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学习资料:ZZ卫生综合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196212239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264 大小:4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流行病学学习资料:ZZ卫生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264页
流行病学学习资料:ZZ卫生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264页
流行病学学习资料:ZZ卫生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264页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学习资料:ZZ卫生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学习资料:ZZ卫生综合(26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6.流行病(80)96目前适合我国的流行病学定义是A研究人群中传染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防制疾病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B是预防医学中的一门纯理论的学科C研究人群中非传染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防制疾病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D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E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的学科D流行病学:绪论,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流行病学定义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E分析性研究142客观地反映某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们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不设专门对照,使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的研究为A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现况研究14

2、3可以直接获得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并可以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的研究为C流行病学:队列研究144由研究者控制干预措施的研究为D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实验145使用比值比反映暴露与疾病联系强度的研究为B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61下列有关现代流行病学叙述正确的是A流行病学的研究范畴是疾病B流行病学研究的角度是个人或人群C流行病学从疾病或健康事件的分布出发D流行病学用观察的研究方法揭示健康事件的人群特征E流行病学是一门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科学C66.目前适用于我国的流行病学定义是A、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与健康有关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及决定因素,以及应用这些研究以维持和促进健康的问题B、流行病学

3、是研究人类疾病的分布及决定疾病频率的决定因子的科学C、流行病学是医学中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疾病的分布、生态学及防治对策D、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E、流行病学是关于流行的科学,它研究流行发生的原因、规律及扑灭的条件,并研究与流行做斗争的措施D流行病16流行病学工作深度的三个范畴是A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B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C.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D传染病、非传染病、伤害E设计、测量、评价B流行病学:绪论,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 17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疾病,伤害,健康B病人,非病人,一般人群C

4、传染病,慢性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D死亡,患病,健康E疾病、健康、突发事件E流行病学:绪论,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6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特征是A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对比的特征D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特征E社会医学和预防为主的特征C67.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A、对比B、概率论和数理统计C、调查D、抽样E、实验B流行病68.针对艾滋病的流行,下列哪项不属于流行病学的工作范围A、艾滋病的哨点监测B、在社区开展关于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C、调查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特征D、研究艾滋病的治疗方案E、对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的评价D流行病109.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之一,现欲研究加拿大华人食管癌发病率与环

5、境因素、遗传因素的关系,并对疾病的分布作综合性描述,最适宜采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A、横断面研究B、遗传流行病学C、出生队列研究D、移民流行病学E、病例对照研究D流行病97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范围A疾病的流行特征B疾病的病因C疾病的防制措施D流行病学研究方法E疾病的临床诊治E流行病学:绪论,流行病学的原理与应用133某地针对某病研制了一种药物,该药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则可能导致该病A患病率减少B发病率减少C患病率增加D发病率增加E。对发病率和患病率无影响C流行病学:疾病的分布,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指标20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A每十万人口的粗死亡率B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

6、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C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某人群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D某特殊原因引起某病的死亡率E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B流行病学:疾病的分,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21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B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C某病发病率的分母中包括具有该病免疫力和现患病的人D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特定人口中新病例出现的频率E患病率指特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比例E流行病学:疾病的分,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25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是A发病率B潜在减寿年数C患病率D生存率E病死率B流行病学:疾病的分布,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

7、,潜在减寿年数101.发病率不适用于A描述疾病的分布B寻找病因线索C评价防治效果D衡量疾病严重程度E反映疾病发生的频率D流行病学: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发病率63爆发调查中常用的测量指标是A发病率B患病率C病死率D死亡率E罹患率E65关于某病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者用于医院人群,后者用于社区人群B某病的病死率和死亡率都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C某病死亡率和病死率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D某病死亡率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而病死率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E两者计算的分子分母都不同D108某社区糖尿病的发病率长期稳定,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减少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延长了患者寿命,由此可以

