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安全生产、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及控制讲稿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96676540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PTX 页数:79 大小:279.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冶金安全生产、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及控制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冶金安全生产、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及控制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冶金安全生产、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及控制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资源描述:

《冶金安全生产、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及控制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安全生产、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及控制讲稿(7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和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和冶金企业危险因素、危害冶金企业危险因素、危害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首钢总公司安全处首钢总公司安全处 刘红军刘红军20042004年年2 2月月16 16日日一、安全生产管理概述一、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1 1、安全生产发展历程、安全生产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建国前夕至第一阶段:建国前夕至19571957年年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9581958年至年至19651965年年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19661966年至年至19761976年年 第四阶段:第四阶段:19781978年至年至19981998年年 第五阶段:第五阶段:19981998年至今年至今

2、2 2、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历程、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历程1922年提出劳动法大纲。年提出劳动法大纲。1949年年9月共同纲领中明确宣布:公私企业一般实行月共同纲领中明确宣布:公私企业一般实行8小时至小时至10小时工作制,保护女工的特殊利益,实行工矿安全检查制度,小时工作制,保护女工的特殊利益,实行工矿安全检查制度,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和卫生设备。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和卫生设备。宪法规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宪法规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1950年至年至1952年为初创期,共年为初创期,共119种。种。1953年至年至1957年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第一个黄金时期,共施行年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第一个黄金

3、时期,共施行330余种,其中国务院颁布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余种,其中国务院颁布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统计报告等。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统计报告等。2 2、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历程、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历程19581958年至年至1966196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确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措计划、安全教育、安全项规定,确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措计划、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等内容。检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等内容。19661966年至年至19761976年停滞阶段。

4、年停滞阶段。19781978年至年至20012001年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快速发展。年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快速发展。19821982年国务院颁布年国务院颁布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矿山安全条例矿山安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矿山安全条例矿山安全监察条例,全监察条例,19871987年全国人大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年全国人大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19911991年国务院颁布企业职工工伤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年国务院颁布企业职工工伤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19921992年全国人大颁布矿山安全法,年全国人大颁布矿山安全法,19941994年全国人大颁布劳动年全国人大颁布劳动法。法。20022002年至

5、今进行全面法制轨道。安全生产法工伤保险条例年至今进行全面法制轨道。安全生产法工伤保险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安全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生产许可证条例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定等3 3、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安全生产管理现状(1 1)十分严峻)十分严峻20022002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10734341073434起,死亡起,死亡139393139393人。其中工人。其中工矿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矿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1396013960起,死亡起,死亡1492414924

6、人。人。火灾事故火灾事故(不含森林、草原等灾灾不含森林、草原等灾灾)258315)258315起,死亡起,死亡23932393人;人;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773137773137起,死亡起,死亡109381109381人;人;水上交通事故水上交通事故735735起,死亡和失踪起,死亡和失踪463463人;人;铁路路外伤亡事故铁路路外伤亡事故1192211922起,死亡起,死亡82178217人;人;民航系统发生民航系统发生3 3起飞行事故,死亡起飞行事故,死亡134134人。人。20022002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10人以上事故人以上事故128128起,死亡起,死亡

7、23412341人。人。(2 2)主要存在问题)主要存在问题A、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政府转变职能、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企业的自主权随之扩大,企业也面临市场竞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企业的自主权随之扩大,企业也面临市场竞争的强大压力。企业为提高效益,片面重视与口头宣传上是安全争的强大压力。企业为提高效益,片面重视与口头宣传上是安全第一,在具体政策实施上是生产第一。第一,在具体政策实施上是生产第一。B、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亟等完善;我国现有安全方面的法、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亟等完善;我国现有安全方面的法规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十而且层次不

8、高,多数属行政命令,对具有规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十而且层次不高,多数属行政命令,对具有自主权的企业无强制性的法律效能。自主权的企业无强制性的法律效能。C、安全卫生的监察力度有限,监察机构权威性不够,监察制度、安全卫生的监察力度有限,监察机构权威性不够,监察制度不严格,监察人员素质与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难不严格,监察人员素质与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难以发挥监察的有效作用。以发挥监察的有效作用。D、安全管理工作政出多门;各行其事,缺乏部门之间的协调,、安全管理工作政出多门;各行其事,缺乏部门之间的协调,更难实现全局内统一规划,难以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增加预防事故更难实现全局内统一规划

9、,难以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增加预防事故危害的能力。危害的能力。(2 2)主要存在问题)主要存在问题E、发生事故后,对事故的处理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发生事故后,对事故的处理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不是认真分析事故的原因,分清责任,吸取事故教训,对事故处不是认真分析事故的原因,分清责任,吸取事故教训,对事故处理极不严肃。理极不严肃。F、相当、相当批历史较长的大企业,欠帐太多,事故隐患叠生,而批历史较长的大企业,欠帐太多,事故隐患叠生,而且企业经济负担过重,只能在加强软件上下功夫,在投入上则是且企业经济负担过重,只能在加强软件上下功夫,在投入上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G、企业实

10、行承包制以后,企业领导人短期行为严重,只求自己、企业实行承包制以后,企业领导人短期行为严重,只求自己任期内不出事故,对事故隐患充耳不闻,不愿采取远期的规划和任期内不出事故,对事故隐患充耳不闻,不愿采取远期的规划和投入。投入。H、一些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私人企业,安全卫生状况很差。、一些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私人企业,安全卫生状况很差。一些外商利用一些地区急需发展的心理,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和一些外商利用一些地区急需发展的心理,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和比较差的生产条件。来获取高利润,严重影响工人的安全与健康。比较差的生产条件。来获取高利润,严重影响工人的安全与健康。I、大量农民转变为工人,文化素质低,安

11、全意识差,违章操作、大量农民转变为工人,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差,违章操作、冒险蛮干现象严重。冒险蛮干现象严重。4 4、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冶金企业测尘办法冶金企业测尘办法 (1982年4月1日冶金部、有色金属工业总局发布 82冶安字485号)冶金矿山尾矿设施管理规程冶金矿山尾矿设施管理规程 (1982年12月7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2冶矿字第2095号)冶金企业伤亡事故管理办法冶金企业伤亡事故管理办法 (1983年2月5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3冶安字217号)冶金矿山安全规程冶金矿山安全规程(露天部分露天部分)(1983年4月26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3冶安字第746号)冶金工

