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按摩仪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19680488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眼部按摩仪行业发展基本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眼部按摩仪行业发展基本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眼部按摩仪行业发展基本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眼部按摩仪行业发展基本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部按摩仪行业发展基本情况(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眼部按摩仪行业发展基本情况一、 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垄断市场难以形成目前,苹果、谷歌、三星等巨头企业相继进军可穿戴设备领域,抢占可穿戴设备产业制高点,但可穿戴设备市场不会形成很高的产业集中度,难以出现类似智能手机领域的几家独大的局面。智能手机市场依赖单一类型设备,产品形态高度统一,而应用范围从头到脚全面发展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实质上是诸多市场的集合,产品类型多元化,产品应用多样化。可穿戴设备将成为创业创新集中的重点领域,创新型中小企业、创客群体将借助此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以苹果智能手表为代表的旗舰型产品提升可穿戴产品的用户认知度,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广度将使产业具备一定的分散性,也使创新型小企业获得成

2、长空间。二、 可穿戴设备的未来态势从目前全球的发展情况来看,可穿戴设备的技术路径主要分为四条:一条是以三星等传统通信企业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的路径,即基于通信的智能穿戴产品;一条是以耐克等传统运动娱乐企业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的路径,即基于定位、运动娱乐的智能穿戴产品;第三条则是以谷歌眼镜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的路径,即基于眼镜类的虚拟现实或沉浸式的智能穿戴产品;第四条则是以移动医疗为主的可穿戴设备路径,即基于血压、心率、血糖、新陈代谢等方面的监测。与其它行业相比,可穿戴行业细分趋势更为明显。易操作性是可穿戴设备发展的基础,针对细分市场而言,这样的要求更加重要,如何做到功能专一、专业是对细分领域企业研发

3、、资本和营销的考验,成功地在某一功能打开切口,推动整个市场成长、扩张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可穿戴设备厂商未来发展的重心必将在大而全和小而精的两种路线中做出选择,大而全的路线更适合三星、LG、华为这样的产业链较完善的企业,而小而精的路线则对初创型企业和专业型企业更具吸引力。三、 可穿戴设备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热点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目前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主要有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通过连接互联

4、网,并与各类软件应用相结合,使用户能够感知和监测自身生理状况与周边环境状况,无需手动便能迅速查看、回复和分享信息,其功能覆盖了健康管理、运动测量、社交互动、休闲游戏、影音娱乐、定位导航、移动支付等诸多领域。由于可穿戴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化,因此有多种分类方法。四、 全球智能穿戴设备行业现状分析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0年全球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约48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2021年市场规模增长到550亿美元以上,同比增速约14%。预计在2022年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到630亿美元。从出货量情况看,2020年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出货量在4亿台以

5、上,2021年出货量提高到53亿台左右,北京研精毕智预测,在2025年,全球智能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14亿台。2021年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市场中,TWS耳机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最高,约70%,其次是智能手表,市场份额在28%以上,AR/VR市场份额较小,约不到3%,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从细分市场看,智能手表是智能穿戴设备行业的重要领域。行业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智能手表的出货量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出货量有所降低,不到1亿台。2021年出货量增长,约13亿台,同比增速40%左右。五、 未来可穿戴设备产品形态目前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仍以手表、手环、眼镜为主,尚处于可穿戴设备产品的初

6、级形态。随着传感技术、材料技术、交互技术的日益成熟,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将愈加丰富,向人体穿戴的各类物品延伸,衣服、鞋子、戒指、发带等多样化可穿戴产品将不断涌现。可穿戴设备将向纵深方向发展,产品形态之间的界限将逐步打破,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之间功能将逐渐趋同。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总体趋势是发展软件生态系统,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只是其功能载体,功能的实现并不局限于产品类型。目前可穿戴设备主要是健康追踪工具,但这种单一功能的设备最终会被更加广泛、更加以应用为中心的智能手表所吸收。六、 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发展趋势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居民收入水平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7、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25,974元提升至2021年的35,128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8%。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及健康消费意识都随之提升,国内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消费有望同步增长。在健康意识逐步加强的背景下,我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持续增加,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不断上升。2017-2021年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由1,451元提高至2,115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由79%扩大至88%。2020年受疫情影响人均消费支出略有下滑,而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来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有望延续增长的态势。同时,消费升级促

