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重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9683686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节能减排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节能减排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节能减排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节能减排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减排重点(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余热回收 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 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 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 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 约为余热总资源的 60%。回收途径 余热的回收途径很多。一般说来,综合利用余热最好,其次是直接利用,再 次是间接利用(如余热发电)。综合利用就是根据余热的品质,按照温度高低顺序不 同按阶梯利用,品质高的可以用于生产工艺或余热发电;中等的(120度-160度)可 以采用氨水吸收制冷设备来制取-

2、30度到 5度的冷量,用于空调或工业;低温的可以用 来制热或利用吸收式热泵来提高热量的数量或温度供生产和生活使用。1、余热蒸汽的合理利用顺序是:动力供热联合使用;发电供热联合使用;生 产工艺使用;利用汽轮机发电或直接替代电机驱动机泵;生活用;利用余热吸收 制冷设备,实现热、电、冷联产。 2、余热热水的合理利用顺序是: 供生产工艺 常年使用;返回锅炉及发电使用;生活用。3、余热空气的合理利用顺序是: 生产用;暖通空调用;动力用;发电用。强化换热 影响流体换热得因素很多如:流动起因、流体有为相变、流体的运动状态、 换热表面的几何形、状流体的物理性质。 工业上为了强化流体之间的换热通常采用提 高流速

3、和改变换热表面的形状来实现换热的强化,该种做法就是强化换热。 强化传热 的途径: 一,增加传热推动力 二,增加传热面积 三,增大总传热系数 K热管 热管,是一种具有极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 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它利用毛吸作用等流体原理,起到类似冰箱压缩机制冷的 效果。具有很高的导热性、优良的等温性、热流密度可变性、热流方向酌可逆性、可 远距离传热、恒温特性(可控热管)、热二极管与热开关性能等一系列优点,并且由热 管组成的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流体阻损小等优点。由于其特殊的传热 特性,因而可控制管壁温度,避免露点腐蚀。但价格相对较高。热管特性 热管是依靠

4、自身内部工作介质特性来实现传热的传热元件,一般具有如下 特性:(1)很高的导热性由于真空度、热管介质特性的存在,热管内部的热阻R、V非常之小,Rv无限趋近于0,所以有些地方夸张地称它为超导。山东博源热能 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热管,其当量导热系数比目前金属银的导热系数还要高上千个数 量级,数值上超过音速。当然,高效导热也是相对而言,这个速度已经被 社会所认可, 能够满足日前的生产生活需要。 ( 2)优良的等温特性 热管内腔的蒸汽是处于饱和状 态,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使得热管的受热段与散热段的温度一致,甚至偶尔出现散热 段温度比受热段温度高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是特殊,不具有什么利用价值,但等温 特性在

5、实际工程应用价值就很广泛了。 ( 3)热流密度可变性 热管可以独立改变受 热段或冷却段的面积,即以较小的加热面积输入热量,而以较大的冷却面积输出热量, 或者增大热管受热面积输入量而减小吸热面积的输出热量,就可以改变一些传统方法 难以解决的传热模式。得到一个我们需要得到的换热热流密度。 (4)适应性广泛 热管的形状可随热源和冷源的条件而变化,热管可以作成电机轴、燃气轮机的叶片、 钻头、手术刀等等,可以用在地面,也可以用在无重力厂的宇宙空间。 热管散热 热 管是一种具有极高导热性能的新型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的蒸发 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它利用毛吸作用等流体原理,起到良好的制冷效果。具

6、有极高的 导热性、良好的等温性、冷热两侧的传热面积可任意改变、可远距离传热、温度可控 制等特点。将热管散热器的基板与晶闸管、igbt、igct等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管芯紧 密接触,可直接将管芯的热量快速导出。 通过对上述几种散热方式的分析,我们不难 看出,热管散热相对于其他几种传统散热方式存在以下的优势: 热管散热技术具 有散热效果好,热阻相对小,使用寿命长,传热快的优点。热管的热导系数是普通金 属的100倍以上; 传热方向可逆,不管任何一端都能成为蒸发端和冷凝端; 优良的热响应性。热管内汽化的蒸汽能以接近音速的速度传输,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导 热效果; 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体积小,维护方便;

