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旅游资源开发分析研究旅游管理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97110910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涟源市旅游资源开发分析研究旅游管理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涟源市旅游资源开发分析研究旅游管理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涟源市旅游资源开发分析研究旅游管理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涟源市旅游资源开发分析研究旅游管理专业(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要:自二十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飞跃发展,各行各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旅游产业更是如火如荼。随着全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生态理念的推广,游客心理也发生着变化,日益追求更高精神和物质体验,对旅游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因此,对于旅游产业而言,亟需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加入地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个性化,多元化旅游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持续创造旅游经济效益。鉴于此,在本文中,主要以湖南省涟源市旅游资源开发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研究该市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涟源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涟源;旅游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1导论1.1研究

2、目的与意义1.1.1研究目的对于地方经济而言,旅游资源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良好的旅游业发展,能够极大提升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地方经济的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息息相关,因此,对于湖南省涟源市而言,其通过大力发展本地旅游产业,促进旅游资源开发,但当前其开发仍存在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为提高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通过研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涟源市可持续发展。1.1.2研究意义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旅游行业,逐步形成代表性产业,进一步推进了国家旅游资源的发展,资源的

3、有效利用进行由小变大的转变。人流量的加大使得国内市场平稳有序进行,促进了旅游产品的发展。当前,各地区把旅游业发展成为该省地区或直辖市的领导产业或者核心产业比比皆是,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繁荣兴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建设。涟源市的旅游发展需要科学规范的设计方案和规划,与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相一致,带动其经济发展。旅游业中资源是核心,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开发资源为中心工作和首要工作内容,应放于突出位置。这也给涟源市旅游发展明确了方向,应进一步加大涟源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丰富城市旅游文化和特色,打造旅游业的优势,维持旅游生态,推进旅游业的持续稳步发展。1.2国内外研究动态1.

4、2.1国内研究动态2003年,以陈福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对于旅游资源开发而言,其主要以旅游业作为基础,同时根据市场相关需求,特色化开发本地旅游产业,在本地传统文化背景下,打造个性化,特色化旅游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本地经济效益。同时,该学者认为,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技术系统工程,在该过程中实现了旅游资源向旅游业的发展和转变。2005年,以覃海宁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是对旅游资源的整合;第二,是旅游资源的构造。对于旅游资源整合而言,其是在资源构造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创造。同时该学者认为,在城市建设和规划前期,便应考虑城市资源的

5、开发等旅游要素,为打造特色,和谐统一的城市旅游文化奠定基础。2009年,以周涛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应提前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同时能够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审批,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审批手续,避免产生贪污受贿,资源浪费污染等问题。 2014年,以天娜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其与城市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两者共依共存,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进一步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同时,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进而加强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2014年,以牛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6、进行,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存。同时该学者认为,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方面能够提高本地经济的效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旅游资源的良好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以许彦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旅游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的方向相匹配,一定程度上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同时,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与当地文化特色相结合,提高当地经济水平的同时,提高本地人民的生活水平。2015年,以马建平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对一些欠发达地区而言,虽然该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因该地区的位置偏僻或环境恶劣等因素,影响了该地区的资源开发建设,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该地

7、区经济效益较差,居民生活水平较低等问题。同时,马建平教授以广西贫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该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以及该地区旅游产业建设,资源规划布局等多方面内容,进而根据该地区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从融资渠道,旅游特色,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进而促进该地区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2016年,以刘爽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虽大大提高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效益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应进一步加强对本地风俗民情等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保留城市传统文化特色。另外,对于城市资源的开发和审批,应建立完善的审批体系和监督制度,对于存在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应加强管理

8、,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2016年,刘菁婉,韩瑞丽以淮南市为例,针对该地区开发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淮南市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丰富,但现阶段开发资金匮乏,融资途径较少无法持续推进淮南市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开发。该学者认为要想对该城市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丰富融资途径引入风险投资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陈希勇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族地区可持续开发旅游资源的前提条件,也是基础保障。四川少数民族相对较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该学者以稻城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对稻城开发旅游资源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有针对性提出相关的改进策略。2016年,以魏耀山为代表

