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_4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97102144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_4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_4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_4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_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_4(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开地要打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凹凸的关键所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7单元第22课(需课时)这篇课文依次清晰,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包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 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忱。 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雄气概,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

2、、接着学习在阅读中分析重点句来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以学生为主体,留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通过以“说”与“读”、“读”与“悟”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引导学生理解五壮士的口号为什么说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毅不屈的声音”、“这声音震天动地、气壮山河”。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检查自学状况 1、读生字(生字卡)。2、读课文: 分小节指名阅读课文。 (随时留意正音二、质疑。) 师: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告知了我们什么?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 生答后。板书: 英勇,不怕死。 师:英勇地献诞生命,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壮士。同学们看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除了

3、告知我们地点和人,还暗含着什么?看得出来吗? 生:还暗含着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很好!那这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就知道要写五壮士什么名贵品质啊?(英勇,为人民不怕死。) 二、理清文章脉络 师:很好,歌颂了他们的英勇精神。现在咱们看一看,这篇文章从层次支配上,是不是围绕了五壮士英勇不怕死写的。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生:写了一件事。 师:一件什么事? 生:五壮士英勇杀敌的事。师:谁再概括一下,这篇文章写五壮士一件什么事?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终英勇跳崖的事。 师:就这么一件事。按什么依次写的?(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写的。)师:哪是发生啊?哪是结果?

4、哪是发展(经过)? (接受任务是发生、跳下悬崖是结果、那剩下的三段是经过。)师:题目叫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写的是五壮士,这五段里哪几段干脆写的是五壮士,谁看出来了? (生答。) 师:好!五段里有四段都干脆写五壮士,再看这四段里哪段最突出他们是五壮士?(“跳下悬崖”这一段。)生:最终一段是干脆写五壮士的。 师:有哪几段是写五壮士和敌人面对面斗争的,表现出来英勇不怕死的精神。(诱敌上山、引上顶峰。) 三、讲读课文 师:四段里有三段都突出地写了五壮士英勇不怕死的精神。现在咱们一段一段地看。第一段没有干脆写五壮士英勇不怕死,为什么要写这段?看看课文,(学生翻开书,看课文)第一段有没有用呢? 生:有用,第

5、一段是作为介绍状况的一个开头。 师:介绍状况的开头,干嘛要写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把日寇的猖狂劲儿写出来呢? (突出五壮士的英勇不怕死。) 师:好,还有补充的吗?(说明敌人多,我们六班只有五个人。) 师:很好,敌人数以千计,反动气焰特别嚣张,我们就五个人,他们最终是 (以少胜多。) 师:对!更能突出他们是壮士,所以这段特别重要,不是没用的。现在大家来看其次段“诱敌上山”一共分几个小层?(生读其次段,同桌相互探讨分层。)指名生回答:分三层。 师:这三层,有几层是干脆写五壮士的? (有两层:第一层和其次层。) 师:好,这两层是干脆写他们什么,表现出一种什么精神? (五壮士怎么样把敌人引上

6、山,怎么歼灭敌人。表现出一种英勇、不怕死的精神) 师:对,这两层是写五壮士英勇杀敌,表现他们不怕死的精神,可以概括成: 板书: 英勇杀敌。第三层没正面写五壮士怎么英勇杀敌,这层有用没用? (有用,因为敌人死得许多,说明五壮士特别坚韧英勇,他们是英雄。)师:很好,第三层事实上就是他们英勇杀敌的结果,更突出他们的英勇精神。那前两层都写英勇杀敌,写法一样不一样?看书!(学生仔细看书。)既然都写英勇杀敌,为什么写两层呢?写法哪儿不一样?(第一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概括写,是写他们怎样把敌人引上狼牙山。而其次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详细地描写他们每一个人怎么样打敌人。其次层写他们对敌人刻骨仇恨,狠狠地打敌人。

