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光缆工程质量控制点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96353345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通信光缆工程质量控制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通信光缆工程质量控制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通信光缆工程质量控制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通信光缆工程质量控制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光缆工程质量控制点(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光缆工程质量控制关键点: 1、本工程质量控制点的设置A. 管道光缆(A) 子管的布放a. 中间不能有接头b. 有无缠绕、打扎、车轧c. 子管有无绑扎d. 有无管卡、堵塞e. 子管出管长度(B) 光缆的布放a. 管孔占用情况b. 光缆的敷设c. 人手孔内光缆的保护d. 人手孔内光缆的挂牌e. 人手孔内光缆的预留f. 人手孔内光缆的安装B. 架空光缆杆路(A) 电杆的位置及洞深(B) 电杆的垂直度(C) 角杆的位置(D) 杆根装置的规格、质量(E) 杆洞的回土夯实(F) 杆号C. 拉线与撑杆(A) 拉线程式、规格、质量(B) 拉线方位与缠扎或夹固规格(C) 地锚质量(含埋深与制作)(D) 地锚出土

2、及位移(E) 拉线坑回土(F)拉线、撑杆距、高比(G)撑杆规格、质量(H)撑杆与电杆接合部位规格、质量(I)电杆是否进根(J)撑杆洞回土等D. 架空吊线(A)吊线的规格(B)架设位置(C)装设规格(D)吊线终结及接续质量(E)吊线附属的辅助装置质量(F)吊线垂度等E. 架空光缆(A)光缆的规格、程式(B)挂钩卡挂间隔(C)光缆布放质量(D)光缆接续质量(E)光缆接头安装质量及保护(F)光缆引上规格、质量(包括地下部分)(G)预留光缆盘放质量及弯曲半径(H)光缆垂度(I)与其他设施的间隔及防护措施F. 局内光缆(A)局内光缆的走向(B)局内光缆的预留(C)局内光缆的挂牌(D)局内光缆的程式G.

3、ODF的安装 (A)机架的固定(B) 光纤在机架内的曲率半径(C) 熔接单元及配线单元的配置(D) 尾纤的缠绕(E) 工作地线的安装(F) 熔接单元的标签(G) 配线单元的标签H. 终端盒的安装(A) 上足四个爆炸螺丝(B) 余留光缆盘留应符合设计规范和保持外形美观(C) 余留光缆绑扎要美观,钉固要稳(D) 适配器中FC接头摆放应同一方向(E) 纤芯和尾纤的盘放应要合理畅顺,曲率半径不能超过设计的要求(F) 终端盒内应贴好标签(G) 安装应与墙体垂直,高度适中(H) 余留光缆绑扎和钉固应符合要求I. 光交接箱的安装(A) 光缆加强芯要固定(B) 光缆加强芯要落地(C) 光缆铝护层要接地(D)

4、光交箱箱体要接地(E) 光交箱内要贴好标签(F) 光交箱内尾纤的盘放要顺畅(G) 箱底要堵好防火泥(H) 箱内应保持清洁,不可以乱摆放杂物(I) 箱内尾纤不能出现与上期工程尾纤相交叉的现象(J) 箱内尾纤的去向要贴好标签光缆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A. 架空光缆(A) 架空光缆垂度的取定应十分慎重,要考虑光缆架设过程中和架设后受到最大 负载时产生的伸长率应小于0。2%。工程中应根据光缆结构及架挂方式计算 架空光缆垂度,并应核算光缆伸长率,使取定的光缆垂度能保证光缆的伸长 率不超过规定值.(B) 架空光缆的布放应通过滑轮牵引,布放过程中不允许出现过度弯曲.(C) 中负荷区、重负荷区和超重负荷区布放

