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9693032 上传时间:2021-01-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南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南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A . 铝土矿,洁净的雨水B . 蒸馏水,粗盐C . 氢氧化钾,含铜80%的氧化铜D . 红磷,空气2. (2分) (2018高一上苏州期中)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海带灼烧成灰B . 过滤得含I-的溶液C . 从下端放出碘的苯溶液D . 分离碘并回收苯3. (2分) (2018高二上九江期中) 下列关于电解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 SO2、CO2溶于水能导电,但S

2、O2、CO2都是非电解质B . 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C .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导电能力强D . 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共价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4. (2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常温下,将 mL 1mo/L 和 mL 1mo/L 两种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稀释溶液体积为V,稀释液pH与其体积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和 均为一元弱酸B . 在0pH5时, 溶液满足 C . 分别往M、N两点对应溶液中滴加1 mo/L 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D . 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的 和 溶液,溶液pH: 5.

3、(2分) “可燃冰”是水与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经研究测定:每立方米“可燃冰”释放200m3的甲烷气体,下列有关“可燃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可燃冰”将成为新能源B . “可燃冰”使用方便,清洁卫生C . “可燃冰”实质是水变成的固态油D . 在海底和冻土层可能存在“可燃冰”6. (2分) 如图是某种有机物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分子式是C3H6O2B . 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C . 能发生酯化反应D .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7. (2分) (2018高二下河口期中) 有机反应的类型很多,下列各反应

4、中与CH2=CH2CH2BrCH2Br的变化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 . AB . BC . CD . D8. (2分) (2018高二下温州期中) 下列关于石油炼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石油分馏目的是将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烃先气化经冷凝而分离出来B . 石油经过常、减压分馏、裂化等工序炼制后即能制得纯净物C . 石油的裂化是把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分子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烃分子D . 工业上通过石油裂解制取大量乙烯、丙烯,乙炔;通过石油催化重整获取芳香烃。9. (2分) 下列有机反应中,都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 苯、乙烯分别使溴水褪色B . 溴乙烷分别在NaOH的水溶

5、液、NaOH的醇溶液中反应C . 乙烯、甲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 . 苯、甲苯在一定条件下与混酸反应10. (2分) (2019高一上杭州期中) 已知碳元素有12C、14C两种核素,氧元素有16O、18O两种核素,则它们所形成的二氧化碳分子共有( ) A . 2种B . 4种C . 6种D . 12种11. (2分) (2018高一下湘西期末)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 碳酸钙受热分解B . 乙醇燃烧C .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的反应D . 氧化钙溶于水12. (2分) (2019高二上上海期末) 下列烷烃的沸点是: 物质 甲烷 乙烷 丁烷 戊烷 沸点 -16

6、2-89-1+36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A . 约-40B . 约-180C . 约-100D . 约+4013. (2分) (2018高一下南平期末) 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3H2 2NH3 ,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 单位时间内消耗1 mol N2 , 同时生成2 mol NH3B . 容器内三种气体物质的量比为n(N2):n(H2):n(NH3)=1:3:2C . 断裂1molH-H键同时生成2molN-H键D . 容器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不随时间变化14. (2分) (2016高一上诸暨期中)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7、 A . 溴苯和水B . 溴乙烷和乙醇C . 甘油和水D . 溴苯和苯15. (2分) (2018高三上宝坻期末) 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以苯酚(C6H6O)为燃料,同时可除去酸性废水中的硝酸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H6O+11H2O + 28e6CO2+ 28H+B . 外电路电子移动方向由b极到a极C . 若正极产生5.6L气体(标况下),则转移电子2.5molD .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左池溶液的pH增大16. (2分) 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其总反应为:2C2H6+7O2

8、+8KOH=4K2CO3+10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A . 负极反应为14H2O+7O2+28e-=28OH-B . 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增大C . 每消耗1molC2H6 , 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molD . 放电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17. (2分) (2018高三上台州月考) 一种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电池工作时,每消耗22.4L NH3转移3mol电子B . 电子由电极A经外电路流向电极BC . 电池工作时,OH向电极B移动D . 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 4H+ 4e2H2

