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式或后浇式加强带施工工法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96226906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3.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间歇式或后浇式加强带施工工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间歇式或后浇式加强带施工工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间歇式或后浇式加强带施工工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间歇式或后浇式加强带施工工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间歇式或后浇式加强带施工工法(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青建青建集团股份公司企业工法CNQC-GF12007超长混凝土结构中应用间歇式或后浇式加强带的施工工法Construction Method of Intermittent Type / Post-GroutingEnhancement Beltin Super Long Concrete Structure2007年12月28日发布2008年1月1日实施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发布1 前言超长混凝土结构在地下和地上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如何运用抗与放的原理,合理的 划分超长结构,既能解决混凝土收缩应力的问题,防止开裂,又有利于施工组织,是当前施工中较 为普遍的问题。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技术中心组织总承

2、包分公司与置业分公司的相关人员,对超长混 凝土结构工程中运用间歇式、后浇式加强带划分施工段,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和 理论分析,并在奥运帆船比赛中心、数码科技大厦、科技广场二期等工程上进行了实际应用,所形 成的研究成果间歇式、后浇式膨胀加强带在超长结构中的应用研究于2007年9月通过了青岛市 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其技术水平为国际先进。本工法就是在此基础上由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总承 包分公司编制完成的。2工法特点2.0.1本工法运用抗放结合的原理,能有效的防止超长混凝土结构的开裂,保证结构工程的 质量。2.0.2本工法有利于施工段的划分,方便了施工组织,并能够加快施工速度,提前为其他工

3、序提供 作业面,减少周转材料的使用。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超长混凝土结构的地下及地上工程的分段施工中。4工艺原a、|/4.0.1间歇式加强带。当一侧混凝土浇筑,且相邻施工段混凝土具备浇筑条件后,随即同时浇筑加强带和相邻施工段的混凝土;间歇式加强带主要是利用了膨胀带产生的预加应力即抗的原理,抵消混凝土的收缩应力,防止开裂。4.0.2后浇式加强带是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并间隔一定时间(714d)后,方可浇筑其间的加强带。它是利用了 抗放结合的原理,即先释放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再利用加强带抵消另一部分收缩应力。构造同后浇带I段厂膨眼加强市掺12%14%膨胀剂II段混凝土浇筑完毕后714天后浇筑构造同后浇

4、带4.0.3本工法结合了结构的边界约束条件、施工条件等,来选择间歇式或后浇式加强带合理的划分施工段,以防止结构开裂,加快施工速度,见图4.0.3。对上部结构还应用了模板加强等技术措施,以保证结构工曲的质量。掺8%10%膨胀剂或不掺加浇筑顺序:1段一II段一加强带后浇式加强带掺膨胀剂8% 10%混凝土jam构造同后浇带一膨胀加强带掺12%14%膨胀剂 钢丝网II段掺8%10%膨胀剂或不掺加浇筑顺序:I段一加强带、II段间歇式加强带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工艺流程5.1.1间歇式加强带工艺流程见图5.1.1。5.1.2后浇式加强带工艺流程见图5.1.1。图5.1.2后浇式加强带工艺流程5.2操作

5、要点5.2.1间歇式、后浇式加强带的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1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间歇式、后浇式加强带设置时应考虑底板的约束条件、施工段的划分等因 素,按设计的要求或参考表5.2.1的要求设置。地基约束条件桩、锚杆岩体地基滑动层后浇带40m50m70m后浇式加强带35m45m65m膨胀带或间歇式加强带30m40m:!:!:.j.!木模板或快易2m3m间歇式膨胀加强带_密目钢丝网 f 16卫200加固钢筋方木上部结构间歇式膨胀加强带做法后浇式膨胀加强带方木木模板或快易 收口钢板网木模板或快易Q Q 收口钢板网 2m3m上部结构后浇式膨胀加强带做法图5.2.1-3上部结构加强带构造一段梁板混凝土浇筑时,在

6、加强带一侧挂密目钢丝网,网孔直径10mm,并加设竹胶板,每隔200mm设置一根竖向016钢筋予以加固。加强带钢筋在绑扎顶板钢筋时,一并绑扎,保证顶板及 梁钢筋连续通过加强带,其上下均应留出不小于3cm混凝土保护层,钢丝网应与上下层水平钢筋 及竖向加固筋绑扎或焊接牢固,见图5.2.1-2、图5.2.1-3。2上部结构采用间歇式加强带的楼板,加强带部位支撑体系支撑应适当加密,并使用带顶托的 支撑,见图5.2.1-3。5.2.3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后浇式加强带的混凝土应待两侧混凝土浇筑后,714天后方可浇筑。1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清除垃圾,清理钢筋及松动的混凝土;将两侧混凝土界面凿毛

