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养结合工作总结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6347704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688.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院医养结合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医院医养结合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医院医养结合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医院医养结合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医养结合工作总结(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医院医养结合工作总结医院医养结合工作总结医养结合项目介绍 一、医院基本情况 二、项目基本情况 xx 年,我院新建住院大楼并考虑将原住院部改建为养老 院区。经反复论证和调研,xx 年,经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赣市发改社会字?xx?339号)批准同意,我院投资 2000 多万元改造老院区建设康复养老项目。该项目是我院特色品牌,区占地 30 亩,建筑面积近 10000,设五个护理单元,开放床 位 300 张。目前已经完成主体新增项目工程,室内装修已接近尾 声,正在进行园林绿化、道路改造及附属设施的建设,预计 9 月 份投入使用。该院区分医老区和养老区。医老区为全失能或部分失能老人 提供日常生活料理、

2、康复治疗、医疗护理等服务;养老区为生活 能自理老人提供日常生活帮助、文化娱乐、康复冶疗等服务。该院区按照无障碍和老年心理元素设计,绿树成荫,环境优 越,布局合理,装修高雅。公寓(病房)设施功能齐全,配备空 调、电视、家具、热水、床头(卫生间)中心呼叫、中心供氧系 统、老年独立卫生间及电梯等设施。同时配有 1000 余平米的康 复治疗室、音乐治疗室、棋牌室、门球场、室外作业治疗区等专 业康复治疗及娱乐设施。-1-该院区技术力量雄厚,专业医护人员照料。目前已安排副主任医师 1 名,医学硕士 1 名,主治医师 4 名,住院医师若干名,护士 20 余名,康复治疗师 10 名,赴 人实行 24 小时生活

3、料理。根据广大老年人的需求,我院今年在新住院大楼腾出一层楼 试运行医养结合项目。目前,已有住院老人 30 余人,还有 200 余人预订我院老院区房间。该项目将建设成为一所省内一流、与国际接轨,集养老和医 老为一体的现代化老年人生活中心,为赣南苏区老年人老有所 依、老有所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促进赣南民政事业振兴发 展和实现“中国梦”作出积极的贡献。三、项目实施的保障 1.人才队伍保障。每年培养大量的各类专业毕业生,如: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学和 心理学专业,可以保障老年护理院各类人才的需求。同时,每年 还可以选派大批各类专业实习生到该院实习和优秀毕业生充实 该院

4、的人才队伍。有第三附属医院综合性医院为老年人提供医疗 保障,有提供康复治疗保障,有人文学院心理咨询师作心理疏导 保障,有护理学院培养的专业护理人员作生活保障,将有效解决 社会所面临的养老、医老、防老的问题,全面实现老人医疗、康 复、生活保障一体化的养老模式的需求。2.技术水平保障。医院能开展运动、语言、吞咽、认知及 等地接受老年康复专业 培训。另有一支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工团队,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2-ADL 等康复评定和 PT、OT、ST 及针灸推拿等康复治疗,对脑卒 中、脑外伤、骨关节及运动损伤、急慢性疼痛、老年性疾病康复、工伤康复、职业康复、儿童脑瘫临床康复及内、外、妇、儿科疾 病的诊治具有

5、坚实的技术保障。3.人才队伍培养优势。xx 年,医院根据当前的医疗形势,避免激励的医疗市场竞争,开辟自己特色发展之路,成立康复医 学科和老年病医学科,并作为康复医学临床教学基地进行重点建 设。医院现每年承担康复专业理论教学约 300 余学时,并承担学 校康复临床实践带教任务。每年接受大量及其它院校康复治疗 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学等专业实习生实习。所承担课程 神经康复学是精品扶持课程。4.科研技术水平。校级课题 5 项,市厅级课题:立项 6 项,省级课题 3 项,发表论文 16 篇,其中核心 13 篇,副主编教材 1 本。康复医学科是重点扶持建设学科。赣州市社联 3 项关于养老 院建设方面

