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接线方式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96855423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变电站接线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变电站接线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变电站接线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变电站接线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接线方式(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名词解释元件:两台断路器之间的引出线(线路或者变压器),称为元件。完整串:用3台断路器 把2个元件连接在两条母线之间,称为一个完整串。不完整串:如果用2台断路器把1个 元件连接在两条母线之间,称为一个不完整串。线路串:在一个完整串中,2个元件都是线 路,称为线路串。线路变压器串:在一个完整串中,一个元件是线路,另一个元件是变压 器,称为线路变压器串。2.3/2断路器接线方式的优缺点1)优点运行调度灵活-正常运行时两条母线和全部断路器全部投入运行,形成多环路供电方式。 运行可靠性高-每一回路由两台断路器供电,合环运行时,发生母线故障或单个断路器故 障退出运行,都不会导致出线停电。对于完整串

2、,即使是双母线故障,也可保证出线与系统 最低限度的连接。2)缺点投资费用大,保护及二次回路接线复杂。3. CT的配置及电流回路1)电流互感器的配置3/2断路器接线采用敞开式断路器时,每串只需配置3组CT。靠母线侧的CT有6个二次绕 组,中间的CT有7个二次绕组。具体配置如下图所示。这样的CT配置存在一个问题:保护在断路器和CT之间存在死区,发生故障时不能瞬间切 除。这一问题的存在可分为母线侧断路器与CT之间故障、中间断路器与CT之间故障两种 情况来讨论,见下图。当故障发生在K1或K3点时,故障点处于线路保护区外、母差保护区内,母差保护动作跳 开边开关,但此时故障并未消除。由于采用3/2断路器接

3、线,母差保护动作不能使线路高频 保护停信,使线路对侧断路器瞬时跳闸,同时,由于在线路L1的保护区外,中开关也不能 瞬时跳闸。因此,当故障发生在K1或K3点时,要靠线路对侧保护二段带时限切除,后果 是延长了故障切除时间,对系统稳定不利。当故障发生在K2点时,对于线路L2属于内部故障,而对于线路L1属于外部故障,当L2 保护瞬时动作跳开2212和2213后,故障并没有消除,需靠2212失灵保护动作断开2211 和线路L1对侧的开关,才最后切除故障,其后果与前一种相同。在220kV系统中发生这种故障,其后果相当严重。但仔细分析,发生这种故障的机率是极 少的。另外,也可在设计上采用相应措施,将这种故障

4、机率减到最小。现以K1点故障为例 加以说明。K1点故障有3种可能:断路器外绝缘闪络、引线对地闪络、CT外绝缘闪络, 见下图。断路器外绝缘闪络将造成断路器故障,靠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切除,与CT的位置无关。引 线对地闪络相当于空气间隙击穿,机率极小。CT外绝缘闪络,往往是CT的头部对地放电。CT 一次绕组对外的引线,一端是带小瓷套的绝缘端,另一端是与头部等电位的非绝缘端。当CT的头部对地放电时,实际上是非绝缘端对地短路,如果正确地选择CT 一次绕组引出 线绝缘端的朝向,就可以使这种对地闪络故障点位于线路保护区内。实际上只要将CT 一次绕组引出线的绝缘端始终朝着断路器布置,则CT头部对地闪络故障 就

5、位于线路保护区内,由线路保护瞬时动作,跳开1DL、2DL切除故障,既不会延迟切除 故障,也不会扩大事故。2)电流回路接线在3/2断路器接线中,每个元件的测量装置需接入相邻的两台CT测量用线圈的和电流回路,线路保护要接入相邻的两台CT保护用线圈的和电流回路,见下图。CT的和电流接线方式有两种:从CT引到端子箱,在端子箱内接成和电流,然后引到保护盘、电度表盘和测控装置等,这 样接线可以节省电缆,但在保护区内发生故障时,CT的负担较重。从CT引到端子箱,再从端子箱引到保护盘、电度表盘和测控装置,然后在屏上接成和电 流,这样接线比较费电缆,但在保护区内发生故障时,CT的负担较轻,同时也便于加装隔 离措

6、施。2212、 2213:从CT引到2212端子箱和2213端子箱,再引到2213断路器及短引线保护屏,在断路器及 短引线保护屏接成和电流。变压器差动保护不能直接接入和电流回路,要将相邻的两台CT保护用线圈分别接入差动继 电器的制动绕组,这样接线的优点是故障点发生在变压器高压侧的差动保护范围之外时,流 入差动继电器制动绕组的电流大,能有效防止外部故障时差动继电器误动作。在有些设计 中,为了简化接线,让短引线保护和失灵保护共用一套CT线圈。变电站短引线和失灵保护各用一套CT线氤 6、7串有单独的短引线保护盘。其他串的短 引线保护和断路器保护集合在一块屏里。3. CT的配置和电流接线方式对测量和保