5、吊挂式架空光缆应在每根上作预留, 轻负荷区应每3-5档杆做一处预留.光缆经十字吊线或丁字吊线处亦应安装保 护管。(D) 吊挂式架空光缆布放后应统一调整。光缆挂钩的卡挂间距为50厘米,允许偏 差应不大于3厘米。挂钩在吊线上的搭扣方向应一致,挂钩托板齐全。(E) 架空光缆防强电、防雷措施应符合设计规定。吊挂式架空光缆与电力线交越 时,应采用胶管或竹片将钢绞线作绝缘处理.光缆与树木接触部位,应用胶管 或蛇形管保护。B. 管道光缆(A) 塑料子管规格(B) 占用管孔位置(按施工图纸及会审要求)(C) 子管在人(手)孔中留长及标志(留长10-15cm,标志牌按设计要求)(D) 子管敷设质量(中间不能有接

6、头,牵引力不可超过子管的扩张强度)(E) 子管堵头及子管塞子的安装(按规范执行)(F) 光缆的规格、程式(G) 光缆占用子管位置(同一颜色的子管)(H) 光缆布放质量:光缆端别应分A、B端布放;不得有打小圈、浪涌等现象,外 护层无损伤,光缆布放后,端头做好密封处理,并按设计要求进行预留。(I) 与其他设施的间隔及防护措施(间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J) 人(手)孔内光缆走向、安放(按设计要求)(K) 人(手)孔内光缆的保护措施:应采用编织塑料管保护。(L) 光缆接续质量:按相同序号熔接,在1310nm和1550nm两个波长窗口每个接 头损耗不大于0。08dB。(M) 光缆接头安装质量及保护(

7、按设计要求进行).(N) 局内光缆敷设质量:采用阻燃胶带(或阻燃管)缠绕,在垂直上升段不大于1m应做绑扎。(O)预留光缆盘放质量及弯曲半径:施工过程中,光缆盘放弯曲半径不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以上。(P)ODF的安装及光缆成端质量。(Q)管线工程重点、难点以及相应强化监理措施C. 直埋光缆(A)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距离,应符合下表要求:名称平时交越时市话管道边线(不包括人孔)0.750.25非同沟的直埋通信电缆0。50.5埋式电力电缆35千伏以下0.50。535千伏以上2.00.5给水管径管小于30厘米0.50。5管径为3050厘米1。00.5管径大于50厘米1.50。5高压石油、天

8、然气管10。00。5热力、下水管1.00。5煤气管压力小于3公斤/平方厘米1.00.5压力38公斤/平方厘米2。00。5排水沟0。80。5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1.0树木市内、村镇大树、果树、路旁行树0.75市外大树2。0水井、坟墓3。0粪坑、积肥池、沼气池、氨气池、氨水池等3。0注: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煤气管、石油管交叉跨越的净距可降为0.15米.(B)同沟敷设的光缆,不得交叉、重叠,宜采用分别牵引同时布放的方式。(C)直埋光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a)光缆沟的深度应符合规定,沟底应平整无碎石;石质、半石质沟底应铺10 厘米厚的细土或沙土;b)机械牵引时,应采用地滑轮;c)人工抬放时,光缆

9、不应出现小于规定曲率半径的弯曲以及拖地、牵引过紧等 现象;d)光缆必须平放于沟底,不得腾空和拱起;e)光缆敷设在坡度大于20度,坡长大于30米的斜坡上时,宜采用” S”形敷 设或按设计要求的措施处理;f)布放过程式中或布放后,应及时检查光缆外皮,如有破损应立即修复;直埋 光缆敷设后应检查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其测试方法及要求同第8。2。3 条。g)光缆中光纤及铜导线必须经检查确认符合质量验收标准后,方可全沟回土。(D)光缆沟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要求:a)先回填15厘米厚的碎土或细土,严禁将石块、砖头、冻土等推入沟内,并 应人工踏平;b)回填土应高出地面10厘米。(E)埋式光缆的防护措施应按设计规定

