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96348960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2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四章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四章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四章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章 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 一、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的原理及意义 每种染色方法分原理、结果判断、正常血细胞染色反应、临床意义四部分阐述。需要掌握部分见各具体染色方法。1.过氧化酶染色 2.过碘酸-雪夫反应 3.碱性磷酸酶染色 4.氯乙酸 AS-D 萘酚酯酶染色 5.-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6.碱性-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7.酸性磷酸酶染色 8.铁染色 二、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 1.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掌握)。2.贫血类型的鉴别(了解)。细胞化学染色是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运用化学、生物化学等技术对细胞内的各种化学物质(酶类、脂类、糖类、蛋白质、铁、核酸)进行染色观察,做定性、定位、半定量分析的

2、方法。常规染色中使用较多的是酶类、糖类和铁染色。1.过氧化酶(peroxidase,POX)染色(熟练掌握)(1)原理:(此处原理教材有误,以老师讲授为准。时间点:03:05)(2)结果判断:阳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棕黑色颗粒:(-)无颗粒。()颗粒细小、弥散分布。(+)颗粒较粗、局灶分布。(+)颗粒粗大、密集、分布较广,占胞质的 1/22/3。(+)颗粒粗大、成团块,几乎布满胞质。(+)颗粒成团块状,充满胞质,并覆盖胞核。图 A 呈阳性反应的嗜酸性粒细胞,颗粒粗大(POX 染色)图 B、C 呈不同阳性反应强度的细胞(POX 染色)(3)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 1)粒细胞系统:嗜酸性粒细胞阳性反应的

3、程度最强(颗粒)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反应 2)单核细胞系统:原始单核细胞呈阴性反应,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呈弱阳性反应,阳性颗粒少而细小,弥散分布,有的也可呈阴性反应。3)其他细胞:淋巴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幼红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均呈阴性反应。有的吞噬细胞可呈阳性反应。(4)临床意义 1)帮助鉴别急性白血病的类型:POX 在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中的应用 急粒 急单 急淋 原始细胞反应()()()()()阳性颗粒外观 一般较多,较粗大 少而细小,常弥散分布 备注 阴性不能排除本病 2)成熟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活性增高: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特别是化脓菌感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活性减低:可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放射病及退化性中性粒细胞。2.过碘酸-雪夫反应(糖原染色)(熟练掌握)(periodic acid-Schiff reaction,PAS)(1)原理:(2)结果判断:阳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红色颗粒、块状或呈弥漫状红色。(-)胞质无色,无颗粒。(+)胞质淡红色或有少量红色颗粒,通常10 个颗粒。(+)胞质红色或有 10 个以上红色颗粒。(+)胞质呈暗红色或有粗大红色颗粒,可出现红色块状。(+)胞质呈紫红色或有粗大红色块状。(3)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1)粒细胞系统:嗜酸性粒细胞阳性(

5、颗粒之间胞浆呈红色)嗜碱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颗粒着色)2)红细胞系统:幼红细胞和红细胞均呈阴性反应。3)单核细胞系统:分化差的原始单核细胞呈阴性,其他单核细胞呈阳性。绝大多数阳性,呈细颗粒状。有时在胞质的边缘处阳性反应颗粒较粗大。4)淋巴细胞:大多数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少数淋巴细胞可呈(+)反应。5)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巨核细胞为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物质为红色颗粒状,有时为红色块状。血小板为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物质为细颗粒状,有时为红色小块状。6)其他细胞:浆细胞一般为阴性反应,少数可呈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物质为红色细颗粒状。巨噬细胞可呈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物质为红色细颗粒状。正常骨髓象 PAS 染色呈

6、不同反应的细胞 1-晚幼红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 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4-单核细胞 (4)临床意义 1)红细胞系统:红血病、红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幼红细胞可呈阳性反应,有时阳性反应强且阳性率高,甚至红细胞也呈阳性反应。急性红白血病时幼红细胞可呈阳性反应 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幼红细胞可呈阳性反应,有时阳性反应幼红细胞的百分比也较高。有时红细胞也可呈阳性反应。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等疾病时,幼红细胞为阴性反应,有时仅个别幼红细胞呈阳性反应。2)白细胞系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原始淋巴细胞的阳性反应物