7、护的影响对测量回路的影响:正常运行时,对测量回路没任何影响。当一个元件相邻的两个断路器之一断开时,与之对 应的CT 一次侧无电 流,但二次侧仍并联在CT的和回路中,也就是说它变成了同回路中另一台CT的负载。此匕 时,在与断开断路器对应的CT中流有励磁阻抗电流,我们称之为汲出电流。显然,由于汲 出电流的存在,增大了测量回路的误差,但由于正常运行时,CT铁心不饱和,其励磁阻抗很大(一般在几千欧姆),因此,汲出电流很小,引起的误差可以忽 略 不计。对保护的影响:在一次系统发生故障时,CT的一次侧往往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在这种情况下,CT的铁 芯容易饱和,使励磁阻抗下降,汲出电流增大,尤其是对于闭合铁

8、芯的CT更为严重。这有 可能引起保护装置拒动或非选择动作,所以在计算保护动作定值时要考虑到汲出电流的影 响。4. PT的配置及电压回路3/2断路器接线的PT配置的一般原则如下:每回线路配置三相PT,作为保护、测量、计量 和同期装置等使用。母线一般只需装设单相PT。3/2断路器接线中每个元件的保护电压回路一般不考虑接母线PT,其主要原因如下:如接母 线PT,需经电压切换回路才能接到保护装置,与双母线接线时电压切换回路不同,此时, 切换回路要串入有关的断路器和刀闸的辅助接点,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当母线停电,母线 侧断路器断开时,元件不应停电,但因母线侧断路器断开,相应的切换回路也断开了,有可 能使

9、线路保护失去电压,造成阻抗继电器误动。3/2断路器接线每一个完整串3台断路器,连接着4个可能分开的电源系统,即两条母线和 两回线路。在每回线路和每条母线上都装有PT,当任何一台断路器断开时,其触头两侧的 电压都有可能是非同步。所以,一般来说,每台断路器都应具备同期合闸装置。另外,3/2断路器接线的一次系统运行方式较多。例如:有时某一元件(线路或变压器)停 运,此时,该元件回路的隔离开关也断开,该元件的PT也退出运行。这就使得每台断路器 两侧同步所需的PT也不是固定的,所以,3/2断路器接线同期回路因可变条件多而使得接 线比较复杂。在实际工程中,同步电压的取法常采用所谓“近区电压优先”的原则。设

10、U1、U2为断路器同期合闸时需要比较的两个电压。当用边开关进行同期合闸时,U1 取自相邻母线PT, U2取法有三种可能:(1)取自相邻元件(线路或变压器)的PT。(2)当相邻元件(线路或变压器)停电,对应的-2刀闸拉开时,装置自动切换到另一元件 上的PT。(3)当该串上的两个元件(线路或变压器)全部停电,对应的-2刀闸拉开时,装置自动切 换到另一条母线上的PT。当用中开关进行同期合闸时,U1取法有两种可能:(1)取自元件1(线路或变压器)的PT;(2)当元件1(线路或变压器)停电,对应的-2刀闸拉开时,装置自动切换到与元件1 (线路或变压器)相邻的母线PT。U2取法也有两种可能:(1)取自元件

11、2 (线路或变压器)的PT;(2)当元件2 (线路或变压器)停电,对应的-2刀闸拉开时,装置自动切换到与元件2 (线路或变压器)相邻的母线PT。控制回路特点3/2断路器接线中,每个完整串的边开关控制回路只与一个元件的保护和重合 闸回路有联系,而中开关控制回路与两个元件的保护和重合闸回路都有联系,接线比较复 杂。中开关控制回路主要特点如下:(1)在合闸回路中,两个元件重合闸出口继电器的接点均需接到中开关的合闸回路;(2)两个元件的保护三相跳闸和单相跳闸出口均需接到中开关的三相跳闸和单相跳闸回路;(3)中开关的闭锁重合闸回路需要接到两个元件的重合闸回路;(4)两个元件的重合闸回路均需要用到中开关的

12、合闸或跳闸位置继电器接点,所以,要求 中开关的跳、合闸位置继电器能有多个接点输出。5.3/2断路器接线保护(一)3/2断路器接线的断路器失灵保护3/2断路器接线中的断路器失灵保护与双母线接线的断路器失灵保护相比有以下特点:1、为判别断路器拒动,需要在每台断路器的CT回路中装设电流判别元件。这是因为电流 判别元件如果装在和电流回路,则不能判别是哪台断路器拒动。所以,3/2断路器接线中的 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元器件数量较多。2、每一元件(线路或变压器)的保护出口接点,需和两个断路器的电流判别元件相连,而 中开关的电流判别元件又需要和完整串中的两个元件(线路或变压器)的保护出口接点相 连,这种互相联系,