7、无功耗、无噪音、符合 工业“绿色”的要求; 可以在无重力场的环境下使用。 综上所述:热管传热利用 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通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 源以外。采用热管技术使得散热器即便采用低转速、低风量电机,甚至不需风机,完 全采用自冷方式,同样可以得到满意的散热效果,使得困扰风冷散热的噪音问题以及 大功率电力模块散热问题得到良好解决,随着热管加工工艺的不断改善,其可靠性、 安全性、耐用性将会更加提高,而成本和价格也会进一步降低。热管散热器将有着传 统散热器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它的出现开辟了散热行业的新天地。热泵 热泵是一种将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也是是全世

8、界倍受关注的 新能源技术。它不同于人们所熟悉的可以提高位能的机械设备“泵”;热泵通常 是先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经过电力做功,然后再向人们提 供可被利用的高品位热能。 工作原理 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是 一致的。要搞清楚热泵的工作原理,首先要懂得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冷系统(压 缩式制冷)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其工作过程为: 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例如氟利昂),首先在蒸发器里从低温热源(例如冷冻水) 吸热并气化成低压蒸气。然后制冷剂气体在压缩机内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该高温 高压气体在冷凝器内被低温热源(例如冷却水)冷却凝结成高压

9、液体。再经节流元件 (毛细管、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等)节流成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如此就完成一 个制冷循环。热泵的性能一般用制冷系数(COP性能系数)来评价。制冷系数的定义 为由低温物体传 到高温物体的热量与所需的动力之比。通常热泵的制冷系数为3-4左 右,也就是说,热泵能够将自身所需能量的3到4倍的热能从低温物体传送到高温物 体。所以热泵实质上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工作时它本身消耗很少一部分电能,却能 从环境介质(水、空气、土壤等)中提取4-7倍于电能的装置,提升温度进行利用, 这也是热泵节能的原因。 地源热泵是热泵的一种,是以大地或水为冷热源对建筑物进 行冬暖夏凉的空调技术,地源热泵只是在大

10、地和室内之间“转移”能量。利用极小的 电力来维持室内所需要的温度。在冬天,1 千瓦的电力,将土壤或水源中4-5千瓦的热 量送入室内。在夏天,过程相反,室内的热量被热泵转移到土壤或水中,使室内得到 凉爽的空气。而地下获得的能量将在冬季得到利用。如此周而复始,将建筑空间和大 自然联成一体。以最小的代价获取了最舒适的生活环境。 由于热泵装置的工作原理与 压缩式制冷是一致的;所以在小型空调器中,为了充分发挥它的效能,在夏季空调降 温或在冬季取暖,都是使用同一套设备来完成的。在冬季取暖时,将空调器中的蒸发 器与冷凝器通过一个换向阀来调换工作。 由图中可看出,在夏季空调降温时,按制冷 工况运行,由压缩机排

11、出的高压蒸汽,经换向阀(又称四通阀)进入冷凝器,制冷剂 蒸汽被冷凝成液体,经节流装置进入蒸发器,并在蒸发器中吸热,将室内空气冷却, 蒸发后的制冷剂蒸汽,经换向阀后被压缩机吸入,这样周而复始,实现制冷循环。 在 冬季取暖时,先将换向阀转向热泵工作位置,于是由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蒸汽, 经换向阀后流入室内蒸发器(作冷凝器用),制冷剂蒸汽冷凝时放出的潜热,将室内 空气加热,达到室内取暖目的,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从反向流过节流装置进入冷凝 器(作蒸发器用),吸收外界热量而蒸发,蒸发后的蒸汽经过换向阀后被压缩机吸入, 完成制热循环。这样,将外界空气(或循环水)中的热量“泵”入温度较高的室内, 故称为“