9、O18. (2分) 可逆反应A(g)+B(s)C(g)+D(g)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 消耗amolA物质的同时消耗amolC物质B . 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C . B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D .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19. (2分) (2018高二下陆川月考)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 , 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B . 500 、30 MPa 下,将0.5 mol N2(g)和1.5 m

10、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1C . 已知1 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 kJ的热量,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 H641.6 kJmol1D . CO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 , 则2CO2(g)=2CO(g)O2(g)H 283.0 kJmol120. (2分) (2018高二上芮城期中) 对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

11、确的是( ) A . 加水稀释两倍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B . 使温度都升高20,两溶液的pH均不变C . 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醋酸产生的H2比盐酸少D . 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21. (2分)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 . 常温,pH=8的NaA溶液中:c(Na+)- c(A-)=9.910-7 molL-lB . 01molL-1的(NH4)2SO4溶液中,c(SO42-)c(NH4+)c(H+)c(OH-)C .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O、CH3COONa、NaCl溶液,离子总浓度D . 25时,pH=2的HA溶液与pH=12

12、的MOH溶液以任意比混合后,所得溶液中:22. (2分) (2016高二下包头期中) 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2Ag2AgCl+H2能进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 A . B . C . D . 23.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 , 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Na2S03溶液已经变质B . 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 . 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Cl和CH3COOH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D . 硫酸铁可用于净水,因为三价铁离子可水解生成Fe(OH)3沉淀24. (2分) (20

13、20高二上大理期末) 常温下,将1.0 molL1的氨水滴入10 mL1.0 molL1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KW的比较:a点b点B . 水的电离程度:abcdC . b点时溶液中c(NH4+)c(Cl)c(H+)c(OH)D . c点时溶液中c(NH4+)=c(Cl)c(H+)=c(OH)25. (2分) (2017高二下湖北期中) 归纳法是高中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归纳正确的是( ) 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有c(N

14、a+)+c(H+)=c(OH)+c(CH3COO)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常温下,AgCl在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常温下,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平衡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KaKh=Kw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A . B . C . D . 26. (2分) (2016高二下深圳期中)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NO2(g)+SO2(g)SO3(g)+NO(g)的可逆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 体系

15、压强保持不变B . 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 . 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 . 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27. (2分) 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 )A . 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该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B . 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 . 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D . 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28. (2分) (2019高二上杭锦后旗期末) 高温、催化剂条件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c(CO)c(H2O)/c(CO2)c(H2)。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为

16、吸热反应B .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 .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g) CO2H229. (2分) (2016高二上葫芦岛期中)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气的速率最快的是( ) A . v(H2)=0.3 molL1min1B . v(N2)=0.2 molL1min1C . v(NH3)=0.25 molL1min1D . v(H2)=0.4 molL1min130. (2分) (2016高二上河东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

17、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 . 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C . 反应产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H0D . 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2分)31. (1分) (2017高一上连云港期中) 0.012kg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_表示,其近似为_C12是碳元素的种_,与14C互为_的关系,它们的_相同 32. (3分) 镁、铝、铁是重要的金属,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 (1) 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2) 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 在潮湿的

18、空气里,钢铁表面有一层水膜,很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其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 (4) 在海洋工程上,通常用铝合金(AlZnCd)保护海底钢铁设施,其原理如图所示: 其中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在实际应用中,用铝合金而不选用纯铝,纯铝不能很好地起到保护作用,其原因是_。33. (2分) (2016高一下庄浪期中) 由铜片、锌片和200m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若锌片只发生电化学反应,则当铜片上共放出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H2SO4恰好完全消耗求: (1) 反应中消耗的锌的质量是多少?(Zn:65) (2) 有多少个电子通过了导线? 34. (3分) (2018濮阳模拟) 甲烷、甲醇

19、都是清洁能源。 (1)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CO2(g)+3H2(g)=CH3OH(g) +H2O (g)H=-49.0kJ/molCH4(g)+2O2(g)=2H2O(g)+CO2(g) H=-802.3kJ/mol2H2(g)+O2(g)=2H2O(l)H=-571.6kJ/molH2O(g)=H2O(l)H=-44.0kJ-mol则CH4(g)+1/2O2(g)=CH3OH(g)H =_。(2) 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另一种方法是2H2(g)+CO(g) CH3OH(g)H。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相关物理量见下表:容器温度/K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

