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海霞: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与评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6755004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洪海霞: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与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洪海霞: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与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洪海霞: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与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洪海霞: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与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海霞: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与评析(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课题: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与评析设计者单位:高新区第二小学六年级 设计者姓名:洪海霞 制作时间:2023年5指导者单位:高新区第二小学六年级 指导者姓名:刘国营课题: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二组中的第一课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积累词语:“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等。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3、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

2、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精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可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同时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有关春节的习俗、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谜语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来猜一猜怎么样?出示课件猜谜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学生自由发言。师: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和煦的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中。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这就是春节特有的情景。这个谜语

3、古代叫元日,也就是现在的春节。2、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重温那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那独特的民俗文化。介绍老舍:老舍(18991966)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的代表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3、齐读课题。【依次点击课件展示谜语、春节的历史、作者介绍。】 【点评】通过谜语的导入,春节历史的讲解和作者的介绍,让学生高手到春节时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春节有独特的民风民俗的年文化。二、反馈预习,整体感知师:同学们,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谁来说说?生:热闹 、喜庆 、温馨、团圆、美好、十分热闹。师

4、:美好的事情总是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现在我们来做一道练习题!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生:按时间顺序师:依次写了哪几个日子?生:腊八节、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师:详写了哪几个日子呢?生: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节。师: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课文重点描写了“腊八节、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节这四个日子,其中你最喜欢哪个日子呢?生:自由发言师:老北京的春节的每一个日子都有不同的活动,老师特意制定了一个表格,请大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个节日的内容。生:自由发言。师:总结,告诉学生今后要学会找关键词语。【点评】在填表活动中,同学们可以有条理的快速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三、再读课

5、文,感受过年的气氛。1.品读“腊八”。师:现在就请你读读喜欢的段落,了解一下北京人在这个日子里有哪些风俗习惯?并且还要划出其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想想好在哪里? 师:读书声渐渐小了下来,是不是已经学习好了?谁来说你喜欢的日子? 生:我读了描写“腊八节”这段话。 师:北京人在“腊八节”这天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呢? 生: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师:那知道为什么要熬“腊八粥”吗? 生:因为“腊八”这天很冷,吃“腊八粥”可以驱寒!我是从“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个句子知道的。 师:这是俗语,在文章中引用俗语有什么好处呢? 生:可以使文章意思通俗易懂。师:你真聪明!老舍先生很喜欢在文章中引用俗语,使自

6、己的文章显得通俗易懂。师:腊八粥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生: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和各种干果熬成的。师:老舍先生还是怎么介绍腊八粥的呢?生: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师:现在让我们看到这个句子。你们认为这个句子写得好在哪里呢?生:好在作者把腊八粥比作一个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生:我体会到熬腊八粥用的材料很多,多得就像在开展览会。我还体会到农民获得了大丰收。他们的心情是喜悦的,也是骄傲和自豪的。师:回答得非常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骄傲和自豪的心情来读读这个句子。生: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师:嗯,这回老师感受到了农民获得大丰收时那强烈的自豪感。师:你还能从“农业展览会”体会到什么?生:我还

7、能体会到老舍先生是个幽默风趣的人。师:他怎么幽默风趣了?生:他不直接说熬腊八粥的材料多,而是把腊八粥说成是“一个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让人感觉很有意思。师:明明是粥,可是老舍先生却说“这不是粥,而是一个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由此我们感受到老舍先生不仅是位语言大师,而且还是位幽默大师呢!师:老舍又是怎么向我们介绍腊八蒜的呢?请你从书中找出相关句子。生: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师:你认为这个句子写得好在哪呢?生:好在它把腊八蒜的颜色写得很美,色如翡翠。师:腊八蒜颜色很好看,味道怎么样呢?你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生:我从“色味双美”这个词中体会到的。师:

