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专题四 中考专题演练

上传人:1528****253 文档编号:19691326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04专题四 中考专题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04专题四 中考专题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04专题四 中考专题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04专题四 中考专题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专题四 中考专题演练(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考专题演练类型一 测量型 1(2019长清二模)如下图 ,小明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 ,实验步骤如下 ,请你在阅读过程中帮他答复有关问题:他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完枯燥空玻璃杯的质量后进行了以下操作:(1)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 ,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 ,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2)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 ,直至观察到花生米 ,随即停止加盐。(3)取出花生米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 ,如图丙 ,天平的读数为 g。(4)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 ,如图丁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mL。最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即为花

2、生米的密度。(5)小亮看完小明的实验后 ,说这样计算出的花生米的密度会比实际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些。2(2019槐荫二模)如图甲所示 ,是小刚设计的测量“额定电压下小灯泡电阻的局部实验电路 ,电源电压为3 V ,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连接完整。(2)连接电路时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 (选填“A或“B)端。(3)为测量“额定电压下小灯泡电阻 ,闭合开关后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电流表的读数为 A。随后小刚利用收集数据算出额定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值。(4)通过和周围同学交流分析 ,大家一致认为 ,利用这些实验器材 ,还能

3、完成 的实验。3(2019市中一模)在进行“测量小电灯的功率的实验时 ,实验台上给同学们提供的器材有:6 V蓄电池、电流表(00.6 A、03 A)、电压表(03 V、015 V)、滑动变阻器(50 、15 A)、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7 )、开关各一个 ,导线假设干。(1)实验中电压表应该选择 的量程。(2)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调到 (选填“A或“B)端。(3)闭合开关后 ,小明发现灯泡不发光 ,电流表的示数为零 ,电压表的示数为6 V ,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以下情况中的 或 (填写序号)。A小灯泡短路B小灯泡的灯丝断了C小灯泡的灯座接触不良D电压

4、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E变阻器滑片放在了最小阻值处(4)排除故障后 ,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如表所示的三组数据。其中第2次实验的电流表如下图 ,那么此时电流为 A ,根据数据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实验次数123电压U/V2.02.52.8电流I/V0.300.38(5)有同学发现 ,由表中数据计算可知:小灯泡亮度不同时灯丝的电阻不相等。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4(2019天桥一模)九年级三班的同学通过实验测量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功率 ,他们使用的灯丝电阻约为8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把图中的器材连接成完整的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调节时 ,

5、电流表的示数变大。(2)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 ,开关必须是 的。(3)电路连接正确后 ,闭合开关 ,小军发现小灯泡不亮 ,但电流表有示数 ,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A断开开关更换电源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C更换一盏新的小灯泡 ,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D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4)实验中 ,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某一时刻 ,电压表的示数为2 V时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那么通过灯丝的电流是 ,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5)小明组的同学们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了4次测量 ,所得测量数据记录如表。他们认为 ,此实验除了可以测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还可以探究

6、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实验序号电压U/V电流I/V11.00.1521.50.2032.00.2542.50.30类型二 探究型5(2019高新一模)如图 ,水坝大堤修建的上下宽度不一样。针对这一现象 ,大家提出的以下科学问题中 ,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A为什么在不同深度时 ,大坝宽度不一样?B液体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C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深度有关?D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什么关系?6(2019历下一模)小东在实验能力考查练习时 ,发现“速度实验中 ,在路程相同时 ,自己的小车比小宇的慢很多。通过观察他认为问题出在斜面的组装方式不同 ,如下图。根据

7、这一现象他提出以下四个科学问题 ,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A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B坡度越大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是否越快C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与斜面坡度的关系D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与斜面坡度是否有关7(2019长清二模)炎热的盛夏 ,游泳是非常惬意的事。到海边游泳时 ,同样是艳阳高照 ,人站在水中会感觉凉爽;而当人赤脚走在砂土上时却感到烫脚。根据上述现象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A为什么人站在水中感觉凉爽 ,走在砂土上感到烫脚?B水与砂土的温度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C物体温度变化与吸热多少有什么关系?D物体温度变化与物质种类有什么关系?8(2019

8、历城一模)寒冷的冬天 ,室外的水缸、河面都结冰了 ,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 ,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其中较有价值又可进行探究的问题是( )A为什么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低B为什么盐水不结冰而水结冰C盐水的凝固点与浓度有什么关系D盐水的凝固点与哪些因素有关9(2019商河二模)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 ,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 ,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纸板上显示出了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的径迹 ,他想把光的径迹保存在纸板上以便研究 ,请你为他设计一个保存的方法: 。当在图甲上出现反射光OB后 ,小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图乙方式放置 ,并以ON为轴旋

9、转该塑料板 ,观察塑料板上能否出现反射光 ,他的设计意图是为了探究 。小明让光沿BO方向入射 ,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 ,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2)如图丙所示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 ,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 ,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调整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 ,说明像与物 ,移去蜡烛B ,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 ,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说明 。10(2019高新二模)小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1)如图甲所

