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归化与异化翻译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9630671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跨文化交际中的归化与异化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跨文化交际中的归化与异化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跨文化交际中的归化与异化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跨文化交际中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交际中的归化与异化翻译(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跨文化交际中的归化与异化翻译摘 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中文化因素的两个 原则,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在对这两个问题以跨文化交 际的角度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它们并不是孤立、水火不相 容的,而是统一、互相作用的。因此,两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都发 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归化;异化;统一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翻译这样的文本传递已经不仅仅存在 于符号之间的转换,而是成为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Andre Lefevere 认为翻译就是一种“文化交融(acculturation)”,而Shaw Daniel则创造 了 “transculturation

2、(跨文化交际)”这个词。不同语言之间的区别除 了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诸如此类的形式上,而更多的是表现在 其文化特色上。然而,源语与译语之间的文化冲突又给翻译增加了一 定的难度。同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则是缓和 这种文化冲突难度的主要方法,也是两种语言相互转换的有效方法。 本文试分析归化和异化出现在跨文化翻译中的具体实例,并指出在跨 文化翻译中,要取得翻译的最佳效果就应将两者紧密结合,缺一不可, 互为补充。一、跨文化交际中的归化翻译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来看,归化法更重视源语文化,而忽视借鉴译语文 化,从表面上来看使得这两种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的可能性降

3、低了,然 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还应该看到归化的优势在于使译文读 来比较地道和生动,将译语文化作为归宿点,同时又试图将源语文本 完全纳入译语文化体系,这带来的直接受益就是避免了文化冲突,实 现了跨文化交流。汉语里有许多成语或者习语在英语语言里找不与之完全对应的翻译 方法其实是很难的。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表达不一、内涵一致。我 们在翻译这些成语俗语的时候,应注意比较二者之间的内涵意义,用 归化法来翻译则易于被读者理解,读起来比较地道、生动,同时可产 生异曲同工之妙境。举一些例子,例如:“太阳从西边出来” Pigs might fly ; 雨后春笋Spring up like mushroo

4、ms ; “守口如瓶” As stubborn as an oyster; “一日之计在于晨An hour in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 ;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 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 boy; “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Among the blind theone- eyed man is king.。还有就是在一些英语惯用语常出现的一些比喻形象。那么我们在翻译 成汉语的时候其实也是遵从相同的道理。例如,我们来看一下一组例 子。

5、这是一组英语里有关于“狗的成语,例如: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如果我们在翻译的时候,直接把dog异化翻译为“狗”,那这样的翻 译就太失败了。这其中原因就要从两种语言文化之差别说起。dog(狗) 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形象其实是相差甚远的。在西方国家,狗总是被认 为是人类忠诚的朋友,所以用狗来和人同时作比较并没有什么不妥, 而是使语言更加形象和生活化,易为大众老百姓所接受;相反在汉语 文化中,狗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和“势利”挂钩,含有明显的贬义。 更有甚者,把人比

6、做狗来作为骂人的污言。若此处“dog”译为“狗” 源语的幽默没被人们体会到,反被误认为是辱人之语。而汉语成语中也不乏这样的翻译例子。如汉语成语“狐假虎威”。中 国文化中对于狐狸与老虎这两种动物是有特殊的民族心理感受及认 知的,这一定是根植于汉族文化的。老虎被认为是森林之王,而狐狸 却是一种狡猾,奸诈的代名词。但是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并不存在着 对这两种动物形象有着相同于中国文化的定位,所以英语中就没有关 于狐狸和老虎这种文化内涵相近的词语。若我们硬译为“The fox is false, while the tiger is mighty,”英文读者对这样的译文是完全不能理 解的。反之,若在翻译

7、的时候,将有关形象转换成英语民族熟悉会更 好,如:“an ass in alion s skin”,这样的译文就显得更加地道生动, 并且易为读者所接受。这样的翻译处理,既传达了意义,译文也顺畅。因此,这样的译文很 受读者的青睐。长期以来,在翻译领域中“归化”译文出现的频率越 来越高,这主要是因为用与源语词语有相同使用频度,但又带着某些 译语文化色彩的词语的一大优势在于能使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和生 动。二、跨文化交际中的异化翻译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来看,异化法翻译则是正视文化差异的存在,并在 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异化”翻译作为一种缓和文 化冲突的手段,不仅有益于向外国介绍本国的历史文化

