案:

16、D 本题解析:差别阈限法以绝对阈限为起点,以最小可觉差为最小单位制作心理量表。25. 动机的本能理论和驱动理论共同强调的是 A.环境因素B.社会因素C.生物因素D.认知因素答案:C 本题解析:本能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决定的。伍德沃斯:提出行为因果机制的驱力概念,以代替本能概念26.思维过程的最基本形式是()A.分析和综合B.比较和抽象C.具体化D.系统化答案:A 本题解析:思维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操作来实现的。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 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 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27.神经系统最小的功能单位

17、是A.突触B.轴突C.神经元D.胞体答案:C 本题解析: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收和传递信息。28.霍尔(GSHall)提出的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是A.白板说B.复演说C.进化说D.成熟势力说答案:B 本题解析:霍尔提出了心理发展的复演说,霍尔认为把个体心理发展重演了种系进化历史的过程。29.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A.获得解答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表扬D.获得成就答案:A 本题解析:学习的内在动机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推动学习者的动力来自于学习活动本身。与此对应的是学习的外来动机,推动学习者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学习活动之外,例如分数、表扬等。30.

18、3岁前儿童主要是()A.想象思维B.抽象思维C.动作思维D.情绪思维答案:C 本题解析:参考第8题。31.下列对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中理论与能力的匹配正确的是A.成分亚理论一分析性智力;情境亚理论一实践性智力;经验亚理论一创造性智力B.成分亚理论一实践性智力;情境亚理论一分析性智力;经验亚理论一创造性智力C.成分亚理论一分析性智力;情境亚理论一创造性智力;经验亚理论一实践性智力D.成分亚理论一创造性智力;情境亚理论一实践性智力;经验亚理论一分析性智力答案:A 本题解析: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分别是分析性智力、实践性智力和创造性智力,他提出了三种理论来解释这三种智力,分别是成

19、分亚理论、情境亚理论和经验亚理论。32.特雷恩(R.Tryon)的选择性繁殖实验证明了A.可以通过训练改善老民的迷宫学习能力B.老鼠的迷宫学习能力与其自然成熟相关C.老鼠的迷宫学习能力受其基因组成的影响D.老鼠比鸽子具有更好的迷宫学习能力答案:C 本题解析:特雷恩(R.Tryon)的选择性繁殖实验证明了迷宫学习能力强的老鼠进行交配的子代迷宫学习能力也强,迷宫学习能力差的老鼠进行交配的子代迷宫学习能力也差,即老鼠的迷宫学习能力受其基因组成的影响。33.一般研究认为,婴儿在56周,出现的情绪反应是()A.悲伤B.愤怒C.依恋D.微笑答案:D 本题解析:婴儿的情绪发展特点是:56周时,出现对人的特别

20、的兴趣和微笑,即社会性微笑。34个月,婴儿出现愤怒、悲伤。68个月,婴儿出现对最熟悉、亲近者的依恋,并随之产生对陌生人的焦虑及分离焦虑等。1.5岁左右,出现和自我意识相关的情绪,如羞愧、自豪、内疚等。同时,原始、最初的情绪反应如笑、哭、恐惧等也不断分化、发展。惧怕情绪在第一年的下半年开始有所增加,如婴儿不敢玩一个活动发声的新玩具,不敢跨越视崖等。他们还常常表现出“认生”,即陌生人焦虑。34.心理特性是通过()形成并表现出来的A.认知过程B.心理过程C.意志过程D.情绪、情感过程答案:B 本题解析:心理特性是通过人们所具有的心理过程形成和表现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意志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35

21、.在秩和检验中,当两个样本容量都大于10时,秩和分布为()A.t分布B.接近t分布C.接近正态分布D.接近F分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秩和检验的理解。一般认为当两个样本容量都大于10 时且,秩和T的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其平均数及标准差如下: ;其中,为较小的样本容量,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1.MMPI中的几个效度量表是()A.说谎量表B.疑问量表C.诈病量表D.校正量表答案:A、B、C、D 本题解析:MMPI还设置了四个量表去识别被试是否作假,它们分别是说谎分数、诈病分数、校正分数和疑问分数。2.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叫()A.语言的加工B.语言的理解C.语