12、热泵”。 对于一台分体式热泵空调来说,夏天制冷时就是以室外机为冷凝器 室内机为蒸发器,运行时就把室内的热量输送到了室外。而冬季则以室内机为冷凝器、 室外机为蒸发器,这样就把室外的热量输送到了室内,通常这些是通过四通换向阀来 实现的。 热泵热水器 热泵热水器工作流程是压缩机将回流的低压冷媒压缩后,变成 高温高压的气体排出,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流经缠绕在水箱外面的铜管,热量经铜管 传导到水箱内,冷却下来的冷媒在压力的持续作用下变成液态,经膨胀阀后进入蒸发 器,由于蒸发器的压力骤然降低,因此液态的冷媒在此迅速蒸发变成气态,并吸收大 量的热量。同时,在风扇的作用下,大量的空气流过蒸发器外表面,空气中的能

13、量被 蒸发器吸收,空气温度迅速降低,变成冷气释放。随后吸收了一定能量的冷媒回流到 压缩机,进入下一个循环。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能够将空气中的低温热能吸收,并且在 机器内部转化为高温热能,然后加热水温,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非常的节能,而且效率 也非常的高。 空气源热泵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能源利用产品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 发展与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生活用热水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然而传统的热水 器(电热水器,燃油、气热水器)具有能耗大、费用高、污染严重等缺点;而节能环 保型太阳能热水器的运行又受到气象条件的制约。空气源热泵的供热原理与传统的太 阳能热水器截然不同,空气源热泵以空气、水、太阳能等为低温热

14、源,空气源热泵以 电能为动力从低温侧吸取热量来加热生活用水,热水通过循环系统直接送入用户作为 热水供应或利用风机盘管进行小面积采暖。空气源热泵是目前学校宿舍、酒店、洗浴 中心等场所的大、中、小热水集中供应系统的最佳解决方案。 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是 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能量)的既可供 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系统。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 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一般在空调系统中,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热 的热源和夏季制冷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 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

15、。脱硝为防止锅炉内煤燃烧后产生过多的NOx污染环境,应对煤进行脱硝处理。分为 燃烧前脱硝、燃烧过程脱硝、燃烧后脱硝。脱硝技术 根据水泥窑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水泥窑降氮减排的技术措施有两大类: 一类是从源头上治理。控制煅烧中生成NOx。其技术措施:采用低氮燃烧器;分 解炉和管道内的分段燃烧,控制燃烧温度;改变配料方案,采用矿化剂,降低熟料 烧成温度。另一类是从末端治理。控制烟气中排放的NOx,其技术措施:分级燃 烧+SNCR”,国内已有试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国内已有试点;选 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欧洲只有三条线实验;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国内水 泥脱硝还没有成功经验

16、;生物脱硝技术(正处于研发阶段)。分类 燃烧前脱硝1) 加氢脱硝2 )洗选 燃烧中脱硝1 )低温燃烧2)低氧燃烧3)FBC燃烧技术4 )采 用低NOx燃烧器5)煤粉浓淡分离6)烟气再循环技术燃烧后脱硝1)选择性非催 化还原脱硝( SNCR) 2)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SCR ) 3)活性炭吸附 4)电子束 脱硝 技术 1、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是一种不使用催化剂,在 850- 1100温度范围内还原NOx的方法。最常使用的药品为氨和尿素。 一般来说, SNCR脱硝效率对大型燃煤机组可达25% 40%,对小型机组可达80%。由于该法受 锅炉结构尺寸影响很大,多用作低氮燃烧技术

17、的补充处理手段。其工程造价低、布置 简易、占地面积小,适合老厂改造,新厂可以根据锅炉设计配合使用。 2、选择性催 化还原技术 SCR 是目前最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 它是一种炉后脱硝方法, 最早由日本 于20世纪6070年代后期完成商业运行,是利用还原剂(NH3,尿素)在金属催化剂作 用下,选择性地与NOx反应生成N2和H2O,而不是被02氧化,故称为选择性”。 世界上流行的SCR工艺主要分为氨法SCR和尿素法SCR 2种。此2种方法都是利用 氨对NOx的还原功能,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x (主要是NO)还原为对大气没有多少 影响的N2和水,还原剂为NH3。在SCR中使用的催化剂大多以TiO2为

