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与评价实习报告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9679912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96.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环境监测与评价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环境监测与评价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环境监测与评价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与评价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与评价实习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实习目的2二、实习时间与地点2三、实习内容21实习动员22取水样断面、监测点的布设23水样检测34噪声采样断面布设65噪声监测6四、实习心得8一、实习目的在环境污染中不管是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生物污染等都必须对污染物的性质、含量、状态进行分析测定、分析、评价 。环境监测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通过这次实习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能更清晰的理解书本上的内容,掌握噪声、水的检测方法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后续数据处理等。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时间:本学期末1周地点:长春市南湖公园、学校实验室、学校周边街道(后街,隆化路)三、实习内容实习动员根据系里教学统一安排我们将于本学期

2、末一周进行为期一周的环境监测与评价实习。6月25日王老师和陈老师分两次对我们12级给水排水三个班进行了实习前的辅导,为我们做实习前的动员,让我们对接下来的实习有所了解。这次动员端正了我们的态度一定要“听、记、问、想多观察,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弄清楚”。老师们给我们讲解了实习的内容布置和一些我们要注意的要点,为我们分了小组列出了应准备的实习用具。取水样断面、监测点的布设6月28日由陈老师和郑老师带领在长春市南湖公园采样断面,用已用水样洗涤过的水样容器采集瞬时水样,每个断面按左右中采取三份水样,并记录周围环境情况,以供分析。1、采样位置布设依据 采样位置应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3、,根据监测目的、结合水域类型、污染源分布、水的利用情况、水的均匀性和样品的可获得性等因素而确定。监测断面的分布是水体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应有代表性,能真实、全面地反映水体水质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2、尽量按照如下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主要居民区和工业区的上下游;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出入口;河流主流、河口、湖泊和水库的代表性位置;主要用水地区,如饮用水源区、水上娱乐区、风景游览区、商业性捕鱼水域等;重要支流汇入主流、河口、或沿海水域的汇合口;国际河流出入国际线的出入口处需设置采样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岸边记号。3、判断采集水样地点为湖泊湖泊、水库采样断面

4、的设置前,首先要判断湖泊、水库是单一水体还是复杂水体,考虑汇入湖泊、水库的河流数量、水体径流量、季节变化及动态变化、沿岸污染源分布及污染源扩散与自净规律、水体的生态环境特点等。根据这些具体情况,确定监测断面的位置。在进出湖泊水库的河流汇合处分别设置监测面;在湖泊水库区沿岸的城市、工矿区、大型排污口、饮用水源、风景游览区等地,以这些功能区为中心,在其辐射线上设置弧形监测断面;在湖库中心,深、浅水区,滞留区,不同鱼类的洄游产卵区,水生生物经济区等设置监测断面;湖库若无明显功能分区,可用网格法均匀设置监测点;湖库的采样断面应与断面附近的水流方向垂直。水样检测1、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采集 采集器使用的是

5、容量为3L的塑料水桶,是一种普通的采样器具,适于采集表层水。我们先用带线的水桶提水上来,在将水倒入准备好的3L塑料桶带回。两个断面六个点,我们一共采了6桶水样。水桶采集注意事项:到达采样站位正式采样前,首先要用水样冲洗水桶23次;用桶采集的水样包括离表层零至几十厘米深处的混合水样,应避免水面漂浮的物质进入采样桶;采样时,使桶口迎着水流方向浸入水中,水充满桶后,应迅速提出水面。保存 将水样带回后,分装到小瓶中,冷藏保存,保存了48h后取出做下一步实验。 水样采集后,应快速进行测定。有些水样要求现场或最好现场立即测定,限于条件一些需带回实验室。水样取出后到分析测定这段时间内,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不

6、可避免的发生化学、物理或生物变化,为将这些变化降低到最低程度,除需缩短运输时间、尽快分析外,采取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也是必要的,这就是水样的保存技术。2、 水样的温度和PH值水温:是主要的水质物理指标,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水温密切相关。pH:是实际上是水溶液中酸碱度的一种表示方法。我们在取样和储存时各测了一遍温度和PH值,数值如下表:水样:温度()pH值采集时储存时采集时储存时1-1-124.1248.88.61-1-2无25无8.21-1-323.2247.48.51-2-124.124.511.18.51-2-2242511.48.51-2-324.525128.43、 水样的浊度 浊度:浊