22、言的表征D.语言的产生答案:C 本题解析:语言在人的记忆系统中的存储形式叫做语言的表征。3.高等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视觉皮层同样具有()等特征侦察器A.边界B.直线C.运动D.方向答案:A、B、C、D 本题解析:高等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视觉皮层同样具有边界、直线、运动、方向、角度等特征侦察器,由此保证了机体对环境中提供的视觉信息做出选择性的反应。4.奥苏伯尔提出学习动机包括A.认知驱力B.自我提高驱力C.附属驱力D.自我实现驱力答案:A、B、C 本题解析:奥苏伯尔对于学习动机的论述具有包容性,他不认同完全强调内在动机的看法,也不认同完全强调外来动机的看法。他认为,有三种内驱力推动个体的学习,只不过在不

23、同年龄阶段,对于不同的种族、性别的学生影响其学习的三种内驱力所占的比例不同。5.经过色散后不能再继续分解的光叫单色光,如()光和紫光等A.红B.橙C.黄D.绿答案:A、B、C、D 本题解析:经过色散后不能再继续分解的光叫单色光。如红、橙、黄、绿、蓝、紫等。6.符合注意双加工理论观点的有()A.自动化加工是由刺激自动引发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不需要随意注意,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B.自动化加工的速度很快,不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C.控制加工是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要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D.控制加工更为主动和灵活,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答案:A、B、C、D 本题解析:双加工理论认

24、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加工;自动化加工是由刺激自动引发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不需要随意注意,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自动化加工的速度很快,由于不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所以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控制加工是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它需要注意的积极参与,要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与自动化加工相比,控制加工更为主动和灵活,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控制加工经过充分的练习之后,有可能转化为自动化加工。熟练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动作信息由控制加工向自动化加工转化的过程。7.维果茨基的观点包括A.心理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一历史的发展B.心理发展以心理工具为中介C.心理发展是由外向内的内化过程D

25、.心理发展存在学习的最佳期限答案:A、B、C、D 本题解析:维果茨基是社会文化一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的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以心理工具(语言、符号)为中介,是内化的过程。同时他论述了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他认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要创造最近发展区。他认为心理发展存在学习的最佳期限。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8.兴趣的品质有()A.兴趣的广度B.兴趣的中心C.兴趣的稳定性D.兴趣的效能答案:A、B、C、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兴趣品质的理解和掌握。兴趣有不同的品质。 即 兴趣的广度,指兴趣范围大小。有人兴趣广泛,有人

26、兴趣狭窄。一般地说,兴趣广泛有利于人们获得较广博的知识。 兴趣的中心,指对某个特定领域的事物形成更浓厚、更强烈的兴趣,它能推动人们较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 兴趣的稳定性,指对事物具有持续、稳定的兴趣。 兴趣的效能,指兴趣能积极推动人的活动,提高活动效能。 9.在奥苏伯尔看来,有意义学习的前提包括A.学习材料应具有逻辑意义B.学习者应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C.学习者需积极主动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D.学习者拥有同化学习材料的先前知识答案:A、B、C、D 本题解析: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是指学习材料本身要具备逻辑意义,主要条件是指学习者要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

27、具备同化新知识的认知结构、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10.能反映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特点的是A.描述性B.定性的C.定量的D.实践性答案:A、B、D 本题解析:我国古代的在理论、实践等方面均对心理测量做出过贡献,但总体上我国古代心理测量具有描述性、定性而非定量的、实践性等特点。11.动机的功能有()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C.维持功能D.调整功能答案:A、B、C、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包括()A.心理原因B.生理原因C.社会原因D.人格原因答案:A、B、C 本题解析:第二反抗期的成因,集中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生理方面,由于身体加速成长,生理迅速成熟,