12、业尘肺防治管理办法冶金工业尘肺防治管理办法 (1983年8月2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3冶环字第1375号)冶金工业尘肺冶金工业尘肺X线诊断标准线诊断标准(修改方案)修改方案)(1983年11月11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3冶安字第1929号)4 4、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炼铁安全规程炼铁安全规程 (1984年1月3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4冶安字第1号)有色金属矿井防止外因火灾暂行规定有色金属矿井防止外因火灾暂行规定(1985年5月13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发布 85中色安字第556号)炼钢安全规程炼钢安全规程 (1985年5月28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5冶安字第565号)长周期粉尘

13、采样方法测定细则长周期粉尘采样方法测定细则 (1985年9月12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5冶安文字第541号)焦化安全规程焦化安全规程 (1986年5月10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6冶安字第478号)关于冶金企业安全教育工作的若干规定关于冶金企业安全教育工作的若干规定 (1986年6月11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6冶安字第637号)4 4、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冶金矿山矿井通风系统鉴定指标冶金矿山矿井通风系统鉴定指标(1986年6月25日冶金部、有色金属总公司发布 86冶安字第682号)86中色安字第502号)冶金矿山炸药生产安全规程冶金矿山炸药生产安全规程 (1987年2月21日冶金

14、工业部发布 87冶安环字第158号)有色金属工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有色金属工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1987年6月26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发布 87中色安字第469号)轧钢安全规程轧钢安全规程 (1987年8月17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7冶安环字第805号)冶金企业安全卫生设计暂行规定冶金企业安全卫生设计暂行规定 (1988年1月26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1988冶安环字第080号)选矿安全规程选矿安全规程 (1988年3月12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8冶安环字第220号)4 4、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烧结球团安全规程烧结球团安全规程(1988年4月22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8冶安字第

15、366号)铁合金安全规程铁合金安全规程 (1988年4月22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8冶安环字第367号)转炉煤气净化回收技术规程转炉煤气净化回收技术规程 (1988年6月10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8冶安环字第548号)冶金工业使用放射性核原素安全防护规程冶金工业使用放射性核原素安全防护规程 (1988年9月3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8冶安环字第731号)氧气安全规程氧气安全规程(1988年12月1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8)冶安环字第856号)耐火安全规程耐火安全规程 (1989年1月14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9冶安字第23号)关于加强矿山安全工作的若干决定关于加强矿山安全工作的若干决定 (1989年10月

16、28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9冶矿字第628号)4 4、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冶金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冶金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暂行暂行)(1989年12月30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9冶安环字第604号)冶金工业预防粉尘危害和尘肺健康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冶金工业预防粉尘危害和尘肺健康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1989年12月31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89冶安环字第605号)炭素安全规程炭素安全规程 (1990年1月31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90冶安环字第40号)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 (1990年4月28日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劳动部发布 1990冶安环字第293号

17、)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规程 (1991年9月19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1991冶安环宇第643号)冶金企业有害作业职业卫生管理通用规程冶金企业有害作业职业卫生管理通用规程 (1992年4月1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1992冶安环宇第164号)4 4、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冶金企业粉尘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程冶金企业粉尘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程 (1992年4月1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1992冶安环宇第164号)冶金企业工业毒物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程冶金企业工业毒物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程 (1992年4月1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1992冶安环字第164号)冶金企业高温作业职业卫生管

18、理规程冶金企业高温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程 (1992年4月1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1992冶安环字第164号)冶金企业噪声与振动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程冶金企业噪声与振动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程 (1992年4月1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1992冶安环字第164号)冶金企业电离辐射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程冶金企业电离辐射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程 (1992年4月1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1992冶安环字第164号)冶金企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规程冶金企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规程 (1992年4月1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1992冶安环字第164号)4 4、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冶金企业尘肺病人分级与管理规程冶金企业尘肺病

19、人分级与管理规程 (1992年4月1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1992冶安环字第164号)冶金地质安全规程冶金地质安全规程 (1992年5月9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1992冶金字第298号)冶金企业生产性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冶金企业生产性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三同时”管理暂行规定管理暂行规定 (1992年7月9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1992冶安环字第443号)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厂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厂(矿山矿山)条件及验收办法条件及验收办法 (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发布 中色企字C19970560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发布 中色企字1

20、9970728号)二、冶金企业危险因素、危害二、冶金企业危险因素、危害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一一)钢铁生产伤害特征钢铁生产伤害特征 1 1、伤亡特征、伤亡特征(1)(1)冶金工业死亡重伤率变化情况冶金工业死亡重伤率变化情况年年 度度死亡率死亡率重伤率重伤率%百万吨钢百万吨钢死亡率死亡率百万吨钢重百万吨钢重伤率伤率19710.3361.63015.4881.0019900.0640.2182.896.40下降率下降率%80.992.181.392.1(2)(2)伤亡事故类别情况伤亡事故类别情况 1949-1990 1949-1990年统计数据年统计数据事故事故类别类别机械机械伤害

21、伤害物体物体打击打击车辆车辆伤害伤害高处高处坠落坠落起重起重伤害伤害灼烫灼烫所占比率%22.318.713.69.66.54.6(3)(3)火灾爆炸事故火灾爆炸事故(1953-1992)(1953-1992)起数起数占总起数占总起数%死亡死亡(人人)重伤重伤(人次人次)轻伤轻伤(人次人次)伤亡伤亡(人次人次)占总伤亡占总伤亡%钢铁液渣钢铁液渣喷溅爆炸喷溅爆炸3825.331056813230532.34煤气爆炸煤气爆炸271823688214315.16氧气爆炸氧气爆炸138.66423831818.59易燃气爆炸易燃气爆炸12813850757.95蒸气爆炸蒸气爆炸106.672420216

22、56.89超压爆炸超压爆炸138.66271732768.06电气爆炸电气爆炸64245111.17粉尘爆炸粉尘爆炸53.2310106262.76炸药爆炸炸药爆炸128291337798.38矿山非正常爆炸矿山非正常爆炸85.33965202.12其他其他6431625626.57总计总计150100315202426943100(4 4)冶金企业死亡重伤事故原因分析(冶金企业死亡重伤事故原因分析(1984-1990)累计原累计原因数因数设备设备设施设施工具工具附件附件有缺有缺陷陷光线光线地面地面通道通道情况情况不明不明保护保护装置装置防护防护用品用品缺乏缺乏或有或有缺陷缺陷物质物质原因原因