9、的学者以泰山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泰山作为旅游景点的成功要素,其中,泰山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风光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是泰山成功开发的原因之一。因此,进一步对泰山地质遗址档案进行整合,以及科学开发,在保护泰山地质遗址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泰山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促进了其经济发展。 2018年,以孔繁荣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基于科学,合理的态度展开,正确认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出现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同时,对于旅游景点的定位,并结合城市发展趋势和文化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旅游景点。2019年,以常权威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旅游资源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

10、要的地位,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能够大大促进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该地区经济效益和人民收入水平,同时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开发,能够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1.2.2国外研究动态20世纪80年代初,以Myriam Jansen-verbeke为代表的学者提出,旅游资源的成功开发,应具备三方面要素,第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环境特征,第二,建立完善的休闲娱乐区,第三,配备完善的设备设施。 20世纪90年代初,以Schouten为代表的学者提出,旅游景点的设置,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是人工景点,第二,是天然景点,第三是特殊事件而形成的景点。21世纪初,Jonathan提出

11、旅游吸引物主要涉及以下5种:第一是自然景观,第二是休闲活动,第三是文化,第四是娱乐,第五是节日。AlanFyall在研究了苏格兰旅游资源开发的合作模式后,指出旅游资源开发合作时,不仅要在不同旅游资源间实现合作,同时也要在旅游组织间合作。随着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由开发旅游资源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研究逐渐成为研究重点。PualBurnt,AlnaDnaster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只有规模大的旅游资源区才会聘用专业的市场顾问进行市场调研,并指出开发旅游资源需要全面了解游客的不同需求,即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旅游资源,才能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2003年,以程敬云为代表的学者认

12、为: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保护历史地段具有重要意义,开发与保护的理念需要同时贯彻。1.2.3述评相比于国外成熟的旅游资源开发实践和理论,我国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一些理论和方法仍在探索阶段,但综合而言,我国资源开发研究具备较快的发展速度,在借鉴先进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对资源开发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在本文中,以涟源市资源开发作为研究对象,国内外对相关的研究和理论较少,同时,许多先进的实践理论和方法并不适用于涟源市的资源开发,因此,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涟源市资源开发进行研究,探究涟源市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该市经济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3主要研究内容、创

13、新之处及研究方法1.3.1主要研究内容在本文中,以涟源市旅游资源开发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根据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主要可分为以下四方面内容:第一,对该研究的意义进行叙述;第二,对国内外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叙述;第三,以涟源市旅游资源开发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该市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四,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涟源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3.2创新之处在本文中,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以涟源市旅游资源开发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涟源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其针对性更强,更符合

14、实际需求,为涟源市旅游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3.3研究方法(1)文献查阅法:通过在网络,图书馆等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查阅。(2)归纳法: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根据涟源市的实际情况,探究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2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2.1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点2.1.1旅游资源的概念对于旅游资源而言,其是地理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形成,包括历史,文化,资源,和地质等特征,其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包含着丰富的物质属性以及精神属性。对于物质属性而言,其主要作为实体而存在,由特殊的地理环境所构成。对于精神属性而言,其较多由

15、历史,文化等通过一定时期而形成。总而言之,旅游资源蕴含着一系列的事物和人文等各方面因素,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游客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对于城市旅游业而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般而言,旅游资源通过科学合理开发,进而形成城市的旅游景点,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而言,旅游资源需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才能满足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物质和精神有更高追求,特色化,多样化以及个性化景点成为人们的选择。因此,只有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满足多方面需求,促进旅游业的长期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可将其整个过