7、, 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然后在混凝土界面上涂刷界面处理剂或素水泥浆。2)加强混凝土振捣,以混凝土不泛浆、不出气泡为准,不得过振。3)混凝土浇筑完成,表面至少搓平3次,最后一次搓平压实应在混凝土接近初凝时进行,必 要时也可进行二次振捣,以保证混凝土不引起沉缩裂缝。2间歇式加强带的混凝土浇筑应与第二段混凝土同时浇筑。1 )加强带一侧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将界面的模板拆除。第二段梁板及加强带混凝土浇筑前, 应先清除垃圾,清理钢筋及松动的混凝土;将混凝土界面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然后在 混凝土界面上涂刷素水泥浆。,采用掺加膨胀剂或大掺量膨胀剂的混凝土,加强。必须保证加强带及其一侧混凝土的浇筑在

8、初凝前2)混凝土浇筑从一边推进,浇至加强带时带内的混凝土不得同底板其他部位的混凝土混用完成,并应加强结合处混凝土的振捣,以混凝土不泛浆、不出气泡为准,不得过振。加强带混凝土 浇筑完成,表面至少搓平3次,最后一次搓平压实应在混凝土接近初凝时进行,必要时也可进行二 次振捣,以保证混凝土不引起伸缩裂缝。应采用塑料薄膜加草袋保湿、浇水的措施进行养护,5.2.4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后,养护时间不低于14d。冬期,采用塑料薄膜加草袋覆盖保温、保湿的养护措施,必须在覆盖的塑料 薄膜下始终保持有凝结水,如室外气温过低则应相应增加覆盖草袋的层数。在间歇式加强带跨内堆放材料,避免因上部荷载过5.2.5

9、荷载堆放及拆模。上层施工结构时,严禁大和震动造成加强带部位的裂缝。在搭设间歇式加强带上部结构模板支撑架时,必须垫设脚手板。 加强带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即可进行拆除其下部的模板支撑。6.1混凝土配合比的原则间歇式、后浇式加强带混凝土的配合比除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umw 规定,根据要求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耐久性及工作性进行配合比设计外,还应减少收缩、满足 抗裂的要求。6.1.1干缩率。混凝土42d的干缩率应不大于0.03%。6.1.2坍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混凝土坍落度;地下室混凝土的坍落度可控制在140mm - 160mm。6.1.3应尽量采用较小的水胶比。混凝土

10、水胶比不宜大于0.60 ;在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应采 用较小的砂率,砂率宜控制在35%45%。6.1.4水泥及矿物掺和料用量。可采用口级以上的粉煤灰替代15%30%基准水泥用量,地上结构 混凝土选用低粉煤灰掺量,其水泥用量宜为270450 kg/m3 ;地下结构混凝土选用高粉煤灰掺量, 以减少水泥用量,水泥用量不宜大于350kg/m3。6.1.5采用高效减水剂,用水量不宜大于180kg/ m3。6.1.6膨胀剂的掺量宜为10%15%,混凝土水中养护14d的限制膨胀率应22.5x10-4。6.2原材料要求6.2.1水泥。宜用中、低水化热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不

11、应采用早强型水泥;对防裂抗渗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C A)含量不宜大于8%,3使用使水泥的温度不宜超过60C ;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6.2.2骨料。防水混凝土所用的砂、石应符合下列规定:1砂宜采用中砂,其要求要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2选用级配良好的碎石,粒径在531mm,含泥量小于1%,并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 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3为避免碱骨料反应,混凝土应采用非碱活性的骨料。每立方防水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量 不得大于3kg。6.2.3夕卜加剂。为减少用水量和限制混凝土的膨胀,起到补偿收缩作用,可采用高效减水

12、剂或膨胀 剂。所用外加剂应分别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混凝土泵送剂JC473 ,混凝土膨胀剂 JC47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规定。6.2.4矿物掺和料。为改善混凝土性能,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泥水化热,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可在混凝土中掺加口或I优质粉煤灰及磨细矿渣粉。所用矿物掺和料应分别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 土中的粉煤灰GB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6.3设备本工法所采用的机具设备同普通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主要机具设备见表6.3.1。7.0.1本工法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规范如下:序号机械/设备名称1输送泵台2混凝土布料机3混凝土