23、总计总计物质物质原因原因占累占累计原计原因的因的比例比例%技术技术及设及设计上计上有缺有缺陷陷技术各技术各设计上设计上有缺陷有缺陷占累计占累计比例比例%物质技物质技术和设术和设计原因计原因占累计占累计的比例的比例%全行全行业死业死亡原亡原因因13048911522905233817.92602.020.0全行全行业重业重伤原伤原因因41182306818782860780619.05401.320.3 2 2、职业危害特征、职业危害特征(1 1)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 冶金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按来源分为冶金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按来源分为生产过程、劳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三个方

24、面。三个方面。生产环境生产环境: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如:高温、噪声、电离辐射、如:高温、噪声、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非电离辐射等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如:如:CO SOCO SO2 2 H H2 2S S等等 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精神紧张、劳动强度过大、个别器官:精神紧张、劳动强度过大、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期处于不良体位等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期处于不良体位等 生产环境生产环境: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不合理、生: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不合理、生产过程不合理而形成的环境污染等产过程不合理而形成的环境污染等(2 2)主要生产工艺的危害特征)主要生产工艺的危害特征 烧结烧结:在原料准备、烧结和成品处理过程中

25、,产在原料准备、烧结和成品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烧结和返矿系统有高温、热辐射和一氧生大量粉尘。烧结和返矿系统有高温、热辐射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物料破碎、筛分时还会产生噪声和化碳等有毒气体。物料破碎、筛分时还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原料场、翻车机、四辊破碎、混合料、烧结机振动。原料场、翻车机、四辊破碎、混合料、烧结机头尾和返矿系统是产生粉尘的重要场所。头尾和返矿系统是产生粉尘的重要场所。炼铁炼铁:冶炼过程为高温和强辐射作业,并产生大:冶炼过程为高温和强辐射作业,并产生大量烟尘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物料准备过程中量烟尘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物料准备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和噪声。产生大量粉尘和噪

26、声。炼钢炼钢:高温和强辐射作业,并产生大量烟尘和一:高温和强辐射作业,并产生大量烟尘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2 2)主要生产工艺的危害特征)主要生产工艺的危害特征 轧钢轧钢:高温、噪声等。:高温、噪声等。焦化焦化:产生含有多环芳烃的化合物,同时产生高:产生含有多环芳烃的化合物,同时产生高温、热辐射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原料运输、筛分温、热辐射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原料运输、筛分时产生粉尘。时产生粉尘。(二)原料系统危害因素分析(二)原料系统危害因素分析 1 1、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分析 原料场原料场(车间车间)的主要危险是各种机械运转和处理故障时所发的主要危险是各种

27、机械运转和处理故障时所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其次为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生的机械伤害事故,其次为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1)(1)在翻车机、受料槽和卸料作业过程中,有受车辆、机具在翻车机、受料槽和卸料作业过程中,有受车辆、机具等伤害的危险;在捅、清矿槽作业过程中有被风管打伤、滑跌伤等伤害的危险;在捅、清矿槽作业过程中有被风管打伤、滑跌伤的危险等。的危险等。(2)(2)胶带机运转过程中,当处理跑偏、打滑、压料、堵漏斗、胶带机运转过程中,当处理跑偏、打滑、压料、堵漏斗、跑小车等事故和上托辊、清扫、更换清扫器和挡皮溜子等设备维跑小车等事故和上托辊、清扫、更换清扫器和挡皮溜子等设备维护作业时,有被胶

28、带绞住带人胶带机造成机械伤害的危险。护作业时,有被胶带绞住带人胶带机造成机械伤害的危险。1 1、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分析 (3)(3)抓斗吊车在检查、清扫维护设备及处理机电设备故障、抓斗吊车在检查、清扫维护设备及处理机电设备故障、更换钢绳、抓斗或处理钢绳故障时,由于配合不当、人为失误、更换钢绳、抓斗或处理钢绳故障时,由于配合不当、人为失误、工具不良等原因,有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危险。工具不良等原因,有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危险。(4)(4)在熔剂和燃料破碎加工作业过程中,由于锤式破碎机门在熔剂和燃料破碎加工作业过程中,由于锤式破碎机门未关好或机壳被击穿而使物料飞出伤人;更换锤头或倒眼倒

29、面作未关好或机壳被击穿而使物料飞出伤人;更换锤头或倒眼倒面作业时,有受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的危险;更换破碎机传动带,处业时,有受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的危险;更换破碎机传动带,处理堵料、卡辊等事故时,有受机械伤害的危险。理堵料、卡辊等事故时,有受机械伤害的危险。2 2、危害因素分析、危害因素分析 危害因素主要是原燃料装、卸、运输和破碎、筛危害因素主要是原燃料装、卸、运输和破碎、筛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其次为破碎、筛分时产生的噪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其次为破碎、筛分时产生的噪声。主要尘源有胶带机运转和转运站落料,回程胶带声。主要尘源有胶带机运转和转运站落料,回程胶带面和托辊粘料,破碎筛分时扬尘,料场料堆刮

30、风时扬面和托辊粘料,破碎筛分时扬尘,料场料堆刮风时扬尘,以及槽上、下部人槽、排出时扬尘。由原燃料中尘,以及槽上、下部人槽、排出时扬尘。由原燃料中产生的粉尘除含游离二氧化硅外,有的还含铅、锌、产生的粉尘除含游离二氧化硅外,有的还含铅、锌、砷、氟等物质,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砷、氟等物质,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3 3、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原料场采用的设备,原则上应达到本质安全化,并应有以下原料场采用的设备,原则上应达到本质安全化,并应有以下安全装置。安全装置。(1)(1)翻车机室设信号装置、事故开关、双道限位开关和制动器。翻车机室设信号装置、事故开关、双道限位开关和制动器。(2)(2)

