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702668 上传时间:2021-01-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多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多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多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多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多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展现了一个民族、一个群体、一种文化的表达形式或重要特征,同时也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文风貌。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非遗保护与传承迎来了新机遇、新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要确保非遗的生命力。;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非遗的静态保护,激活了非遗的活态传承。一、多媒体技术在非遗传承与保护中的蜕变非遗的表现形式多样,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

2、制品和文化空间等。以前非遗传承与保护多以行为性、口头性的带教模式,通过师傅带徒弟这种1+N;的形式进行传承。但进入21世纪,在不可阻挡的全球化大趋势和国家后现代发展进程中,口口相传的非遗传承模式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及时、快速地开展非遗传承与保护,迫在眉前、刻不容缓。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与应用,不只是一种展示、宣传、保存的外在手法,更是激发非遗内在生命力与创造力的催化剂。1.影像化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直观性影像是现实情景的真实再现,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来表现具体画面、声音、内容和主题,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画面的表现元素和镜头的造型功能,多视角、多景别的塑造非遗影像资料。通过记

3、录非遗传承人授课及创作过程,运用多角度进行非遗形象化处理,使受众群体更直观、更具象地了解、感知非遗魅力。2.影像化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多维性非遗涉及多个门类,大体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以往非遗保护多以文字为载体,通过书籍和带教形式进行传承与保护。如今随着多媒体技术不断普及,使非遗保护模式由二维视角向三维视角转变,利用空间和时间延展的多维性把握,利用自身视觉和听觉的优势,进一步改变传统保护和传承手法的弱点,详细高效的塑造非遗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空间,完整记录非遗项目传承演示过程,从而可以真实清晰的进行影像化保存,提高受众群体的非遗感官度。3.影像化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创

4、新性传统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以人为主体的组织性行为,通过非遗传承人进乡村、社区、学校等人员密集性场所进行知识传播,在传播行为上较为落后,同时传播范围较小、传播速度较慢。如今通过多媒体拍摄技术,运用大量拍摄画面和同期声素材相结合,结合影像化元素和审美要求,根据每位非遗传承人涉及的非遗项目,运用蒙太奇的组接手法,配上与其相应的讲解与音乐烘托,辅以侧重点的剪辑方式,使非遗项目完整、生动的呈现给广大观众。通过影像视频的传播,可以使受众范围辐射较广,使非遗更具有群众草根魅力;,因此利用影像化传播手段,可以使非遗传承与保护不受地域、环境、人为因素等影响,从而进行更广泛便捷的传播,打造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里程碑。

5、二、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在非遗保护的应用在互联网+;时代,多媒体技术发展势头迅猛,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非遗保护是现今趋势,通过拍摄、制作、刻录等方式进行非遗记录,不仅成本低,而且使其保护行为越来越大众化。比如任何人只要随手打开关于非遗项目的视频,就可以观看并转发相关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其中,使之成为一种强大的载体力量,辅以适当的引导与监督,对非遗保护将是利大于弊,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仅是为了记录存档,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让非遗保护活;起来。1.非遗保护的数字化应用多媒体技术具有特殊的传递方式,通过多媒体技术将非遗项目制成数字化资料,打破传统非遗保护上的时空地域限制,将保护方式从私密转向公

6、开,从封闭转向开放。非遗保护的数字化应用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考察方面:通过DV手段进项拍摄,直观记录原始的影像资料片,未剪辑的母带可用于专业研究人员探索及学习。二是推广保护方面:将非遗描述和讲授内容制成纪录片,进行专业化的解释和字幕呈现,使受众更深入理解非遗的内涵,确保非遗内容的准确性,为学习非遗的学员提供专业性平台和多样化选择。2.搭建非遗传承人数据库目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面临着老龄化突出问题,青黄不接的状况日益严重,随着现代信息社会冲击等现实困境,利用数字化方式搭建非遗传承人数据库,成为现阶段推进非遗保护的重点项目之一。冯骥才先生曾指出:民间文化传承人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活宝库,这些传承人肩