7、质为红色粗颗粒状或红色块状,底色不红;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原始粒细胞的阳性反应物质呈均匀分布的红色细颗粒状或呈均匀红色;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原始单核细胞的阳性反应物质呈红色细颗粒状,弥散分布,有时在胞浆的边缘处颗粒较粗大。PAS 在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中的应用 急粒 急单 急淋 阳性颗粒外观 呈均匀分布的红色细颗粒状或呈均匀红色 红色细颗粒状,弥散分布 红色粗颗粒状或红色块状 图 A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淋巴细胞阳性反应物质为红色粗颗粒状或红色块状。图 B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单核细胞阳性反应物质呈红色细颗粒状,弥散分布。3)其他细胞:帮助鉴别不典型巨核细胞

8、和霍奇金细胞或 Reed-Sternberg 细胞,前者呈强阳性反应,后者呈弱阳性或阴性反应。帮助鉴别戈谢细胞和尼曼-匹克细胞,前者呈强阳性反应,后者呈弱阳性反应,且空泡中心为阴性反应。帮助鉴别白血病细胞和腺癌骨髓转移的腺癌细胞,后者呈强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物质为红色细颗粒状或粗颗粒状,有时呈红色块状。3.碱性磷酸酶染色(熟练掌握)(neutrophilic alkaline phosphatase,NAP)(1)原理(偶氮耦联法):血细胞内的碱性磷酸酶在 pH9.49.6 的条件下将基质液中的-磷酸萘酚钠水解,产生-萘酚与重氮盐耦联形成不溶性灰黑色沉淀,定位于酶活性所在之处。(2)结果判断:阳

9、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灰褐色至深黑色颗粒状或片状沉淀。(-)无灰褐色沉淀,为 0 分。(+)胞质出现灰褐色沉淀,为 1 分。(+)胞质深褐色沉淀,为 2 分。(+)胞质中已基本充满棕黑色颗粒状沉淀,但密度较低,为 3 分。(+)胞质全被深黑色团块沉淀所充满,密度高,甚至遮盖胞核,为 4 分。NAP 染色呈不同阳性反应的中性粒细胞 1-1 分 2-1 分 3-2 分 4-3 分 5-4 分 6-4 分 (3)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 1)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细胞,除巨噬细胞可呈阳性反应外,其他血细胞均呈阴性反应。2)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值的计算:在油镜下,计数 100 个成熟中性粒细胞

10、(包括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分别记录其分级情况,全部阳性反应的细胞之和即为阳性率,将所有阳性反应细胞均以“+”级表示后,计算其总积分值。例:某患者计数 100 个成熟中性粒细胞,其结果如下:反应程度 细胞个数 积分值 10 0 20 20 40 80 20 60 10 40 100(个)200(分)阳性率为 90%,积分值为 200 (4)参考值: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的积分值为 30130。由于各实验室的实验条件不同,正常值也有差异,应建立本实验室的正常值。这里的正常值仅供参考。(5)临床意义 1)生理变化:年龄变化:新生儿 NAP 活性增高,以后下降。儿童期各年

11、龄大致相似,成年期较儿童期活性减低,老年期更低。应激状态下的变化:紧张、恐惧、激烈运动等 NAP 活性可增高。月经周期中的变化:经前期增高,行经后降低,经后期恢复。妊娠期的变化:妊娠 23 个月的 NAP 积分值轻度增高,以后逐月增高,分娩时达高峰,产后则恢复正常。2)病理性变化:感染:细菌性感染时 NAP 积分值增高。在细菌性感染中球菌性感染较杆菌性感染为高;在球菌性感染中,急性较慢性为高。病毒性感染时,NAP 积分值一般无明显变化。因此本染色法有时可帮助鉴别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 NAP 积分值明显减低,常为“0”,缓解时 NAP 积分值上升到正常。类白血病反应

12、时的 NAP 积分值明显增高,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甚至中性晚幼粒细胞也呈阳性反应。图 A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 NAP 积分值明显减低 图 B 类白血病反应 NAP 活性增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 NAP 积分值减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 NAP 积分值一般增高,因此本法可作为鉴别急粒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的方法之一。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 NAP 积分值一般减低,有时可正常;粒细胞白血病合并细菌性感染时 NAP 积分值可增高,但不如单纯细菌性感染增高的明显。再生障碍性贫血的 NAP 积分值增高,当病情好转时,NAP 积分值可下降,完全缓解时 NAP 活性可恢复到正常,因

13、此本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诊断、疗效观察和估计病情均有一定意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 NAP 积分值减低,因此本法可作为鉴别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之一。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 NAP 积分值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 NAP 积分值无明显变化,因此本法可用来鉴别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 NAP 积分值减低。其他:红白血病的 NAP 积分值减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红血病等疾病的 NAP 积分值可增高;NAP 积分值减低,也可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严重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家族性低磷酸酶血症。3)