31、移动式装卸机械两端设限位器、夹轨器、锚固设施、阻进移动式装卸机械两端设限位器、夹轨器、锚固设施、阻进器器(止挡器止挡器),并悬挂载重标志。,并悬挂载重标志。(3)(3)堆、取料机上的胶带机需要设类似胶带机上的安全装置,堆、取料机上的胶带机需要设类似胶带机上的安全装置,在同一轨道上行驶两台以上堆、取料机时,应设自动防撞装置和在同一轨道上行驶两台以上堆、取料机时,应设自动防撞装置和旋转防撞装置。堆料机上要设料堆检测装置。旋转防撞装置。堆料机上要设料堆检测装置。(4)(4)大型可燃性原料和煤场应有防自燃措施。大型可燃性原料和煤场应有防自燃措施。(5 5)料槽应设料位计,其形状应便于物料排出,减少)料

32、槽应设料位计,其形状应便于物料排出,减少“死死料料”。金属料槽应装振打装置。金属料槽应装振打装置。(6)(6)胶带机应设置齐全有效的安全装置。胶带机应设置齐全有效的安全装置。3 3、危害因素控制措施、危害因素控制措施(1)(1)粉尘危害的控制粉尘危害的控制 A A、对胶带机进行喷雾洒水。喷雾洒水时应与输送物料同进、对胶带机进行喷雾洒水。喷雾洒水时应与输送物料同进行,当停止输送时,喷雾洒水自动停止。行,当停止输送时,喷雾洒水自动停止。B B、对料堆洒水,以防止二次场尘。为此,应在料场侧部设、对料堆洒水,以防止二次场尘。为此,应在料场侧部设喷水枪。为防水份蒸发,可在水中加入表面硬化剂,使料堆表喷水

33、枪。为防水份蒸发,可在水中加入表面硬化剂,使料堆表面形成薄膜,以防水份蒸发。面形成薄膜,以防水份蒸发。C C、清除胶带机胶带表面粘附的粉尘。为了防止粘附于胶带、清除胶带机胶带表面粘附的粉尘。为了防止粘附于胶带表面的细粒物料被胶带轮、托辊压实而使胶带机在运行中发生故表面的细粒物料被胶带轮、托辊压实而使胶带机在运行中发生故障,也为了防止细粒物料被剥离时造成二次场尘,因此需要清除障,也为了防止细粒物料被剥离时造成二次场尘,因此需要清除胶带表面。人工清除,容易发生事故,为此,应选清扫器或用胶胶带表面。人工清除,容易发生事故,为此,应选清扫器或用胶带水洗装置。带水洗装置。D D、除尘器除尘。在胶带机转运

34、站、格筛、破碎机和料槽等、除尘器除尘。在胶带机转运站、格筛、破碎机和料槽等产尘浓度高处,根据粉尘性质选择除尘器除尘。产尘浓度高处,根据粉尘性质选择除尘器除尘。3 3、危害因素控制措施、危害因素控制措施 (2)(2)噪声治理噪声治理 对产生高噪声的破碎设备进行消声、隔声等冶理。对产生高噪声的破碎设备进行消声、隔声等冶理。(3)(3)洗车台与污水治理洗车台与污水治理 从料场进出的车辆轮胎上带泥,为防二次扬尘,应在进出口从料场进出的车辆轮胎上带泥,为防二次扬尘,应在进出口处设洗车台,用高压水冲洗车胎,污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水洗处设洗车台,用高压水冲洗车胎,污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水洗胶带机和湿式除尘器

35、产生的污水,也需进行处理后,方可循环使胶带机和湿式除尘器产生的污水,也需进行处理后,方可循环使用。用。(三)烧结系统危害因素分析(三)烧结系统危害因素分析 1 1、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分析 (1 1)配料、混合料系统)配料、混合料系统 A A、捅、挖矿槽内堵料、棚料和槽壁上粘结料时,易发生物料、捅、挖矿槽内堵料、棚料和槽壁上粘结料时,易发生物料喷射,击伤面部,风管脱掉伤人,用力过猛摔扭伤,料垮砸伤或喷射,击伤面部,风管脱掉伤人,用力过猛摔扭伤,料垮砸伤或坠落等伤害事故。坠落等伤害事故。B B、当圆盘给料机的排料口被大块或杂物堵住时,在处理过程、当圆盘给料机的排料口被大块或杂物堵住时,在处理过

36、程中易造成机械伤害;当由于烧不透时、跑燃料、跑水或加水过多中易造成机械伤害;当由于烧不透时、跑燃料、跑水或加水过多等原因而造成返矿圆盘等原因而造成返矿圆盘“放炮放炮”时,容易烧烫伤人。时,容易烧烫伤人。C C、在捅混合机进、出口漏斗堵料或处理混合机放、在捅混合机进、出口漏斗堵料或处理混合机放“干炮干炮”或或“水炮水炮”时易烫伤人;清挖混合机内壁粘结作业时,易造成料时易烫伤人;清挖混合机内壁粘结作业时,易造成料垮脱伤人等伤害事故。垮脱伤人等伤害事故。1 1、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分析(2 2)烧结机)烧结机 A A、突然停电,造成点火器炉内火苗窜出烧伤人;突然停煤、突然停电,造成点火器炉内火苗窜

37、出烧伤人;突然停煤气,使空气进入煤气管道而引起管道爆炸伤人;煤气管道、阀门气,使空气进入煤气管道而引起管道爆炸伤人;煤气管道、阀门泄漏煤气而引起煤气中毒事故等。泄漏煤气而引起煤气中毒事故等。B B、在机尾观察孔观察卸矿断面情况或捅机尾马耳漏斗料时,、在机尾观察孔观察卸矿断面情况或捅机尾马耳漏斗料时,易被冲出的含尘热浪烧伤面部和手;在机头铲反射板粘结料时,易被冲出的含尘热浪烧伤面部和手;在机头铲反射板粘结料时,脚踩在轨道上被台车轱辘压伤;进入机头内补上炉篦条时,不慎脚踩在轨道上被台车轱辘压伤;进入机头内补上炉篦条时,不慎将手挤夹伤或头部碰伤。将手挤夹伤或头部碰伤。C C、用吊车更换台车或运重物时