7、) 师:其次层是详细地写了每一个人。那么,哪一层最能突出他们是五壮士呢?(其次层。) 师:现在咱们就来看其次层。其次层共几句话?看书!(学生看课文。)每句话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名总说,下面是分说。) 生:其次层一共五句话,第一句是“他们利用险要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这句话是概括地说他们狠狠地打敌人。其次句“班长马宝玉镇静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吩咐狠狠地打。”从这起先是详细地写每个战士英勇杀敌。 师:前面是总述,后面是分述,很清晰的。后面分别写五壮士的四个句子都描写了五壮士的什么?如第一句写班长什么?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平常咱们常讲:描写人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看看用

8、了什么方法?谁看出来了? 师:我请同学读一句说一句,是描写人物的什么?是语言?心情?还是动作?神态?读一句分析一句。(生读第一句,描写班长的动作、神态。) 出示小黑板第一句、生齐读。师:哪一个词描写班长马宝玉的神态?生:从“班长马宝玉镇静地指挥战斗”的“镇静”表现了他特别冷静,不惊慌。 师:其次句谁分析一下? 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似乎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这句是写副班长葛振林的动作、语言和心情。 师:是动作为主还是心情为主?生:写心情多。 师:什么样的心情? 生:“似乎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这儿细致地描写了副班长葛振林生气的心情。 师:第三句写什么?

9、请一个同学做一下这个动作。 生:“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就把胳膊抡一圈儿”写了他的动作。师:第四句呢? (表情和动作。) 师:以表情为主还是以动作为主?(以表情为主。)师:这四句话有的描写表情,有的描写动作,有的描写心情。通过这些描写,你能不能看出五壮士心里想什么? 生:他们想肯定要把敌人死死地拖住在狼牙山上,拖不住敌人,大部队就要受到很大的威逼。 生:五壮士想的是肯定要狠狠打击敌人,掩护好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 师:好。 生:五壮士这时候想的是:要把敌人死死地牵制在狼牙山上,不能让他们乱动一步,好给大部队创建转移的时间。 生:这时五壮士想的是:把敌人多杀几个,好拖延时间,让大部队平安转移。师:

10、五壮士这时候一心想歼灭敌人,充溢了对敌人的什么?生(齐答):仇恨! 师:那我们读这段时,应当读出五壮士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应当读出五壮士对敌人刻骨仇恨的心情。 师:把这四句读一读,读出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来。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似乎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义愤填膺。” 师:请四个同学一人读一句,看谁能够把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读出来。 (生读这四句。) 四、齐读课文其次段 五、作业 课文中两次写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为什么要这样写?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上节课上,有好多同学要求老师讲一些革命英雄的故事。看得出我们这些同学爱学习、爱了解,这是特别珍贵的。不知道,同学们

11、自己都知道哪些革命英雄的故事? (指名说。) 好了,刚才同学们讲了不少故事,不难看出,我们这个集体是一个勤奋好学的集体。其实,学学问,我们就要像刚才这些同学一样,平常留意多读课外书籍,多留意积累,这样才能多长见识。那么有时间,老师再和同学们讲一讲我了解的革命故事。 一、复习巩固,简笔画导入 1、今日,我们接着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细致看老师写课题,同上节课一样,有爱好的同学还可以拿出笔来和老师一起写。(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看写得怎样?别人都说,顾老师的字写得很好,但是你们知道吗?顾老师写出这么好的字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我都是认仔细真,一笔一画地写。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

12、道五位壮士成功完成掩护任务,正打算转移。此时,它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向连队主力方向的路,走这条路可以很快地追上连队,可是敌人却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绝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么,原委走哪条路呢?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马宝玉的身后,把敌人引上了绝路。(简笔画)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是怎样英勇歼敌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学习课文第四段和第五段。二、学习第四段,以情促读,总结读法 、先请同学们初读课文第四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歼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读书方法:初读想象画面。) 2、学语文,就是要好好读书,边读边想想画面。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把这一段话再读一遍,其他的

13、同学闭上眼,静下心来,想一想,你脑海里出现出五壮士怎样的形象? 3、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五壮士用石头砸敌人那种英勇豪迈的样子了吗?对了,只要你能想出当时的情景,你就能把书读好。不信,这次你再读一读这段话,确定能读好。 4、下面,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再朗读一遍,然后告知同学们,你读到哪些地方最感动,可以把最受感动的句子划出来好好地品读品读,体会体会感情。 (出示读书方法:品读体会感情。) 5、指名读感动处: 划的和这位同学一样的请举手。出示:“他刚要拧开盖子同志们!用石头砸!” 指导朗读: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把你读好这句话的胜利阅历给大家说说? (指名回答,并再读。) 老师指导:同学们,你们瞧!烧

