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导入案例集2079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9629316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32.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导入案例集2079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物理教学导入案例集2079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物理教学导入案例集2079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学导入案例集207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教学导入案例集2079(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1 初中物理教学导入案例集 一、直接导入 1、在光的色散一节中: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太阳光和我们息息相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与太阳光有关的光的色散。2、在透镜的应用一节中,教师可以这样讲: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我们可以看清用肉眼看不清的小字;有些同学的视力不好,配上合适的眼镜就可以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出旅游,用照相机可以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记忆;上课时,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打在幕布上,方便了课堂教学;医院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科学家们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通过对这

2、些信息的分析,人们对宇宙越来越了解.前边所说的放大镜的镜片、眼睛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3、在生活中的透镜一节中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透镜,知道了透镜会折射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透镜,这课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生活中的透镜。二、复习导入 1、请举出应用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例,然后教师设问:我们能看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为什么又能看见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这是因为他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本节我们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

3、规律。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2 2、在升华和凝华一节时,教师:(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变呢?3、在电流和电路一节中,教师可以这样:演示板上有一个电铃,还有电池、导线、开关等,怎样让电铃响起来?电铃响起来了,是因为有电流通过了电铃。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设备是利用电流工作的?肯定同学列举的电灯、电视、电风扇等事例,进而概括出什么是用电器。怎样才能使用电器工作呢?这就需要学习有关电路和电路连接的知识。4

4、、在分子的热运动中,这样设计:(1)分子由什么组成的?(2)我们能否直接用眼睛看到分子的运动,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热现象,但我们只了解现象的外表,这些现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可用蒸发为例进行说明)从而导入新课。三、故事导入 1、在讲到简单运动时,讲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法国的飞行员驾驶一架战斗机在空中飞行时,发现在耳朵旁边有一只“昆虫”,他伸手一抓,竟然抓到了一颗子弹。为什么他能够轻而易举地抓到子弹呢?2、如教师当讲运动和力这些章节时,首先应该介绍爱因斯坦和牛顿这二位物理巨人。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和相对论是十分伟大的和惊人的,是任何人都无法比喻的。牛顿从苹果下落得到万有引力的理论,说明万物之间

5、都有力的作用,万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经过牛顿的不断努力终于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牛顿三定律,为后人研究力学创造了条件。在引起学生注意和激发学生兴趣后,教师才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3 开始讲诉有关的物体运动规律,讲述牛顿三定律中的一个个定律。3、在讲热现象这一节时可用故事“餐桌上的趣事”引入:传说,有一次洋人请林则徐吃饭,上了一盘冰淇淋,林则徐没吃过这东西,看到它冒“白气”,以为很热,就盛了一勺放在嘴边吹了吹才敢吃,结果竟是凉的。林则徐傻了眼,觉得很没面子。怎么办呢?终于想出了个好主意:宴请洋人吃饭。席间,上了一道刚出锅的热鸡汤,林则徐在上面浇了厚厚的一层油,汤不再冒“白气”了。端上后,洋人一

6、看,以为不热,便用勺子猛喝了一大口,滚烫的汤把洋人烫得直吐舌头。这时教师可提问:文中的“白气”是什么?冰淇淋和鸡汤为什么都冒“白气”?这些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热鸡汤浇上一层油后为什么不冒“白气”?我们一起来学习本章的知识后就明白了。4、在上安全用电这节课时,可以先讲一则实际的故事:时间是 1977 年8 月的一天下午,地点是 XX 镇 XX 村里,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突然有一根电线杆被风吹倒,架在电线杆上的电线也随着掉在地面上,村里有个7 岁的小男孩可能是由于好奇而捡起电线,结果站定在地面上。小孩的祖母看见了,立即跑去,想把孙子拉回屋里,没想到,反而被小孙子拉在一起了。小孩的父亲为

7、了避雨而从田里跑回家,看到母亲和儿子都被电线拉住,想上去帮他们摆脱电线,结果也被拉在一起了。三代人就这样惨死在一根电线之下。5、在上浮力一节时,可以讲 1900 年前,罗马帝国的军队来到西南亚的死海附近。罗马的统帅狄杜要处决几个俘虏的奴隶。他命令士兵们把捆绑着的奴隶投进死海,想把他们淹死。可是,这几个被困的奴隶并没有沉下海,波浪把他们送到了岸边。扔了几次,都浮着回来了,狄杜惊呆了,以为上帝在保佑他们,把他们放了。然后问同学们,他们投进了海里为什么还会活呢?猜猜!在同学们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4 猜的过程中导入课题。生动直观,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提了起来。6、教学重力一节中,可以讲从前有一