6、的项目研究。5.进修学习情况。近年来,医院着力提升医院康复学科发展 水平,不断提高康复治疗技术水平。组织人员参加国家、省、市 学术年会、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如:全国物理治疗师师资培训 班,全国康复医学年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吞咽培训班学习。参加全国学术年会及国家级培训。选派人员赴北京、上海、广州、佳木斯等地进修学习。6.地理位置的优势。该项目位于我院老院区,现有 30 亩地,位于赣州火车站旁,赣州市环城高速路口边,离赣州市汽车总站-3-大约一公里路程。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布局合理,疗养相宜。该院建筑面积 9138,业务用房面积 7600,绿化面积达6794.99。院内绿叶成荫、鸟语花香、空气

7、清爽,适宜疗养、康复和治疗,更适宜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医老、养老和老年康复 的老年护理院。该老年护理院建成后,将与第三附属医院临床治 疗达到医养融合的效果。7.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为更好建好医养结合项目,我院 积极加强同赣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残联的支持,同时在积极协调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关系,争 取该中心对我院进行帮扶,促进我院事业发展。四、运行机制 我院成立以医院党政 _为组长,其它院领导为副组 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内部将实行“项 目主任室主任工作人员”三级责任制,项目主任全面负责实 训项目的运行与管理。医院制定总体规范、服务宗旨、入住须知

8、和出入院制度、护理员交接班制度、饮食管理制度、意外事件处 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五、未来展望 我院将秉承“让老人安心,让儿女舒心,让政府放心,让社 会宽心”的宗旨,以专业的医疗团队、一流技术水平提供精湛的 医疗、保健、康复、养老服务;以独立院区优雅的环境,提供养 生康复的场所;以国家收费标准的规定、国家医保政策的支撑,努力减轻老年负担,为赣南苏区老年人提供老有所依、老有所医、-4-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安全、优质、实惠的养老、康复服务。为探索一条成熟的医养结合模式多作贡献。医养结合“整体照料”模式 案例一:患有帕金森综合症的赖一光老人是今年 6 月 20 号入院的,赖一光的爱人告诉记者

9、,老伴自xx 年后就不太能动石嘴山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汇报(xx 年 8 月 5 日)尊敬的戴主委、常市长,同志们:大家好!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发展,医养结合已成为养老服务 最基本的需求。为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推进医疗卫生与 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市在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 式工作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立了医务室,完善了医疗设施配备,建立了医疗卫生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落实全国、自治区政策,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现就 _门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简要汇报如下。一、养老服务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总人口 78.8 万人,有 60 岁以上老年人 10.63 万人

10、,占总人口 13.5%。全市现有建成运行的养老机构 13 所(公 办 5 所、民办 8 所),设有养老床位 3567 张,入住老人 1666 人。全市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127 个、日间照料中心 28 个、农村幸福院 106 个、农村老饭桌 48 个(其中幸福院与老饭桌捆 绑建设 33 个),农村互助养老院 8 个,基本形成了城乡分级分 类养老服务供给发展格局。二、探索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成效“医养结合”是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既包括传统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更 重要的是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应有医疗、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治和护理、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

11、等服务。近年来,-1-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积极探索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对接模式。(一)探索医养结合新路子,政策环境得到优化。认真贯 彻落实全国、自治区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和 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 等政 策法规,出台实施石嘴山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积极配合市卫计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石嘴山市医疗卫生与养 老服务结合工作的实施方案,探索推进医养有机融合发展模 式,促进健康养老,实现养老机构供养康复、医疗护理、休闲 娱乐等一体化发展。市财政逐年加大养老服务机构资金投入,认真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的场所建设、医疗服务、资金补贴等扶 持政策,为加快发展养老事业提供了强有力

12、的政策和组织保障。(二)积极争项目引资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xx 年争 取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建成石嘴山市失能失智护理院等养老设 施。xx-xx 年争取到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和自治区支持总投 资1.607 亿元的养老服务项目 97 个,新建市县区老年活动中心 4 所、敬老院 3 所、农村老饭桌 48 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15 个、农村互助养老院 8 所。目前,全市 48 个农村老饭桌、8 所 农村互助养老院已建成,市县区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在建,15 个日间照料中心已建成 12 个,19 个城乡社区服务站在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推进医养结合奠定基础。(三)探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水平有效