18、载体,以 V2O5或V2 O5 -WO3或V2O5-M0O3为活性成分,制成蜂窝式、板式或波纹式三种类 型。应用于烟气脱硝中的SCR催化剂可分为高温催化剂(345弋 590弋)、中温催化 剂(260C 380C )和低温催化剂(80C 300C),不同的催化剂适宜的反应温度 不同。如果反应温度偏低,催化剂的活性会降低,导致脱硝效率下降,且如果催化剂 持续在低温下运行会使催化剂发生永久性损坏;如果反应温度过高, NH3 容易被氧化,NOx生成量增加,还会引起催化剂材料的相变,使催化剂的活性退化。国内外SCR系 统大多采用高温,反应温度区间为315弋400弋。优点:该法脱硝效率高,价格相对低廉,广

19、泛应用在国内外工程中,成为电站烟气脱 硝的主流技术。缺点:燃料中含有硫分,燃烧过程中可生成一定量的SO3。添加催化 剂后, 在有氧条件下, SO3 的生成量大幅增加, 并与过量的 NH3 生成 NH4HSO4。 NH4HSO4具有腐蚀性和粘性,可导致尾部烟道设备损坏。虽然SO3的生成量有限,但 其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另外,催化剂中毒现象也不容忽视。 3、活性炭吸附技术 4、 电子束脱硝技术烟气除尘 由燃料及其他物质燃烧过程产生的烟尘,以及对固体物料破碎、筛分和输送 等机械过程产生的烟尘,除尘就是把这些粒子从烟尘中分离出来并加以捕集、回收的 过程。 烟气除尘的技术包括袋式除尘器技术、电除尘器技术

20、和电袋结合除尘器技术。1袋式除尘器具有适应各种粉尘特性烟气、除尘效率高、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布置 灵活、滤袋拆装方便、清灰高效彻底、设备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2.电除尘器具有性 能可靠、除尘效率高、抗高温、二次扬尘小、易于维护等特点。3.电袋组合式除尘器 是综合利用和有机结合电除尘器与布袋除尘器的除尘优点,先由电场捕集烟气中大量 的粉尘,再经过布袋收集剩余细微粉尘的一种组合式高效除尘器。具有除尘稳定( 50mg/Nm3 )、系统阻力小、设备使用寿命长、性能优异等特点。分类 除尘器种类繁多,按除尘过程中是否采用润湿剂,除尘器可以分为干式除尘器 和湿式除尘器。按除尘过程中的基本作用原理可以分为机械除

21、尘器、湿式除尘器(主 要是洗涤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电除尘器和声波除尘器。以下将从后一种分类 角度对各种除尘器的工作机理,特点、适用场合、除尘效率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 重力沉降室。重力沉降室是利用粉尘与气体的密度不同,使含尘气体中的尘粒依靠自 身的重力从气流中沉降下来,从而达到净化目的的一种装置。当含尘气流从管道进入 沉降室后,由于截面扩大,气体的流速减慢。沉降速度大于气流速度的沉粒就沉降下 来。 重力沉降室分为水平气流沉降室和垂直气流沉降室两种。重力沉降室的性能特点 是结构简单,投资小, 维修管理方便,体积大。主要适用于烟气量较小,尘粒较粗, 现场较宽敞及 环境要求较低的场合,或者作