7、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纤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6月30日宋老师带领我们测定水样,我们先测了六个水样的浊度,值如下表:水样1-1-11-1-21-1-31-2-11-2-21-2-3浊度(NTU)5.015.305.065.184.863.524、 SS(悬浮物)含量的测定 SS概念 SS即总不可滤残渣,是指取一定量混均的水样用0.45m滤膜过滤,将滤膜和截留其上的残渣在103105烘箱内烘至恒重,增加的质量即为悬浮物质量,再除以水样体积,单位为mg/L。悬浮物含量C(mg/L)=A-BV106A 悬浮物、滤膜、称量瓶总质量,g;B 滤膜、称量瓶总质量,g;V水样体积,ml。实验 首先将滤纸和

8、烧杯放入烘箱30min烘干后,冷却称取滤纸、烧杯的原重并记录。然后将滤纸放入漏斗中,取100ml水样倒入,用蒸馏水润洗量筒35回,确保所有颗粒倒入滤纸漏斗中。最后放入烘箱烘干2小时,拿出冷却后称重并记录。数值记录如下:滤纸和烧杯原重量:水样1-1-11-1-21-1-31-2-11-2-21-2-3滤纸重/g0.99850.97750.96830.99211.00430.9760烧杯重/g37.549733.464435.480037.157938.152640.0757悬浮物、滤纸、烧杯总重量:水样1-1-11-1-21-1-31-2-11-2-21-2-3滤纸重/g1.02280.9993

9、1.00261.01841.02780.9858烧杯重/g37.549033.463235.479337.157838.156040.0701根据公式求得悬浮物的含量C如下表:水样1-1-11-1-21-1-31-2-11-2-21-2-3SS值(mg/L)236206336262269425、 COD(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COD概念COD(化学需氧量)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

10、号COD表示。实验将水样放入离心机离心,取上清液2.5ml,6个水样每个取两遍作对照,再加一个加蒸馏水的空白试验,一共12个样本;所有的试管中加0.7mLQ试剂,再加入4.8mLF试剂(注意:F试剂加的时候,先慢后快,先慢大概2滴,F试剂比较危险,药很容易喷出来,离远一点,F试剂是由浓硫酸和别的物质配的)放入5B-1型COD快速测定仪上消解(中间的孔),温度调到165,10min后自动计时,按标有10min的按钮,十分钟响起歌曲,即为时间到。消解后把他们放在(右边的孔),按下2min的按钮。把没有消解的再按第3步骤进行消解。2min到了之后,拿出来加2.5mL蒸馏水,甩一下,摇匀,把这些试管放

11、入铁的试管架中(试管架中放冷却水)冷却,大约2min,如果还没冷却就多延长几分钟。COD的值偏高,水质呈绿色,COD的值偏低,水质呈黄色。测吸光度,610nm波长,3cm比色皿;按顺序摆好试管1和1、2和2等等将同一水样测得两个吸光度值取平均值乘以1505,得出COD(化学需氧量),并记录,COD数值记录如下:水样序号对比试样1对比试样2COD(mg/L)1-1-10.0130.02125.5851-1-20.0180.01726.3381-1-30.0180.02532.3581-2-10.0300.02440.6351-2-20.0380.02547.4081-2-30.0080.0192

12、0.318噪声采样断面布设将各班分成两队,每队又分成每两到三人为一个小组的六个组,每个小组测一个点位,每个队至少测6个点,两队分开测量互不干扰。点与点之间间距要在50cm以上,由一个队六个点来代表一段路段的噪声情况。班与班之间点位不能重复,即不能测同一路段。我们班测学校后隆化路的噪声情况,其噪声主要是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在每两个交通路口之间道路边人行道上选择一个监测点,测点的具体位置应设立在人行道上,离马路边沿20cm处,此处离路口应大于50m,这样的测点噪声可以代表两路口间该段道路交通噪声。因监测路段没有路口所以路口处以忽略。噪声监测1、噪声的定义 人类生活中离不开声音,人们通过声音传

