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教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648386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4.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如何处理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处理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处理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如何处理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处理教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教材的处理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所凭借的材料。材料是同一的,但教师之间的教学效果却千差万别,其中缘由除了教师素质、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差别外,教师在处理教材能力上的差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能否把握、应用好教材,使其所蕴含的容、思想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学生能力发展的保障。(共2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学习的效果不是很好。我觉得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读懂教材,没有真正理解教材,在课堂上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只有读懂了教材,才能灵活处理教材;只有深入,才能浅出,深入就是读懂教材

2、,就是钻研教材;浅出,就是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把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转变为具体的课堂教学的行为,进而达到让学生的认知水平随教材的知识结构的发展而发展。为了达到课堂教学这样一个理想的境界,必须对教材有一个新的再认识,为此,我从先进的教育策略中摘录下来一段话与同行交流,和老师们共勉:教材不是给教师树立一个必须遵从的“权威”,而是给教师提供一个创造性劳动的“平台”。因此,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必须联系实际,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决定教材地位和价值的主要因素是师生的教学意识。教学不仅要发现教材的“原义”而且要体会教材对师生的作用。从本质上说,教材的教育意义全是由师生的体验构成的。只有教师把教材容改造为

3、具体、生动、鲜活的情境,静态的知识才能转化为动态的知识,展示出生成过程,学生才能获得真切的体验,把教材容“化”自己的经验。我们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教教材”是为教教材而教教材。教材是目的;“用教材教”是用教材促进人的发展,教材是手段,是教学用的材料。当然,我们也不能说不要教材,因为教材是引导学生生活、学习、人格建构和发展的例,是学生认知、分析和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灵活处理教材,下面我就怎样灵活处理教材谈一点不成熟的拙见:一、创设情境,把静态的知识

4、转化到动态的的情境中去。我们知道,数学因其固有的抽象性的特点,使很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无味,但如果把抽象的、缺乏生动的数学放在充满活力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数学或从实践到数学的过程,枯燥可以转化为生动,厌学可以转化为乐学。1 灵活利用主题图创设情境。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的很多容都设计了主题图,目的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具体的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和事,来学习数学。当然不是教材中的每一幅图都对我们的教学有用,因此,教学时我们必须灵活处理和利用。如某位老师在教学“100以数的认识”时,对主题图的处理就很好。她把“百羊图”处理为三个环节,变静态为动态,先课件出

5、示10只羊在草地上吃草,问,这是多少只羊,得出10里面有十个一,这里不仅仅是复习旧知识,更重要的是为紧接着要学习的“100里面有十个十”或“十个十是100”打下基础,预先给予了孕伏;接着课件再出示草地上有很多只羊在吃草。教学时先让学生猜有多少只羊,造成:一是因为猜测的结果不一样所形成的课堂上的认知冲突,二是感觉密密麻麻的一大群羊就是数起来也不方便,课件显示把10只10只的小羊圈在一起的情境让学生一十一十的先后数出54、87、100各数,较好的让学生在动态中认识100以的数,也象明白十个一是10那样明白十个十是100;然后再让学生实践操作数小棒,进一步深化100以数的认识,建立起新的认识结构。2

6、善于通过开展活动创设情境。其实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通过开展活动,师生交往的过程。很多数学知识,都是可以放在活动中去学习的。比如在活动中数数、在活动中计算、在活动中操作、在活动去观察、去发现等。利用踢毽可以数数,用扑克牌斗“24”可以培养学生计算的敏捷性,老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活动来观察发现每个物体的面都是有大小的,如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从而引出面积的概念的。关于这一点,几年前,听过吴正宪老师一节“求平均数”的课堂教学,感受颇深,教学中,吴老师以她崭新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发展中的课改,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成功的案例。例如:她为了让学生经历问题的发生、

7、发展和解决问题,改变常规例题的呈现方式,集活动性、趣味性、生活性于一体,作了一个计时拍皮球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收集到“求平均数”问题所需用的原始的数据,并使学生在观察中得出(甲队:1010929;乙队:671124)甲队获胜的结论。正当甲队在Yes 声中欢呼雀跃,乙队在沮丧中面带愧色之际,吴老师从学生动态的表情中,寻找新的教学起点提出:如果老师加入乙队拍球,(教师拍球)并以拍8次的成绩记入乙队拍球的总数,现在老师宣布,乙队获胜,课堂愕然,片刻之后,学生纷纷举手,提出反对的意见:“老师,我反对!老师,我有意见!老师这样不公平,乙队多一个人”抓住学生群情活跃,思维愤悱的最佳教学时机,吴

8、老师提出:你认为怎样才公平?获胜的应该是哪一个队?由于学生有实际拍球的经历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提出求出每个队平均每人拍球的个数。至此,教学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运用这个方法,通过练习,对“平均数问题”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在欣赏中,人们深刻的感受到,吴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在活动中不断追求学生生成发展的过程,教学的结果表明,学生解决求平均数问题的能力,不仅仅是纯数学的“平均数等于总数除以份数”,而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数学模型。吴老师的课严肃的向人们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容的呈现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

9、进行观察、实验、猜测等,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经历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巧妙利用教材的安排创设情境。教材中对比较难理解的概念、法则、定义和某些单位的统一等都是利用安排的情境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比如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充分利用教材中容的安排,分三步揭示面积的概念。教材中出现了三组情境图。第一组黑板面和电视机屏幕比较大小,意在使学生明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可以知道两个平面的大小;第二组让学生掌握用重叠的方法可以知道两个平面的大小;第三组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当学生明显的感觉到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和重叠的方法都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时,抓住学习过程的悬念,教学在这里一是揭示“面积”的概念

10、,二是为下一步学习面积单位打下伏笔。二、精设练习,把枯燥的数学知识放在多彩的练习中学习。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练习的形式很多,它包括操作、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等。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学习的很多知识,往往都是后一个知识是在前一个知识的基础上延伸或派生出来的,即前一个知识是后一个知识的基础,后一个知识是前一个知识的发展,教学时我们可以用练习把所有相关的知识起来,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新知,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要学习的容。因此,教学中练习的设计非常重要。下面就如何从三个方面来设计练习谈点看法:1精心设计好基础练习,通过旧知的迁移学习新知。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容间的联系都

11、是非常紧密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来突破学习的难度,教学中我们常常采取通过复习旧知来引入新知,复习旧知,就是为学习新知搭桥铺路,让学生觉得新知不新,而它只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旧知的延伸罢了。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旧知识的迁移来学习新知。如某老师所上的四年级“乘法分配律”就充分利用了旧知的迁移来学习新知的。她设计了“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一块长方形绿地的周长”的基础练习,因为长方形的周长学生已经学过,学生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同时,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交换律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所以,她在让学生完成练习后让学生观察这两个不同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明白这两个算式虽然呈现的方式不同,但他们的结果是一样的,从而得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这样让学生在练习中去发现新知、去发现规律。在设计基础练习时,要注意找准知识的结合点,注意旧知与新知的密切联系。2注意设计好阶段性练习,在巩固中学习新知。人教版实验教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把一些新容都放在学生的练习中,让学生去独立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