28、使少年儿童产生了“成人感”,同时中枢神经的兴奋性过强,对刺激反应强烈。心理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飞跃发展,使他们进入“心理断乳期”,在心理上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要以独立人格出现。社会因素方面,进入中学以后,学校环境和教与学的要求提高,激励他们产生“长大成人”的责任感。13.成年初期个体在观察力方面具有()A.主动性B.被动性C.多维性D.持久性答案:A、C、D 本题解析:在观察力方面,成年初期个体具有主动性、多维性及持久性的特点,既能把握对象或现象的全貌,又能深入细致地观察对象或现象的某一方面,而且在实际观察中,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持久性进一步增强,精确性和概括性也明显提高。14.下列关于选择

29、反应时的表述,正确的有A.选择反应时与选择刺激数目之间呈线性关系B.刺激一反应之间的相似性越高,选择反应时越长C.准备状态与不同选择反应时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D.个体成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反应时缩短答案:A、C 本题解析:选择反应时指的是依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选择反应时与选择刺激数目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故A项正确。被试的准备状态的好坏对反应时的测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故C项正确。BD说法错误,15.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A.发展水平的差异B.表现早晚的差异C.结构差异D.性别差异答案:A、B、C、D 本题

30、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能力的个别差异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结构的差异和能力的性别差异。16.能够影响反应时的因素有()A.刺激选择数目B.被试的动机C.任务的难度D.个体差异答案:A、B、C、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7.以概念形成的方式获得的概念类型有A.具体概念B.初级概念C.日常生活中概念D.定义性概念答案:A、B、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8.伊扎德用新的技术手段研究婴儿情绪表达能力,认为()A.婴儿出生时已具有五种面部表情迹象:惊奇、苦恼、厌恶、微笑、感兴趣B.34个月婴儿会表示愤怒C.57个月出现蔑视、内疚等复杂情绪D

31、.1岁后婴儿能表示恐惧和害羞答案:A、B 本题解析:伊扎德是当代美国和国际著名的情绪发展研究专家。伊扎德特殊的贡献在于,编制了面部肌肉运动和表情模式测查系统(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Max,1979)和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Affex,1980),给表情识别提供了一个客观依据。他关于婴儿情绪发展的研究及据此提出的情绪分化理论,在当代情绪研究中有很大的影响。他认为婴儿出生时具有五大情绪:惊奇、痛苦、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46周时,出现社会性微笑;34个月时,出现愤怒、悲伤;57个月时,出现惧怕;68个月时,出现害羞;半岁1岁,出现依恋,分离伤心、对陌生人恐惧;15岁左右,出现羞愧、

32、自豪、骄傲、操作焦虑、内疚和同情等。19.某考生学会了z检验之后,也能够在检验中采用Z的检验步骤进行解题,这是学习过程中的()A.正迁移B.水平迁移C.顺向迁移D.自迁移答案:A、B、C、D 本题解析:从学习的效果看,该现象属于正迁移;从迁移的情景来看是水平迁移;从迁移的方向来看是顺向迁移;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自迁移、近迁移和远迁移。如果个体经验能迁移到结构特征与表面特征都基本相同的其他情境中,属于自迁移。本题也属于自迁移。20.米德认为影响自我的他人包括A.概化他人B.亲近他人C.重要他人D.社会他人答案:A、C 本题解析:米德认为影响自我的他人有两类,一类是概化他人( the ge

33、neralized others),另一类是重要他人(thesignificant others)。概化他人即社会文化整体。重要他人即影响个人生活和人格成长的中心人物,如父母、老师和导师等。21.下面是F分布特点的是()A.F分布是一个正偏态分布B.F分布具有可加性,F分布的和也是F分布C.F总为正值D.当组间自由度为l时,F值与t值相同答案:A、C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F分布特点的掌握程度。F分布的特点:F分布是一个正偏态分布;F值总为正值;当组间自由度为1时F检验和t检验的平方和相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22.传统观点认为()是老年期的基本特征A.老化B.衰退C.发展D.丧失