22、为高效除尘的预处理装置。 2、惯性除尘 器。惯性除尘器是使含尘气流冲击在挡板上,气流方向发生急剧转变,借助尘粒本身 的惯性力作用使其与气流分离的装置。惯性除尘器的性能特点是压力损失大、除尘效 率较低。主要适用于非黏性、非纤维性的且密度和粒径较大的 金属或矿物性粉尘,多 用于多级除尘中的第一级除尘。 3、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是使含尘气流按一定方 向作旋转运动,借助离心力作用将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装置,也称为离心式除尘静电除尘 气体除尘方法的一种。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 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在冶金、化学等工业中用以净化气 体或回收有用尘粒。利用静电场

23、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收尘方法。 在强电场中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奔向正极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 带负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当然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也有采用负极板集尘的方式。 以往常用于以煤为燃料的工厂、电站,收集烟气中的煤灰和粉尘。冶金中用于收集锡、 锌、铅、铝等的氧化物,现在也有可以用于家居的除尘灭菌产品。原理 气体除尘方法的一种。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 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在冶金、化学等工业中用以净化气体或回 收有用尘粒。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收尘方法。在强 电场中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

24、,电子奔向正极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负 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当然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也有采用负极板集尘的方式。以往 常用于以煤为燃料的工厂、电站,收集烟气中的煤灰和粉尘。冶金中用于收集锡、锌、 铅、铝等的氧化物,现在也有可以用于家居的除尘灭菌产品。技术优点 普通净化机采用滤纸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极易堵塞滤孔,灰尘越积越多, 不仅没有灭菌效果,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静电除尘技术有以下几个优点: (1) 除尘效率高; (2)可以净化较大气量; (3)能够除去的粒子粒径范围较宽; (4) 可净化温度较高含尘烟气; (5)结构简单,气流速度低,压力损失小; (6)能量 消耗比其他类型除尘器低; (

25、7)电除尘器可以实现微机控制,远距离操作。袋式除尘器是一种高效干式除尘器。它是依靠纤维滤料做成的滤袋,更主要的是通过 滤袋表面上形成的粉尘层来净化气体的。几乎对于一般工业中的所有粉尘,其除尘效 率均可能达到 99%以上。细颗粒物(PM2.5 )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PM2.5、可入肺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 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表面积大, 活性

26、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 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生成来源颗粒物的成分很复杂,主要取决于其来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但危害较大 的是后者。在学术界的分为一次气溶胶(Primary aerosol)和二次气溶胶(Secondary aerosol)两种。自然源: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海盐(颗粒物的第二大 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 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 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

27、 人为源:人为源包括固定源和流动源。固定源包 括各种燃料燃烧 源,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供热、 烹调过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流动源主要是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 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 PM2.5 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而这些气 体污染物往往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烧造成的。在发展中国家, 煤炭燃烧是家庭取暖和能源供应的主要方式。没有先进废气处理装置的柴油汽车也是 颗粒物的来源。燃烧柴油的卡车,排放物中的杂质导致颗粒物较多。 在室内,二手烟 是颗粒物最主要的来源。颗粒物的来源是不完全燃烧、因此只要是靠燃烧的烟草产品, 都会产

28、生具有严重危害的颗粒物,使用品质较佳的香烟也只是吸烟者的自我安慰,甚 至可能因为臭味较低,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同理也适用于金纸燃烧、焚香及燃烧蚊香。 但是炒菜5分钟,PM2.5增加20倍系误读。大气化学反应除自然源和人为源之外,大气中的气态前体污染物会通过大气化学反应生成二次颗粒 物,实现由气体到粒子的相态转换。如:其中气态硫酸来自OH自由基氧化二氧化硫SO2的气态反应。2盐的水合物:如 xClyH2O、xNO3yH2O、xSO4yH2O,随着湿度的变化,水合物对PM2.5的影响较大, 水不仅与盐化合物生成水合物,由于湿度的改变还形成了盐的微小溶液液滴。 预防方 法1、过滤法包括空调、加湿器、空