7、负着历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精华。;及时搭建非遗传承人数据库,可以更加便捷的查询及保护非遗传承人,同时也能及时进行抢救性传承人措施,现阶段数据库具体的内容包括:传承人的基本信息及相关非遗项目内容(见表1)3.完善非遗项目网络信息目前,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非遗建档手段,建立数字化档案、资源库等方式来保存非遗。同时非遗项目网络信息平台形成,为数字化非遗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网络信息平台是以各地区为单位,通过以点涉面的方式进行更新信息,由不同地区的非遗办进行固定时间的自我更新,通过收集记录的信息资料,按照预先指定好的多媒体技术标准规范进行编目著录整理、数字采集、数字编辑和网络信息导入,实现非遗项目信息化

8、存储,并且通过网络信息更新,达到非遗管理与运用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完善非遗项目网络信息。三、未来多媒体技术在非遗传承中的发展趋势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大量运用,大大改变了非遗存在的内外部形态和人们对待非遗的观念。未来多媒体技术在非遗方面的运用不仅仅在于立档;保存;宣传;弘扬;等方面,更多的是对未来信息化时代下,非遗传承模式的改变,对受众人群年龄跨度全覆盖、对区域非遗交流融合方式的再创新。1.建立非遗数字化共享现阶段的非遗资料数据库大多面向专业人员及相关传承人,多以地域划分进行建立,即使网上可看的一些非遗视频,也仅限于基础内容,建立非遗数字化共享将会为下阶段非遗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建立公共非遗数字

9、化平台,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提高非遗在公众中间的认知程度。公开的非遗信息平台,使大众可以检索同一项目、不同地域的非遗信息,进行全面的理解与学习。以非遗项目灶花为例,模拟制作公共信息平台(见图1)、模拟手机平台(见图2).2.拓展非遗传承渠道非遗之所以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在于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特定的群体中进行世代传承,将知识、记忆、技能等文化内容,在相对固定的文化空间中予以展示。在五六十年代,非遗传承渠道大多以父传子、子传孙这类单一的方式传承,甚至有传男不传女的这一做法,从而造成许多非遗项目已后继无人。虽然现在传承渠道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来培养传承人,但往往有些门槛;设置过高、求学者功利心较

10、重,使得有些非遗项目高深的技能逐渐失传。未来,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开设网络互动课堂,线上学习非遗技能,同时制作一套规范化的网络考核机制,通过线上学习积分制与线上考核相结合,打造网络非遗;传承人队伍,其任务为线上非遗传承讲课,这可以为非遗传承人节省时间,使其更好地进行带教传承,提高非遗传承人的技能,极大可能的保留非遗技能,形成网络传承人;与非遗传承人;两级传承渠道。以非遗项目鸟哨为例,模拟制作网络非遗;传承人考核机制(如图3)3.创新非遗传承模式无论是带教授课还是网络教学,对于非遗传承的群体都局限于青年人为主,这就使得少年儿童存在非遗意识模糊或对其不感兴趣的情况发生,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少的人关注

11、非遗、学习非遗,例如京剧、沪剧等。未来通过多媒体应用,创新非遗传承模式,以APP为切入点,制作寓教于乐的非遗游戏APP。通过关卡设置,进行由浅入深的非遗知识灌输,在游戏中了解非遗,同时在每个关卡上设置短小的非遗讲解视频,将非遗知识分割成多个小知识点,融入游戏的每个关卡之中,大大扩大受众人群范围,让少年儿童以早教的方式接触非遗知识,为其心中埋下一颗学习非遗的种子。此外对于年轻来说,非遗授课式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将非遗的历史背景用三维建模方式制作出来,利用VR技术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同时通过多媒体影像呈现进行非遗文创活动,增加自身的创意,将被动摄入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知识分享。以非遗项目竹编技艺为例,模拟制作APP(见文末图4)。四、结语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作用,可以优化非遗保护机制,创新非遗传承平台,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非遗保护传承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也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发展趋势。既体现在外在技术对非遗保护措施优化的不断深化上,又体现在多媒体技术内化为非遗生命的程度上。让多媒体技术不仅仅是辅助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工具,更是要让多媒体技术融入非遗中,成为其的一部分,融合创新非遗项目,打造非遗信息化新局面。多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