13、递人们的思维和感情,并进行工作和社会活动。但有些声音却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甚至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给人类带来危害。这些为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称其为噪声。从物理学上讲,无规律、不协调的声音,即频率和声强都不相同的声波无规律的杂乱组合就为噪声。噪声的判断还根据人们的主观感受、当时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环境等因素来决定。例如音乐之声对正在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一种需要的声音,是一种美的享受,但对于正在思考和休息的人来说却是一种不需要的声音,即噪声。2、噪声来源及分类 地球上的噪声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现象所引起的噪声,二是人为活动所产生的噪声。前者包括火山爆发、地震、潮汐、下雨和刮风等自然现象所产

14、生的空气声、雷声、地声、水声和风声等。主要按研究对象种类分为:交通噪声、猖狂噪声、建筑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等。 有关于我们这次实习的是两种噪声。一是交通噪声,这部分噪声是由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等交通工具所产生的。其中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范围最大,随着我国城市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占环境噪声比重越来越大,通常可达40以上,个别城市甚至可达80左右。二是社会生活噪声,这部分噪声主要包括高音喇叭、电视机和收录机等发出的声音,小贩的叫卖声及小孩的玩耍声音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家用电器拥有量的增加,以及人们社会活动的增加,生活噪声以逐渐成为不容忽视的主要噪声之一。在我国的一些城市,生活

15、噪声已上升为城市环境噪声中占主导地位的噪声。3、实验数据及其结果测量仪器:声级计 快慢档:慢档 总次数 :200次天气:晴 经纬度:北纬43542东经125131噪声源:交通噪声 时间:7月1日,9:5010:20取样间隔:5s 小组成员:邓玉敏、王文超、金丹薇12345678910191.390.288.282.580.280.28079.779.779.6275.875.875.475.174.974.473.873.773.673.5373.572.872.472.271.971.671.671.571.571.5471.271.27170.970.870.770.570.270.170

16、.1570.169.969.669.469.469.269.168.968.968.8668.868.368.368.268.168.16867.867.367.2767.267.166.966.966.966.866.666.566.466.3866.166.1666665.965.865.865.765.765.7965.565.465.465.365.365.265.265.164.964.81064.864.864.864.764.764.664.464.464.464.41164.464.364.364.264.26463.963.963.963.91263.863.863.463.

17、363.363.262.862.762.662.61362.562.462.161.961.961.861.761.661.561.51461.561.461.3616160.860.860.660.560.41560.260.160.1606059.959.959.859.559.51659.459.359.359.25958.958.958.758.558.51758.458.458.458.358.358.258.258.258.158.11858.157.957.957.857.657.457.357.357.257.11957.15756.956.956.656.1565655.95

18、5.42055.455.355.355.355.355.15554.854.754.6L10=73.5dB(A) L50=64.4dB(A) L90=57.1dB(A)d = L10-L90=73.5-57.1=16.4dB(A)Leq=L50+d2/60=64.4+16.42/60=68.88dB(A)则该测量点位的等效声级为66.88 dB(A)根据等效连续法分析:该路段的等效声级计算如下:L1=66.82 dB(A) L2=59.93 dB(A) L3=59.42 dB(A)L4=68.45 dB(A) L5=68.88 dB(A) L6= 65.30dB(A)测点个数n = 6个各测点

19、对应路段长度lk都为50m测量路段总长度为650=300m 路段等效噪声值L=1/300(66.8250+59.9350+59.4250+68.4550+ 68.8850+ 65.3050) =64.8 dB(A)测得该路段的等效噪声值为64.8 dB(A)四、实习心得 次实习不仅仅是锻炼了我在操作方面的一些技能,同时,经过这次实习,我还从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所没有提及的知识,这次实习让我们从课堂走了出去,亲自动手对环境噪声、水进行监测,在实习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了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所学课程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知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认识到环境噪声、水、等要素重要指标监测对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培养了我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以及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锻炼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