13、提升。经近几年积极探索,我市城乡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统筹发展,公民办养老机 构、农村幸福院、老饭桌、互助养老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三县区均建立了智能化社-2-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 3000 多户老年人家庭安装了 固定或移动式呼叫器,累计为万余名老年人提供了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为老服务。并开展高龄独居老人邻里守望等社区助 老活动。协调督促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建立医务室,完善基本 医疗服务功能,没有条件设立医务室的,日常基本就医依托社 区卫生站、医务室,满足老年人基本诊疗服务,非常规医疗服 务由养老机构和当地就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为机构老人提供 医疗服务,促进养老

14、机构与医疗机构有效对接。(四)落实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开办医养结合。探索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养老 服务机构。我市利用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大武口沟口分院闲置房 屋等资源,支持民营资本设立了宁夏第一个“医养结合”老年 康复中心,目前运行良好。xx 争取支持年民营资本投资 3.58 亿元建设的宁夏银北“医养结合”养老院主体工程已封顶,设 医疗床位 128 张、养老床位 675张,包含 100 张康复床位。积 极争取自治区、市“十三五”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储备项目(石嘴山市精神病康复中心、惠农区老年养护院建设等项目),以及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PPP 项目,建设医养融合发展机

15、构。(五)合理布局有效资源,推进运营模式多元化。不断优化社区资源配置,将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 合运行,形成了一批“集日间照料、康复保健、老年教育、文 化娱乐、精神慰藉、生活关爱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鼓励各类社会组织、服务企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有效整 合各类资源搭建了居家养老服务实施网络体系。探索农村“以地-3-以权养老、奶牛托管养老”模式,为高龄、独居、留守、空巢、残疾、困难老人提供就餐、日间照料、休闲娱乐服务。通过“12349”服务热线、微信平台、集中配餐等方式,向城市社区 高龄、独居、空巢等困难老年人和残疾人集中配餐送餐。(六)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

16、平。落实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和按比例配备护理人员制度,把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率作为养老机构开设许可经营的硬指 标,要求公办、民办养老机构结合从业人员现状,逐年培训护 理人员,淘汰非专业人员。通过在市福利院设立培训基地集中 培训,每年选派养老机构管理、护理人员、社区的居家养老服 务站人员分批分期参加 _、民政厅专业资格和业务培训,目前全市养老机构护理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已达 80%以上。三、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养老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当前,医养 结合已成为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我市的医养结 合养老服务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是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明显高

17、于普通人群,迫切 需要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适宜的医疗服务。医养结合需 要有效整合利用养老和医疗服务资源,顺畅对接,一方面需要 养老机构有医疗服务能力,满足医疗需求;更重要的是需要医 疗机构进一步获得医保支付资格,降低老人负担。对于有医疗 机构和医疗能力的养老机构来说,能否将护理院纳入医保定点 关乎入住老人医疗护理质量,也是影响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经 营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4-二是养老机构普遍面临着专业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服务 人员流动性较强,可持续性发展程度低。目前,我市从事养老 护理行业的人员参差不齐,大多数是城乡的 4050 人员,自 身文化素养不高,缺乏医疗专业护理知识,需要经过医疗

18、护理 等专业化培训认证后方可从业上岗、提供专业化优质服务。三是养老机构标准化程度低,与医院衔接程度不高。养老 机构主要依靠完善设施来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功能,重点实现基 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紧急救援等功能。我市在医养结合养 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二者大都相互 独立,面对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客观现象,现有患病老 人只能奔波于医院与养老机构或家庭之间,既耽搁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也因得不到有效康复休息导致小病加重等情况。四是养老机构独立运营能力较弱,依靠财政补贴为主。目 前,养老产业投资成本高,老年人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认知、行动能力下降等客观因素伤病高发弱势人群多,养老机构