13、罐车4自升式塔吊5钢筋切断机6钢筋弯曲机7卷扬机8闪光对焊机9电焊机10圆盘锯11混凝土振动器12灰浆搅拌机13直螺纹套丝机建筑工程施工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GJ55-2000 J64-2000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抗裂防渗工法QDCG-GF120017.0.2其他质量控制措施如下:1浇筑前应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分工、岗位、职责,使浇筑有条不 紊,紧张有序的进行。2浇筑时,对坍落度应测定并严加控制,不得加水,坍落度超出范 围的不得使用。3浇筑过程要严格按施

14、工方案规定的顺序实施连续浇捣,避免出现 施工冷缝。4禁止在刚浇筑完成的面上行走踩踏,堆放材料、设备增加荷载等。8 安全措施8.0.1严格按设计要求搭设模板支撑,楼板模板应按设计要求控制荷载,不得集中堆放脚手架杆、 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泵送管等材料和机具,防止施工荷载过于集中而导致模板变形、失稳。8.0.2基坑和已完成的结构周围应设置钢管护栏,并制红白相间油漆,以预防高空坠落,保证现场 施工人员的安全。8.0.3各种施工机具(塔吊、泵车、钢筋加工机械等)在使用前应由项目部施工技术员对操作员进 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将使用注意事项制作标牌悬挂于操作现场。8.0.4加强现场临时用电管理,预防电气设备线路

15、损坏伤人。8.0.5加强现场混凝土的泵送管理,泵管出料口和混凝土堵管拆接头时,操作人员头部、脸部不要 正对该部位,以免突然喷出混凝土伤人。9环保措施9.0.1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以代替部分水泥,做到废物的综合利用,减轻环境污染。9.0.2扬尘污染控制。采用商品混凝土以减少水泥、砂、石等造成的现场扬尘污染,使扬尘指标控 制在规定范围内。9.0.3噪声污染控制。钢筋、模板加工区的布置避开生活及办公区,控制混凝土浇筑、钢筋加工等 工序的场界噪声限值为:夜间55DB、白天75DB。混凝土振捣棒宜采用环保型低噪音产品或采取 相应降噪措施,以避免对工人及周边环境造成噪声危害。9.0.4冲洗出场区的混凝土运输

16、车,防止污染周边的市政道路。冲洗混凝土泵车、输送管等的污水 应流入现场的明沟及沉淀池中。9.0.5规范场区管理。按照青岛市标准化工地的要求规范场区管理,使进入场区的材料、设备、拆 除的周转材料等按照要求有序堆放。10 3益分析采用间歇式、后浇式加强带施工后,能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模板脚手架的使用 量、降低工程成本。10.1质量采用间歇式、后浇式加强带分段施工既可解决因结构过长所造成的混凝土收缩裂缝问题,又可 避免因后浇带滞留过长,难以处理而造成的裂、渗隐患,其质量效果较为明显。10.2工期12345UM iJr 1翎1 r;, -.2_21 1 11.5d11 1 J e1.5dL

17、.3.1.5d0-r 4 51dQIJI I1.5d1图10.2.2数码科技中心标准层施工工序分析10.2.1后浇式加强带较后浇带可以提前1个月浇筑 混凝土,使砌体、装修等工序得以提前穿插,加快了 施工速度。10.2.2间歇式加强带不需单独施工加强带部位的混 凝土,而且使现场钢筋、模板等工序得到了更好的衔 接,减少了工序之间的间歇,可形成小节拍的流水施 工,有效的加快了施工进度。以青岛数码科技大厦标 准层施工为例,标准层结构采用一次整浇施工方法 时,需7天/层,而采用间歇式膨胀带分段流水施工, 仅需5天/层,工期缩短了近1/3,见图10.2.2。10.3经济效益10.3.1后浇式加强带与后浇带

18、比较,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1加快施工速度降低了工程成本;2减少了模板支撑的使用数量。10.3.2间歇式加强带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1间歇式加强带与后浇带相比。加快了施工速度降低了工程成本;减少了模板支撑的数量。2地上混凝土结构间歇式加强带与超长结构整层浇筑比较。可以流水施工,减少了资源配制, 加快了施工速度,降低了各种费用成本。以青岛数码科技中心工程为例,由于采用本工法主体封顶 时间比计划工期提前了 28天,其经济效益分析见表10.3.2。表10.3.2青岛数码科技中心工程采用本工法的经济效益分析11应用实例11.1青岛数码科技中心工程青岛数码科技中心工程位于海尔路63号,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

19、墙结构,南、北塔楼长64.6m ,图11.1.2间歇式加强带布置2005年7月15日正式开工,竣工时间为2007年12月。 11.1.2施工情况在青岛数码科技中心南塔楼914层,北塔楼16 22 层,采用间歇式加强带进行施工,见图11.1.2。在间歇式加 强带施工过程,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在间歇式加强带位置 模板支撑体系加密为立杆间距600 mm ,且其下部满堂脚手架 隔一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同时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的 工作。采用间歇式加强带施工后,此部分楼层施工进度明显 加快。11.1.3工程监测与结果评价仅在南楼十四层楼板间歇式加强带处局部,发现了部分 裂纹,现场已对此处进行了处理。采用