16、程看为一个经济技术系统工程,通过该工程,实现对资源的再次开发利用,进而提高资源的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城市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对于旅游资源开发而言,其主要致力于打造独特的,多样的,个性化的旅游景点,丰富其文化和内涵,提高游客的吸引力,增加城市经济效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2.1.2旅游资源的特点对于旅游资源而言,其本身具有垄断性,季节性,多样性,以及民族性等特点,具体如下所述:多样性:对于旅游资源而言,因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不同,而形成的旅游资源也有所不同。季节性:一年之中,大多数景点因其景色的不同可分为淡季和旺季,季节性特征较明显,如一些海滨城市,因其夏季

17、,空气湿润,温度适宜,成为许多游客的避暑胜地,此时游客较多,经济效益高,此为旺季。而等到秋冬季,该景点游客较少,经济效益较差,此为淡季。总而言之,景点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根据景观的不同,游客数量也有所不同。 垄断性:旅游景点的垄断性代表着其独特性,相比于其他资源,其凭借独特的景点特色或文化特征等,具有唯一性和代表性,能够凭借这些特征,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如我国万里长城,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成为城市的文化代表和形象代表等。民族性:我国幅员辽阔,人员众多,拥有56个民族,各地区文化和历史也有所区别。对于旅游资源而言,因地区的不同,文化的不同等,具有较强的民族性特征,如一些少数民族,其服饰

18、装束,饮食小吃,居住环境,以及语言等各具特色,其地方景点也带有着强烈的民族性特色如北京的四合院,内蒙古的蒙古包,彝族的火把节,以及傣族的泼水节等,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旅游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以及人文特色等,在代表着城市形象的同时,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2.2.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对于旅游资源而言,其开发过程应本着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展开,保护生态环境平衡,避免出现过度开发与资源浪费等问题。具体主要包括协调性原则,特色原则,保护性原则,以及市场导向原则。 协调性原则:在城市发展中,不仅仅需要旅游资源的开发,还需要多项产业的

19、共同支撑,因此,对于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应科学合理把握资源开发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确保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同时,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尽可能与城市未来发展方向一致,保持整体步调一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保护性原则: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注重人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避免出现开发过度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政府等相关部门加强对资源开发的监督和审批,确保资源开发有序进行。 特色原则: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游客量的多少,游客量越多,其资源开发也就越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秉持着特色,多元及个性

20、化原则,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才能吸引各地的游客前来。同时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在吸引游客前来的同时,能够宣传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性原则: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着重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市场导向原则:在对旅游资源开发初期,应结合该地的文化特色,进行市场调研,真实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喜好,确保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但需注意的是,了解市场需求并不代表着完全根据游客的喜好进行资源的开发,对于一些低俗,有害的资源应尽可能避免,或禁止开发,确

21、保旅游资源的开发蕴含着积极的,向上的正能量。对于旅游资源而言,其开发应满足国家相关规定需求,符合当地经济发展趋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2.3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包括多项内容,主要涉及对多项旅游景点,单项旅游景点以及综合旅游景点的开发。其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第一,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对,水电,道路,厕所等设施的建设;第二,对服务设施的建设,包括住宿,商店,娱乐的建设;第三是对旅游景点的开发,包括景点的设置,开辟和建造;第四是对景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招聘,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需要工作人员的参与,因此加强对景区人员的招聘和培训,提高其管理的专业度,为游客提供全方面的

22、高质量服务。2.4开发旅游资源的意义2.4.1经济方面对于旅游资源开发而言,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旅游业其主要作为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促进了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三大产业的比例有所调整。同时,良好的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大幅度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提高城市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旅游业发展在吸引各地游客到来的同时,也为当地人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并促进了关联行业的发展。2.4.2社会文化方面通过旅游资源开发能够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不同人群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传播,对社会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