8、预期的结果是A糖尿病年患病率降低,年病死率降低B糖尿病年患病率升高,年病死率升高C糖尿病年患病率升高,年死亡率降低D糖尿病年患病率降低,年死亡率降低E糖尿病年患病率升高,年死亡率先降低后升高E100一项胰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17的病人被诊断为糖尿病,根据年龄、性别配对的对照组4有糖尿病,由此推断糖尿病在胰腺癌发生中起了病因作用,该推论A正确B不对,因为没有可比人群C不对,因为该研究不能提供糖尿病和胰腺癌发生之间明确的时间顺序D不对,因为没有做假设检验E不对,因为17和4不代表人群的发病率E某年某社区开展为期一年的糖尿病普查,该社区年初人口数9500人,年末人口数10500人。年初有糖尿病

9、人100人,年末有糖尿病人130人,普查期间有10名患者死于糖尿病并发症。147该社区普查当年的病死率A1010500B 1010000C10140D10130E1040C148该社区普查当年的糖尿病患病率为A13010500B13010000C14010000D14010500E4010000C69.评价某地霍乱爆发情况的最佳指标是A、发病率B、病死率C、患病率D、罹患率E、感染率D流行病70.下列哪项可能引起患病率的上升A、发病率下降B、病程缩短C、健康者迁出D、病死率升高E、病例迁出C流行病71.下列哪项指标是对疾病死亡和疾病伤残而损失的健康寿命年的综合测量A,死亡率B、DALYC、病死

10、率D、患病率E、YPLLB流行病110.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在年龄大于65岁的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却随着年龄的增大呈下降趋势。对于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大于65岁的人A、糖尿病患者的寿命较短B、糖尿病的病死率降低C、糖尿病患者的预期寿命较长D、糖尿病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E、更注意培养合理的饮食习惯A流行病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E、分析性研究118.反映某地区某一时点或期间疾病分布的特点以及人们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不设严格的对照,使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该研究为A某地区有固定人口100万人,2004年1月1日统计

11、有冠心病患者8000人,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共新发生冠心病2000人,当年有200名患者死亡,其中60人死于其他疾病。144.请问该地区当年的冠心病病死率为DA、601000,000B、1402000C、2008000D、14010,000E、20010,000145.该地区当年的冠心病患病率为BA、80001000,000B、10,0001,000,000C、8000990,000D、10,000990,000E、9,800990,000146.该地区当年的冠心病发病率为CA、2000990,000B、10,000990,000C、20001,000,000D、10,0001,000

12、,000E、2000992,00016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 A病程短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B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C病程短的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D爆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E流行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B104下面哪个术语不能用来描述某疾病在某地区一定时期内人群发病程度的变化A爆发B流行C短期波动D.散发E地方性E111某地开展在出生婴儿和学龄前儿童普种乙肝疫苗的干预项目后,从第二年开始连续五年观察当地的肝癌死亡率。已知过去10年该地区乙肝感染率保持在10,假设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能导致原发性肝癌,请你对这五年肝癌死亡率做出合理推断A肝癌死亡率逐年下降B肝癌死亡率逐年上升C肝癌死亡率保持干

13、预前水平不变D难以确定肝癌死亡率变化情况E肝癌死亡率先保持不变后下降C60.用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A、发病率B、发病密度C、病死率D、现患率E、死亡率B流行病74.发病率、患病率与病程三者的正确关系是A、发病率:患病率X病程B、患病率:发病率X病程C、发病率:患病率+病程D,患病率:发病率+病程E、患病率:发病率一病程B流行病86.某省疾病控制中心某日统计报告,该地累计诊断SARS病例232例,其中已治愈出院人数117人,死亡人数7人,该地现住人口373426人。要说明该地SARS的死亡水平,应计算DA、病死率(7232)B、感染率(232373426)C,治愈率(117232)D、死亡率(7