19、盈利 可持续运营发展普遍比较困难。三、推进医养结合对策建议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还将持续增长,医疗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伴随而来的是 健康问题的增多。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石嘴山市医疗卫生与养老服 务结合工作的实施方案,探索试点推进医养有机融合发展模 式,以实现养老机构供养康复、医疗护理、休闲娱乐等一体化 发展,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5-二是落实医养结合政策,促进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 构资源实现有效配置利用。推进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康复机构,支持 200 张床位以上规模的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开办老年病医

20、院、康复医院、临终关怀机构等。对不具备设置条件的,依据 规模和实际需求可内设医务室、护理院站。对养老机构内设的 符合设置标准的医疗机构卫计部门加强监管。三是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增设养老机构或老年人科室,为老 年人开辟绿色通道。通过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等方式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 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保障医疗机构在养老机构的执业活动中规避医疗风险,建议引 入养老机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规避医患矛盾。四是全面推进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服务。逐步提升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上 _的能力,依托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建立健全辖区内居家

21、、社区、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健康 管理服务制度。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 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上 _,对有意愿的老年 人建立契约服务关系,开展签约服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医疗康复功能建设,为小型养老机构、社区日 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和社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五是推进医、养、护三者融合,通过医养结合及时有效的治疗和贴心周到的护理让老年人真正实现颐养天年。将二三级 等医疗机构的专护、老年护理院等机构养老的老护、社区的家 庭病床即家护,统一合并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落实失能老-6-年人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六是引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立护理

22、院,开 设医疗护理型床位或服务病区,鼓励发展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特 殊科室,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局面。通过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 模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建老年医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健 康管理中心等医养结合机构。七是推行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应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的提供主体、服务模式的实现方式、服务人员等,制定统 一的运营结合服务机构资质和准入标准。医养结合服务的对象 区别于普通养老机构服务所有老年人,主要面向慢性病老人、易复发病老人、大病恢复期老人、残障老人以及绝症晚期老人 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服务内容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护理服务、精神慰藉服务为基础,提供医疗诊治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 临终关怀服务等

23、服务项目。服务的提供主体,需要将政府、营 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起来。服务模式的实 现方式应通过政府主导统筹发展规划,传统养老机构增设医院,部分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老年人康复院、护理院,以及养老机构和医院近距离规划设置并达成合作协议等多种方 式来实现。服务人员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谢谢大家!-7-文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医养结合”是一种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 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养生机 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 新型服务模式。近年来,我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 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

24、大力支持下,关注老年人康复保健工 作,积极开展医养结合型养老、养生服务工作,现就工作开 展情况汇报如下:一、中心基本概况 文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面积 26 平方公里,人 口 3 万余人,下辖 16 个社区,21 个村卫生室。中心占地面 积 1950 平方米,建筑面积 2106 平方米。中心现有职工 44 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员 16 人,开放病床 20张,设有内、外、妇、中医、口腔、理疗康复科等临床科室和检验、心电图、B 超等医技科室,配备有全自动生化仪、B 超、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尿分析仪、血球计数仪等基本医疗设备及三维 牵引床、中频治疗仪、熏蒸床、理疗康复配套设备。我中心 严格执行国

25、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国家、省补基本药品零利 润销售政策,年诊疗人次近万人,具备承担辖区内基本医疗、基本药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康养结合服务工作的条件。二、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 xx 年以来,我中心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关 注老年人康复护理保健,积极筹备开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 工作,xx 年由汾阳市卫计局批准设立文峰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托老中心,该中心采取医养相融合的方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将养老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 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 模式,实现“医疗”与“养老”动态管理,为社会、为家庭 承担养老助老、临终关怀工作。我单位托老中心下设