29、气清新器等,优点是明显降低PM2.5的浓度, 缺点是滤膜需要清洗或更换。 2、水吸附法 超声雾化器、室内水帘、水池、鱼缸等, 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亲水性PM2.5,缺点是增加湿度,憎水性PM2.5不能有效去除。3、 植物吸收法植物叶片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PM2.5,优点是能 产生有利气体,缺点是吸收效率低,有些植物会产生有害气体。生活应对1、雾霾天气少开窗,最好不出门或晨练 2、外出戴专业防尘口罩 3、多喝桐桔梗 茶、桐参茶、桐桔梗颗粒、桔梗汤等清肺除尘”茶饮4、少量补充维生素D 5、饮食 清淡多蜂蜜水 6、深层清洁 7、尽量减少吸烟甚至不吸烟脱硫将煤中的硫元素用钙基等方法固定

30、成为固体防止燃烧时生成S02,通过对国内外脱 硫技术以及国内电力行业引进脱硫工艺试点厂情况的分析研究,目前脱硫方法一般可 划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等3类。其中燃烧后脱硫,又称烟气脱硫(简称FGD ),在FGD技术中,按脱硫剂的种类划 分,可分为以下五种方法:以CaC03 (石灰石)为基础的钙法,以MgO为基础的镁法, 以Na2SO3为基础的钠法,以NH3为基础的氨法,以有机碱为基础的有机碱法。世界 上普遍使用的商业化技术是钙法,所占比例在90%以上。按吸收剂及脱硫产物在脱硫 过程中的干湿状态又可将脱硫技术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半湿)法。湿法FGD技术 是用含有吸收剂的溶液或浆液

31、在湿状态下脱硫和处理脱硫产物,该法具有脱硫反应速 度快、设备简单、脱硫效率高等优点,但普遍存在腐蚀严重、运行维护费用高及易造 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干法FGD技术的脱硫吸收和产物处理均在干状态下进行,该法具 有无污水废酸排出、设备腐蚀程度较轻,烟气在净化过程中无明显降温、净化后烟温 高、利于烟囱排气扩散、二次污染少等优点,但存在脱硫效率低,反应速度较慢、设 备庞大等问题。半干法FGD技术是指脱硫剂在干燥状态下脱硫、在湿状态下再生(如 水洗活性炭再生流程),或者在湿状态下脱硫、在干状态下处理脱硫产物(如喷雾干 燥法)的烟气脱硫技术。特别是在湿状态下脱硫、在干状态下处理脱硫产物的半干法, 以其既有湿法

32、脱硫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的优点,又有干法无污水废酸排出、脱硫 后产物易于处理的优势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按脱硫产物的用途,可分为抛弃法和 回收法两种。石膏法工作原理:将石灰石粉加水制成浆液作为吸收剂泵入吸收塔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 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从塔下部鼓入的空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硫酸 钙,硫酸钙达到一定饱和度后,结晶形成二水石膏。经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浆液经浓缩、 脱水,使其含水量小于 10%,然后用输送机送至石膏贮仓堆放,脱硫后的烟气经过除 雾器除去雾滴,再经过换热器加热升温后,由烟囱排入大气。由于吸收塔内吸收剂浆 液通过循环泵反复循环与烟气接触,吸收剂利用率很高,钙硫比较

33、低,脱硫效率可大 于 95% 。喷雾干燥法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以石灰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经消化并加水制成消石灰乳,消石 灰乳由泵打入位于吸收塔内的雾化装置,在吸收塔内,被雾化成细小液滴的吸收剂与 烟气混合接触,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SO3,烟气中的SO2被脱除。与 此同时,吸收剂带入的水分迅速被蒸发而干燥,烟气温度随之降低。脱硫反应产物及 未被利用的吸收剂以干燥的颗粒物形式随烟气带出吸收塔,进入除尘器被收集下来。 脱硫后的烟气经除尘器除尘后排放。为了提高脱硫吸收剂的利用率,一般将部分除尘 器收集物加入制浆系统进行循环利用。该工艺有两种不同的雾化形式可供选择,一种 为旋转喷雾轮雾化,另