14、373426)E、发病率(232373426)1351988年1月19日,某市急性病毒性肝炎疫情骤然上升,数日内发病数成倍增长,至3月18日,共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292301例,平均罹患率82o,为常年发病率的12倍。死亡11例,病死率为7610万。该现象属于A散发B爆发C.流行D长期趋势E周期性C流行病学:疾病的分布,疾病的流行强度,流行1092002年11月,中国广州出现一种以近距离飞沫或接触传播为主的严重呼吸窘迫综合症,后经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命名为SARS,截止2003年5月30日,该疾病共波及32个国家,8000余人发病。根据该疾病的流行特点,此次SARS的流行强度可定性为A散发B爆发C

15、大爆发D流行E大流行E99进行爆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A.计算各种罹患率B形成病因假设并检验假设C.核实诊断D扑灭疫情E.制定防治措施C134一次腹泻爆发调查表明:甲餐馆就餐者中发病者占35,而乙餐馆为15,丙餐馆为25;在饮用公用水的人中发病者占30。据以上资料,下列哪个论述是正确的A。不能下结论,因未分析各餐馆可疑食物和公用饮水与发病的关系B爆发来源于甲餐馆C爆发来源不是乙餐馆D爆发来源是公用饮水E爆发来源是甲餐馆和公用饮水A108.某地人口100万,过去几年内每年发生霍乱5例,而某年该地霍乱的报告发病率为2010万,这种情况称为A、爆发B、流行C、散发D、大流行E、世界大流行A流行病64关

16、于疾病年龄分布分析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横断面分析不能反映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B出生队列是对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群在同时期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进行分析C致病因子在不同时期强度不同时,出生队列分析能反映疾病与年龄的关系D出生队列研究实质是多组队列研究的综合应用E对突发的新急性传染病也应该用出生队列研究,反映病原因素与年龄的关系C104下面哪个术语不能用来描述某疾病在某地区一定时期内人群发病程度的变化A爆发B流行C短期波动D.散发E地方性E流行病学:疾病分布,疾病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56在我国20年代,猩红热重型病例多见,病死率可高达15%20,但近年来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有明显降低,几乎未见有病死者。这

17、是疾病在时间分布上表现出的A短期波动B.季节性C.周期性D.长期趋势E.散发D流行病学:疾病的分布,疾病分布的特征,时间分布的特征91在普种麻疹疫苗前我国儿童麻疹发病每隔一定年限发生一次较明显上升,这种现象是A大流行B爆发C长期变异D周期性E季节性升高D107某医院统计了19952000年住院治疗的食管癌新病例的基本情况,结果如下: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住院人数为45、50、65、76、82、85,占总住院病人比例分别为8、7、6、5、45、4,以下结论和理由均正确的是A住院人数统计结果表明人群食管癌发病风险逐年升高B根据食管癌所占病例的比例来看

18、,人群食管癌发病风险逐年下降C不能确定人群食管癌发病风险的时间趋势,因为没有进行住院比例的统计学检验D不能确定人群食管癌发病风险的时间趋势,因为上述指标没有反映人群发病率E不能确定人群食管癌发病风险的时间趋势,因为住院人数和比例结果相互矛盾D66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C季节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D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E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区分布D73.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的影响因素时,作用最强的因素是A、年龄因素B、性别因素C、教育因素D、职业因素E、民族因素A流行病75.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人群分布,城乡分布,年龄分布B、

19、时间分布,性别分布,地区分布C、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D、地区分布,人群分布,年龄分布E、城乡分布,性别分布,时间分布C流行病96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指A环境B遗传因子C宿主D生物环境E社会环境A流行病学:病因,病因的概念,病因的因果作用模式,轮状模式11下面关于病因三角模型的论述,正确的是A它是目前最科学的病因观B它强调宿主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C疾病是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D它强调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E它强调病原物在发病中的作用D流行病学:病因,病因的概念,病因的因果作用模式,病因三角模式67流行病学的病因是指A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

