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蚀变的逆向分带现象及其意义1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196592166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围岩蚀变的逆向分带现象及其意义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围岩蚀变的逆向分带现象及其意义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围岩蚀变的逆向分带现象及其意义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围岩蚀变的逆向分带现象及其意义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岩蚀变的逆向分带现象及其意义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报告人:周豪班级:012101学 号:20101000689学院:地球科学学院2012年4月13日 6 l=n CJ围岩蚀变是在热液矿床形成时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往往发生在热液与围岩的接触 带上,并由中心向外围的蚀变程度逐渐降低,呈现出一定的分带特征,根据分带的空间分布 特征。可以分为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一般由于温度压力的不同,围岩变质的程度也有所差 别,正常情况下是成一种正向分布的特征,如矽卡岩型矿床,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蚀变 规律并不总是遵循,而是出现一些有规律的变化,其中一种我们称之为围岩蚀变的逆向分带 现象。热液矿床在形成过程中,其低温或中温的矿物组合在下,而高温的矿物组合在下,出

2、 现这样一种分带现象,明显与正常的围岩蚀变的情况不一样,这就是逆向分带。造成这种现 象的主要主要原因是由后期成矿阶段叠加于早期成矿阶段的矿化现象,有第二期的岩浆热液 的侵入,形成的第二期热液矿床覆盖在第一期矿床上,这样才出现了上述低温矿物出现高温 矿物组合之下的现象,低温矿物组合可能是第一期成矿作用形成的上层矿物,高温矿物组合 可能是第二次成矿作用形成的底层矿物。二者可能成平行整合接触,略微有角度不整合,给 人以同时形成的假象。逆向分带的影响因素很多,一般位于深部矿体构造,即受到断层作用的影响,也可能 收到岩浆岩变质作用的影响,断裂构造形成的裂隙形成导矿构造同时也可以形成容矿构造, 对于二期矿

3、体的分布和沉淀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另外,由于在岩浆热液的侵入过程中,存 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必然会引起部分物质的带入和带出,从而导致逆向分带现象中元素的 分布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根据相对应的影响因素,对于寻找深层矿体也是十分有帮助的。逆向分带在矿床学上的研究价值是重大的,因为其对于更深层次的找矿是具有深远意 义的。逆向分带现象一般都具有两个成矿期,形成主矿化和次级矿化阶段,第二期形成的矿 体,一般受到第一期矿化形成的控矿构造的影响,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可追溯的规律或者能 够通过覆盖在其上的二期成矿构造找到更深层的高温矿物组合所形成的矿体。这对于矿床的 综合充分利用具有指导意义。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的

4、夹皮沟金矿,分布于构造活动带上,地区地表覆盖严重,大多数 的矿体为隐伏矿体和盲矿体,地表矿化不好,甚至无矿化现象,而深部则是有工业价值的矿 体,这就体现了逆向分带现象在找矿上的应用。根据相关金属元素采集,整理数据后发现, 围岩中Au、Ag的含量总体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矿化与围岩蚀变不同步效应;总体上看, 上部异常主要为Au、Ag、Pb、Mo、,Ti;中部异常主要为Bi、Zn、Mn、W、Mo,下部主 要表现为AsSbHgCuAg。微量元素的这种变化趋势与热液金矿床正常分带存在较大差异, 显示出一种逆向分带的特征。一般来说,热液金矿床上部通常出现Hg、As、Sb等元素,下 部出现Mo、Bi、Mn、

5、Co、Ni、Sn等元素,这种分布在横向上也有所体现。根据矿体和近 矿围岩的微量元素及分带性指数自上而下成多峰分布,总体上体现出逆向分带的特征,这一 特征是深部第二富集带叠加在上部富集带的结果。根据逆向分带的研究,深部第二、第三甚 至侧列矿体的存在都是可能的,不能轻易放弃深部探矿工作。逆向分带现象是伴随围岩蚀变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其分布比较广泛 在内外接触矿床中(以大龙山为例),钨锡石英脉矿脉主要出现于岩体外的浅变质围岩中, 在岩体内也有少数稀疏的大脉出现,由岩体向外,矿脉呈现W(Sn)W(Mo)硫化物的 正向分带,而目前研究的矿脉向岩体内则出现W(Sn)W(Mo)的逆向分带,但硫

6、化物很 少出现,随着顶板标高的降低,矿化更加向岩体外发展,相应的分带特征也由岩体内的逆向 分带特征为主而向岩体外以正向分带为主的变化,矿种更加复杂,矿化更加向脉上部集中。 这就说明逆向分带是比较复杂的,在不同的矿床会有不同的表现,在同一个矿床的不同阶段 也会有不同的空间分布,有时候可能呈一种对称分布,与正向分带过度,但这种理论是否具 有普遍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对逆向分带的研究,可以帮助对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 更深部的找矿这一意义是值得肯定的。矿床的分带理论在早期就有人做过相关研究,1936年,由美国地质学者WH艾孟斯 提出的地热分带理论;1937年,苏联学者提出脉动分带假说;1951年,

7、苏联A毕力宾提出 的沉淀分带理论等,逆向分带是所有分带理论的一个小分支,只是其中一个特殊现象而已, 不过对于小现象的研究却能引发大问题。对于逆向分带的研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就像 其它分带理论一样,逆向分带理论对于找矿探矿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有时需要结合其它分带 学说来进行综合矿床分析,对矿床进行综合利用。根据矿床的分带状况,可以估测成矿岩体的埋藏部位和深度。如果矿床为逆向分带或 者先你顺向后逆向分带,表明矿床无成矿体存在,而是在它的侧方;如果矿床只是逆向分带, 说明成矿岩体可能已经剥蚀裸露地表了;若为先顺后逆向分带,说明成矿岩体可能至今还隐 伏于地下。脉状矿床的深部,常常出现无矿段,此段为脉根,逆向分带矿床的根部无矿段, 则可能有较大的垂直深度矿床存在。这些前人研究的成果与后人的总结经验都表明了热液矿 床围岩蚀变中的逆向分带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