23、,对于旅游资源开发而言,其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本地传统文化,同时对本身的文化形象进一步丰富,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形象,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旅游景点进行企业交流,团建活动等,进一步丰富了社会活动内容。2.4.3环境方面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的城市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遗址,开展了一系列的历史遗址保护行动。同时,旅游资源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化建设和环境卫生改善,创建干净卫生的文明城市形象。另外,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进一步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推广,促进了城市、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3涟源旅游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3.1涟源市旅游资源概况涟源市是一个

24、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山势雄伟,城市。 它既有久远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变化多端的自然景观,构成了具有独特特色和深厚韵味的旅游资源体系。 北面是有着“三湘一秀”称号的湄公河公园,园区内有奇形怪状的山,有清澈的溪流以及奇妙的溶洞。而南面是龙山公园,这是较为著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 这里森林资源丰富,有着 “天然氧吧” 之称。涟源有着久远的文化内涵,是湘军的源头,富含湘军文化,文学大作围城就是以此为背景,当然还有一些具有独特特色的珠梅抬故事等。 下文将会对涟源市的情况一一进行介绍。3.1.1涟源市自然旅游资源凭借优异的地势,在涟源市有着十分齐全的自然旅游资源。诸如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类的品牌性资源让涟源

25、市在地质地貌方面的资源十分优异,而白马湖、飞水崖等高品质的水域资源,以及龙山森林公园、洪水岭森林公园等等森林生态资源的相辅相成,让涟源市的资源体系得到了很好的完善,也吸引了众多游客来到涟源市观光游玩。如表3-1所示。表3-1涟源市部分景观表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湄江的风景最大的特色就是奇,集中地景点,不管是奇景还是险境亦或者是神旅在这里都能找到。奇洞、绝景、秀水、绿洲、帝陵、寺庙、峡谷、飞瀑等等景观,让湄江的景观十分齐全。并且因为低山岩溶地貌的优势,独特的地质构造让湄江拥有诸多世界稀有地质遗迹,比如仙人府的“天生桥”,藏君洞的“天然壁画”等都是拥有着十分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科普价值的综合性景区。龙山森

26、林公园位于湘中娄底涟源市南部的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省级森林公园,有着9286.12公顷的面积,庞大浑厚的山体,让龙山公园的山势显得十分挺拔高耸,并且因为如龙的山形,让它在众多山峰中小有名气。洪水岭森林公园位于“围城”涟源城郊的洪水岭风景十分优美,从宋朝就开始修建的石板路,有3000多米长,在山腰和山顶间蜿蜒曲折的石板路,将整片原始次森林都给贯穿了。并且这条路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并且这座美丽的森林公园虽然没有高峻的但是,但是其连绵的山势,使之有着“十里林海”的美名。飞水涯在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龙山中,有着刺激的飞水漂流。交通便利的飞水涯景区,是一个十分好的消夏避暑的好地方。多个8米的落

27、差让游客在感受飞水漂流乘船飞流而下的时候,既能看到在巍峨的群峰,又能观赏到郁郁葱葱的森林,十分惬意。3.1.2涟源市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指的是在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种社会环境、古人的生活遗留、当地的民风民俗等等人文景观,因为这些人文景观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更是历经岁月长河的洗涤后留下的丰富的精神物质财富,它更是当今人类社会各个侧面的反应,所以在众多旅游资源中,旅游者对于人文资源十分好奇。在对涟源市的人文景观进行打造的时候,可以通过对美术公馆、游乐园等人类社交活动中心的打造进行,也可以通过对电影节、戏剧节、民间特色风俗活动的举办来招揽游客,进而打造更适合涟源市的现代人文旅游资源。除此之外,

28、对于涟源人文旅游资源的打造,还可以借用涟源市深厚的人文底蕴进行。湖湘文化与梅山文化的交汇,让涟源市人才济济,将“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诗词之乡、全国科普先进市”等荣誉称号先后纳入囊中。著名文学家钱钟书在蓝田讲学时,创作了围城,围城文化也因此得以诞生。并且受到章惇发展梅山文化的影响,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文撒墨,让“诗文化”在这里长盛不衰,而这些特色文化,以及遗址遗迹都是涟源市可以利用的人文旅游资源。3.2涟源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3.2.1建设龙山高山养生度假区涟源市将华夏中药文化园打造成涟源市的旅游核心平台,将中医养生、保健养生等项目为发展重心,并将中医药文化、湘军文化、涟商文