20、设置间歇式加强带可 以将超长高层混凝土结构进行合理划分,使其能够做到小节拍,快流水,有效的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在严格保证各施工工序质量的前提下,在质量方面也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间歇式加强带应用于超长高层混凝土结构中,应采用补偿性收缩混凝土;同 时要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并严格控制好上部结构施工时荷载的堆放问题。11.2青岛奥运帆船比赛中心陆城停船区地下工程11.2.1工程概况奥运帆船比赛中心陆域停船区地下车库工程位于第29届奥运会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基地内,为 一层全地下框架结构平面尺寸为208mx72m的长方形采用交梁筏板基础底板厚度为500mm , 外混凝土挡墙厚300mm和250mm。本工程设

21、计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4m,工程埋深约 8m,其中工程西侧10m范围内即为原场区的块石抛填海岸线,本工程的开挖基坑直接和海水相通项目费用金额节约模板 支撑费1模板支撑脚手架钢管(约60万m)节 约租赁费用60 万 mx0.0012 兀/mdx28d =2 万兀2节约扣件(约18万个)租赁费用18万个X0.005兀/个dx28d=2.5万兀节约人工 费3南、北塔楼施工人员按每天60个人工 计,节省人工1680工日1680工日乂50兀/d=8.4万兀节约项目 管理费4(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费)1.3 万元/dx2od 36.4 万元合计1+2+3+449.3万兀工程约5m深度在海平面地下

22、水位以下,海面高潮水位时约有7m在海平面水位以下。11.2.2 施工情况工程混凝土采用S6的抗渗等级,底板和顶板的卷材防水层和其油毡隔离层及其细石混凝土保 护层之间设置了 5mm厚粉砂滑动减阻层,有效地减少了地基对底板的约束。通过和设计师沟通,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中设置了两道宽度为3m的贯通性后浇式膨胀带将地下室分隔为三个施工区 段,后浇式膨胀带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筑完后10天进行了浇筑,并用提高一级强度的掺加水泥用量j;溢忒膨I图11.2.2间歇式加强带布置连续式膨胀 加强带3%的FZ系列抗裂膨胀剂 的混凝土。在由后浇式膨胀 带所分隔的每个施工区段 的中部设置了宽度为 3m 的连续式膨胀带,将每

23、个施 工区段分隔为约35m宽度 的施工区段。连续式膨胀带 混凝土强度同两侧的混凝 土强度,但是其混凝土中掺 加水泥用量3%的FZ系列 抗裂膨胀剂及用于区分混 凝土颜色的氧化铁红。膨胀加强带的设置见图11.2.2。11.2.3工程监测与结果评价整个工程室外及顶板回填完毕后对抗裂防渗效果进行检查,通过以上多项措施的实施,效果显 著。在工程纵向外墙上总共发现7道宽度均在0.2mm以内的裂缝,不需做处理,整个地下室无渗 漏。青岛颐中科技广场二期工程,位于青岛 市市北区辽宁路电子信息城对面,总建筑面积 147217m2o B区为综合商业楼,地下2层, 地上5层,总高度25.35m ;C区为9层商住 楼地

24、下2层地上住宅九层总高度33.00m , 框支框架及裙房框架、剪力墙结构;D、E区 为高层综合楼,地下2层,地上网点2层, 塔楼24、22层,总高度85.95m,框架和抗 震剪力墙结构。11.3.2施工情况11.3青岛科技广场二期工程经与设计部门磋商,本工程地上部分采用 间歇式膨胀带方法进行施工。膨胀带部位混凝土掺加14%AEA,非膨胀带部位混凝土掺加10%AEA,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11.3.3工程监测与结果评价t壬口士*丁口十旬斗nnncz; A 图1L3.1青岛科技广场二期B区间歇式加强带布置工程主体完工时间为2006年6月份,截止目前未发现有裂缝现象出现。工程被评为青岛市优质结构工程。11.4其他工程应用本工法应用的其他工程见表11.4.1-1。表11.4.1-1其他工程应用实例序号工程名称建筑面积(的)长宽(m)应用时间1海尔创牌中心地下工程9144143.5x632006.5-62麦岛家园三标段147000380x2872007.6-93北方国贸平度购物中心89825102.3x932007.7-9编制:臧小龙袁永林续元飞审核:张同波批准:张同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