14、其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和 ACTH 后 NAP 积分值增高。酯酶的分类 4.氯乙酸 AS-D 萘酚酯酶染色 (naphthol AS-D chloroacetate esterase,NAS-DCE)(原理与临床意义了解,其余掌握)(1)原理:血细胞内的氯乙酸 AS-D 萘酚酯酶将基质液中的氯乙酸 AS-D 萘酚水解,产生萘酚 AS-D,进而与基质液中的重氮盐 GBCC 耦联,形成不溶性红色沉淀,定位于胞质内。(2)结果判断:阳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红色沉淀:()胞质无色。()胞质呈淡红色。()鲜红色沉淀布满胞质。()深红色沉淀充满胞质。(3)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 1)粒细胞系统:原粒细

15、胞为阴性反应或阳性反应,自早幼粒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均为阳性反应,酶活性并不随细胞的成熟而增强。嗜酸性粒细胞为阴性反应或弱阳性反应,嗜碱性粒细胞为阳性反应。2)其他血细胞:单核细胞为阴性反应,个别可呈弱阳性反应。淋巴细胞、浆细胞、幼红细胞和血小板均呈阴性反应。急粒 急单 急粒单 急淋 白血病 细胞反应(+)(-)部分(+)部分(-)(-)(4)临床意义:鉴别急性白血病的类型。NAS-DCE 在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中的应用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中,粒系细胞为阳性反应(胞浆为红色),其余细胞呈阴性反应。5.-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和氟化钠抑制试验 (原理与临床意义了解,其余掌握)(-naphthol a

16、cetate esterase,-NAE)(1)原理:用油镜观察计数 100 或 200 个被检细胞,分别计算出抑制前和抑制后的阳性率和阳性积分,按下述公式计算出抑制率。抑制率(%)=抑制前阳性率或阳性积分-抑制后阳性率或阳性积分/抑制前阳性率或阳性积分100%(2)结果判断:染色阳性结果为胞质中出现棕黑色颗粒沉淀:(-)无颗粒沉淀,为 0 分。()颗粒少量、稀疏,为 0.5 分。(+)胞质内 1/2 区域出现颗粒沉淀,为 1 分。(+)胞质内 3/4 区域出现颗粒沉淀,为 2 分。(+)胞质内布满颗粒沉淀,为 3 分。(+)胞质内充满浓密的颗粒沉淀,为 4 分。(3)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 1

17、)单核细胞系统原始单核细胞为阴性反应或弱阳性反应;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这种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2)粒细胞系统各期粒细胞为阴性反应,有时少数粒细胞可呈弱阳性反应,此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3)淋巴细胞:多数阴性,不被氟化钠抑制。浆细胞阴性。4)红细胞系:早期幼红细胞可呈阳性反应,随细胞的成熟阳性反应程度逐渐减弱。此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5)巨核细胞和血小板为阳性反应。(4)临床意义 鉴别急性白血病的类型。急粒 急单 急粒单 白血病 细胞反应(-)或 个别(+)大多(+)部分(+)部分(-)是否被氟化钠抑制 否 是 图 A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NAE 染色,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其余细胞呈

18、阴性或弱阳性反应。图 B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NAE 染色,单核细胞呈强阳性反应。6.碱性-丁酸萘酚酯酶染色(了解)(-naphthyl butyrate esterase,-NBE)(1)原理:(2)结果判断:阳性结果为胞质中出现蓝色颗粒。(3)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 单核细胞系统:分化差的原单细胞呈阴性,分化好的原单细胞呈阳性,幼稚及成熟的单核细胞呈阳性,阳性反应能被氟化钠抑制。特异性较-NAE 好。临床意义:辅助鉴别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 -NBE 在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中的应用 急粒 急单 急粒单 急淋 白血病()()部分()()细胞反应 部分()7.酸性磷酸酶染色(了解)(1)原理:血细胞内

19、的酸性磷酸酶在酸性条件下,将基质中的磷酸萘酚 AS-BI 水解,释放萘酚 AS-BI,萘酚 AS-BI 与六偶氮副品红耦联,形成不溶性红色沉淀,定位于胞质内,如果血细胞的胞质呈红色为阳性反应,无红色为阴性反应。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是用相同方法制备 2 份基质液,一份再加入适量 L-酒石酸,另一份不加 L-酒石酸。取两张相同标本的涂片,分别用这 2 种不同基质液作酸性磷酸酶染色。如果血细胞内的酸性磷酸酶耐 L-酒石酸抑制的都呈阳性反应。如果不耐 L-酒石酸抑制的,不加 L-酒石酸的呈阳性反应,而加 L-酒石酸的呈阴性反应。(2)结果判断:阳性结果为胞质中出现鲜红色颗粒沉淀:(-)胞质无色。(+