26、康养部与养生堂。康养部位于文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楼,占地面积约 500,性质为全民所 有制,由文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注册资金 10 万元,实行财务独立核算,按照国家财务制度的规定,组织专项基 金管理。康养部设置养护床位 25 张,配有负责人 1 人,护 士 3 人,心理咨询师 1 人,健康营养师 1 人,康复治疗师 2 人。设有双人间、三人间不同类型的养护床位,室内配备有 空调、电视、床头呼叫器、中心供氧通道、音乐疗法设备。开辟了康复训练室、运动区和休闲区,配备了运动健身器材 和无障碍设施,供老年人使用。还设有娱乐角、图书室、休 闲屋等娱乐活动场地,并在场地内种植观赏花木 50 多棵,

27、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各个功能区都配有摄像监控系统。可以说,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安全防范等设备设施品类齐 全,功能完备。康养部服务对象主要主要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和术后进 行康复治疗的老人。入住流程为老人及家属咨询和实地考察 填写入住审批表调查走访体检自理能力评估、护理等级评估签订入住协议书到财务部门缴费完成 入住手续入住享受养护服务。对入住老人实行一对二、一 对多的护工陪护,提供医疗、保健、心理疏导、疾病治疗等 个性化服务。康养部以“老人至上,服务第一”为办院方针。在服务上提出了“五心”、“四顺”、“四服务”的服务要 求:五心是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贴心;四顺是顺老人 言、顺老人心、顺老人意

28、、顺老人味;四服务是微笑服务、敬语服务、贴心服务、勤快服务。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性 格特点、情趣差异和需求层次,提供人性化、保姆式服务。为每个老人建立个人信息库,包括生日、习惯、亲友关系及 _等。每位老人过生日时,除了做蛋糕外,还要做长 寿面、打荷包蛋,举行庆生仪式,让入住老人感受到家的温 暖。康养部配备全科医生护士负责老人日常健康,每日由医 生进行查房,进行康复、按摩、理疗,每月进行一次身体健 康状况详细评估,进行一次心理咨询,给予老人健康和精神 上的关怀、心理疏导等服务,对半失能的老人结合其需求给 予肢体功能锻炼、语言功能训练、褥疮护理等,并与市人民 医院签订医疗协作协议开辟医疗绿色通道,

29、老人均可享受快捷医疗待遇,老人一旦需要住院,可直接转入市人民医院治 疗为老人的健康护航。配备专业的护工 24 小时服务老人,主要负责老人日常生活起居,每日为老人洗漱,修剪指甲,喂饭,二便护理,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对于失 能及半失能的老人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特殊护理。包括:为 老人定时翻身、拍背,协助老人解决排泄问题以及进食流食、鼻饲等。我中心是汾阳市国瑞家政护工培训基地,护工 聘用采取与家政公司合作模式,由家政公司统一提供持证上 岗人员。配备专业后勤人员负责老人的一日三餐及日常事 务,每日根据老人的身体状态及时给出合理的饮食及作息意 见,营养师根据医师的意见对老人的膳食做出合理的菜谱,

30、对于糖尿病等病人提供个性化饮食。普通一日三餐,荤素搭 配,餐餐有水果,每周更换菜谱,失能鼻饲老人一日五餐。根据需求提供生日餐及病号餐。经过半年运营,从人员业务能力到内涵建设、房屋设备 配套、科室设置、业务工作范围均得到了较快发展,康养部 目前已入住 16 位老人。这种新型的“医养结合”创新养老 服务模式,解决了养老院没有医疗服务,医院无法满足长期 看护的问题,是养老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中 心“医养结合式”托老养老工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及社 会的高度关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展现出了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开展医疗托老项目的优势和前景。汾阳电视台健康 栏目以“医养结合式”托老养老为主题

31、,宣传我中心托老养 老工作;民进汾阳文教医卫支部、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姜新文 在吕梁市委书记李正印陪同下到我中心就医养结合托老养 老工作展开实地调研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托老中心养生堂筹建于 xx 年 7 月,9 月中旬试营业及 体验活动,10 月份正式开业,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监测、评估和中医养生保健,养生堂从为老年人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开始,根据个体化健康监测和评估,设计有效的健康干预方 案,包括营养膳食、经络疏通、中药熏蒸、艾灸按摩保健等 干预方法,经过健康跟踪和管理,实现亚健康调理可量化的 标准,真正做到健康养生管理职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可 持续化。养生堂配备有中医师、康复治疗师、按摩师、刮痧师