13、使得失灵保护的启动回路难以实现单元化。3、当失灵保护的判别元件与接和电流保护共用CT时,为了满足暂态特性要求,需采用铁 芯带间隙的CT。如前所述,由于考虑汲出电流的影响,使电流判别元件的定值提高,其灵 敏度有所降低。4、靠近两母线侧的断路器失灵保护应启动各自母线保护出口继电器,使该母线上的所有断路器跳闸,并使中间断路器也跳闸。中间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后应使靠近两母线侧的断路 器 跳闸,并均应启动两套远方跳闸发信装置,远跳线路对侧断路器。5、在线路变压器串中,当变压器内部故障,中开关拒动时,除了跳开另一元件(线路)的 边开关外,还需通过远方跳闸装置,跳开线路对侧的开关。所以,3/2断路器接线中的断

14、路器失灵保护需要有远方跳闸装置配合。6、3/2断路器接线中的断路器失灵保护的构成方式有两种,即集中式和分散式。集中式一一 将一个配电装置的失灵保护集中在几面屏上,构成专用失灵保护屏;分散式一一每台断路器设置一套失灵保护,分别装在每台断路器保护单元中。(二)远方跳闸装置我们以一个完整串中的两个元件都是线路的情况,举例说明3/2断路器接线方式设置远方跳闸装置的必要性。见下图。当B线终端K点发生故障,B线两端保护装置动作,跳开断路器2216及本端的2272和 2273。此时,若断路器2272本身拒动,则2272的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可以跳开断路器 2271,但 短路故障仍然存在,需要跳开线路A对端的断

15、路器2214才能切除故障。一般情况 下,2214处的保护对线路B线末端发生短路故障的灵敏度不足,不能可靠跳闸,因此必须 在2272处装设由断路器失灵保护启动发信装置,发出跳闸命令,在2214、2216处装设收 信装置,在收到对端2272发来的跳闸命令激将对应的断路器2214 (或2216)跳开。远方跳闸装置是 直接发跳闸命令的,为了提高跳闸的可靠性,目前采用下列方式:(1)不通过就地故障判别元件,选用“二取二”瞬时跳闸方式。所谓“二取二”方式是指:使用两套远方收发信设备,两个通道,两个不同的工作频率。只有当这两套装置同时动 作发出跳闸命令时,才允许对端断路器跳闸。本端只装发信装置,对端只装收信

16、装置。(2)收信装置端增加就地故障判别元件控制的“二取一”延时跳闸方式。即两套远方跳闸 收信装置中任一套收到跳闸命令后,需经故障判别元件判断确实存在故障,才允许延时跳 闸。(三)短引线保护短引线保护是3/2断路器接线方式所特需的。当串中的元件(线路或变压 器)停电,对应的-2刀闸拉着,该串断路器仍保留运行时,为保证该元件(线路或变压器) 对应的两CT之间的短引线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切除,需装设短引线保护。短引线保护为简 单式三相电流差动保护。当线路正常运行时,该保护退出运行(功能压板和跳闸出口压板均退出,同时,由对应的-2 刀闸辅助接点从装置内部将该保护退出)。当串中的元件(线路或变压器)停电,

17、对应的-2刀闸拉着,该串断路器仍保留运行时,运 行人员应将短引线保护投入运行。(四)自动重合闸综合重合闸的运行方式:(1)综合重合闸方式:单相故障跳开单相后单 相重合,重合在永久性故障上跳开三相;相 间故障跳开三相后三相重合,重合在永久性故障 上再跳开三相。(2)三相重合闸方式:任何类型故障均跳开三相,三相重合(检查同期或无电压),重合 在永久性故障上时再跳开三相。(3)单相重合闸方式:单相故障跳开单相,单相重合,重合在永久性故障上后跳开三相, 相间故障跳开三相后不再重合。(4)停用:任何故障跳三相,不重合。500kV和220kV线路都装有综合重合闸装置。在3/2断路器接线情况下,线路故障时,要 跳开相邻的两台断路器,在重合时,为了减少断路器动作次数,缩短永久性故障切除时间, 在故障跳闸后,一般采用先后合闸方式进行重合。即先重合边开关,如此时故障已经消除(瞬时性故障),经一定延时后,再合上中开关。如果是永久性故障,则边开关重合不成 功,闭锁中开关重合。对应的线路保护动作,并同时向两台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并不再 重 4 合。如果边开关重合闸拒动,中开关仍能重合。为什么先重合边开关,后重合中开关?防止重 合遇故障,对本串的另外一条出现或变压器造成再次冲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