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668438 上传时间:2021-01-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历史街区文创产品设计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历史街区文创产品设计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历史街区文创产品设计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历史街区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街区文创产品设计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历史街区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青果巷是常州城内古老的历史文化街区,河街并行,文化氛围浓厚。随着时代的变迁,街巷内的基础设施及房屋等逐渐老化,青果巷经历了长达七年的重修后于2019年重新开放。一、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现状分析青果巷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自古就是官宦乡绅和文人墨客的集聚之地,政治经济及文化地位非常之高,因此其最大的价值就在历史文化。街区内有大量名人故居,有明清建筑博物馆;之称。经历多年的翻新,街区品牌形象弱,影响力较低。在开放的街区中,餐饮业和休闲服务业较多,仅有少量的旅游商品店,售卖的商品与常州或青果巷本身的文化关联性较差。文创产品是打造品牌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在后期的开发建设中要考

2、虑到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不足的问题,以文化创意产品为基点,建立完善青果巷街区品牌形象。二、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与意义近年来,地方特色文创产品的开发逐步得到重视,但现阶段国内大多数文创产品存在单一或雷同的问题。文创设计较为成功的有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湾诚品书店等。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从供不应求的宫廷胶带贴纸,到品牌联名的故宫口红,再到IP形象周边,都兼具故宫文化底蕴和流行时尚元素,由此产生故宫文创带动旅游业发展的效应。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以特色文化为落脚点,不仅能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乃至城市形象的树立。三、常州青果巷文创产品设计策略青果巷小桥流水、巷窄宅大的

3、风貌格局与国内许多地方风格相似,所以为了区别其他历史街区,提高竞争力,必须设计具有自身个性的文创产品,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发展点,为传承青果巷文化和推动青果巷经济发展带来机会。(一)以品牌延展为策略的文创产品设计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围绕品牌建设展开的。因此应先明确品牌核心价值,分析品牌独特之处,在文化内涵上发展演绎,最后关联消费者需求要素设计产品。就青果巷而言,应引用地域原生文化与时代创新文化结合形成品牌核心概念,用品牌特征带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开发出具有时代性、新颖性、文化性的产品,让游客在差异化的产品中认识品牌。本次设计实践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定位为复古潮流风格,以插画艺术的表现方式设计青果巷品

4、牌标志、手绘地图等基础元素,在此基础上打造品牌特色周边,强化品牌形象的传播力度。(二)以地域文化推广为策略的文创产品设计在传承地域文化方面,文创产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青果巷文创产品时,深入挖掘利用地域特色文化,在形式上注重新颖性、趣味性,使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接受文化。青果巷原生地域文化中,多方面文化元素可利用:1.特色手工艺品;2.风味小吃;3.方言口语;4.地域性建筑。围绕文化特色设计产品,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此次设计中,引用名人故居建筑元素,设计了手绘系列的文具用品,兼具实用性与文化性,如用特色建筑的外观设计的异形便签,以常州方言为设计元素的书签。以生活物品为载体附加文化信息,达

5、到传播地域文化价值的目的。(三)以旅游伴手礼开发为策略的文创产品设计旅游伴手礼指旅游者购买的当地文创产品,用作纪念或赠送,在物品往来中推动品牌的传播。其形式可分为工艺品和食品两类,工艺品类伴手礼为地域风格手工艺品,具有观赏性和纪念意义;食品类伴手礼,价格亲民,受游客青睐。本次为旅游伴手礼设计的主题为小青果;品牌糕点的包装设计,用传统的礼盒形式,图案为手绘青果巷特色建筑,增加产品文化归属和氛围;精巧的包装利于诱导旅游者购买;鉴于伴手礼的用途,礼盒中附加折页和明信片,提高产品附加值。结语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在不断完善青果巷物质基础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建设,将地域文化

6、作为切入点,利用文化创意产品为其增添新内涵,一方面引发人们共鸣,吸引人们重视青果巷文化保护,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大运河文化特色,树立青果巷个性文化形象,提升青果巷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突显旅游资源优势,成为常州对外交往、吸引投资和游客的金字招牌;。参考文献:1邱扬.基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创化与品牌塑造研究D.天津美术学院,2018.2王颖,以文化创意为导向的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探索J.美术教育究,2017,(16):91-933孙启明等,文化创意产业前沿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4李祉芩,周杨静,李梦宇.浅析南京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发展与未来J.大众文艺,2019,(21):77-78.5向清菁,骆玮,焦镛兮.图像化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J.大众文艺,2019,(19):2-3历史街区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