8、使消费需求从刚需消费向生活品质转变,消费者更加关注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以改善生活品质,进而促进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得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高强度的工作导致职场人士容易进入亚健康状态,长期受到颈椎、腰椎及血液循环不畅等慢性病的困扰。据2022年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在70前、70后、80后、90后、95后、00后这六个年龄段的人群里,95后健康自评分最低,00后近一年健康困扰数量最多,中青年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此外,办公群体颈腰椎问题突出。在电子化办公的场景下,职场人士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容易导致肩背酸痛、颈椎腰椎僵硬、眼部疲劳肿胀等。据第一财经

9、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21职场白领健康图鉴显示,白领群体腰椎/颈椎问题占比达到67%,与睡眠问题并列为最普遍的职场健康问题。职场人士广泛受到健康困扰,促进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需求持续释放。(一)商旅办公人群规模扩张,可穿戴健康产品市场广阔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产品与服务贸易的日渐活跃,我国差旅群体规模持续扩张。以高铁为例,据国家铁路局统计,2019年国家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358亿人次,2016-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9%。职场人士在高频商旅过程中普遍存在身体不适等现象,随着消费者在长途旅程下对舒适性的需求提高,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需求呈现增长趋势。职场人士的工作属性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带来增量

10、客群,适用于旅途和办公环境的可穿戴式理疗健康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商旅人群个人护理与健康保健的需求。(二)日常养生护理需求持续提高,带动可穿戴设备需求释放近年来,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消费目的由患病后的医疗型消费向患病前的预防型消费转变,日常养生护理需求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央视财经发布的中国青年消费大数据显示,健康养生成为2020年青年人消费前三名,占总消费比重的2611%。90后成为养生消费的主力,保健、按摩等健康相关消费持续增长。相较高客单价、受地域限制的定点消费模式,智能可穿戴产品兼具时尚美观与自助便携的优势,而产品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将持续推动可穿戴设备的推广与普及。(三)老龄化

11、趋势加深与慢性病人口增加,推动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成长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慢性病负担日益加深,人们健康意识持续提升,我国健康监测与管理市场需求也相应呈现增长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26亿人,占总人口187%,十年来老年人口增长近8,000万,与此同时,我国慢性病人口基数庞大。老龄化趋势加深与慢性病的人口增加为智能可穿戴设备提供了发展契机,具备健康监测功能的可穿戴产品能够帮助用户发现潜在风险,及时干预与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实现自我日常健康监控及管理。七、 可穿戴设备行业高端上游产品受限可穿戴设备产业链涉及环节较多,从产业分工维度看可分为上游关键器件、中游

12、可穿戴设备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三个环节。目前可穿戴智能设备产业链尚不成熟。产业链上包含了从芯片解决方案到外观设计,再到生产组装以及应用开发等一系列流程。硬件公司致力于可穿戴设备的开发,容易忽略软件的叠加性和更新性;软件公司致力于可穿戴软件的开发,却在硬件生产、渠道建设和售后服务方面有所欠缺,导致可穿戴细分领域普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产业链各环节脱节,无法形成闭环运作。目前我国商业消费级可穿戴设备主要厂商包括华为、OPPO、三星、苹果、小米、小天才等。产业链上游的硬件供应商包括京东方、紫光国微、欧姆龙、亿纬锂能、立讯精密、台积电等;软件供应商包括安卓、百度云、阿里云等。下游终端渠道主要包括淘宝、京东等线上门店以及各品牌线下体验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