8、个外国商人,从荷兰渔民那里买了5000 吨青鱼,用弹簧托盘秤称过以后,从荷兰运到靠近赤道的一个非洲港口。到了那里仍用弹簧托盘秤一称,结果大吃一惊:少了将近 19 吨青鱼!这 19 吨青鱼到哪里去了呢?被偷是不可能的,轮船没有靠岸;装卸时会不会有损耗,但不至于多到 19 吨,至于那个托盘,也没损坏呀!商人百思不得其解。从而导入重力!7、在讲密度一节时,教师可以讲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叙拉古王国一件公案。亥尼洛国王叫金匠为他做一顶实心雕花的纯金皇冠。金匠以为国王处理国家大事,无心理会这件小事,于是在做王冠时偷了一部分金子,然后在做王冠的金子中参了假。没想到国王是一个心细的人,她知道可能有人要作假,于是

9、叫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断定。断定时又不能损坏王冠。金冠之谜激起了阿基米德老海里的巨浪。他思考着,走路在想,吃饭也在想,睡觉也在想。可头发乱了也想不到。一次仆人叫他到澡堂洗澡,没想到一坐下澡盆,他惊喜地叫了起来,因为他找到了参假的方法。什么方法了?从而导入新课。8、在讲运动一节中,讲 1980 年秋,苏联一架-124 客机从矿水城起飞,五分钟之后忽然遭到袭击,驾驶舱和降落灯被击粉碎,领航员身负重伤。机组人员在呼啸的寒风中奋力操作,终于紧急迫降成功。经调查,这次事故的原因是客机和一群野鹅相撞。浑身是肉的野鹅,为什么能击毁坚硬的飞机呢?学生先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然后导入。9、在教简单机械一章中,是这

10、样导入杠杠的。教师叫一个学生把大“炮“的炮写出来,然后教师解释,据考证,最早的炮没有火,而是石,即”砲“然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5 后老师介绍它的来历:三国的时候,曹操和袁绍大战。袁绍人马众多,在曹营外面堆起很多土山,又在土山上砌起高高的壁楼,让士兵在壁楼上向曹军营垒放箭,打得曹军人心惶惶,总拿着挡箭牌。曹军连忙召集谋士研究对策。有个叫刘烨的建议,可做发石车来破袁军。曹操立即命令连夜制造出发石车几百辆,放在营墙四周,正对着土山上的袁军弓箭手。这一日,袁军土山上的梆子又响了,弓箭手各就各位刚要放箭时,曹兵们一齐拽动发石车,连珠般的石块被抛射到袁军壁楼,袁军大乱,死伤了许多弓箭手。石块发射

11、出去,声响如雷,袁军抱头而逃。这个发石车就是早期的“砲”其实这个“砲”就是利用杠杠的原理制成的,所以“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杠杠.10、在压强一节中,可以讲三国演义里有位战将叫关云长,善用一把宝刀,常常提刀而出,他的刀刃非常锋利,还有大战金兀的岳飞神枪更是锐不可当,倘若关云长的刀没有刃,岳飞耍的枪是钝头,那奇迹将会出现吗?从而导入本节。四、实验导入(演示实验、游戏实验等)1、在讲大气压强时,由覆杯实验导入,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2、在大气压强一节中这样导入:(1)即在一试管中装满水,将一小试管(内部放有红纸,使

12、现象明显)放在装满水的试管中,倒置后,发现小试管上升。学生感到非常惊讶,此时教师不失时机的发问:小试管没有掉下来,反而上升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看看我们周围只有大气,莫不是大气起的作用?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同后,引出这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大气压强 3、我在给学生讲“大气压强”的知识时,就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做了这样一个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6 有趣的小实验:首先将一个浸透酒精的棉球点燃放进烧瓶之中,接着把一个去了壳的鸡蛋放在烧瓶的瓶口处。过一会儿,奇妙的现象出现了。4、压强一节中教师提前制作密度相差很大钉板(钉尖端朝上路出板面且尖必须在一个平整面)。课堂上用一个盛水的塑料袋或一带酸奶,小心奕奕地

13、分别平放在密度很大和密度较小的两个钉板上,(此时学生很紧张,会产生悬疑)结果放在密度大钉板上的安然无恙,而放在密度较小钉板上的塑料带里的水射了出来,同样的压力为什么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呢?那么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5、液体压强一节中教师讲海洋科学家约翰.墨素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 3 只大小不同的玻璃管两端都用白蜡封死,在用麻布包紧,然后把玻璃管装到一个开口的铜管里,水可以从铜管口进去,最后把铜管沉入 5000 米深的海洋里。当他再把铜管钓上来时,不禁惊呆了:麻布里的玻璃管不见了,只剩下了一堆雪花状的玻璃粉!原来 5000 米处的海水压强,把玻璃全压碎了。从而导入本节。6、在学习物体浮