34、一种为气液两相流。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法炉内喷钙加尾部烟气增湿活化脱硫工艺是在炉内喷钙脱硫工艺的基础上在锅炉尾部 增设了增湿段,以提高脱硫效率。该工艺多以石灰石粉为吸收剂,石灰石粉由气力喷 入炉膛8501150弋温度区,石灰石受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烟气中 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由于反应在气固两相之间进行,受到传质过程的影响, 反应速度较慢,吸收剂利用率较低。在尾部增湿活化反应器内,增湿水以雾状喷入, 与未反应的氧化钙接触生成氢氧化钙进而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当钙硫比控制在 2.02.5时,系统脱硫率可达到6580%。由于增湿水的加入使烟气温度下降,一般 控制出口烟气温度高于露

35、点温度1015弋,增湿水由于烟温加热被迅速蒸发,未反应 的吸收剂、反应产物呈干燥态随烟气排出,被除尘器收集下来。烟气循环流化床法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由吸收剂制备、吸收塔、脱硫灰再循环、除尘器及控制系 统等部分组成。该工艺一般采用干态的消石灰粉作为吸收剂,也可采用其它对二氧化 硫有吸收反应能力的干粉或浆液作为吸收剂。由锅炉排出的未经处理的烟气从吸收塔(即流化床)底部进入。吸收塔底部为一个 文丘里装置,烟气流经文丘里管后速度加快,并在此与很细的吸收剂粉末互相混合, 颗粒之间、气体与颗粒之间剧烈摩擦,形成流化床,在喷入均匀水雾降低烟温的条件 下,吸收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CaS03和CaS0

36、4。脱硫后携带大量固体颗粒 的烟气从吸收塔顶部排出,进入再循环除尘器,被分离出来的颗粒经中间灰仓返回吸 收塔,由于固体颗粒反复循环达百次之多,故吸收剂利用率较高。燃烧前脱硫法 燃烧前脱硫就是在煤燃烧前把煤中的硫分脱除掉,燃烧前脱硫技术 主要有物理洗选煤法、化学洗选煤法、添加固硫剂、煤的气化和液化、水煤浆技术等。 微生物脱硫技术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化学法,它是把煤粉悬浮在含细菌的气泡液中, 细菌产生的酶能促进硫氧化成硫酸盐,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燃烧前脱硫技术中物理 洗选煤技术已成熟,应用最广泛、最经济,但只能脱无机硫;生物、化学法脱硫不仅 能脱无机硫,也能脱除有机硫,但生产成本昂贵,距工业应用尚

37、有较大距离;煤的气 化和液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完善;微生物脱硫技术正在开发;水煤浆是一种新型低 污染代油燃料,它既保持了煤炭原有的物理特性,又具有石油一样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被称为液态煤炭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已具备商业化条件。 煤的燃烧前的脱硫技 术尽管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但其优点是能同时除去灰分,减轻运输量,减轻锅炉的沾 污和磨损,减少电厂灰渣处理量,还可回收部分硫资源。炉内脱硫炉内脱硫是在燃烧过程中,向炉内加入固硫剂如CaC03等,使煤中硫分 转化成硫酸盐,随炉渣排除。其基本原理是:CaCO3=高温=CaO+CO2f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电子束法 电子束辐照含有水蒸气的烟气时,会使烟气中的分子如02、H2O等处 于激发态、离子或裂解,产生强氧化性的自由基0、OH、H02和03等。这些自由基 对烟气中的S02和N0进行氧化,分别变成S03和N02或相应的酸。在有氨存在的 情况下,生成较稳定的硫铵和硫硝铵固体,它们被除尘器捕集下来而达到脱硫脱硝的 目的。海水脱硫海水通常呈碱性,自然碱度大约为1 22 . 5mmol/L,这使得海水具 有天然的酸碱缓冲能力及吸收S02的能力。国夕卜一些脱硫公司利用海水的这种特性, 开发并成功地应用海水洗涤烟气中的S02,达到烟气净化的目的。海水脱硫工艺主要 由烟气系统、供排海水系统、海水恢复系统等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