29、化设为涟漪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内涵,打造长株潭高档养生旅游景区。对景区进行构建的时候,将龙山设为景区的主轴,杨市、茅塘、荷塘、白马、金石紧紧围绕主轴发展,打造资源共享,相辅相成的龙山旅游区。3.2.2开展旅游活动,提高知名度这些年来,涟源市举办了不少旅游节庆活动。比如说渡头塘的油菜花观光文化旅游节就在2018年成功举办,而涟源古仙界的帐篷文化旅游节记,以及古塘金秋梨采摘节,等活动在2019年的成功举办。不仅仅能对涟源市的旅游文化进行丰富,而且其本身就有的吸引力,还可以将涟源市乡村旅游名气打出去,增大涟源市旅游产业的影响度。3.2.3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的融合度不高虽然梅山文化,围城文化、药文化等等

30、,经过历史积累的文化符号,使得涟源市的文化资源十分充盈。但是通过对涟源市的旅游产品观察后,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当下涟源市的旅游产品的开发并不深入,因为对文化资源开发的缺乏,所以大部分顾客到涟源市旅游的时候,只能对涟源市本身就有的风景进行基础的游览,这就导致了涟源市旅游业的形式太过单一。4涟源市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4.1缺乏科学统一的开发规划 涟源市有湄江风景区,龙山森林公园白马湖等风景出众的风景区,但是因为涟源市在对这些 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时候,对于地区品牌的打造的不重视,以及特色和精品旅游的产品的打造的缺乏,使得在这些地区都存在体验方式单一资源同质化显著的问题。并且因为涟源市对自然资源进行开

31、发比例失调,因为只对地质地貌的资源进行了重点开发,而对于其他景区的开发的不太重视,使得涟源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因此而降低。同时因为交通的不便,也让涟源市的旅游潜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对涟源市的整体旅游经济效应的产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4.2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资金对于产业的发展不言而喻,毫不夸张的说,充裕资金的支持是产业稳定快速发展的前提。虽然近些年来,涟源市的旅游业虽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所获得的资金投入也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善,但是因为涟源市旅游业的开发长期依赖国家和政府的有限投入,这也导致了涟源市旅游业的开发的融资渠道相对来说比较单一,而这一问题因为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所以要将涟源市

32、现代旅游业发展起来是十分困难的。4.3营销推广不到位对涟源市的地区核心旅游资源以及产品的统筹规划,包装与营销,对涟源市旅游业的地区形象的产品性产业进行塑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让不少旅游专家都为之赞叹。并且,人杰地灵的涟源市,出了不少有学之士,所以在这里人文旅游资源也是极好的。并且在涟源市还有着众多文化遗产,以及久盛不衰的奇特民俗。除此之外,一些具有极高文化价值和观赏性的湘军将帅大院群、三甲古村落等等古建筑,都是涟源可以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虽然涟源有很多旅游资源,但因为涟源的旅游市场营销工作的不到位,以及对旅游产品开发比例的失调,让涟源的旅游知名度不是特别理想。4.4基础设施建

33、设不够完善涟源市景区宾馆接待能力不强,而这其中与涟源市景区的饮食文化没有特点,狭小的景区道路,让高档的旅游交通车很难在其中通行,并且因为涟源市旅游商品的开发比较落后,交通较为闭塞,商品种类少、价格高,高性价比的特色商品和定点购物场所的缺乏,以及景区娱乐项目的缺失,很难将游客留住,这也就导致了在游览的过程中,游客的消费并不是特别高,而这些方面的缺乏也导致了涟源市的旅游的收入很难得到有效提升。4.5缺乏专门的旅游管理人才旅游业是一个服务行业,所以它是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同时也涉及到衣食住行等各行各业,所以他对旅游的服务人员和相关的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因为在当下劣势的旅游服务质量相