34、答案:A、B、D 本题解析:传统的观点认为,从出生到老年,心理机能是不断发展的,而到老年以后便开始衰退。这种变化只能称作“老化”,不能叫做“发展”,尤其是把老年期看作是一生获得的丧失时期。这里的丧失主要是指心身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的丧失,这些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内容的相继丧失,被认定是老年期的基本特征。23.在识字量对不同年龄儿童阅读理解成绩的影响一文中,自变量是指()A.识字量B.年龄C.阅读理解D.成绩答案:A、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4.老年人的人格变化表现在()A.不安全感B.孤独感C.审美观D.冲动性答案:A、B 本题解析:老年人的人格变化表现在: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

35、性差;拘泥刻板,速度减退;趋于保守;回忆往事。25.应用减数法进行证实的实验有()A.句子一图画匹配实验B.字母转换实验C.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实验D.心理旋转实验答案:A、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6.大多数象棋大师只看棋谱5秒,就能几乎百分之百地重新把棋子按原位置摆好,这是由于他们利用了()A.组块B.听觉信息C.下棋经验D.数字编码答案:A、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7.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结构包括()。A.自我B.本我C.超我D.私我答案:A、B、C 本题解析: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中包括自我、本我和超我三个成分,人格结构中的这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行其责

36、。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的状况;而当三者发生冲突无法解决时就会导致心理疾病。28.属于掌握目标定向学习者的表现的是A.将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B.使用深层加工策略C.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D.看重与他人成绩的比较答案:A、B、C 本题解析:掌握目标定向学习者将成就情境看做是提高自我能力的机会,把对任务的掌握和自身能力的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因此他们不看重与他人成绩的比较,失败时会归因到努力不足上,认为继续努力就会取得成长,会使用深层加工策略学习所学材料,选择那些有挑战性、能够提高自我的任务。29.奥苏伯尔根据学习的性质将学习划分为A.有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答案:

37、A、B 本题解析:奥苏伯尔根据学习的性质(即新旧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30.皮亚杰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A.成熟B.物理因素C.社会环境D.平衡答案:A、B、C、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观点的理解和掌握。皮亚杰认为,儿童不是只能被动地等待环境的刺激,而是会去主动地寻求刺激,他们通过对客体的操作活动与周围环境打交道,积极地建构知识。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三.问答题(共35题)1.试说明神经冲动传导的基本方式及什么是电传导和化学传导?答案: 本题解析:1.当有刺激作用

38、于神经时,神经元由相对静息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的传导有两种重要的方式:神经细胞内的电传导和神经细胞间的化学传导。2.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是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由于细胞膜表面兴奋部位与静息部位的电位差产生电流,这种反复进行的作用下的传导就是电传导。3.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在突触间借助神经递质完成。其间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2.简述测验等值的含义及其条件。答案: 本题解析:(1)测验等值的含义测验等值就是通过对考核同一种心理品质的多个测验形式做出测量分数系统的转换,进而使这些不同测验形式的测验分数之间具有可比性。(2)测验等值的条件同质性。被等值的不同测验形式所测的必

39、须是同一种心理品质,测验的内容与范围也应该基本相同。不是测同一种心理品质的测验是不能被等值的。等信度。被等值的不同测验形式必须有相等的测验信度。不能指望一个低信度的测验通过与一个高信度的测验等值而提高自身的可靠性。公平性。公平性是指考生参加被等值的不同测验形式中的任何一个形式的测试,等值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不能出现参加不同形式的测试经等值后的结果有高有低的现象。可递推性。如果测验x与测验y之间有等值转换关系f(x)=y,测验y与测验z之间有等值转换关系g(y)=z,那么一定有测验x与测验z之间的关系h存在,h(x)=gf(x)=z。这种递推关系还可以推至更多的被等值的测验形式。对称性。对两个待