8、读到这里时,你眼前似乎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生:我似乎看到了大家吃了一个又一个饺子,吃得很香很美味。【点评】在这一部分,可以充分的体会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2.品读“除夕”。师:原来北京人是这样过腊八节的,那么他们的“除夕”又是怎么过的呢?喜欢“除夕”的同学来说说? 生:除夕这天北京人要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还要守岁! 师:感觉大家都很忙,那给人总的印象是怎样的? 生:非常热闹!师:“除夕真热闹!”这个句子是本段的什么句? 生(齐答):中心句! 师:除夕真热闹!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热闹呢?我们一起到句子中去体会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热闹呢?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

9、吗? 生:这是一种香甜红火的热闹, 师: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热闹呢?谁来说说?生:这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 师: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热闹呢?谁来说?生:这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师: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师:为什么要守岁呢?知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吗?生:老年人守岁是为了珍惜光阴,年轻人守岁是为了给老年人延寿!师:由此可见,这些年轻人都有一颗孝顺的心。孝顺乃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这个句子体现了一种“拥有传统美德”的热闹! 3.品读“初一”。师:除夕是多么热闹啊!初一又

10、会怎么样呢?生:初一这天,男人们都出去走亲访友进行拜年,女人们都在家接待客人,小孩子们去逛庙会。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么,喜欢到北京去看看北京的庙会么?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到北京的庙会上去逛一逛。课件视频,北京圆明园皇家庙会。师:比起除夕来的确显得悠闲一些。大家就是这样过了一个喜庆而美好的初一。4.品读元宵节。初一过去,转眼到了正月十五,北京人又是怎么过元宵节的呢?生:元宵这天,北京人要观彩灯、放花炮、吃元宵。师:作者侧重写了哪个方面?生:侧重写了“观花灯”。师:这再次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表达特点?生:在详有略的表达特点。师:你说得真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写灯的这部分内容。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

11、对灯进行描写的?生:作者是从灯的数量和灯的种类这两方面来对灯进行描写的。师:文中哪些词体现了灯的数量多?哪些词体现了灯的种类多?生:“处处、几百盏”体现了灯的数量多,“各形各色、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体现了灯的种类多。师:你回答得真好!作者浓墨重彩地对灯进行了描写,这是为了突出什么呢?生:是为了突出元宵节十分隆重。生: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师:“又”字说明了什么?生:说明元宵节是继“除夕”和“初一”之后的第三个高潮,自然就非常隆重了。师:你真聪明。看似普通的一个“又”字,却包含着这样丰富的意义。【点评】在品味中国年文化的同时也读出老北京人过节的喜庆热闹和亲情,同时也感受老舍语言的幽默简练

12、。四、浏览全文,学习本文写作方法。师:孩子们,你们发现作者在写这篇课文时在顺序和内容的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生: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生:有详有略。师: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呢?谁知道?生:这样表达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点评】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体会时间顺序对文章脉络的作用,也明白详略得当的写法更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五、课外延伸同学们,刚才我们仔细了解了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现在,老师想来了解一下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你能够仿照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和表达特点来说说自己家乡过春节的习俗吗?【总评】北京的春节文中对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文章按时间顺序介

13、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简洁而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愿。本课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从而引发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的写作方法。课堂上,能够从以下几点着眼进行教学:1、注重情境创设。如用谜语导入,讲春节的历史。要想使学生对一节课感兴趣,教师自己必须有兴趣。老师正是带着极大的兴趣来上这节课的。教师还注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同时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达到教与学的提升。在课件中达到了画面与声音的结合,更加让学生体会到了新年的祥和与热闹。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在课文中,老舍先生选择了春节中的九个时段来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老师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三个重点时段来品读,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体会本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3、这篇文章很长,老师虽然注意到详略处理,但仍有牵绊,对于某些该舍弃的地方不敢舍弃,该放手的地方还有些蹑手蹑脚。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今后,我们对于重点段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参与思考,这样教学的效果定然能够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