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相关知识点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196308509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边塞诗相关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边塞诗相关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边塞诗相关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边塞诗相关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塞诗相关知识点(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边塞诗相关知识点一、概念: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 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 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 意义。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 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 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边塞诗一般出自 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 思乡之情以及保

2、家卫国的高尚情操。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维,李白代表作品:从军行,关山月,塞下曲。二:主要特征诗经中的边塞诗1. 题材的丰富性作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对当代社会作了广泛的透视。既有从军出塞、保 国戍边、塞上风情的描写,也有报国壮志、反战呼声的抒发。既描写了重大的边 塞战争,也表现了夫妻别后相思之苦,母子分别之悲。总之,与边塞生活密切相 关的。诗经中的边塞诗都涉及到了,这样丰富的题材在诗歌史上具有开创性 的意义,为历代边塞诗所继承。2. 主题的复杂性诗经中绝大多数诗篇都存在着主题的复杂性这一特点,因而引起历代研究者 争讼不已,其中边塞的主题同样如此。如小雅六月,

3、叙写尹吉甫奉周宣王 之命北伐猃狁的事迹。看内容它是战争诗,看民族关系却又是一首边塞诗。同一 首边塞诗,其主题也不是单一的,如唐风鸨羽,抒发戍边士卒有家难归、 父母无人赡养的同时自然地流露出对边塞战争的厌倦以及对统治者的怨恨。诗 经中的边塞诗,既有热情的歌唱,又有愤怒的呼声,既有对边塞战争的赞美, 也有对这种战争的反抗。这便是其主题复杂性在总体上的表现。3. 情感的矛盾性如果对诗经中的边塞诗作总体的观照与考察,则不难发现它所表现的情感在 总体上是矛盾的。它既表现了保土卫边、共同对敌的高昂的斗争壮志,如秦风无 衣等,也有反战呼声的抒发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揭露,如小雅渐渐之石等。 情感的矛盾特征决定于战

4、争本身的复杂性。三:思想内容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其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 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可以表 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 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而诗中 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 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四:创作背景边疆这个概念强烈反映了古代中国同四周少数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历代统治者 对本王朝疆界的划定以及派兵驻守边疆,其目的就是攘夷。所以,民族关系的 发展始终伴

5、随战争,而战争又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这一点早在周代就表 现得十分突出。西周到春秋中叶,社会矛盾一直很尖锐,矛盾演化的结果必然导 致战争,形式主要有西周“攘夷与春秋“争霸两种。这些战争归根到底源于边界 问题,实质上是边境战争。有了边境战争,必然就有边塞生活。在这些战争与生 活里反映到文学里就是诗经中的边塞诗章。五:代表作品如果要描述边塞诗的发展史,先秦时代所产生的现存于诗经中的边塞诗处于 初期是毫无疑问的。初期的边塞诗尽管发育还不够完善,但已表现出它固有的特 色,并对后代边塞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雅出车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 维其棘矣。

6、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旗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 仆夫况瘁。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 獴狁于襄。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 畏此简书。嘤嘤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 薄伐西戎。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繁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 獴狁于夷。而真正具有代表性的,则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说到盛唐边塞诗,不得不提的就 是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高适。高适的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超过同时期的 许多诗人,应时而生的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

7、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结合, 使他的诗有一种慷慨悲壮的美。除了高适之外,还有岑参、王之涣等人的佳作。燕歌行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推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

8、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十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六:主要类型根据边塞诗选材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内容上的不同,边塞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 型:(一)、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 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

9、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二)、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吃得饱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 切,都让思妇担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思念之极就不自觉 地出现在白日梦中了。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种苦涩的幸福啊,难怪 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 宁的生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反映 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

10、承受的痛苦。(三)、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杜甫在兵车行中沉痛地写到:“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战争使得无数的家庭背 井离乡、使得无数的战士变成累累白骨!高适在燕歌行里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战士军前半死生,美 人帐下犹歌舞。一方面是前线的战士浴血奋战,随时都有战死的可能;一方面 却是将领们纵情声色、歌舞升平。(四)、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王昌龄的从军行较为典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解析:这里的“边愁有对于现实的忧愁、建功立业的渴盼,更有离乡背

11、井抛妇别雏的痛 楚、无限的乡愁。宋人范仲淹的渔家傲和苏幕遮也表达了因长期戍边又毫无结果而产生的 思乡之情。“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酒如愁肠,化作相思 泪。“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些都 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典型诗句。七:主要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 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 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 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 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 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二是鲜明的边地风貌。自然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地理区域多是塞外、 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战马,人物多是戍 卒、将帅、胡人,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济)、楼兰,乐曲多 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