10、示 ,她将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 ,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甲(2)如果在实验中将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固定后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 ,其原因可能是 (答复一种情况即可)。(3)调整后 ,小明把蜡烛置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光屏未画出) ,该像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我们知道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乙(4)小明给凸透镜“戴上自己的近视眼镜 ,为了使烛焰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丙11(2019长清一模)小明和同学在玩跷跷板时

11、发现 ,要使跷跷板静止 ,体重轻的一方通常会远离跷跷板的中心 ,大家在充分观察和讨论后 ,决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安装好杠杆后 ,出现了图甲所示的情况 ,此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旋一些 ,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方便 。(2)小明用图乙的装置按正确的操作进行了三次实验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分析表中的数据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小亮调节好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 ,想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进行实验 ,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实验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他分别量出动力FA、动力臂lOA、阻力FB、阻力臂lOB ,得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 ,与小明实验的结

12、论不同 ,导致小亮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需要测多组数据。以下三个实验也测了多组数据 ,其中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目的相同的有 (选填序号)。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用刻度尺测某个物体长度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12(2019历下一模)如图为小群和小兰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提出猜测时的情景。(1)小兰收集了几个有关摩擦的事例 ,其中能支持她自己猜测的事例是 。A车轮上缠绕铁链的汽车在结冰的路面上不会打滑B用力压住橡皮 ,擦错字时擦得干净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铺设滚木更容易(2)要验证他们的猜测 ,首先要解决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问题。他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 ,必须用弹簧测力

13、计拉着物体 ,使它沿水平方向 滑动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 ,此时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大小相等。这种通过二力平衡条件 ,间接测量摩擦力的方法 ,在测量物重时也用到过。如图甲所示 ,这时也是因为重力与 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重力的大小。(3)为验证小群的猜测 ,小兰和小群合作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数据 ,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乙13(2019历下一模)小华和小琳在老师的指导下 ,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猜测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测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猜测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测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14、(1)如图甲所示 ,小琳在家中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 ,她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 ,水面上升得越高 ,人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猜测 (选填序号)。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局部 ,我常采用范读 ,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 ,我读一句 ,让幼儿读一句 ,边读边记;第二通读 ,我大声读 ,我大声读 ,幼儿小声读 ,边学边仿;第三赏读 ,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 ,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复倾听 ,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甲(2)他们为了研究猜测1和猜测2 ,选用了体积相同、重力不同的三个圆柱形物体A、B、C并测出了它们的重力分别为4 N、4.5 N和5 N ,然后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乙比

15、拟图中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 ,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 。比拟图中序号为 、 、 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的密度越大 ,物体所受的浮力也越大。(3)为了研究猜测4 ,小华将同一块橡皮泥依次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分别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如图丙所示。根据此实验现象 ,小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琳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可靠 ,主要原因是 。丙14(2019高新一模)小红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 ,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1)挂钩码前 ,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实验中 ,用装置A的方式悬挂钩码 ,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

16、上每格等距) ,但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 ,该种方式的缺乏主要是因为(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不易得出结论D杠杆受力不平衡(3)选用装置B进行实验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假设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 ,仍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 ,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5(2019高新一模)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小华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实验序号12345电压U/V0.51.81.02.02.5电流I/A0.10.20.40.5(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将图中的元件连成实验电路。(2)连接电路时 ,开关应处于

17、 状态;闭合开关前 ,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 (选填“A或“B)端。(3)实验过程中 ,第2次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为 A。“师之概念 ,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 ,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 ,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 ,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 ,其只是

18、“老和“师的复合构词 ,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 ,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 ,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 ,“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 ,更重于传播知识。(4)她在分析表格数据时 ,发现不方便寻找规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拟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

19、“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

20、“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参考答案1(1)小于(2)悬浮(3)122(4)60(5)偏大2(1)如下图(2)B(3)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0.28(4)测小灯泡的功率3(1)03 V(2

21、)B(3)BC(4)0.360.9(5)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4(1)如下图(2)断开(3)D(4)0.24 A小于(5)不同意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必须控制电阻不变 ,而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 ,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5D6.C7.D8.C9(1)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光路是可逆的(2)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大小相等平面镜成的是虚像10(1)10.0(2)蜡烛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或蜡烛位于1倍焦距处不成像)(3)缩小照相机(4)远离11(1)右水平测量力臂(或直接读出力臂)(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3)测量力臂错误(或弹簧测力计没竖直下拉)(4)12(1)A(2)匀速拉力(3)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13(1)3(2)物体的重力无关ade(3)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14(1)平衡螺母(2)C(3)1.8变大15(1)如下图(2)断开A(3)0.36(4)滑动变阻器没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调节或收集数据时无序排列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