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避险四大自救常识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9689581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震避险四大自救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震避险四大自救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震避险四大自救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地震避险四大自救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避险四大自救常识(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震避险四大自救常识一、什么是地震?地震的类型?地震形成原因?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 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 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的部分叫地幔;地球最中心 的部分叫地核。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 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岩石,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块 彼此镶嵌组成的,其中最大的有七块,它们是南极板块、欧亚板 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 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面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

2、度漂移运 动,相互挤压和碰撞。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 大,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 0倍。1 9 9 5年日本大阪神 户7. 2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 0 0 0颗二战时美国向日 本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的能量。二、地震的类型一般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 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 界地震的9 0%以上。汶川地震就属于此类地震。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 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 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 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 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三、地震避险自救常识 公共场所如何个人防护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否则将造成 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 速疏散。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 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 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 组织地撤离。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

4、择结实的柜 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 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 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 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 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4、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四、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1、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 12秒 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 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

5、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 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 速撤离,以防强余震。2、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 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 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 不可带头乱跑。3、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U 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 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4、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

6、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五、室内应急防震行动防地震伤害主要是防震坏建筑物及震落物品的砸伤。如果有 临震预报,就可按政府通告行动,离开建筑物。但在多数情况下, 地震是突然发生的。在12秒钟之内通过自己的应急行动,要得 到最好的防护效果。其办法是:一旦发生地震,如在家里,应 立即关闭煤气和电闸,将炉火扑灭。若住在平房,且离门很近, 则应冲出门外。如住在楼房,可以躲到结实的床、桌下,或躲 进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或厨房,或设支撑三角形空间(可 参考第三课中的室内防护动作)。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异物 砸 伤;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体取低位。注意千万不要

7、跳楼、 跳宙,以免摔伤或被玻璃扎伤;不要上阳台,不要去乘电 梯, 不要下楼梯,不要到处跑,不要随人流拥挤,这些地方容易 崩 塌垮掉、发生挤压踩伤。特别是对于有感地震,尤其要防止盲目 行动,听从指挥,否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图13。2)。所有室内 人员在初震过后,都要尽快撤出,在广场、公园等地,以避余震。 在地下商场时一定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千万不要慌乱拥 挤,应避开人流,防止摔倒;并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保护自 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随人流行动时,要避免被挤到墙壁 或栅栏处;要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也可躲在柜台、框架 物中,蹲在内墙角及柱子边,护住头部。若在电影院、体育馆 等地方,可

8、就地蹲在排椅下,用书包 等物保护头部3注意避开吊 灯、电扇等悬挂物。人防工程防地 震的效果极好,已为唐山、包 头地震实践所证明。所以只要来 得及,就可以进入人防工程或地 下室。因为地震对城市建筑物 的破坏和核爆炸冲击作用有许多相 同之处,防护原理和防护方 法也很相似。在行驶的公共电、汽车上时,要抓牢扶手,低头, 以免摔倒 或碰伤;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意外 事故。要等 车停稳、地震过去之后再下车。司机要关好车窗, 不锁车门,车钥匙应留在车上,并和同车人一起行动。如果人员被埋在废墟里,则要设法移动身边可动之物,扩大 空间,进行加固,以防余震。这时不要用明火,防止易燃气泄漏 爆炸。要捂

9、住口鼻,防止附近有毒气泄漏。然后找机会呼救,等 待救援。六、室外人员的应急防震行动地震发生时正在室外的人员,应双手交叉放在头上,最好用 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跑到空旷的地方去。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 物,特别是有玻璃墙的高建筑物、烟囱、水塔、广告牌、路灯、 大吊车、砖瓦堆、水泥预制板墙、油库、危险品仓库、立交桥、 过街天桥等。还要注意避开危旧房屋、狭窄的街道等危险之地。 此时人员可以进入路旁大楼里,以免砸伤。 地震时正在郊外的 人员,应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地,以防滑坡、地裂、涨水 等突发事件。骑车的下车,开车的停下,人员靠边行走。收听关 于震情和行动指南的广播。平时的防震应急准备工作当政府有短期

10、预报或临震预报 后,人们应立即行动起来开始应急防震准备。主要工作有: 在家里或学校教室内采取安全加固措施。例如加固立柜防止 倾倒,固定柜门,防止物品掉下伤人,用透明膜或胶带贴玻璃, 防止碎片伤人,将重物低位存放。加固梁柱、屋顶和水泥板墙。 保管好危险物品。准备消防灭火器具。这些工作的目的是增加室 内安全程度。 和人民防空应急一样,要备好个人应急包和帐篷材料。 按照家庭、学校或单位的应急分工预案,确认工作职责、搞 清学校或家庭的安全部位,以 便应急躲藏、避难。 学习自救、互救、灭火、抢修、找、抬伤 员的技能相知识。 确定邻里、单位人员震后集中的位置、制定应 急抢救的计划。 学习地震之前的预兆知识:如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 气中出现异味,飞鸟、家畜惊慌、电线之间有火花、室内有蓝光、 荧光灯被点燃等。人人都要知道立即报告的途径。但绝不能预报“地震了 !”,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传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