10、并符合下列要求:a)光缆线路穿越铁道以及不开挖路面的公路时,采取顶管方式。顶管应保持 平直,钢管规格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破土的位置可以采取埋管保 护,顶管或埋保护管时管口应做堵塞。b)光缆线路穿越机耕路、农村大道以及市区、居民区或易动土地段时,应按设 计要求的保护方法施工.在光缆上方铺红砖时,应先覆盖20厘米厚碎土再 竖铺红砖,同沟敷设两条光缆应横铺红砖。c)光缆线路穿越有疏竣和挖泥取肥的沟、渠、塘时,在光缆上方应覆盖水泥 板或水泥沙袋保护。d)光缆穿越0. 8米以上(含0. 8米在内)的沟坎、梯田时应作护坡,护坡方 式按设计要求。穿越0。8米以下的沟坎时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均不 做

11、护坡,但必须分层夯实恢复原状.e)光缆线路穿越白蚁活动区域应按规定作防蚁处理。f)光缆线路的防雷措施,必须按设计规定处理。采用防雷排流线时,应在光 缆上方30厘米处敷设单根或双根排流线;当回填土后因故又挖出光缆重新 敷设时,必须严格检查排流线是否位于光缆上方,严禁出现颠倒现象。g)特殊地段标志带的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F)接头点的预留光缆应妥善地置于接头坑中,端头必须做密封防潮处理,防止 光缆浸水或人为损伤.(G)光缆线路标石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a)光缆接头、光缆拐弯点、排流线起止点、同沟敷设光缆的起止点、光缆特殊预留点、与其它缆线交越点、穿越障碍特地点以及直线段市区每隔200 米,郊区和长

12、途每隔250米处均应设置普通标石。b)需要监测光缆内金属护层对地绝缘、电位的接头点均应设置监测标石.c)有可以利用的标志时,可用固定标志时,可用固定标志代替标石。d)标石埋深60厘米,出土 40厘米,标石周围土壤应夯实。e)普通标石应埋设在光缆的正上方。接头处的标石应埋设在光缆线路的路由 上,标石有字的一面应面向光缆接头转弯处的标石应埋设在光缆线路转达 弯的交点上,标石朝向光缆弯角较小的一面。当光缆沿公路敷设间距不大于100米时,标石可朝向公路。f)标石用坚石或钢筋混凝土制作,规格有两种:一般地区使用短标石,规格应为100X14X14厘米;土质松软及斜坡地区用长标石,规格为150 X14X14

13、厘 米。g)标石编号为白底红(或黑)漆正楷字,字体端正,字体端正,表面整洁.编号 应根据传输方向,自A端至B端方向编排.一般以一个中继段为独立编号单 位。h)标石的编号及符号应一致.光缆工程控制关键点:项目控制内容技术质量要求监理控制措施管道路由复测核定管道路由走向 及长度管道路由具体走向,敷设位置,接头、手孔位置等应 安全可靠,并便于施工和维护。核对管道长度随工检查核定管道穿越障碍物位置及保护措施塑料管道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地下其 他管线等障碍物的具体位置和保护处理措施旁站监理,随工检查核定管道与建筑的 净距核定塑料管道与市(军)话管道、电力电缆、其他管 线等建筑物间平行,交越的最

14、小净距随工检查光缆 单盘 检验 及配 盘外观检查检查光缆外皮无破损,端头包封良好;光缆规格、 程式符合要求,端别、盘长标示清晰随工检查光缆单盘测试光纤衰减常数、长度、护层对地绝缘电阻等符合出厂标准旁站监理,做好记录光缆配盘根据单盘测试结果和复测资料选配单盘光缆,尽量 做到整盘敷设,减少中间接头,接头位置应选在人 (手)孔内旁站监理,随工检查塑料管道敷设管道沟开 挖管道沟开挖应顺直、沟底平整、沟坎、转角应平缓 过渡随工检查管道沟深沟深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要求,困难地段或穿越障 碍物沟深达不到标准应采用防护措施随工检查手孔建筑手孔尺寸及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铁托件的结 构图及固定方式应符合要求随工