20、素D使得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D75.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A、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B、能够提供因果关系的完整路径,更接近客观实际情况C、不需要确定必要病因D、不需要确定充分病因E、涉及问题具体且可操作性强B流行病78.流行病学中正确的因果观是A、单因单果B、单因多果C、多因单果D、多因多果E、直接间接病因D流行病113.有人曾对日本的胃癌进行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胃癌在日本高发,在美国低发。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日本移民的胃癌发病率高于美国人,但明显低于日本国内的日本人,这说明对胃癌发生有较大关系的因素是A、遗传因素B、卫生文化水平不同C、环境因素D、暴露机会不

21、同E、群体免疫力不同D流行病12提出病因假设的目的是为了A肯定病因B代替病因C否定病因D验证病因E探索病因的关联强度E流行病学:病因,流行病学病因推断136观察发现:饮水中氟含量越高的地区人群龋齿的患病率越低,饮水中氟含量越低的地区人群龋齿的患病率越高,在寻找病因过程中可以利用下列哪种逻辑思维方法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排除法E类推法C流行病学:病因,流行病学病因推断,病因学研究中形成病因假设的方法110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组原因未明的脑炎,散发于全国各地区,受累人数超过2万,1976年被命名为“散发性脑炎”。病前相关事件暴露率:服咪唑类驱虫药472,病毒感染228,毒物

22、接触57,精神刺激49。针对该初步分析结果,正确的说法是A驱虫药、病毒感染、毒物接触和精神刺激是散发性脑炎的充分病因组B不能获得病因线索,因为没有一种因素是所有患者共有的C可以获得病因结论,因为服咪唑类驱虫的暴露率最高,所以服咪唑类驱虫药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D提示服咪唑类驱虫药可能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但还需要分析性研究加以验证E“散发性脑炎”与上述4种因素均可能有关D111.某高校于2004年7月中旬在学生中出现了一批腹泻病例,该校保健科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腹泻者均在食堂用餐,且病前3天内均有食用食堂卤菜史,因此推断卤菜可能是本次腹泻的主要原因。此推论应用的是A、求同法B、求异法C

23、、同异共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A流行病98因果推断中的必要条件是A因先于果B关联强度大C关联可重复出现D存在剂量反应关系E病因和疾病分布一致A流行病学:病因,病因推断,因果推断的基本原则57西德在1961年第四季度对反应停采取干预措施后,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也下降,这符合病因判定标准中的A时间顺序的证据B关联强度的证据C.可重复性证据D.合理性证据E终止效应的证据E流行病学:病因,流行病学病因推断,因果推断的基本原则138欧洲反应停大量上市后发生海豹短肢畸形,反应停药物的销售与海豹短肢畸形的发生在时间间隔上约等于一个妊娠期。这符合病因判定标准中的哪一条A时间顺序的证据B关联强度的证据C可重复性证

24、据D合理性证据E终止效应的证据E流行病学:病因,流行病学病因推断,因果推断的基本原则(146149题共用备选答案)A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B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C病因、宿主、环境三要素保持动态平衡D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增加E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增加根据流行病学三角模型,下列情况可以从哪个角度解释146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B147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A148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型脑炎流行D149战争年代因饥荒、贫穷、流离失所、生活条件恶劣,引起传染病流行E流行病学:病因,病因的因果作用模式68病因判定标准中应该放弃的是A关联的时

25、间顺序B关联的强度C关联的特异性D关联的合理性E关联的可重复性C(149150题共用题干)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1)调查某地324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年中有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二1375。(2)临床预后比较 抗菌治疗组:用三联抗菌清除幽门螺杆菌,该组溃疡复发率为0。非抗菌治疗组:用组胺拮抗剂治疗,该组溃疡复发率为60-80。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14910年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 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 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