32、、保健师和专业护士等各种专业人员。配置有各种专业保健养 生设备,如中医艾灸床、中医经络检测设备、蜡疗机、翔宇 医疗中频脉冲机、短波治疗机、经筋骨能量养生设备、中药 薰蒸设备等。养生堂专业技术人员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 复”的未病治疗原则,以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为施治基础,通 过完善整合多种传统的治疗方案及操作规程,发挥中医中药 优势,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深入开展中 医治未病工作,将传统的各种特色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的基础治疗相结合,使传统中医药治疗惠泽于广大民众。大力推 广和开展针灸、火疗、拨罐、推拿、刮痧、保健按摩、儿童 推拿、蜡疗、中药熏蒸、中药外敷、中医经络检测、中频脉 冲理疗

33、、超短波理疗、艾灸养生、亚健康调理、女士身体塑 型、代煎中药等多种中医特色养生项目和服务,已在当地形 成影响,业务量得到增加,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我中心计划 为汾阳市老年大学学员定期讲课,传授养生保健知识,发放 体验卡,从而吸引的更多的亚健康老人及慢性病人群参 与养生、了解养生,把养生堂的养生理念和理疗项目更广地 推向社会。三、下一步计划:(一)高起点,建设标准化托老机构。通过招商引资的 方式,吸纳社会资金,兴建集医疗、康复、养老、和临终关 怀于一身的高标准托老院。设立临终关怀病房,购置了冷藏 瞻仰床,配备了殡葬车辆,为家属提供了便捷服务。(二)抓队伍,抓质量,走规范化管理之路。打造一批热爱敬老

34、事业、熟悉护理常识的服务人员竞聘 上岗,加强对托老中心的规范管理,按宾馆式的标准实施建 设和管理,对人员进行优质服务培训,适时开展新的服务项 目,全面提升托老中心管理和服务水平。四、医疗机构创建医养护结合科室方面面临一些问题:1、失能、半失能需长期照护的老年人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中因入住周期较长,接受的护理、康复服务无法享 受医保报销,需要全部自费。建议将失能、半失能需长 期照护的老年人入住费用按照一定比例纳入医保报销范畴。2、分级诊疗和康复进社区政策尚未与医保政策全面接 轨。从上级医院转诊而至的术后康复患者,因渡过疾病急性 期,患者不需要药物治疗,只需做康复训练治疗,无法享受 医保新农合政

35、策。3、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就现有条件利用和改造,无法达到 _门设置标准,同时无法享受 _门相关建 设及运营补贴。4、养老机构易发生老年人突发事件,风险系数较大,且无老年人意外保险商业支撑。五、几点建议 为了将“医养结合式”托老养老服务模式深入持久的开 展下去,使其真正成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重要阵地,结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我们有以下几 点建议:一是建议有关部门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医保部门 将“医养结合式”托老养老工作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内,尽快 落实到位;_门对开展这一服务的机构以床位为进 行资金政策的倾斜。二是建议有关部门提供医疗养老康复人才支持,对 开展这一服务的人员开展康复、托老、护理等项技能的培训。三是建议有关部门对具备开展此项服务条件的机构给 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用以房屋改造、医疗设备、人才引进等 投入。建议各级财政、民政等部门对医养结合的开展给 予政策、财力、物力等多方面支持。在设置、审批等环节上 多出台优惠措施,进一步简化程序、减少门槛,共同推进养 老事业的健康发展。四是建议上级部门出台统一的制度,运行细则等,方便基层实施。一年来,我们对托老中心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和干 劲。为此,今后我们将把医疗保健式托老养老服务作为 一项区域品牌特色事业来抓,将此项事业做大做强。以上是 我院初步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情况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