38、,配合不好,易造成挤夹伤、用吊车更换台车或运重物时,配合不好,易造成挤夹伤手脚等起重伤害事故。手脚等起重伤害事故。1 1、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分析(3 3)烧结矿破碎、筛分、冷却与整粒系统)烧结矿破碎、筛分、冷却与整粒系统 A A、单辊破碎机溜槽和热矿筛进口漏子堵料,打水捅料时,、单辊破碎机溜槽和热矿筛进口漏子堵料,打水捅料时,易被蒸汽、红料灼烫伤;热矿筛在运转中振动大,容易将联轴节、易被蒸汽、红料灼烫伤;热矿筛在运转中振动大,容易将联轴节、轴承体联接部位的螺丝振断甩掉,甚至把振动器偏心块甩掉飞出轴承体联接部位的螺丝振断甩掉,甚至把振动器偏心块甩掉飞出伤人。伤人。B B、冷却机的进、出料口堵

39、料和一次返矿溜槽出口堵料或放、冷却机的进、出料口堵料和一次返矿溜槽出口堵料或放“干炮干炮”,处理时易灼烫伤人。,处理时易灼烫伤人。C C、双层筛、冷振筛的瓦座连接螺丝断,传动轴瓦座和偏心、双层筛、冷振筛的瓦座连接螺丝断,传动轴瓦座和偏心块甩出伤人;在处理齿辊破碎机、双层筛进口漏子和冷振动筛板块甩出伤人;在处理齿辊破碎机、双层筛进口漏子和冷振动筛板孔堵料时不慎伤人。孔堵料时不慎伤人。1 1、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分析 (4)抽风除尘系统)抽风除尘系统 A A、抽风机转子失衡,叶片脱落击破机壳飞出伤人。油箱油、抽风机转子失衡,叶片脱落击破机壳飞出伤人。油箱油管漏油有引起火灾的危险。管漏油有引起火灾

40、的危险。B B、进入多管除尘箱和大烟道内检查或处理故障时,有煤气、进入多管除尘箱和大烟道内检查或处理故障时,有煤气中毒的危险;若他人关闭了入孔门,会造成窒息死亡,若启动风中毒的危险;若他人关闭了入孔门,会造成窒息死亡,若启动风机,则必死无疑。机,则必死无疑。C C、进入电除尘器内电场排除故障或清扫阴阳极积灰、进保、进入电除尘器内电场排除故障或清扫阴阳极积灰、进保温箱清扫绝缘套管、座式瓷瓶等,有被电击伤的危险。温箱清扫绝缘套管、座式瓷瓶等,有被电击伤的危险。D D、除尘设备的外楼梯较多,且高又陡,上、下楼梯不慎有、除尘设备的外楼梯较多,且高又陡,上、下楼梯不慎有滑跌、坠落的危险。滑跌、坠落的危险

41、。2 2、危害因素分析、危害因素分析(1)粉尘危害粉尘危害 烧结厂是钢铁企业中受生产性粉尘污染危害的大户。在烧结烧结厂是钢铁企业中受生产性粉尘污染危害的大户。在烧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量大、面广,一般粉尘量占烧结矿产量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量大、面广,一般粉尘量占烧结矿产量的3 3左右,严重污染着作业、厂区的环境,危害职工健康,主要左右,严重污染着作业、厂区的环境,危害职工健康,主要尘源为烧结机尾部卸矿及成品矿的热破热筛、冷破冷筛及其转动尘源为烧结机尾部卸矿及成品矿的热破热筛、冷破冷筛及其转动过程中的给受料点和成品矿槽进、排料口;抽风除尘系统的排放、过程中的给受料点和成品矿槽进、排料口;抽风除

42、尘系统的排放、卸灰及转运过程,热、冷返矿转运过程的给料点及参与配料的返卸灰及转运过程,热、冷返矿转运过程的给料点及参与配料的返矿槽、圆盘给料机排料口和混合过程。矿槽、圆盘给料机排料口和混合过程。(2)毒物危害毒物危害 在烧结原料中没有含过量有毒元素的烧结生产过程中,主要在烧结原料中没有含过量有毒元素的烧结生产过程中,主要危害气体是烧结点火用的煤气和烧结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煤气管危害气体是烧结点火用的煤气和烧结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煤气管道、闸阀漏出的煤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抽风机、大烟道泄道、闸阀漏出的煤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抽风机、大烟道泄漏出的废气中和烟囱排放大气中的烟气里含有一氧化碳、二氧

43、化漏出的废气中和烟囱排放大气中的烟气里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中毒者头晕恶心,甚至死亡。硫等有害气体,中毒者头晕恶心,甚至死亡。2 2、危害因素分析、危害因素分析(3 3)高温危害)高温危害 烧结生产的主要高温岗位有烧结机、单辊破碎机、热矿筛;烧结生产的主要高温岗位有烧结机、单辊破碎机、热矿筛;一次返矿、冷却机和成品皮带运输机等岗位;其次是成品整粒系一次返矿、冷却机和成品皮带运输机等岗位;其次是成品整粒系统、放灰系统及一、二次混合机等岗位。统、放灰系统及一、二次混合机等岗位。(4 4)噪声危害)噪声危害 烧结生产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种风机、破碎机、振动烧结生产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来源

44、于各种风机、破碎机、振动筛、卸料点及机电设备的运转撞击声等,特别是烧结主抽风机室、筛、卸料点及机电设备的运转撞击声等,特别是烧结主抽风机室、熔剂和燃料破碎间内的噪声可达熔剂和燃料破碎间内的噪声可达9595105dB(A)105dB(A),大大超过国家噪,大大超过国家噪声标准,长期在此岗位工作的工人,易患职业性耳聋和其他噪声声标准,长期在此岗位工作的工人,易患职业性耳聋和其他噪声疾病。疾病。3 3、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危险因素控制措施(1)(1)厂房布置与建构筑物厂房布置与建构筑物 A A、新建厂应位于居民区及工业场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新建厂应位于居民区及工业场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厂区边

45、缘至居民区的距离应大于上风侧,厂区边缘至居民区的距离应大于1000m1000m。B B、烧结室主厂房的配置,应与季节盛行风向相垂直,夏季、烧结室主厂房的配置,应与季节盛行风向相垂直,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迎风面不宜布置高大辅助建筑物,以确保自然通最大频率风向的迎风面不宜布置高大辅助建筑物,以确保自然通风。厂区办公、生活设施应设在烧结机季节盛行风上风侧风。厂区办公、生活设施应设在烧结机季节盛行风上风侧100100米米以外。以外。C C、烧结机、抽风机、热矿筛等重要设备均应设有起重设备、烧结机、抽风机、热矿筛等重要设备均应设有起重设备和检修运输通道。和检修运输通道。3 3、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危险因素控