26、准中的A.关联的一致性B.关联的重复性C.剂量一反应关系证据D.关联时间顺序和关联强度证据E.关联合理性证据150.用三联抗生素清除幽门螺杆菌后,复发率为0,而不清除幽门螺杆菌,溃疡复发率为60%一80%。该结果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A. 关联的重复性B. 剂量一反应关系证据C. 关联的特异性D. 关联合理性证据E.终止效应证据77.某因素与疾病可能有因果关系,下列不正确的观点是A、患者中发现该因素多于非患者B、必须在发病前暴露于该项因素C、消除了该因素可减少发病的危险度D、在所有患者中均可发现该因素E、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呈剂量反应关系D流行病106.一项胰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17的病人被诊

27、断为糖尿病,根据年龄、性别、种族配对的非胰腺癌患者为对照组仅4被诊断为糖尿病,由此推断糖尿病在胰腺癌中起了病因的作用A、正确B、不对,因为没有可比人群C、不对,因为在糖尿病和胰腺癌的发生之间没有明确时间顺序D、可能不对,因为在胰腺癌病例中缺少糖尿病的确诊E、可能不对,因为在非糖尿病患者中缺少胰腺癌的确诊C流行病52.对病因不明的疾病进行描述性研究,其主要任务是A、验证病因B、确定病因C、因果推断D、建立病因假设E、确诊病例D流行病81为了了解人群中某病的患病情况,开展普查工作最适合于A患病率高的疾病B患病率低的疾病C不易发现的隐性疾病D病死率较高的疾病E检查方法操作技术复杂的病种A114为了解

28、某市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措施,计划开展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要拟定一个调查方案,应该选用A6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调查B4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调查C全人群进行普查D抽样调查E调查历年死因报告了解当地主要死因EA个案调查B筛检C抽样调查D普检E生态学研究119为了在健康人群中发现可疑的乙性肝炎感染者宜用C51.对某病进行普查,以下哪项不是普查的目的A、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B、了解疾病自然史C、了解疾病的分布D、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E、早期发现病例B流行病58为研究雄黄矿附近地区人群慢性砷中毒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在雄黄矿排放洗矿水河流下游的三个村庄进行调查,每个村子各选取在当地居住五年以

29、上,无职业性砷接触史的居民约200人,进行体检并填写健康调查问卷。此种研究属A病例对照研究B现况研究C.生态学研究D.社区试验E队列研究B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现况研究115某市郊区某种肠道传染病历年发病率较高,今研制成一种预防该疾病的新疫苗,为观察该疫苗的流行病学预防效果,你准备选择的观察人群是A患病率高的人群B患病率低的人群C发病率高的人群D发病率低的人群E免疫水平高的人群C113为研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在W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五个社区,对1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体检并填写健康调查问卷。该种研究属于A分析性研究B现况研究C社区试验D生态学研究E队列研究B2000年我国开展了一

30、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该调查将全国各地区划分为东、中、西和京津沪地区,并按有无结核病控制专项项目分为项目地区和非项目地区,在上述各地区中按1:3125的比例,随机抽取257个调查点,每个点的人数约为1500人。调查发现,我国的活动性肺结核、涂阳(痰涂片阳性)肺结核和菌阳(痰培养)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36710万,12210万和16010万,且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南沿海,非项目地区高于项目地区。141该研究可以反映我国结核病的A发病情况B患病情况C新发和再感染情况D感染谱E地区分布不同的原因B142该研究没有使用A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比例抽样E非概率抽样E143报告涂阳患病

31、率和菌阳患病率的目的是A便于早期发现病人B研究结核病的病因学C分析结核病的传播机制D了解人群中传染性结核病的分布特征E比较不同地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C102.为研究某矿区附近人群多种慢性病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以了解开矿污染对附近村民健康影响,另选一个远离矿区无污染的村庄为对照,每个区各选1000名在当地居住10年以上、年龄在2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并填写健康调查问卷。该种调查方法是A、群组病例对照研究B、现况研究C、社区试验D、队列研究E、生态学研究B流行病18筛检试验的目的是A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B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C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灵敏度D.防止筛检人群出现漏诊E从表面健康的人