40、等值的测验形式x与y,无论等值转换从哪个测验出发,所获得的等值对应关系是相同的,即如果从形式x出发,获得等值关系f(x)=y;从形式y出发,获得等值关系g(y)=x,则一定有f=g-1,也就是说,与g-定是互逆的关系。样本不变性。测验x与测验,的等值关系是由x与y本身的内在性质决定的,与为寻找这种等值关系而采集数据时所使用的样本没有关系,也与采集数据时测验的情境没有关系。 不同的研究者在研究相同的心理特征时独自编制了相应的心理测验,并使用这些心理测验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如果能够对使用不同的心理测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就能够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对不同心理测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就需要测验等值处

41、理。然而并不是所有测验都能进行测验等值处理,必须符合上述的种种条件。3. 简述制作心理物理量表的感觉比例法的基本步骤。 答案: 本题解析: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首先呈现一个阈上物理刺激作为标准刺激,然后让被试调节另外一个变异刺激,并随时判断该变异刺激所引起的感觉量是标准刺激所引起的感觉量一半、一倍还是指定的某一比例,这样可以获得某一强度的变异刺激所引起的不同感觉量的关系的量表。(2)在比较完毕后,可以变化标准刺激的强度,然后再选择一个变异刺激进行调节产生不同物理刺激强度所对应的不同比例感觉量的关系量表。(3)通过上述的比较,就可以建立物理量和心理量之间关系的量表。 感觉比例法又称分段

42、法。这是制作感觉比例量表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该方法的基本逻辑是:通过物理量所引起的感觉量加倍或减半或按照某一特定的比例变化来建立的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的关系。4. 简述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答案: 本题解析: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冲突的过程,动机进行限制。其关于人格发展的主要观点包括:(l)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观点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理论阐述了人格的三种心理成分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种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整合。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亦即弗洛伊德在早期所提出的无意识。它包括一些基本的生物反射和驱力。人出生时,人格全是本我,本我是人格的立法者,其基本机能是寻求能满足机体本能的对象,追求最大的

43、快乐并使痛苦减至最小。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是人格的意识和理性部分,反映了知觉、学习、记忆和推理等儿童正在发展的能力,它的功能是运用现实手段满足本能。超我是人格的法官,它是人格当中内化了的道德标准,从自我发展而来,代表着理想,追求完美。在成熟的、健康的人格中,这三种成分保持着动态的平衡:本我表达基本需要;自我约束本我的j中动,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现实的手段来满足这些需要;超我判断自我解决问题的策略在道德上是否可以接受。(2)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发展的阶段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发展就是性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之所以有区别,是由于其性生活的发展所造成的。弗洛伊德所说的性生活,不仅包含两性关系,

44、而且也包含身体的舒适和快乐的情感。他把性的能量称为“力比多”。力比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刺激这些区域可以产生快感,这些区域称作性感区。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性感区不断发生转移,性感区的变化决定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以此为依据,弗洛伊德把,童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口唇期(0-1岁):性本能主要集中在口唇,因为婴儿从吸吮、咀嚼、咬等口唇活动中可以获得快感。肛门期(1-3岁):自发排便是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大小便训练可能引起父母和儿童较大的冲突。前生殖器期(3-6岁):愉快来自于性器官的刺激,儿童对异性父母有乱伦的愿望(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这种冲突引发的焦虑,会导致儿童内化性别角色的特征以及

45、同性父母的道德标准,超我开始产生。潜伏期(6-11岁):前生殖器期的创伤引起性冲突的压抑,性活动转移到学习和充满活力的游戏活动中。随着儿童在学校获得更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对社会价值的内化,自我和超我继续不停地发展。青春期(11_12岁开始):青春期的到来唤醒了性冲动,青少年必须学会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表达这些冲动。如果发展是健康的,婚姻和抚养孩子就能够满足这种成熟的性本能。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如果儿童得到了太多或太少的满足,性心理发展就不能顺利进行,停滞在某一阶段,即“固着”( fixation)。这可能导致各种心理疾患,成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根源。 注意将人格的三个成分和人格发展阶段联系起来,人格的