46、制措施(1)(1)厂房布置与建构筑物厂房布置与建构筑物D D、采用热矿筛的机尾返矿站和冷却机尾均应设在、采用热矿筛的机尾返矿站和冷却机尾均应设在 0.00.0平面以上。平面以上。E E、胶带运输机通廊净高不应小于、胶带运输机通廊净高不应小于2.22.2米,热返矿通廊不应小于米,热返矿通廊不应小于2.62.6米。长度大于米。长度大于100100米的胶带机每隔米的胶带机每隔7070米应设一个横向人行桥。米应设一个横向人行桥。F F、直梯、斜梯、防护栏杆和平台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直梯、斜梯、防护栏杆和平台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H H、通道、走梯的出人口,不得位于吊车运行频繁的地段或靠近、通道、走梯的

47、出人口,不得位于吊车运行频繁的地段或靠近铁道。否则,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铁道。否则,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3 3、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2)防止生产过程中的伤亡事故)防止生产过程中的伤亡事故 A、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如以冷矿取代热矿、取消热返矿的筛分、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如以冷矿取代热矿、取消热返矿的筛分和运输、鼓风冷却、自动化配料等,可减少设备事故和人机接触。和运输、鼓风冷却、自动化配料等,可减少设备事故和人机接触。B、选用本质安全化高的设备。、选用本质安全化高的设备。C、改善作业环境。配备足够的除尘设备,减少粉尘对作业场所改善作业环境。配备足够的除尘设备,减少粉尘对作业场所的污染

48、;采用噪声小的设备,密闭噪声源,安装消声器等,减小的污染;采用噪声小的设备,密闭噪声源,安装消声器等,减小噪声;对高温岗位采取隔热和通风降温措施;保证作业场所有充噪声;对高温岗位采取隔热和通风降温措施;保证作业场所有充足的照明、良好的通道等。足的照明、良好的通道等。3 3、危害因素控制措施、危害因素控制措施(1)粉粉(烟烟)尘控制措施尘控制措施 A、改革生产工艺,减少尘源和排放量。如采用自动配料、返、改革生产工艺,减少尘源和排放量。如采用自动配料、返矿参与配料、自动控制混合料水分和点火温度,从而提高烧结矿矿参与配料、自动控制混合料水分和点火温度,从而提高烧结矿和返矿质量,减少粉尘量;采用铺底料

49、,确保烧透,杜绝夹生料;和返矿质量,减少粉尘量;采用铺底料,确保烧透,杜绝夹生料;采用机上冷却工艺,降低烧结机尾气温度,可有效地降低尾气中采用机上冷却工艺,降低烧结机尾气温度,可有效地降低尾气中的含尘浓度;取消热返矿的筛分和运输,以减少产尘源和热蒸汽的含尘浓度;取消热返矿的筛分和运输,以减少产尘源和热蒸汽含尘量;采用水封刮板拉链机和水冲地及粉尘用小混合机加水湿含尘量;采用水封刮板拉链机和水冲地及粉尘用小混合机加水湿润或造球,以减少扬尘量等。润或造球,以减少扬尘量等。B、采用高效除尘设备。烧结机头废气采用电除尘器取代多管、采用高效除尘设备。烧结机头废气采用电除尘器取代多管除尘器或旋风除尘器,燃料

50、破碎采用布袋除尘器,对热返矿参与除尘器或旋风除尘器,燃料破碎采用布袋除尘器,对热返矿参与配料时,混合料系统产生大量的含尘水蒸汽,应采用喷淋式除尘配料时,混合料系统产生大量的含尘水蒸汽,应采用喷淋式除尘器等。器等。C、环境除尘集中化。环境除尘应按尘源的粉尘性质分片采用、环境除尘集中化。环境除尘应按尘源的粉尘性质分片采用大量集中式除尘系统,以减少二次扬尘,并根据尘源特点设置局大量集中式除尘系统,以减少二次扬尘,并根据尘源特点设置局部、整体、大容积坚固的密闭罩。部、整体、大容积坚固的密闭罩。3 3、危害因素控制措施、危害因素控制措施(2)有毒有害气体控制措施有毒有害气体控制措施 A、烧结点火用煤气管

51、道、阀门应严加密闭,防止煤气泄漏,、烧结点火用煤气管道、阀门应严加密闭,防止煤气泄漏,并在机头配置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报警装置,防止煤气中毒。保证并在机头配置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报警装置,防止煤气中毒。保证煤气一道阀、低翻板和操作板灵活好使。采用先进的煤气一道阀、低翻板和操作板灵活好使。采用先进的“U”型水型水封切断装置取代落后的盲板切断装置。封切断装置取代落后的盲板切断装置。B、主抽风机室的风机、烟道和闸阀均应严密封闭,防止废气、主抽风机室的风机、烟道和闸阀均应严密封闭,防止废气泄漏,安装一氧化碳检测报警装置,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最高泄漏,安装一氧化碳检测报警装置,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最高容许浓度不

52、得超过容许浓度不得超过30mgm3。C、应考虑烟囱排放的二氧化硫的回收设施。、应考虑烟囱排放的二氧化硫的回收设施。3 3、危害因素控制措施、危害因素控制措施 (3)噪声控制措施噪声控制措施 选用噪声低的设备,将噪声密闭在机壳内,加强设备维护保养,选用噪声低的设备,将噪声密闭在机壳内,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减小振动,设置消声装置等控制措施,使作业场所的噪声符合减小振动,设置消声装置等控制措施,使作业场所的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规定。对主风机房、熔剂和燃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规定。对主风机房、熔剂和燃料破碎间每噪声特大的岗位,应采取操作室与机房隔离措施,以料破碎间每噪声特大的岗位,应采