32、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E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筛检79筛检试验是A对人群中的早期病人作出诊断B早期发现病人或高危个体的一种措施C评价筛检试验的真实性D评价筛检试验的可靠性E了解筛检试验和金标准在诊断病人方面的符合程度BA个案调查B筛检C抽样调查D普检E生态学研究120为了调查人群中糖尿病人的患病率,宜用B49.筛检的目的是A、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B、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C、评价筛检试验的敏感度D、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E、验证病因D流行病139某地在退休纺织女工中开展糖尿病的筛检,用空腹血糖作为筛检手段,按WHO筛检标准,对筛检阳性者进一步确诊。该筛检

33、方法敏感度95,特异度90,根据当地退休职工的糖尿病患病率为6,试问1000名退休职工通过筛查后发现筛检阳性人数是多少A57B94C60D154E15lB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筛检,筛检方法的真实性评价80反映筛检试验阴性者患某病可能的比例所用的指标是A阴性预测值B阳性预测值C误诊率D漏诊率E特异度A53.并联试验可以提高A、真实性B、阳性预测值C、特异度D、可靠性E、敏感度E流行病101.用某种方法进行女性乳腺癌筛检的研究,一般女性乳腺癌的患病率约为210万,患有乳腺增生症的女性患病率约为6010万。在一般女性中进行筛检,筛检阳性者中仅0.1患癌,如果在乳腺增生症患者中进行筛检,则20筛检阳

34、性者患癌,这说明在患病率高的人群中开展筛检A、特异度变化不大B、特异度降低C、敏感度降低D、阳性预测值升高E、敏感度变化不大D流行病为了评价筛检乳腺癌新方法的有关指标,对300名乳腺癌妇女和300名非乳腺癌妇女用该法进行筛查,结果前者250例阳性,后者75例阳性。147.该方法的特异度为BA、83B、75C、17D、87E、7785一种新的简便快速、费用低的早期直肠癌的筛检方法,为了再评价该方法的效果,对100名非直肠癌病人用该方法进行再测试。结果有5名筛检试验阳性。提示该方法的A灵敏度为95B特异度为95C假阴性率为5D真阳性率为5E阳性预测值为5B53为了评价活检对乳腺癌诊断的预测值,对4

35、00例患乳腺癌的妇女和400名正常的妇女进行活检诊断,结果是前者中350例阳性,后者100例阳性。该诊断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为A250B670C778D330E120C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筛检,三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 19.灵敏度是指A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B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C筛检阴性者中真正成为非病人的可能性D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为阳性的能力E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D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筛检,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7677题共用题干)某宫颈癌筛检试验的测定结果如下筛检结果 宫颈癌患者 非宫颈癌患者阳性阴性 400100 20030076该

36、试验的灵敏度为A60B80C40D20E30B77该试验的特异度为A60B80C40D20E30A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筛检,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82评价筛检收益的主要指标是A灵敏度B特异度C正确指数D预测值E阳性预测值A50.在人群中开展一项筛检试验,用来反映试验阳性者中患该病的可能性大小的指标是A、敏感度B、特异度C、可靠性D、真实性E、阳性预测值E流行病为了评价筛检乳腺癌新方法的有关指标,对300名乳腺癌妇女和300名非乳腺癌妇女用该法进行筛查,结果前者250例阳性,后者75例阳性。148.该方法的阳性预测值为EA、82B、55C、67D、87E、7754在糖尿病的病因研究中,选择100名

37、糖尿病病人,同时选择200名在年龄、性别、职业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相似的非糖尿病病人,然后比较两组肥胖的比例。这是一种A病例对照研究B回顾性队列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D生态学研究E实验性研究A美国Boston Vincent纪念医院妇产科医师Herbst注意到:于1966-1969年间该院诊断了7例年轻女性阴道腺癌病例,这是一种罕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癌症,且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妇女中。为详细了解这些病例从胚胎期至发病前的情况,以及她们的母亲在妊娠期的情况,Herbst将1969年Boston另一所医院发生的一个阴道透明细胞癌的20岁女子也包括在内。这样8个病例,每个病例配4个非该病病人作对照,要求与病例