14、沉条件一节时,先设置悬念:把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先让学生观察到鸡蛋是浸没在水中的,然后用一填满食盐的吸管(硬质的)去搅拌清水,鸡蛋慢慢上浮,搅到一定程度时,鸡蛋悬浮在水中;接着搅拌,鸡蛋又缓缓漂浮到水面上。这又是为什么呢 7、在声音的特性一节中:通 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是什么,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先来聆听一组音乐。(播放不同乐器的演奏声),学生讨论,这些声音有哪些特 点呢?指出这些声音是千差万别的,有强有弱,有高有低,那么声音有那些基本特性呢?这些特性又与什么有关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7 8、在噪声一节中:放一段录像,先

15、放出一段优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杂的声音。然后引入课题: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 9、在平面镜成像教学中: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大家欢迎不欢迎啊?(出示魔箱)经过仔细观察,大家发现箱子里面空空如也。现在老师向这位同学借一样东西。哦!10 元钱!通过箱子顶部的开口处把钱投入,仔细观察!箱子里依然空无一物,10 元钱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这只箱子的魔力来自何处呢?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以后,也许你就会弄清其中的奥秘,并且把丢失的钱找回来了。10、在压强和流速的

16、关系一节中,这样导入:通过硬币“跳高”比赛,提出问题,是什么力使得硬币向上“跳”起来了?引出本节课来研究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五、学生经验导入 1、在讲到水的沸腾现象时,引入平时人们常说的:“响水不开,开水不响”的说法是否正确,从而引导学生去注意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在讲到升华和凝华时,提出日常生活中灯泡用久了会变黑,为什么呢?讲“阿基米德定律”时,教师可先提问学生:一只铁钉放入水中会沉下去,为什么用钢铁做的大船在水中反而不会沉下去呢?2、例如:教师在讲到惯性概念时,教师说,同学们会发现这种现象,当人以很快的速度向前行走时,不小心两脚踩在西瓜皮上,人会向后滑倒,当人们以很快的速度向前行走时,如不小心

17、两脚绊在路旁的石块上或两脚踩进路上的小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8 坑中时,人会向前扑倒。这是大家都看到过的或者体验过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物体都具有慣性的缘故。那么什么是慣性呢?下面就来研究这个慣性问题。3、在讲到“蒸发”的概念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去医院打针时,护士用酒精棉擦拭皮肤以后,皮肤为什么会产生清凉的感觉?4、在讲到“升华”的概念时,让学生思考一下,为什么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会越变越小,直至最后消失?5、在讲到“惯性”的概念时,让学生回忆一下,坐汽车的时候,汽车开动、刹车、左转、右转时,车中的乘客身体分别会朝着怎样的方向移动?6、在声一章中,教师可以根

18、据生活中的经历导入:在夏威夷群岛中有一个大岛,名叫考爱岛,它距檀香山 120 千米。在这个岛的海滨,有一个长 800米、高 18 米的沙丘。这是普普通通的沙丘。在洁白的沙粒之中,间或混有一些珊瑚和贝壳的颗粒。奇怪的是,你只要在沙丘上一走,沙子就会发出“汪、汪”的狗叫声。你若是捧起一把沙子,在手里一搓,他也会发出狗叫声来提出抗议。要是你在沙丘上一跑,它还会发出打雷似的声音。无独有偶。在我国宁夏的沙坡头、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内蒙伊克昭盟的银肯沙漠,都有发生类似的现象.声音从哪里来的?从而导入新课。7、在比热容一节中,教师可以新疆沙漠地区的一句谚语导入:“早穿棉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先要学生

19、解释句子的意思,然后设问: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本节课学习了比热容就知道了。8、在升华和凝华教学中可以这样导入:烈日当空,久旱无雨,为了解决旱情,在过去人们摆起香案,祈祷龙王爷恩惠,然而滴雨未下;而现在,派出几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9 架飞机在高空投撒了一些固态物质,顷刻间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问:“这种固态物质是什么呢?它变成了什么?为什么会有雨形成?”从而导入本节。这种导入不但引起学生兴趣,而且激发热爱科学、破除迷信思想。9、在内能一节中:装着开水的暖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这是 什么能量把瓶盖推动的?(学生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教师提问:暖瓶没有动,所以不是机械能;暖瓶也没