53、取操作室与机房隔离措施,以减少工人与噪声、尘毒的接触时间,并配置听力保护器,如耳塞、减少工人与噪声、尘毒的接触时间,并配置听力保护器,如耳塞、耳护套等。耳护套等。(4)防高温、热辐射措施防高温、热辐射措施 凡高温岗位均应设置隔热操作室及局部送风降温或移动式风扇凡高温岗位均应设置隔热操作室及局部送风降温或移动式风扇进行强制通风散热。烧结点火器两侧应设置隔热装置,使热源与进行强制通风散热。烧结点火器两侧应设置隔热装置,使热源与作业现场隔离,减小热辐射。在烧结机操作室设空调设备等。作业现场隔离,减小热辐射。在烧结机操作室设空调设备等。(四)焦化生产危害因素分析(四)焦化生产危害因素分析 1 1、危险

54、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分析 (1)机械电气类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焦炉及备煤系统,由于移动机械电气类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焦炉及备煤系统,由于移动及高速转动机械较多,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再有推焦机等系采及高速转动机械较多,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再有推焦机等系采用三相裸线,敷设标高较低,易发生触电事故。由于焦炉推焦、用三相裸线,敷设标高较低,易发生触电事故。由于焦炉推焦、装焦过程均系高温操作,易接触上千装焦过程均系高温操作,易接触上千度温度的焦炭,故烫伤事故度温度的焦炭,故烫伤事故也时有发生。也时有发生。(2)易燃易爆物质引发的火灾爆炸危险:这是焦化厂的主要危险。易燃易爆物质引发的火灾爆炸危险:这是焦化厂的主

55、要危险。由于焦化生产中煤气、苯类、吡啶类等均系易燃易爆物质,且分由于焦化生产中煤气、苯类、吡啶类等均系易燃易爆物质,且分布较广。可能出现的火灾爆炸危险环境有:布较广。可能出现的火灾爆炸危险环境有:a爆炸性气体环境。生产和处理、贮运煤气、粗苯及其加工产爆炸性气体环境。生产和处理、贮运煤气、粗苯及其加工产品等环境;品等环境;b爆炸性粉尘环境。产生煤粉、焦粉、硫磺、萘、蒽、萘醌、爆炸性粉尘环境。产生煤粉、焦粉、硫磺、萘、蒽、萘醌、蒽醌、煤焦油沥青等粉尘环境;蒽醌、煤焦油沥青等粉尘环境;c火灾危险环境。生产、处理和贮运闪点高于火灾危险环境。生产、处理和贮运闪点高于45的可燃液的可燃液体、酚油、萘油、洗

56、油、蒽油、改质沥青加工所得的闪蒸油及轻体、酚油、萘油、洗油、蒽油、改质沥青加工所得的闪蒸油及轻柴油、焦炭、煤等环境。柴油、焦炭、煤等环境。炼焦车间易发生事故因素炼焦车间易发生事故因素 (1)焦炉在出焦过程中,因操作失误造成红焦落地易引起火灾。焦炉在出焦过程中,因操作失误造成红焦落地易引起火灾。(2)焦炉生产大量的煤气,一旦抽送煤气的鼓风机发生故障,停焦炉生产大量的煤气,一旦抽送煤气的鼓风机发生故障,停止运转时,焦炉炭化室及装煤孔处有引起火灾的危险。止运转时,焦炉炭化室及装煤孔处有引起火灾的危险。(3)湿法熄焦后残留的红焦,易烧坏地沟皮带。且红焦一旦随焦湿法熄焦后残留的红焦,易烧坏地沟皮带。且红

57、焦一旦随焦流带人贮焦槽内还易使红焦块在焦槽内燃烧。流带人贮焦槽内还易使红焦块在焦槽内燃烧。(4)装煤车、推焦机、拦焦机和熄焦车的有序运行是焦炉正常生装煤车、推焦机、拦焦机和熄焦车的有序运行是焦炉正常生产的可靠保证,否则由于联系不畅或操作失误易造成焦炉损坏、产的可靠保证,否则由于联系不畅或操作失误易造成焦炉损坏、人身伤害等事故。人身伤害等事故。(5)干熄焦装置操作频度高,时间控制严,整个系统要求严密,干熄焦装置操作频度高,时间控制严,整个系统要求严密,一旦误操作或有泄漏点,严重时会引起火灾爆炸。一旦误操作或有泄漏点,严重时会引起火灾爆炸。(6)焦炉地下室、焦炉两侧烟道走廊、煤塔炉间台底层及炉顶集

58、焦炉地下室、焦炉两侧烟道走廊、煤塔炉间台底层及炉顶集气管仪表室等煤气设备操作区,在生产或检修过程中如有煤气泄气管仪表室等煤气设备操作区,在生产或检修过程中如有煤气泄漏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漏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2 2、危害因素分析、危害因素分析(1)煤尘和焦尘主要产生在备煤、炼焦过程中。煤尘和焦尘主要产生在备煤、炼焦过程中。(2)一氧化碳在焦炉煤气中占一氧化碳在焦炉煤气中占7左右,在高炉煤气中占左右,在高炉煤气中占25一一28。在焦炉地下室、烟道走廊等煤气操作区阀门启闭频繁,极易。在焦炉地下室、烟道走廊等煤气操作区阀门启闭频繁,极易泄漏煤气,在煤气净化各工序的设备、管道阀门、水封等处十旦泄漏煤气

59、,在煤气净化各工序的设备、管道阀门、水封等处十旦有煤气泄漏,工人就有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有煤气泄漏,工人就有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3)焦炉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大量烟尘,这些烟气中不仅含有粉尘、焦炉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大量烟尘,这些烟气中不仅含有粉尘、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苯及焦油等,并含有多种致癌性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苯及焦油等,并含有多种致癌性多环芳烃,这些物质严重威胁工人健康,焦炉烟气和沥青烟一样,多环芳烃,这些物质严重威胁工人健康,焦炉烟气和沥青烟一样,其致癌的典型代表物即为其致癌的典型代表物即为3.4苯并芘苯并芘(简称简称BaP)。(4)苯系物都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易挥发液体,在精苯

60、车间苯类)苯系物都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易挥发液体,在精苯车间苯类贮槽放散管处易泄漏。贮槽放散管处易泄漏。(5)沥青是焦化产品之一,生产过程中接触可能造成中毒。)沥青是焦化产品之一,生产过程中接触可能造成中毒。3 3、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危险因素控制措施(1)防火防爆)防火防爆A、备煤和炼焦系统的破碎、粉碎机室、筛焦楼、运转站等产生、备煤和炼焦系统的破碎、粉碎机室、筛焦楼、运转站等产生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都应设除尘设施,以降低空气中粉尘的悬浮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都应设除尘设施,以降低空气中粉尘的悬浮量。量。B、焦台操作走台上应设多点补充熄焦水庶,地沟内的运焦胶带、焦台操作走台上应设多点补充熄焦水庶,地沟内