38、在同等级病房中出生时间前后不超过5天的女婴作为对照候选人,优先选择与病例出生时间最近者为对照。对病例、对照以及她们的母亲进行随访调查。通过对8个病例与32个对照的研究,Herbst等做出结论,母亲在妊娠早期服用己烯雌酚使她们在子宫中的女儿以后发生阴道腺癌的危险性增加。78该研究属于A现况研究B实验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生态学研究C79该研究采用A不匹配设计B1:1匹配设计C1:5匹配设计D1:4匹配设计E成组匹配设计D80该研究说明A病例对照研究适合于罕见病的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适合于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的研究C队列研究适合于罕见病的研究D实验研究提高了研究效率E现况研究可证实病因线

39、索A57病例对照研究之所以需要对照是因为A某些研究因素在两组可比B可追踪观察以确定是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C可增加样本量,以达到统计学要求D可以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某因素暴露率的差别,从而有助于进一步研究E以对照组的暴露作为人群暴露的估计A54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比,其优点是A更容易避免系统误差B更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先后顺序C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D更容易验证病因假设E容易得到发病率指标C56评价怀孕早期病毒感染与儿童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最适用的研究方法是A临床试验B历史性队列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横断面研究D99关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是将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

40、相结合的方法B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顺序清楚C病例组与对照组可比性好D不能提高统计检验效率E可以避免回忆偏倚D55.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A、相对经济B、根据所得结果可以计算OR值C、选择无病者作为对照D、对暴露因素的估计可能存在偏性E、可计算两组的发病率E流行病学57.相对于队列研究而言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A、可以验证病因假设B、可以得到发病率指标C、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D、更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先后顺序E、更容易避免系统误差C流行病学94病例对照研究中关于选择病例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应符合公认、统一、明确的诊断标准B为保证病例诊断一致,应从同一医院选择全部对象C最好是现患病例D应尽

41、量选择具有某种可疑危险因素的病例E最好选择较典型的重病例A55夫妻不和的男外科大夫事故发生率较高,如果用病例对照研究来验证此假设,合适的对照为A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大夫B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C夫妻和睦的男外科大夫D夫妻和睦的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E未出事故的外科大夫之妻C103.随访观察400例肥胖患者连续服用减肥茶半年,疗效评价时发现60的人体重降至正常,下列哪个结论正确A、减肥茶效果好,观察半年60的病人有效B、此法效果可疑,41未见效C、无法做出结论,因样本较小D、无法做出结论,因未设对照组E、无法做出结论,因未进行统计学检验D流行病97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如下,其比值比的表达式为病例对照研究资料

42、归纳表暴露或特征 病例 对照 合计有 a b a+b=n1无 c d c+d=no合计 a+c=m1 b+d=mo a+b+c+d=tA、B、C、D、E、59.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2=12.36,P0.05,OR=3.3,正确的结论为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E流行病117.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如下,用于判断暴露与疾病有无关系及关联强度是否有意义的对子数为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A、a和

43、bB、b和cC、c和dD、d和bE、a和dB流行病131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见表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归纳表HBV 病例 对照 合计有 98 49 147无 11 60 71合计 109 109 218根据上表资料计算OR值ABCDE10.9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推断性统计60相对危险度是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A98为了评估高血压在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中的作用。回顾性分析了按年

44、龄、性别、种族、居住地匹配的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1组为非蛋白尿组(尿蛋白300mg/24h,n=106),另1组为蛋白尿组(尿蛋白500mg24h,n=106)。回顾性分析了出现蛋白尿之前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分析显示:高血压与蛋白尿的比值比(OR)及其95的可信区间为200(117343)。正确的结论是A高血压可增加蛋白尿发生的危险,高血压是蛋白尿发生的危险因素B高血压可减少蛋白尿发生的危险,高血压是蛋白尿发生的保护因素C高血压与蛋白尿发生无统计学联系D蛋白尿组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非蛋白尿组E非蛋白尿组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蛋白尿组A99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X2=1236,P