34、对来说比较低下,管理水平的缺失,也让涟源市的旅游服务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5促进涟源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5.1打造旅游品牌,推出精品路线 在对涟源市的品牌旅游产业项目进行打造的时候,可以通过整合涟源市的优势资源进行。将涟源市旅游空间布局战略的总体思想“12345工程”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将涟源旅游以涟源市区蓝田办事处为中心设立,将“康体休闲”、“浪漫诗乡”这两个概念始终贯彻到涟源市旅游发展建设中。以康体度假、体验山水诗情、感受古村古镇文化以及建设休闲旅游综合服务这四个项目,作为涟源市的主要功能区。并且在对涟源市的旅游区进行打造的时候,应该重点建设龙山中药基地、飞水涯漂流、湄江地质奇观、三甲古民居旅

35、游、湘军故里这五个地区,并且基于涟源市旅游项目单一,很难满足顾客深层次需求这一点,在对涟源市的旅游产品进行打造的时候,可以对历史民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重视涟源特有的围城文化、中药文化等的挖掘,并且通过漂流、古建筑旅游、感受红色历史、游历重要基地等方式来丰富旅游产品,加深涟源旅游业的旅游内涵。打造具体精品路线如下:根据战略指示,将围城文化诞生地的蓝田城区作为涟源旅游文化建设的中心,并且对涟源的两个功能区进行重点建设,进而作出有质量有特色的旅游品牌。在35年间,建成涟源市的旅游综合功能中心,将湄江打造成全国知名5A级旅游景区,让龙山的健康养生休闲目的地全国闻名。通过对交通网络的升级以及对旅游精品景

36、区的建立,让五条精品旅游线路贯穿全市,提升涟源市旅游业的优势。5.2拓展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因为涟源融资渠道的过于单一,使得涟源市建成现代旅游景区十分困难的。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在对涟源市进行建设的时候,应该通过增加投资渠道的方式来增加投资数额。通过政府引导投资,对于每年的专项经费市政府对其进行列出,对旅游公共设施建设,旅游宣传介绍,重点景区的建设等方面的资金的使用,涟源市可以通过设立旅游业发展基金进行解决。借用以奖代补的方式,让财政的投入的撬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最大展示,使其成为吸纳融资的最大引力。让社会的融资和招商引资,经过灵活的政策的实行得以进入涟源市旅游建设中,实现市场

37、化运做投入。并且在对外资和社会资本投入的引进的时候,可以通过承包,租赁的形式对其进行吸引,从根本上解决涟源市投资方式太过单一的问题。并且在对资金的引入的时候,涟源市政府还可以通过通过争取专项资金以及项目资金的方式,使得旅游业的投入得以加大,比如红色旅游,国家文物保护,旅游发展,扶贫开发等等。因为涟源市的旅游业与发达地区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在对涟源市的旅游节进行发展的时候,可以借用区域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涟源市的旅游产值。在当下湖南省的旅游业的机遇十分好,所以涟源市可以借此机会融入长沙的旅游板块区中,并与周边城市相辅相成,以达到联合开发的作用。通过将涟源市打造成“长株潭后花园”,进而形成旅游枢

38、纽和景点走廊,将长沙和湘西、湘南连接起来。并借对民间资本和境外开发经营的鼓励,似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得以在涟源市培养起来。5.3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想要提升涟源市的知名度,可以通过在涟源市举行形象大使的选派,使之在长、株、潭等大中城市中对涟源市的旅游业进行宣传推广,并通过对旅游标识、旅游口号的征集、宣传,将大众的目光吸引到涟源市的旅游业上。利用当地的特色,举办一些引人瞩目的活动。并且通过在涟源市人流量比较多的地方,对涟源市的旅游宣传广告进行头发,并通过互联网、新闻资讯的方式,对目标顾客进行宣传,进而提高涟源市的旅游业发展。5.4完善涟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涟源市旅游业之所以会不是特别优异,这其中存在一个