46、三个成分是在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中顺次产生、发展并逐渐整合。5.反应时实验的因变量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以它们为因变量的指标要遵循什么原则?如何对这一原则进行检验?答案: 本题解析:(1)反应时实验有两个基本的因变量,分别是速度和准确性。(2)速度和准确性具有反向的关系,即速度快,准确性低;准确性高,速度慢。(3)反应时实验以速度和准确性为指标,应遵循速度一准确性权衡的原则。即要求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越快越好,尽可能避免以牺牲正确率为代价提高反应速度,或者是以降低反应速度为代价提高正确率。(4)检验速度一准确性权衡的方法是:根据反应时数据将被试划分为快速反应组和慢速反应组,并

47、对两组的错误率进行检验,如果快速反应组的错误率显著高于慢速反应组,说明可能存在违背速度一准确性权衡的原则的问题;如果快速反应组和慢速反应组的错误率差异不显著或者快速反应组的错误率显著低于慢速反应组,说明没有违背速度一准确性权衡的原则。另一种情况是当反应时差别不大时,可能通过全距、标准差等指标和画数据图等方式考察正确率的波动情况。 在反应时实验中,显而易见反应时是因变量,但是反应时往往受到准确性的影响,因此反应时实验除了反应时这一当然的因变量外,还有准确性这一因变量。6.什么是反应时间研究中的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现象?答案: 本题解析:【答案要点】人在完成反应时任务中,平衡速度与准确性的操作特征称为

48、速度一准确性权衡(speed-accuracytrade-off)。被试有时会以牺牲准确性为代价去换取反应速度,有时则会以牺牲反应速度为代价去换取反应准确性,即被试能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权衡反应速度和反应准确性的标准用以指导他的反应。由于反应时间部分地依赖于错误率,所以,在选择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时,既要考虑反应的速度,也要考虑反应的准确性。也就是说,反应时间不是一个单一的因变量,而是一个多维的变量。只有当错误率在自变量的所有水平上都保持恒定时,反应时间才可能是一个单一的因变量。7.简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关系。答案: 本题解析:【答案要点】 (

49、1)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三个结构,它们在记忆保存时间、记忆编码和记忆容量等方面均表现出差异。瞬时记忆是指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像的记忆,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一般信息保存时间为0252秒钟,以物理特征编码,因此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容量较大。当信息受到注意,即得到识别,进入短时记忆,若没被注意则很快消失。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在一分钟以内的加工处理的记忆,是记忆系统的中间阶段,它保持时间约5秒2分钟。一般以言语听觉形式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编码,其信息容量为72组块。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被言语复述则转入长时记忆,而对未经复述的信息或超容量的信息则会

50、随时间流逝衰退而被遗忘。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和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时间在1分钟以上,容量没有限度,信息来源多为短时记忆。信息编码形式主要有;语义类别编码,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和主观组织。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贮存主要有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容量是巨大的,所贮存的信息具有备用性特点,其信息不能提取和错误提取是由于受到干扰抑制所致。 (2)三者之间的关系。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认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记忆种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他们是密切配合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记忆系统。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三个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感觉记忆

51、系统的功能就是把信息保存足够长的时间,从而使一些信息能够被传送到第二个记忆系统短时记忆。我们日常大部分记忆内容都要经过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处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短时记忆是一张工作的桌子,被放在一个装满文件夹(长时记忆)的大档案库之前。当信息进入仓库时,它首先被放在桌子上处理。因桌子小,必须不断把桌面清除干净,以便为重要信息的处理腾出地方,使这些重要的有意义的信息进入文件夹。当我们利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时,需要把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调回到短时记忆中。 8.简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联系和区别。答案: 本题解析:(1)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联系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均为研究及度量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相关系数和一元线性回归系数具有联系,其公式是:相关系数的平方就是一元线性回归中的决定系数,可解释两变量共变的比例。(2)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相关分析旨在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回归分析旨在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可能形式,找出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的合适的数学模型,并用这个数学模型来表示这种关系形式。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都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变量的双向的关系,不管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回归分析的目的在于用某一变量去预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形,往往是单向地分析两变量的变化关系,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