8、,也让本国读 者有机会熟悉了解异域风情,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异化”翻译者总是试图寻找一些不同于母语的新的表现形式,但是 同时又所附载的文化内涵的词语来处理原文中带有明显文化特征的 因素。事实上,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需要充分联合外界的力量以达 到丰富强大自身语言这样一个目的。我们一直在强调语言是一个开放 的体系,千万杜绝相互隔绝的现象。语言只有拥有了强大的包容和吸 收的能力,各国、各民族之间交流的日益加深。所以就这样的社会意 义来说,而“异化”无疑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一些具有中国政治和社会背景色彩较浓厚的词语,在英文翻译的时 候,我们就需要用到“异化”翻译的手段。例如:“

9、打破铁饭碗”被 译为“to break the “iron rice bowl ”。这里的“铁饭碗”是中国的一 句习语。在中国“民以食为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汉语里用“饭碗” 比喻职业,而“铁饭碗”则是指稳固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这 种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词语,很难通过“归化”的方法将其转换为译 入语,而“异化”翻译不仅保留了源语的意象,同时也向西方读者介 绍了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甚至一些国际重要影响力的事件中出现的专有名词。翻译者们也越来 越倾向用“异化”的方法,向全世界传播自己本国的文化。如中国奥 组委在决定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国际译名的时候,经过最 终考量还是决定将福娃的翻译

10、变更为“Fuwa”,而舍弃了一开始的国 际译名“Friendlies”。这种更改就是从归化翻译改为了异化翻译,并 且使得“福娃”这一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词汇为世界所知和喜爱。 尽管异化翻译对于文化交流有着不置可否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文 化缺省“这一因素还是决定了它本身就存在着某种局限性。因为如果 在翻译过程中只是对语言进行表层的异化转换,则容易陷入“虽译犹 不译”的困境,不能形成有效沟通。例如:“ Whether we should have a government without newspapers or newspaper without a government ”,(Thomas

11、Jefferson, College English, Book2)译文一: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应该有报纸而不要政 府译文二:我们是要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政府,还是只要无需政府管理 的言论自由.这句话是出自著名的美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杰弗逊之口,体现了他 的反封建民主思想。译文一是简单的异化产品,并没有完全将杰弗逊 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准确表达出来。译文二较译文一则没有拘泥于语 言表层意义的对等,联合相关历史背景,更为成功地完成了交际使命。三、归化和异化的矛盾统一从上分析来看,译文归化和异化好似是对立的,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异化要求忠实于原文,保存原文的异域风情,更多地保留源语言文化

12、的民族性,是融合世界文化的一种趋势。归化则是异化的相反面,当 不能准确理解或者是不能准确表达含义的时候,使译文成为本土化的 一种翻译方法,从其语言层面来讲就是意译。其实在翻译实践中,这 两种方法都是相辅相成、对立而又统一的。例如:例1,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译文: A toad hankering for a taste for swan (杨宪益译)A case of “the toad on the ground wanting to eat the goose in the sky(霍 克斯译)这两种译文当中,杨宪益夫妇的译文是试图用异化手段来向读者传达 出原文所特有的异国情调。而霍克斯的译文

13、则相反。他采用了归化的 方法,可以将“天鹅”一词抛开不管,就是用goose来取而代之。 我们乍一看,未免觉得译文缺少雕琢。但是如果你明白英语中的a wild-goose chase(荒谬无益之追求)这个词语的意思,其涵义也就不言 而喻:那只不过是痴心妄想而已。这样的话其深刻的含义则是让人觉 得回味无穷,拍手叫好。例 2, 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译文: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张培基译)这句中的to eat no fish出自典故,指英国伊利莉白女王时代,耶稣教 徒为了表示对政府忠诚,拒绝遵守反政

14、府的罗马天主教教徒的习俗, 即不在星期五吃鱼。而to play the game则为习语,原来的意思为“规 规矩矩地比赛”。如贸然译为“玩游戏”读者则可能不知所云。而这 个译文的成功之处则是通过诠释和意译,将形式转化为内容,便是从 接受理论的角度处理了文化差异的佳译。四、结语翻译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的两个基 本方法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该继续发 挥它们的作用,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参考文献:1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2 胡翠娥.“归化”和“异化”再思考J.外语与翻译,2000,(1).3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4 徐丹.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J.中国翻译,1998,(3).5 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J.现代外语,1987,(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