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口僻)的中医诊疗方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9648853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面瘫(口僻)的中医诊疗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面瘫(口僻)的中医诊疗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面瘫(口僻)的中医诊疗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面瘫(口僻)的中医诊疗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瘫(口僻)的中医诊疗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面瘫(口僻)的中医诊疗方案 新晃中医院针灸科面瘫(口僻)的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稿)面神经炎是指面神经管内段的非化脓性炎症。本病原因尚不明了,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后的一种变态反应性损害,或因寒冷刺激导致面神经营养性血管收缩、缺血,而后毛细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压迫面神经所致。人群患病率约40/10万,多见于青壮年。我们从中医角度认为,本病由于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或风热,邪入脉络,或风痰阻络所致。依据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医诊断定为“口僻”(“面瘫”)。一 临床诊断与分期(一) 临床诊断1. 中医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证

2、候诊断方面分为四型:1) 风寒袭络证2) 风热袭络证3) 风痰阻络证4) 气虚血瘀证2. 西医诊断:参照实用内科手册:1) 急性起病,病前可有着凉“感冒”史。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症状与体征:如患侧闭眼无力,额纹消失;口角歪向健侧,患侧鼻唇沟变浅,流涎,鼓腮无力,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残渣滞留于颊部等。3) 可能出现下列伴随症状:舌前2/3味觉丧失,唾液分泌减少,乳突部疼痛,听觉过敏,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以上诊断要点中,根据急起的周围性面神经损害的症状与体征,如闭眼无力、口角向健侧歪斜等,排除其他周围性面瘫的可能,一般即可确诊本病。注意与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枢性面瘫、吉兰巴雷综合征、桥小脑角肿瘤1

3、 / 5、腮腺病变等相鉴别。可据情况选作以下检查: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头部CT;面肌电图,(二) 疾病分期1. 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2. 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3. 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二、中医治疗方案(一)针灸治疗 基本治法为祛风通络,疏调经筋,至中后期据情况加用补益气血、濡养经筋之法。主穴: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牵正、地仓、承浆、合谷、太冲。配穴:风寒袭络证加风池;风热袭络证加曲池;风痰袭络证加丰隆;气虚血瘀证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乳突部疼痛加翳风;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目合困难加鱼腰、申脉(或昆仑);流泪多者加睛明。操作:

4、 述要点如次1. 攒竹、阳白均向鱼腰部透刺。2.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太冲用泻法;合谷在急性期用泻法,后两期用平补平泻法;足三里用补法;丰隆用泻法。3.急性期以谷谷、太冲等远部取穴配合健侧颊车,患侧面部头三天可不刺,三天后行浅刺。(二)推拿治疗 适应于恢复期、联动期和痉挛期。常用推拿手法:大鱼际揉法、指揉法、扫散法、掌根揉法、点按法、擦法,含偏锋一指禅法。(三) 其他外治方法: 1、灸法:适用于风寒袭络型。2、梅花针法:用梅花针叩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恢复期;3、 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点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拔罐,每周2次,适用于恢复期、联动期和

5、痉挛期。4、 电针法:选太阳、阳白、地仓、颊车,接通电针仪,通电1020分钟,强度以患者面部肌肉微见跳动而能耐受为度。如通电后,见牙齿咬嚼者,为针刺过深,刺中咬肌所致,应调整针刺的深度。适用于恢复期。5、穴位注射;可选用维生素B1、B12或复方当归注射液,适用于恢复期、联动期和痉挛期。6、穴位贴敷:个别效果不佳者加用马钱子锉成粉末贴穴治疗。 (四)中药辨证治疗: 1.风寒袭络型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方药:小续命汤合牵正散加减。 2、风热袭络型 治法:祛风清热,活血通络。 方法:银翘散合牵正散。 3、风痰阻络型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方药:牵正散加味。4、 气虚血瘀型治法:益气活血

6、,通络止痉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大抵面肌麻痹或痉挛加全蝎、僵蚕、地龙、鸡血藤等;通络选加橘络、丝瓜络、鸡血藤等;因病毒感染引起者可试加板蓝根、大青叶、荆芥等;因寒冷刺激所致者可加麻黄、肉桂等。三、西药治疗:1. 激素:适用于急性期,可选强的松口服或地塞米松静滴,在710天内逐渐减量。2. 神经营养药:主要为B族维生素。 3. 改善微循环:地巴唑。4. 抗病毒:外耳道有疱疹者使用阿昔洛韦。四、难点分析1.急性期是否针刺,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如实用内科手册主张“病程在2周内,一般不宜行针灸治疗,以免加重面神经炎性反应,造成严重的后遗症。”针灸学规 教材则主张“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

7、不宜过深,取穴不宜过多,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我科经过研究、实践,主张急性期以谷谷、太冲等远部取穴配合健侧颊车,患侧面部头三天可不刺,三天后行经筋浅刺,一周后可转入正常深度。这样既避免加重局部刺激之嫌,又避免了急性期无所作为、任其发展之弊。2部分患者迁延难愈,成顽固性面瘫。其中有的系亨特综合征,疱疹病毒对面神经损害较大,恢复为难;有的与自身体质有关,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由于神经变性,不易恢复;有的素体亏虚,免疫力低下等;有的系调护不当或延误时机。对顽固性面瘫,一者着眼整体,特别注重气虚与血瘀;二者加强局部针刺治疗,如嘴角下垂,以推上平刺法行地仓透颧髎;额纹平坦者阳白透鱼腰等;三者加强瘫痪侧面肌的单个随意运动训练,辅以适当的自我按摩;四者强调针药结合,辨证加用中药。五疗效评价 1.治愈标准:眼睑闭合良好,其他面肌功能也基本恢复。 2.好转标准:临床症状改善,遗留不同程度的面肌功能障碍。 本方案以中医诊疗手段为主,参照西医诊断,但对于病程超过1年,面神经功能肯定不能恢复者,可考虑上级医院行面神经减压术或面神经副神经吻合术、面神经膈神经吻合术。 (执笔 冯向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