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服务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

上传人:陈****2 文档编号:196900763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服务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服务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服务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服务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服务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服务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一、 通信行业竞争格局(一)云通信底层IaaS竞争日趋激烈,PaaS和SaaS得以快速发展伴随着公有云技术日趋成熟和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以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为代表的云通信IaaS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头部企业利用客户获取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扩大客户群,以期将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而PaaS和SaaS市场则处于成长期,上游IaaS日趋充分的竞争和完善的技术催生了下游PaaS和SaaS市场的快速发展。(二)信息通信行业移动转售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通信行业发展较为成熟且通信服务具有较高的经营资质壁垒,我国早期的电信运营商市场参与者较少,市场竞争

2、格局相对稳定。随着我国通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移动转售业务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主要移动转售参与者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例如,小米、联想等参与者将电信服务作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硬件设备的配套服务;海航通信将电信与航司及旅游业务结合;华翔联信、北京华云互联科技则依托电信资源着重发展云服务业务。(三)物联网解决方案市场呈现高度产业化,细分领域存在发展空间物联网解决方案应用场景呈现高度产业化,大量应用在包含智慧社区、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商业、智慧旅游、智慧环保、智慧能源等细分领域。由于细分领域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属于高度定制化服务,不同行业客户间的需求差异较大,对客户业务流程理解程度、

3、业务创新能力、相关行业应用经验以及资源集成能力要求较高。另一方面,随着5G、云计算等底层技术架构的持续完善,物联网解决方案应用领域不断扩张,遍及安全、医疗、交通、物流、金融、通信、教育、能源、环保等行业,对物联网解决方案的需求快速增长,物联网解决方案在部分细分领域存在蓝海市场。二、 未来通信业市场规模全国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已超80家,平均设备连接数69万台,在机械、电子等多个领域相继落地,市场规模突破700亿元。截至4月24日,三大运营商已完成二期5G网络设备的采购任务,预计年内将新增55万个基站。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会长武锁宁指出,5G建设速度加快,但要想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4、必须通过更广阔、更有价值的产业应用来实现。其中,工业互联网应该作为5G开拓应用的主攻方向。我国融合通信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在2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36亿元。正在进入移动通信网络的下一个发展阶段,一个将看到移动设备连接生活中一切的阶段。在这种新的互联生活中,移动的生活方式将改变社会,不仅对人与人之间彼此的互动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影响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会看到紧凑的、连接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以不同的方式普及到日常消费电子、家用电器以及一般的基础设施上。这就是趋势:物联网万物相连。有数据表明,到2020年,全球将有500750亿个传感器设备会被连接到网络,这个数字是全球人

5、口数量的710倍。面对如此巨大的传感器数量,以及更加巨大的传输数据,传统的电力线或电池供电方式将面临安装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使用寿命以及环保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能量采集技术可以帮助传感器设备实现易安置、免维护、长寿命以及绿色环保等目的。通信网络技术服务包括通信网络设计服务、通信网络工程服务及增值服务等,按业务阶段主要分为通信网络建设、通信网络维护和通信网络优化等。近年来,中国通信行业保持了高速增长。受益于通信行业的高速增长,国内通信网络技术服务市场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数据显示:一方面,随着通信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通信网络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呈逐步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

6、随着通信运营商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的运营,其选择外部专业技术和服务资源的比率也在增长。三、 通信行业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在无线移动通信领域,中国的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芯片产业均进入国际第一阵营,到2025年,移动通信将具备基本完整的国内产业链,掌握产业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产业链安全可控能力显著增强。在新一代网络领域,中国本土国产光通信设备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第一,国际市场占有率维持在60%左右;本土国产IP路由与交换设备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5%;网络设备可编程能力显著增强,网络操作系统核心技术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本土国产海洋光通信设备力争打破国际垄断,在海缆通信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到

7、2025年,光通信设备产业链安全可控能力显著增强,基本掌握产业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在卫星通信领域,中国将初步建成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实现天地融合网络的规模建设和有效应用;形成全球覆盖能力,提供战略安全通信、应急救灾保障、航空网络、信息普惠通信等服务,成为国际上主要的卫星通信服务提供者。四、 通信行业整体运行平稳电信业务收入稳步增长,电信业务总量保持较快增长;5G、千兆光网和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不断取得新进展,行业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云计算等新兴业务拉动作用明显,行业发展新动能持续释放。1-8月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721亿元,同比增长82%。按照2021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

8、同比增长217%。截至2022年8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571亿户,比2021年末净增3523万户。截至8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78亿户,比2021年末净增3468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492亿户,比2021年末净增138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294%,占比较2021年末提升78个百分点。截至8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1698亿户,较2021年末净增3亿户,移动网连接终端中代表物连接的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首次超出代表人连接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占比已达503%。截至2022年8月末,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0

9、49亿个,比2021年末净增3145万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到10亿个,比2021年末净增4162万个,占比由2021年末的943%提升到955%。截至8月末,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PON端口数达1214万个,较2021年末净增4282万个。截至8月末,5G基站总数达2102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198%,占比较2021年末提升55个百分点。其中1-8月份新建5G基站677万个。2020年,通信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利润同比增长10%。2021年通信行业整体收入为1789390亿元,同比增长111%。五、 信息通信行业市场规模(一)信息通信行业云通信市场近年