15、检查塑料管道 敷设(1)PVC管的规格、程式、段长应符合设计要求;2)PVC 管在沟底应平整、顺直、不漂浮,沟坎及转角应平 缓过渡。管间连接严密、牢固,遇石质沟底应在塑 料管道上、下方各铺10cm厚沙土随工检查特殊地段 的防护困难地段埋深达不到标准或穿越障碍物应采用钢管 或水泥包封等防护措施随工检查塑料管道光缆敷设塑料子管 敷设1.塑料子管的规格、程式、盘长、材质均应符合设 计要求:子管内径为光缆外径的1.5倍,多根子管 的等效总外径宜小于塑料管孔内径的85%; 2.敷放 子管的穿拉用力要均匀,敷切顺直:多根子管按颜 色顺序排队放,全径路统一。塑料子管在手孔内应 在PVC管外露10cm; 3.

16、安装子管堵塞头;备用子管 在手孔端口应加塞子旁站监理,随工检 查,签证记录光缆敷设人员到位、通信工具齐全:穿拉光缆用力适度均匀;光缆在手孔内预留及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每个手(人)孔内光缆均需挂标志牌,标志牌注明起点、终 点及光缆芯数旁站监理,随工检 查,签证光缆接续(1)接续环境要干净整洁,且有工作棚:接续工具 齐全、完好,接续人员持证上岗;(2)接头两侧预 留符合规定。接头两侧预留光缆应挂标志牌,并注 明端别;(3)光纤熔接全部达标:双窗口、双向衰减 平均值符合要求;(4)光纤的收容和盘绕应符合规定目测,用OTDR测量,签证记录直埋光缆路由复测核定光缆路由走向 及长度直埋光缆路由具体走向,敷

17、设位置及接续环境是否 安全可靠、便于施工、维护。复测直埋光缆路由长 度随工检查核定光缆穿越障碍物位置及保护措施直埋光缆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地下其 他管线等障碍物的具体位置和保护处理措施随工检查核定光缆与建筑的 净距核定直埋光缆与市(军)话管道、电力电缆、其他管 线等建筑物间平行,交越的最小净距随工检查光缆 单盘 检验 及配 盘外观检查检查光缆外皮无破损,端头包封良好;光缆规格、 程式符合要求,端别、盘长标示清晰随工检查光缆单盘测试光纤衰减常数、长度、护层对地绝缘电阻等符合出厂标准用OTDR仪表测量,做好记录光缆配盘根据单盘测试结果和复测资料选配单盘光缆,尽量 做到整盘敷设,减少中间接

18、头,接头位置应选在地 势平坦且地势稳固的地方旁站监理,随工检查直埋光缆敷设光缆沟开 挖光缆沟深度及宽度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路由不应 出现明显“S”形,沟底应平整,无碎石、垃圾随工检查光缆敷设人员到位、通信工具齐全:穿拉光缆用力适度均匀; 光缆在手孔内预留及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每个手 (人)孔内光缆均需挂标志牌,标志牌注明起点、终点及光缆芯数旁站监理,随工检 查,签证光缆沟回 填光缆沟应先回填15厘米碎土或细土,严禁将石块、 砖头、冻土等推入沟内,并应人工踏平;回填土应 高出地面10厘米。严格控制排流线与光缆的位置随工检查光缆接续(1)接续环境要干净整洁,且有工作棚:接续工具齐 全、完好,接续人员持证上岗;(2)接头两侧预留符 合规定。接头两侧预留光缆应挂标志牌,并注明端 另山(3)光纤熔接全部达标:双窗口、双向衰减平均 值符合要求;(4)光纤的收容和盘绕应符合规定目测,用OTDR测量,签证记录特殊地段 的防护困难地段埋深达不到标准或穿越障碍物应采用钢 管、塑料管或水泥包封等防护措施随工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