61、的运焦胶带应采用耐热胶带。应采用耐热胶带。C、炼焦车间在使用煤气装置的管道上,必须有完善的泄爆措施,、炼焦车间在使用煤气装置的管道上,必须有完善的泄爆措施,煤气管道上应设低压报警装置及煤气自动切断装置。煤气管道上应设低压报警装置及煤气自动切断装置。D、鼓风:机的电机,应选用防爆电机。、鼓风:机的电机,应选用防爆电机。E、煤气设备的进出口阀门都应设盲板,各种塔器进出口管道都、煤气设备的进出口阀门都应设盲板,各种塔器进出口管道都应设温度、压力监测仪表。应设温度、压力监测仪表。(1)防火防爆)防火防爆F、在生产过程中可能由于误操作、仪表失灵、设备故障等原因、在生产过程中可能由于误操作、仪表失灵、设备

62、故障等原因使设备或管道内压力上升而导致设备损坏及人身安全受到伤害的使设备或管道内压力上升而导致设备损坏及人身安全受到伤害的部位都应设安全阀,对开工停工易发生事故的过程应考虑各种防部位都应设安全阀,对开工停工易发生事故的过程应考虑各种防范手段,如加设旁通管,取样管、开闭器等。范手段,如加设旁通管,取样管、开闭器等。G、引入煤气管道的蒸汽清扫管,使用后必须严格与煤气管道隔、引入煤气管道的蒸汽清扫管,使用后必须严格与煤气管道隔断。为此,在清扫管上应设置双阀中间加断。为此,在清扫管上应设置双阀中间加8字盲板,或在双阀门字盲板,或在双阀门之间设置检查阀。之间设置检查阀。H、为防止煤气低压回火爆炸,管式炉

63、等加热用的煤气应设低压、为防止煤气低压回火爆炸,管式炉等加热用的煤气应设低压报警装置。报警装置。I、电捕焦油器应设含氧量自动监测仪表和超限报警装置。、电捕焦油器应设含氧量自动监测仪表和超限报警装置。J、苯类贮槽宜设喷水冷却装置或隔热设施,贮槽应密封并装设、苯类贮槽宜设喷水冷却装置或隔热设施,贮槽应密封并装设呼吸阀及阻火器。呼吸阀及阻火器。(1)防火防爆)防火防爆K、粗苯精制、吡啶精制、萘、蒽、硫磺等具有爆炸火灾危险的粗苯精制、吡啶精制、萘、蒽、硫磺等具有爆炸火灾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生火花地面,在车间内不宜设地沟。甲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生火花地面,在车间内不宜设地沟。L、在粗苯、精苯、焦油室

64、内及粗苯管式炉等处应设蒸汽灭火装、在粗苯、精苯、焦油室内及粗苯管式炉等处应设蒸汽灭火装置。置。M、生产、贮存和装卸甲、乙类液体与可燃气体的管线和设备应、生产、贮存和装卸甲、乙类液体与可燃气体的管线和设备应设静电接地装置及防雷设施。设静电接地装置及防雷设施。N、沸溢性液体的地上、半地下贮槽处均应设防火堤或防火隔堤,、沸溢性液体的地上、半地下贮槽处均应设防火堤或防火隔堤,且应每贮槽装设一个。且应每贮槽装设一个。O、蒽、沥青、酚油等闪点高于、蒽、沥青、酚油等闪点高于120的可燃液体贮槽或其它设备的可燃液体贮槽或其它设备管道等易泄漏着火地点,精萘、工业萘、萘酐、焦油泵房、萘转管道等易泄漏着火地点,精萘

65、、工业萘、萘酐、焦油泵房、萘转鼓结晶室、吡啶贮槽室及装桶间等均应设半固定式蒸汽灭火系统。鼓结晶室、吡啶贮槽室及装桶间等均应设半固定式蒸汽灭火系统。(2)防机械伤害和高处坠落防机械伤害和高处坠落A、对于危险作业、恶劣条件的作业应优先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设。、对于危险作业、恶劣条件的作业应优先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设。B、运转设备的连轴器、皮带轮、开式齿轮等应设防护罩,生产、运转设备的连轴器、皮带轮、开式齿轮等应设防护罩,生产操作区应有安全通道。操作区应有安全通道。C、胶带机和胶带通廊应设置齐全有效的安全装置与达到通廊安、胶带机和胶带通廊应设置齐全有效的安全装置与达到通廊安全技术要求。全技术要求。D、推焦机

66、、拦焦机、熄焦车和装煤车之间应设电话、信号联系、推焦机、拦焦机、熄焦车和装煤车之间应设电话、信号联系和联锁,各车应设开车前或运转中的声、光信号等警告装置。和联锁,各车应设开车前或运转中的声、光信号等警告装置。E、推焦机推焦、平煤、取门、捣固时,拦焦机取门时,装煤车、推焦机推焦、平煤、取门、捣固时,拦焦机取门时,装煤车落套筒时,均应设停车联锁。落套筒时,均应设停车联锁。F、机、焦两侧操作走台照明必须保证足够亮度,机侧操作台应、机、焦两侧操作走台照明必须保证足够亮度,机侧操作台应设一定高度的档脚板。设一定高度的档脚板。G、有坠落危险的场所应设围栏、盖板等防护设施。、有坠落危险的场所应设围栏、盖板等防护设施。3 3、危害因素控制措施、危害因素控制措施(1)粉尘烟尘的控制粉尘烟尘的控制 A、煤、焦转运站、粉碎机室、筛焦楼等应设通风除尘设施,、煤、焦转运站、粉碎机室、筛焦楼等应设通风除尘设施,煤场应采取抑尘措施。煤场应采取抑尘措施。B、焦炉炉门与门框,装煤孔盖与装煤孔座的接触面应采取有、焦炉炉门与门框,装煤孔盖与装煤孔座的接触面应采取有效密封措施,上升管盖、桥管与水封承插部,都应有可靠的密封效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