45、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正”关联,即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B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DRR95CI包括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统计学联系ERR95CI包括l,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统计学联系E流行病学:队列研究,资料分析,危险度分析47一项吸烟与肺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结果如下 病例 非病例 合计 发病率(/10万)暴露组非暴露组 585 9994299995 100000100000 585根据上表计算得到的相对危险度RR为A116B530C630D091E109A156进食与发病有关的食物的相对危险度是A285B385C486D336E190C

46、157.进食与发病有关的食物的归因危险度为A77B87C67D57E97A139最可能污染的食物是A青椒肉丝B蔬菜色拉C红烧肉D鸡腿E四季豆E140进食污染食物的相对危险度是A190B285C336D385E486BAIt(人群发病率)-Iu(非暴露组发病率)BIe(暴露组发病率)-IuCIeIuD(RR-1)RR100EPe(RR-1)Pe(RR-1)+1 100117AR的计算公式是B118PAR的计算公式是E61.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危害程度的指标是A、RRB、PARC、ARD、ARE、死亡比例D流行病A、相对危险度(RR)B、归因危险度(AR)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P)D、人群归因

47、危险度(PAR)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120.用来说明目标人群中由于某种暴露所致的发病占全部病因所致发病的百分比,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的指标为C121.表明暴露比未暴露情况下增加(或减少)疾病数量比例的指标为B122.反映暴露与发病(或死亡)关联强度,具有病因学意义的指标为A102下面哪项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基本特点A前瞻性研究B须施加干预措施C随机分组D其结果可计算出OR值E有实验组和对照组D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实验97.下面哪个不是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A病例对照研究B现况研究C生态学研究D社区试验E队列研究D132在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对200名野外工作者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该病

48、的试验,经过该病的流行季节后,结果表明85的疫苗接种者未得病,由此研究者认为A该疫苗免疫效果欠佳,因为还有15的人发病B该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因为能使85的人不发病C不能下结论,因未设对照组D不能下结论,因仅观察了该病的一个流行季节E不能下结论,因未进行统计学检验C137为了评价实施改换水源降低水氟工程后的效果,在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严重的10省市,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共调查1758个改换水源的工程,约占全部改水工程的97,选择1980年实施改换水源降氟工程后,在当地出生并饮用该水8年及以上的812岁儿童,调查其氟斑牙患病情况,该研究属于A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临床试验D社区干预试验

49、E生态学研究D55将经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患者,按设定的随机数字表分别纳入氟罗沙星实验组和氧氟沙星对照组,来评价氟罗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效果。该研究为A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临床试验D社区干预试验E现场试验C86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相同点是A均是分析性研究B均是前瞻性研究C均是回顾性研究D均是实验性研究E均是描述性研究B56.下列评价研究哪项不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范围A、新疫苗的预防效果评价B、新药的治疗效果评价C、新手术的效果评价D、社区干预试验效果评价E、不良行为自然改变后的效果评价E流行病63.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CA、随机B、重复C、

50、施加处理因素D、设置对照E、分布均衡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E、分析性研究119.由研究者控制干预措施的研究为D50.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最根本的区别是 DA调查研究以人为对象B实验研究以动物为对象C调查研究不能随机分组D实验研究可人以设置处理因素,给与干预措施E调查研究也可以给与干预措施18对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对象的选择,下面哪一项不正确A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应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B在新药临床试验时,应将老年人、儿童及孕妇等除外 C在做药物临床试验时,不应选择流动性强的人群D要评价甲肝疫苗的效果,可以选择新近有甲肝流行的地区E要评价食用盐中加碘是否能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可以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