20、有接电源,所以也不是电能,那么这一能量来自哪里呢?导入新课 六、类比导入 1、教师在讲电压概念时,先提出一个日常生活中易见又易懂的事例,水为什么从水位高处流向水位低处呢?并在黑板上画图:二个水箱,一个 A 水箱,一个 B 水箱,中间加一根管道 C,打开 C 管道开关,水从 A 水箱流向 B 水箱。因为是 A、B 两水箱中间存在着一定的水位差水压,有了水压就会使水分子作定向移动形成水流。根据类比推理,电流为什么从电源正极聚集较多的正电荷,电势就高,负极聚集较多的负电荷,电势较低,那么电源正负极之间就形成电势差,即有了电压,电压使得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从而得出电压这个物理概念,导入电压 2

21、、在功一节中,教师可以从西游记中这样一个情节入手:师傅唐僧走入深山,有些害怕了。孙大圣便安慰师傅说:“师傅不必挂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行,还你个“功到自然成”也.”什么叫功到自然成?光出力行不行?那当然是不行的。孙悟空想要把挡路的山推走。但如果光用力气推山,不把山推动,那“功”就没“到”,推的的效果和没推一个样。同样的道理,起重机吊起货物时,吊钩要给货物一个向上的力,光有力是不行的,必须使货物一个向上移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10 动一段距离,才能达到目的,才算有了“功”。要是光有力不动弹,那只是个“徒劳无功”.可见,我们用力以后的效果怎样,和受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很有关系。这

22、种效果,在物理上就叫“功”,“功”一节的导入水到渠成了。3、在光的折射一节中:我们已经知道,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 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如果主光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中,情况将会怎样呢?从而导入新课。4、在大气压强一节中,通过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吸盘、用吸管吸饮料、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水等,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空气也能流动,我们周围是否存在大气的压强?这节课就来研究大气压强。七、多媒体导入 1、教师在上电流和电路这一章时,可以先用视频播放或图片展示电在我们生活生产的广泛使用,充分运用视频或图片材料吸引学生的眼球,然后教师设问:电是如何产生的?人

23、类如何用电?从而导入本章课题。2、同上述一样,教师在是上光现象一章时,可以有视频播放或图片展示光在我们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然后教师设问:光是从哪里来的,它有哪些作用?这一章我们要学习这些知识。3、在速度一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龟兔赛跑的 3 幅漫画情境:时间相同,乌龟和兔从同一地点出发,兔比乌龟跑得路程多;路程相同,乌龟和兔从同一地点出发,乌龟比兔跑的时间短;同一地点出发,乌龟和兔跑的路程和时间都不同,设问:如何比较谁快?从而导入本节课的速度!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11 4、在教学变阻器这一节时,同学们对定值电阻和可变电阻元件比较陌生,实验室里不可能有种类繁多的元

24、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对媒体图片或视频展示电阻元件,从而导入“滑动变阻器”的这一节的教学。这种导入,形象生动,极大地吸引学生的眼球。5、在光现象教学中,用多媒体展示光现象(收集一些光现象图片)然后教师设问: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6、在熔化和凝固教学中,教师讲述:我们在小学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然后动画展示:铁矿石在高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然后联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就会变成冰;把冰加入饮料中,

25、冰从它们那里吸收热量就变成了水。点燃的生日蜡烛的火焰旁边,固态的蜡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一部分流下来的蜡滴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路桥施工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再把液态的沥青浇在路面上,很快又变成固态。然后点明课题:科学上把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如冰变水。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如水结成冰。设疑:物质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本节课学习这些内容 7、在电荷一节里,教师可以这样设计:(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

26、,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导入新课。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12 8、在安全用电一节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视频、图片及文字展示,(1)、(羊城晚报)2000 年 3 月 29 日,河南焦作一影视厅发生罕见惨剧“天堂”烧死 74 人。(2)、(羊城晚报)2002 年 3 月 23 日,一民房今晨失火死人 疑是家中电线短路引起(3)、(厦门日报)“用电不当毁了世界文化遗产”2003 1 月 19 日 19 时左右,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宫庙之一的遇真宫发生特大火灾,主殿在这场大火中全部烧毁。然后教师解释并说明:上述的例子大多与电器有关,安全重于泰山!9、在压强一节中,通过展示有关图片(沙漠之舟-骆驼、运动员穿的钉鞋等)引入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用压强来表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10、在液体压强一节中,通过展示有关图片(潜水艇)、用塑料袋装水时塑料袋会胀起来等引入液体会产生压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11、在动能和势能一节中,让学生看一则新闻:一铁路职工“中弹”昏倒。(多媒体播放课件)然后教师提问导入:为什么小小的馒头能把人砸伤?学完这节课大家自然会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