10、来,随着我国通信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互联网及4G以上蜂窝网络覆盖率提升,加之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在疫情管控政策实行背景下,在线教育、线上社交、远程办公、游戏、视频等需求激增,个人互联网应用端与企业通信解决方案成为云通信最广泛的应用场景。个人互联网应用场景下,不仅是游戏、直播、短视频等泛娱乐应用,快递、物联网、在线教育、电子商务、互联网医疗等各类型应用纷纷通过增加消息功能构筑用户之间沟通的关系网络,增强用户与平台之间的互动感从而提升用户粘性和平台活跃度,云通信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获得IM和实时音视频能力,满足应用内社交、音视频通话、直播互动等不同场景下的社交需求。企业通信解决方案场

11、景下,针对各行业、各类型企业客户的个性化通信解决方案是云通信现阶段具有较高潜力的发展方向。随着各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低成本高质量即时通信成为企业工作刚需,企业对数字化办公的需求迅速拉升,覆盖全终端、多渠道的企业云通信解决方案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用户的选择。2015年以来,我国云通信市场发展迅速。2015-2019年4年间,我国云通信市场规模从163亿元增加至35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217%。根据CIC报告预测,截至2024年底,中国云通信市场规模将以233%的复合增长率加速增长至1,015亿元。云通信PaaS细分市场方面,按收入计算,中国云通信PaaS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人民币134亿元增加到2

12、019年的人民币2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6%。依据预测,未来随着在线社交、在线教育、直播等应用场景的增多,语音电话、音视频等市场将快速发展,2024年中国PaaS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394亿元,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05%。云通信SaaS细分市场方面,按收入计算,中国云通信SaaS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人民币23亿元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人民币8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71,预计未来五年将继续保持341%的复合增长率,2024年增至358亿元。(二)信息通信行业移动转售业务市场2017-2021年期间,我国电信行业收入规模维持稳定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393%。经工信部

13、初步核算,2021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9%,增速同比提高427个百分点。其中,移动通信业务实现收入约9,268亿元,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6327%。近年来,移动流量成为电信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移动接入流量市场2017-2021年5年间增长迅速,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324%。2021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216亿GB,同比增长3382%。其中,手机上网流量达到2,125亿GB,比上年增长355%,在移动互联网总流量中占比为959%。2020年、2021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分别为848%和862%,渗透率分别较上年

14、提高了23个和14个百分点。得益于手机终端功能提升、网络持续提速,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大流量应用场景更丰富,移动流量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移动转售行业细分市场方面,近年基本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2020年,受疫情影响,消费者由于出行受限,移动通信整体需求下浮,导致移动转售行业市场遭受短暂冲击。随着疫情好转,移动转售市场迅速回暖,2021年累计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211%。综上,随着我国通信市场在运营商网络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增长、网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和互联网的渗透程度进一步加深等多种因素驱动,我国电信市场将延续长期以来稳中有升的发展趋势,移动转售行业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六、 通信行业总体运行情况随

15、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的兴起,信息终端从人人通信向物物通信领域扩张和蔓延。工业40、智慧城市、医疗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移动电子商务、农业现代化等都将给通信行业的创新带来机遇。2017年到2021年,我国网民规模从772亿增长至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73%。预计到2025年,中国在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技术与装备、家用电器五个优先发展方向上,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其中,中国通信设备技术和产业能力2025年目标是进入世界强国行列,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根据中国信通院估算,5G建设对整体经济拉动达到万亿级别。除了运营商以

16、及配套的通信设备产业链的直接拉动,消费电子、网络终端设备等设备制造商将迎来设备升级的新机遇。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通信系统设备市场需求得到拓展。近年来,中国通信行业投资规模不断增加,加速推进行业的发展和网络通信的全国化布局。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通讯设备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发挥规模效应并拓宽客户范围,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赢得生存发展的机会。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产业把握产业贸易分工协作的机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凭借综合制造优势,在通信设备、手机、个人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整机领域,形成极强的制造能力和价格竞争优势,带动了一批企业跻身全球前列。七、 信息通信行业基本风险特征(一

17、)信息通信行业政策的风险电信行业属于国家强监管行业,政府主管部门不断出台新的政策规定或修订已有的相关法规,并陆续出台了行业准入、运营监管、资质管理等方面的实施细则。这些监管政策的变化有可能给行业参与者带来诸如业务拓展遭遇准入限制,运营成本上升,需要申请新的运营资质等不利影响。(二)信息通信行业通信网络及信息安全的风险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运营企业的网络安全工作在内涵与外延上不断丰富和延伸,覆盖了基础网络和信息系统生产运行的方方面面。近年来,信息通信领域各种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网络攻击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对通信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冲击愈发明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正在成为网络攻击的重点目标,重要数据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三)信息通信行业快速的技术迭代风险由于云通信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技术迭代较快,创新产品和创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行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断提升。同时云通信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是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的核心考量因素。行业存在不能针对发展趋势针对性地研发技术和开发产品,导致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落后的风险。(四)信息通信行业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云通信行业方面,中国云通信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高度分散且竞争激烈,并且相邻市场正在关注呼叫中心与综合通信解决方案,云通信业务将面临多方竞争,可以预见市场份额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