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9625548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生物的多样性(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题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辅备人王瑞玲朱雪松 马玲主备人侯志慧时间 2008 11各抒己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列举生物的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我国生物的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 初步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说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重 要意义,培养珍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二重点、难点1. 生物的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2. 理解基因多样性。3. 学习分析资料的方法。课时 1课前准备:1.制作生物的多样性的课件。2.收集有关生物的多样性的资料。教学过程导入 教师:播放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录像。然后提问大自然

2、中美丽的风光是由哪几种因素形成的?学生:回答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教师:提出有关生物种类和多少的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分析和总结,使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种类的 多样性,形成一个初步认识。教师:1.展示资料。2.指导学生分析资料,讨论有关问题。学生:分组阅读资料,讨论问题,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展示有关资料,说明我国是世界 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三、基因的多样性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并通过展示图片、录象引导学 生进一步理解基因的多样性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讨论,理解基因的多 样性是决定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原因。四、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一个游戏,说明生态系统多样性的 意

3、义五、小结学生活动:同学们阅读“观察与思考”的有关内容,讨论真 菌和仑细菌是怎样促进物质循环的?可分组讨论,最后交流表 达。教师:适当引导和启发(必要时复习初一有关知识)播放细菌真菌参与物质循环的教学光片,让学生更深刻地了 解。结论: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 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 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 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小组为单位,边看腐烂、生霉的水果和面包的实物或图片, 结合教材第67页讨论题1、3积极讨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并讨论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看法,教师补充。结论:细

4、菌和真菌以水果和面包为营养源,靠分解水果和面 包中的有机物获得物质和能量,导致水果腐烂、面包生霉 即:细菌和真菌是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根据自己生活经验,举出所 熟悉的细菌和真菌致人患病的例子,并试图分析某种疾病是 哪种微生物危害所致。学生:根据自己所有的知识和经验,举例并分析书中图片。观看课件展示的内容:脚癣是种皮肤传染病,患者的脚奇痒, 起水疱、脱皮、溃烂。我们应怎样避免?分析: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用具分开,保持皮 肤干燥等。三、与动植物共生请同学们看“豆科植物的根瘤”、“地衣” 的图片,请问这是怎么形成的,与微生物有关系吗? 参照图片,阅读书中资料

5、,1说一说什么是共生,2共生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哪些好处? 学生讨论,交流,表达。小结:结本季节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练习:课后习题板书设计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的患病与动植物共生教 学 反 思初二生物课堂作业班级.姓名时间选择1冰箱里的食物不容易腐烂变质,你认为是什么因素限制了冰箱里细菌和真菌的数量()A.见不到阳光B.过于潮湿C,温度低 D.空气不流通2.下列那一种因素容易增加棉被上细菌的数量()A,关紧卧室的窗户 B,在太阳下晒C,用开水煮D.用有杀菌成分的洗衣粉洗涤2霉菌3蘑菇菌落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c菌落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3.下列那些特点有利于

6、细菌扩大自己的分布范围?()个体微小繁殖速度快有很多变异类型能产生抗逆性很强的芽孢A. B.C. D.4接种后的培养皿应放在( )a阴凉处 b恒温箱内c冰箱内d有阳光处5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用水密封是为了()a安静的环境 b有氧的环境 c无氧的环境d防止细菌逃跑匹配题1细菌用肉眼能看到评语:趣味课余活动探究洗手和不洗手有没有区别让我们用随手可得的材料做一个探究实验:找两个馒头和两个干净的塑料袋,在蒸锅里多放一些水,蒸30分钟以上(一定要多放 一些水,否则会烧干锅的)。尽快用你的手在其中一个馒头上按一下;然后认真洗一下手, 在另一个馒头上按一下。然后将两个馒头分别用塑料袋封好,一起放在温暖湿润的地方。过 一段时间,看一看两个馒头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你进行探究活动之前,请先分析一下(1)为什么要在蒸锅里蒸30分钟?(2) 用手在馒头上按一下,是在做什么?。(3)能不能只做第二个馒头的实验?(4)你可以利用同样的原理,探究你感兴趣的其它问题吗?自己设计一下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