14、杀抢虐、无恶不作的敌人这时正攀着山壁爬了上来,现在你就是班长马宝玉,面对着这样的情景,你怎么读?谁来试试。自由读(老师穿插: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到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同学们想读这句话吗?把这句话读给你的同学听一听,齐读。 6、还有哪些感动的地方?出示“马宝玉嗖地一声扔向敌人。” 还有那一位同学想读这句话。这么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此时,班长马宝玉,把对敌人的仇恨全部寄予在这颗手榴弹上,他的面前一大群敌人扑上来了,现在你做着动作再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上台做动作读。同学们,你们看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拧盖子的。对了,这个动作就叫做“拧”

15、。上节课有一位同学不明白什么叫“拧开”,现在明白了吧!齐读:经过这么一读,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须要再说明什么了。7、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顶峰歼敌,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五位战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五位战士坚毅不屈,仇视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课文第四段,把五壮士的情给读出来。8、总结读法:学完第四段,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通过读来理解这一段的?(“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 三、学习第五段,运用读法,读中感悟 1、运用读书方法读一读课文第五段。 2、指名读读感动之处。、刚才,同学们找出的语句都是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情景,事实上五壮士英勇跳崖前的神态和动作更

16、为感人。不信,你们读一读这几句话。 出示: “五位壮士矗立在狼牙山顶峰,远眺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4、同学们,这幅画面就是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情景。上节课,有一位同学提出不明白什么叫“矗立”。请同学们比照这幅图,你心里感觉到“矗立”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他们昂首挺胸,神态自若,显示出一副坚决不行动摇的样子)对了,只要你心里明白就行了。下面,谁情愿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老师指导:五位壮士望着山下已平安转移的群众和战友,对他们充溢了无限深情。请同学们带着深情好好地读一读前面这句话。 (指名读。)老师指导:请同学们读一读后面一句话。敌人啊,敌

17、人,你们已经上当了,我们的群众和连队都已经平安转移了。瞧,你们还在向上爬,你们真可笑。五壮壮士充溢了对失败者的轻视。读这句话要读出对敌人的蔑视。读一读。 (指名读。)5、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一读第五段,从脑中想一想当时五壮士是怎样英勇跳崖的? 6、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全部的侵略者证明白中国人民是(学生接读),所以课文结尾说(学生接读) 7、读了这句话,你们知道是什么“气壮山河”、“震天动地”呢?(指名说)对了,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五壮士的口号声,能读出震天动地、气壮山河吗? 8、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英勇跳崖(板书)有很多地方描写的很感人,如何把它给读出来呢?刚才同学们都做了尝试,下面让

18、我们再回到那硝烟迷漫的战斗场面,一起去感觉五壮士英勇跳崖的豪迈场面。 (放音乐,出示挂图。) 、五壮士虽然跳下了万丈悬崖,但是他们奋勇歼敌,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却恒久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他们那酷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多数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同学们,让我们再去读一读第五段,再去细细地体会体会五壮士坚毅不屈,英勇豪迈的宏大精神吧! 10、五位壮士英勇地跳下了山崖,同学们你们想对五位壮士说些心里话吗?想说些什么?(指名回答)看得出同学们的心情特别困难,想通过朗读把自己的心情给表现出来吗?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吧!让我们带着对五壮壮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对敌人无比痛恨之情一起

19、朗读课文第五段。 (生读,音乐起。) 1、历史不会遗忘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毅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1、这一段,我们读了这么多遍,我想肯定有人熟读成诵,也就是说能背下来了吧?是不是不信任自己?自己背背试试,这么感人的文章,该背下来。 (学生练背。) 13、指名背诵。四、回应目标,总结全课 1、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了解了五壮士痛歼敌寇,英雄跳崖的经过。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学会了“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这种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平常留意运用这种方法去读书。 2、布置作业: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