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6180488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96.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2022 届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单选题 1、以下均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图,其中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 ABCD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A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导气管 B集气瓶、试管、水槽、导气管 C酒精灯、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 D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 3、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2 ACO 和 CO2的化学性质不

2、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构成不同 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D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 CO2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5、下列有关 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A制取 CO2B收集 CO2 C验证 CO2已集满 D验证 CO2能与水反应 6、将一定质量木炭跟少量氧气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加热,充分反应。下图一定不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物质的质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图像是 ABCD 7、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

3、说法正确的是()3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BCD 8、下列有关 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A制取 CO2B收集 CO2 C验证 CO2已集满 D验证 CO2能与水反应 多选题 9、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二氧化碳和氮气 澄清石灰水 紫色石蕊试液 B 双氧水和水 观察颜色 加二氧化锰 C 铜丝和铁丝 用磁铁吸引 观察颜色 D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AABBCCDD 4 10、下

4、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氧化铜和木炭粉 观察颜色 B 证明蜡烛中含氢元素 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小烧杯内壁是否产生水雾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的燃烧情况 D 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剩余物质中回收二氧化锰 过滤、洗涤、烘干 AABBCCDD 1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C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 D 除去 CO2中少量的 CO 点燃 AABBCCDD 12、下列对一些事实的

5、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B O2和 O3的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 焦炭可以把铁从磁铁矿里还原出来 焦炭具有还原性 D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活性炭化学性质很活泼 AABBCCDD 13、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A它是一种能溶于水的气体 B加压、降温,它可以变成干冰 C它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 2022 届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_020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 中夹住弹簧夹,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顺利排出,试管内的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液面低于多孔塑料片,反

6、应停止;打开弹簧夹,试管内的气体逸出,试管内的压强变小,长颈漏斗中的液体进入试管,液面高于多孔塑料片,反应又开始,该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符合题意;B 中反应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直至药品被消耗完,不符合题意;C 中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但无法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不符合题意;D 与 B 类似,加入药品后,一旦发生反应就无法停止,直到药品被消耗完,不符合题意。故选 A。2、答案:D 解析: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可用排水法收集,所以不需要水槽,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可用排水法收集,所以不需要水槽,不符合题意;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

7、选用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不用酒精灯,不符合题意;D、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都是制取二氧化碳所需要的,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B 解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A、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是利用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的性质,既利用了物 6 理性质也利用了化学性质,错误;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

8、低,属于物理性质,正确;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是利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性质,错误;D、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在光的作用下反应,属于化学性质,错误,故选 B。4、答案:B 解析:A、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分子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由于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符合题意;C、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故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不符合题意;D、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

9、红色的原因是 CO2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故选 B。5、答案:D 解析:A、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故 A 不正确;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如果用的话也要短进长出,故 B 不正确;C、验满时要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而不是伸入集气瓶内,故 C 不正确;D、通过观察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就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故 D 正确。故选 D。6、答案:C 7 解析:A、若氧气的量不足,所以最终氧气会为 0,故 A 正确;B、若氧气质量不足与一定质量的木炭全部反应完,这时木炭的质量会有剩余,故

10、B 正确;C、刚开始没反应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零,所以图象应从零开始,最终反应完质量不再变化,故 C 错误;D、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 D 正确;故选 C。7、答案:B 解析:由结构模型图看出,石墨烯是一种单质,错误;三种物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正确;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正确;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物理性质和金属相似,错误。故选 B。8、答案:D 解析:A、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故 A 不正确;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

11、排水法收集,如果用的话也要短进长出,故 B 不正确;C、验满时要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而不是伸入集气瓶内,故 C 不正确;D、通过观察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就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故 D 正确。故选 D。9、答案:AC 解析: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氮气不能,可以鉴别;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氮气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B、双氧水和水均为无色液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 8 鉴别,故选项错误;C、铁丝能被磁铁吸引,铜丝不能,用磁铁吸引可以鉴别;铜丝和铁丝分别为紫红色、银白色,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D、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

12、木条复燃,空气不能,可以鉴别;空气和氧气均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 AC。10、答案:AC 解析:A、氧化铜和木炭粉都是黑色的,观察颜色,无法区分,符合题意;B、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小烧杯内壁是否产生水雾,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不符合题意;C、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均熄灭,无法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剩余物质为二氧化锰和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故可通过过滤、洗涤、烘干回收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故选 AC。11、答案:BD 解

13、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如木条复燃则是氧气,可以检验氧气,能达到实验目的;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氮气、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无法鉴别氮气、二氧化碳,因为氮气、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都会熄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向水样中加入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水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或不产生泡沫的水是硬水,能达到实验目的;D、除去 CO2中少量的 CO,当二氧化碳浓度较大时,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不能达到实验目的;9 故选 BD。12、答案:BC 解析:A.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此选项错误;B.O2和 O3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此选项正确;C.焦炭可以把铁从磁铁矿里还原出来,是因为焦炭具有还原性,此选项正确;D.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色素,此选项错误。故选 BC。13、答案:CD 解析: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为什么不用氮气来灭火呢?由于氮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覆盖在燃烧的物体上,不能隔绝空气,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可使燃烧物质与空气隔离因此,用二氧化碳灭火,既利用了二氢化碳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选 C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