39、比较致命的问题就是,涟源市的接待能力不强,进而导致了游客在涟源市的消费总值不高。所以在对涟源市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涟源市的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让旅游景点的交通变得更通畅,停车更方便、供水供电的基础设施更完善等,进一步增强涟源市的旅游接待能力。并且在对涟源市旅游购物产业进行构建的时候,可以基于“山水风光、历史文化、时尚购物、休闲娱乐、观光旅游”这一标准要求进行。在旅游购物产业中,对涟源市的特色进行突出,让娱乐休闲项目更丰富,商业服务施舍更完善等方面的提升,将涟源市的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将旅游产业体系进一步建成,提升涟源市的旅游接待能力。5.5重视旅游人才培养因为旅

40、游是涉及诸多行业的一个产业,所以在对涟源市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时候,应该重视对人才的引入,坚持人才兴旅战略。通过对涟源市旅游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进而将各层次的旅游人才培养计划给制定出来。并且对于传统的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涟源市可以通过对旅游职业教育的方式,来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能力。并通过对专项资金的建立,进一步鼓励旅游企业对旅游经营管理等高端人才的引入。当下旅游人才缺口,是涟源市旅游业存在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所以想要让涟源市的旅游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那就需要通过人才兴旅战略的坚持,将对涟源市旅游人才的不断提升,这样才能让旅游事业得到持续发展。6结语涟源市本身就有着十分优质的旅

41、游资源,在加上对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让涟源市的旅游独特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当下涟源市的旅游发展之所以会如此有前景,它是与涟源市委、市政府对其的重点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的涟源市的旅游资源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对相关成果的借用发现,涟源市在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对旅游品牌的打造,对融资渠道的拓宽,对宣传营销力度的加大,对旅游接待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旅游人才的引入培养等等,这样才能让涟源市的经济社会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参考文献1陈福义,范保宁,中国旅游资源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34-314.2覃海宁.城市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构造J.

42、广西大学,2005,12(06):20-54.3周涛.山西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05):475-477.4王文伟.安县旅游资源整合及深度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44-48.5赵鹏.泰安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35-37.6天娜.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67-88.7牛月.甘肃省张掖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30(04):94-97.8许彦娟.山东省日照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48-54.9马剑平,卢钦.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

43、贫困地区发展以广西为例J.贵州:贵州民族研究,2015.36(06):148-152.10刘爽.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04):11-12. 11 魏耀山.泰山地质遗迹档案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9(01):59-65. 12方虹.浙江省常山县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11-38. 13孔繁荣,卢红霞.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3):95-96.14常权威.乌鲁木齐南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21(09):105-106

44、.15Inner-City Tourism:Resources,Tourists and Promoters.Myriam Jansen-Verbek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13, no.1,1986, pp.79-10 Pergamon Press, Maxwell House, Fairview Park, Elmsford, New York 10523. $75 annual subscription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6,25(1):23-40. 16 Schouten Frans. The d

45、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visitor attractions: John Swarbrooke Butterworth Heinemann Oxford(1995)381 pp 16.99J.Tourism Management,1996,17(2):375-381.17Prisken J. Assess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for nature-base d tourism: the case of the Central Coast Region of Western AustraliaJ.Tourism Managemen

46、t, 2001,22(06):637-648.18Jonathan N.Goodrich. Book Review:Tourism:Principles,Practices, Philosophie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0,39(1):36-78.19Vzquez,G.A.and Sols, M.V.V. Evaluation of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to Create a Tourism Corridor in the Plateau of San Luis Potos, Mexico.InvestigacionesJ.Geogrficas Boletn del Instituto de Geografa, 2017(94):91-105.1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