20、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c(H2)c(CO)c(CH3OH)c(CH3OH)I4000.200.1000.080II4000.400.200III500000.100.025该反应的H_0(填“”或“” “” 或“=”)。4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3) 文献报道某课题组利用CO2催化缺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下:反应结束后,气体中检测到CH4和H2,滤液中检测到HCOOH,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和Fe3O4。CH4、HCOOH、H2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仪改变镍粉用量,其他条件不变)。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HCOOH是CO2转化为CH4的中间体,即: 写出产生H2的反

21、应方程式_。由图可知,镍粉是_(填字母)。a.反应I的催化剂b.反应II的催化剂c.反应I和II的催化剂d.不是催化剂当镍粉用量从1mmol增加到10mmol,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填字母)。a.反应1的速率增加,反应II的速率不变b.反应I的速率不变,反应II的速率增加c.反应I、II的速率均不变d.反应I、II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I的速率增加得快e.反应I、II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II的速率增加得快f.反应I的速率减小,反应II的速率增加35. (3分) (2015高二上宁强月考) 已知25时KW=1.01014 试计算: (1) 计算室温条件下0.1mol/LHCl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

22、子浓度 (2) 计算室温条件下0.01mol/LNaOH溶液的pH 三、 计算题 (共2题;共5分)36. (4分) (2018高一下开州期末) 一碳化学是指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甲醇等)为原料,用化工的方法制造产品的化学体系的总称。我国能源比较丰富,煤的探明储量6000亿吨,居世界第三位,因此,发展一碳化学有着优越的条件和光明的前途。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已知在一定温度下有如下反应: I.C(s)+CO2(g) 2CO(g) H1=akJ/molII.CO(g)+H2O(g) H2(g)+CO2(g) H2=bkJ/molIII.C(s)+H2O

23、(g) CO(g)+H2(g) H3_。(2) 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lmolCO(g)、2molH2O(g),发生反应CO(g)+H2O(g) H2(g)+CO2(g) H ,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H_0(填“”。)在某温度下,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a.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b.c(CO)=c(CO2)c.正(H2O)=逆(H2)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A点时H2O(g)的转化率为_。在体积不变时,要增大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写两条)。A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若在该容器中充入2molC

24、O和3mol水蒸气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与H2的体积分数相等,则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_。37. (1分) 键线式 表示的分子式_,结构简式_,名称是_ 四、 实验题 (共1题;共4分)38. (4分) (2018高一下大同期末) 乙烯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也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下列有关乙烯及其工业产品乙醇的性质及应用,请作答。 (1) 将乙烯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 下列各组化学反应中,反应原理相同的是_(填序号);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和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

25、褪色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和乙醇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甲烷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和苯与硝酸在浓硫酸条件下反应(3) 取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烯,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两者耗氧量的关系乙醇_乙烯(填大于、小于、等于); (4) 工业上可由乙烯水合法生产乙醇,乙烯水合法可分为两步(H2SO4可以看作HOSO3H) 第一步:反应CH2=CH2+HOSO3H(浓硫酸)CH3CH2OSO3H(硫酸氢乙酯);第二步:硫酸氢乙酯水解生成乙醇。第一步属于_(填反应类型)反应;上述整个过程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填选项)A氧化剂 B催化剂 C还原剂(5) 发酵法制乙醇,植物秸秆(含50%纤维素)为原料经以下转

26、化制得乙醇植物秸秆 C6H12O6 2CH3CH2OH+2CO2现要制取2.3吨乙醇,至少需要植物秸秆_吨。 第 19 页 共 19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2分)31-1、32-1、32-2、32-3、32-4、33-1、33-2、34-1、34-2、34-3、35-1、35-2、三、 计算题 (共2题;共5分)36-1、36-2、37-1、四、 实验题 (共1题;共4分)38-1、38-2、38-3、38-4、38-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