20、)胞质出现淡红色颗粒。(+)胞质布满鲜红色颗粒。(+)胞质充满深红色颗粒。(3)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浆细胞、巨噬细胞呈阳性。(4)临床意义 1)帮助鉴别戈谢细胞和尼曼-匹克细胞,前者酸性磷酸酶染色为阳性反应,后者为阴性。2)帮助诊断多毛细胞白血病,多毛细胞白血病时多毛细胞的酸性磷酸酶染色为阳性反应,此酶耐 L-酒石酸的抑制作用。3)帮助鉴别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而 B 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8.铁染色 (1)原理:细胞外含铁血黄素和幼红细胞内的铁与酸性亚铁氰化钾发生普鲁士蓝反应,形成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定位于含铁

21、的部位。(2)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 1)细胞外铁:观察骨髓小粒中的铁,呈弥散蓝色、颗粒状、小珠状或块状。根据骨髓小粒中铁的存在方式及量将细胞外铁分为()、()、()、()、()。2)细胞内铁:观察 100 个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计算出铁粒幼红细胞的百分比。铁粒幼红细胞是指胞质中出现蓝色铁颗粒的幼红细胞,根据蓝色铁颗粒多少、粗细分为 I 型、型、型、型及环形铁粒幼红细胞。环形铁粒幼红细胞是指幼红细胞胞质内蓝色颗粒在 5 颗以上,围绕核周 1/3 以上者。成熟红细胞中出现铁颗粒称为铁粒红细胞。图 A 正常骨髓铁染色可见细胞外铁 图 B 环形铁粒幼红细胞 (3)参考值 1)细胞外铁()(),大多为

22、()。2)铁粒幼细胞 12%44%。由于各实验室的实验条件不同,正常值也有差异,应建立本实验室的正常值。(4)临床意义 1)缺铁性贫血时,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低,甚至消失;铁粒幼细胞的百分率减低。经有效铁剂治疗后,细胞外铁增多;因此铁染色可作为诊断缺铁性贫血及指导铁剂治疗的重要方法。图 A 缺铁性贫血骨髓铁染色未见细胞外铁。图 B 缺铁性贫血细胞内铁减少,铁粒幼细胞的百分率减低。2)铁粒幼细胞贫血时,出现较多环形铁粒幼细胞,铁粒幼细胞也增多,其所含铁颗粒的数目也较多,颗粒也粗大,有时还可见铁粒红细胞。因此本染色可作为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重要方法。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铁粒幼细胞的百分比可增高

23、,其所含铁颗粒的数目可增多,环形铁粒幼细胞常见。铁粒幼细胞难治性贫血,环形铁粒幼细胞在 15%以上。4)非缺铁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细胞外铁正常或增高,铁粒幼细胞正常或增高。5)感染、肝硬化、慢性肾炎及尿毒症、血色病及多次输血后,骨髓细胞外铁增加。过氧化物酶强阳性的是 A.多毛细胞白血病 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红白血病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过氧化物酶强阳性的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了鉴别巨幼细胞贫血与红白血病,最好的染色方法是 A.ACP 染色 B.NAP 染色 C.-NAE 染色 D.PA

24、S 染色 E.POX 染色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过碘酸-雪夫反应鉴别巨幼细胞贫血与红白血病。最适宜用于鉴别原粒和原淋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A.过氧化物酶 B.碱性磷酸酶 C.糖原 D.-丁酸萘酚酯酶和氟化钠抑制试验 E.酸性磷酸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适宜用于鉴别原粒和原淋的细胞化学染色是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在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中的应用 急粒 急单 急淋 原始细胞反应()()()()()阳性颗粒外观 一般较多,较粗大 少而细小,常弥散分布 备注 阴性不能排除本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白血病的主要鉴别是 A.Auer 小体存在与否 B.POX 阳性程度 C.PAS 阳性程度 D.非特异性酯

25、酶染色阳性可否被氟化钠抑制 E.血清溶菌酶升高程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白血病的主要鉴别是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可否被氟化钠抑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常见于哪种疾病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骨髓纤维化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化脓性链球菌感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 NAP 积分值明显减低,常为“0”,缓解时 NAP 积分值上升到正常。氯乙酸 AS-D 萘酚酯酶染色可以用来 A.鉴别贫血的类型 B.鉴别急性白血病的类型 C.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有决定性的意义 D.血小板检验 E.血栓性疾病诊断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氯乙酸 AS-D 萘酚酯酶染色临床意义:鉴别急性白血病的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