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上传人:张哥 文档编号:19651461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一种教育理想与追求,而在教学过程中,令老师们头疼的还是那些学困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转变学困生,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各异,但只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困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是可以促使学困生不断转化和进步的。我通过对所教学生的状况分析,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就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和提高教学质量这一课题准备做一些探索。一、探明学困原因,做到“对症下药”,是学困生转化的基础 要有效转化学困生,必须探明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何在,以便使我们“对症下药”,

2、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迅速提高学习成绩。 根据笔者长期观察,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基础知识不过关。小学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是一门系统性强,逻辑性严密的学科,数学体系的严谨性,运算的精确性,推理的逻辑性,要求学生必须有扎实的基础. 实际上,一部分学生数学知识根本不过关,该记住的知识没有记住,该掌握的内容没有掌握,久而久之,一串串似懂非懂的知识点在心理上长期积累,成为学习上的“拦路虎”。二是学习方法与习惯不当.。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学习习惯与方法的不当,严重阻碍着数学知识的学习,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导致成绩不理想。三是思维能力发展滞后. 俗话说十个手指

3、头伸出来有长短,每个人的智力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智力因素,思维能力发展滞后,数学成绩极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因人而异,通过有针对性的策略与方法促进学困生的长足发展。二、只有尊重学生人格,才能激发学习热情,这是学困生转化的前提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 一般来说,学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他们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 只有对他们抱以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比如,在课堂上,我提出问题时,常常对学困生投去一束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用爱唤起他

4、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在平时的教学之余,要经常找他们促膝谈心,放弃休息时间为他们“开小灶”,帮他们补课,为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高兴。比如,我们班的一位学生,平常考试考十几分是很正常的事情,虽然已经上五年级了,但是乘、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都不会做,更不要说我们现在学的小数乘除法了。每天放学后,我都留下她,和她谈心,给她鼓励,从最基本的题目开始,教给她方法,再适当地出题目给她练习,令我欣慰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她终于会做了。三、只有不断改进教法,才能培养学习兴趣,这是学困生转化的核心 由于学困生思维能力差,因此根据教材的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

5、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讲授速度要适合学困生的接受情况,必要时应该放慢节奏。讲课时语言应尽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逻辑性强,小学生又具有从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而那些学困生大多思维简单,似乎对任何稍微复杂的问题都懒得去思考,所以教师应借助动手操作,通过他们喜爱的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促其手、脑、眼、口多种器官共同参与,以手巧促心灵。比如,在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让他们动手操作,探索其中的奥秘,通过剪移拼从而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推导出计算公式。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

6、时对学困生要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检查与评价。评价时,特别应注意学困生的进步处和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耐心激励学困生上进,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四分层教学指导,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困生的智能、学习基础、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差别。针对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具体做法是:(1)通过查阅每个学生档案,以及问卷与笔试,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初步分类,建档案。将全班学生分为优、中、困三个层次,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变化进行上下调整。(2)对不同层次水平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对

7、基础差的学生,制定基本目标:理解教材内容,按所给示例解答课后练习题。对中等生制定中等目标: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答与课堂有联系的所有试题。对优等生制定较高的目标:能够运用新学数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自主学习,解决有一定难度的培养学生能力的试题。(3)在制定目标时,我们还注意目标质量的层次性,把讲解再现作为第一层次,问题答疑作为第二层次,再现探索作为第三层次,创造发现作为最高层次。通过多种的思考和教学,使学生从模仿记忆到规律掌握,又从规律掌握到创造发现,一层层地深入下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4)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进行分层辅导。对优生进行目标延伸,适当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

8、思考、探索。对学困生,对他们学习课本中的疑难要诊断,要采取有效方法补救。至于中等生,让他们自我选择,或赶优,或自我复习巩固,或补救。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不断纠正学困生学习数学时不良的习惯,逐步培养他们努力认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书写工整,自觉验算、预习、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作业,应以课本为主,不搞偏题、怪题. 题量要适中,可以结合学生的能力,分层布置,不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数学题目虽千变万化,但其规律和类型都是有限的. 在平时教学中我常注意引导学生抓解题规律,用规律指导练习,从而逐步提高解题能力。与此同时,我们应针对学困

9、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我们要不断激发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学习的信心,破除破罐子破摔的思想. 因此,适度降低要求,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外,还要结合所学内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逆境成才的故事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五、弥补知识缺陷,完善知识结构学困生学习数学困难主要是因为基础薄弱,知识缺陷较多。正是由于知识系统某项残缺,造成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因此教师必须弥补他们的知识缺陷,完善知识结构。从补缺、补差着手,有效的进行辅导和补差。具体做法:(1)要求放低,适当补差。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一个“小目标”,使学生能达到“

10、小目标”弥补漏洞。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小目标,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2)开展一帮一,互相学习的活动。每个学困生和优生结成一对一的小组,开展优生个别辅导学困生的的一帮一活动。优生带学困生,因为认知水平比较接近所以从操作到练习等随时都可以帮助。而且学困生与优生之间无隔阂,无拘无束,讲的认真,学的透彻。这样既弥补学困生的知识,也使优生得到复习和巩固。(3)经过以上两个过程,如果还有个别落伍学生,还要采取课后补习辅导,使他们能尽量弥补知识缺陷。六注重学法指导,培

11、养良好习惯学困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得当造成学习困难。大多数学生不会合理利用学习时间、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将教学和学法融入日常教师活动中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的促进学习。具体做法是:首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以学证教的“教案”与“学案”相统一的“课案”。在教学中每一个教学步骤,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要着眼于为学生的学而服务。其次,知识方法指导。主要包括在知识输入阶段,指导学生如何思维、如何想象、如何集中注意力等。在知识储存阶段指导学生如何记忆、如何理解、如何解决问题等。

12、在知识输出阶段,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如何概括和综合、如何解决问题等。七、只有优化外部氛围,才能有效形成合力,这是学困生转化的保障 我也深刻地体会到要转变数学学困生,仅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功能, 学生间的学习互助,能使其在相互切磋中交流信息,取长补短。为此,我在班上成立了十几个“一帮一”学习互助组。每天中午我利用二十分钟时间开展互助行动,要求组长根据当天所学内容出些相应的题目给差生练习,做不到的予以适当的讲解,最差的学生由我来辅导,这样做既锻炼了优等生的解题能力,也能促使学困生的逐步提高。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加强家校联系,每天让学生记录好家庭作业,要求家长定时检查学生记录的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监督他们按时认真完成作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家长每天都知道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为学困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改正自我、超越自我的家庭环境,家校联系,共同促使学困生的转化。 总之,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放弃学困生,更不能排斥他们,应尊重他们,关心他们,找准他们之所以差的原因,坚持对他们施以爱心,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鼓励,用我们的爱去滋润他们的心田,为使他们早日取得进步,把他们培养成祖国需要的合格的建设者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