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摄像机行业发展情况

上传人:泓*** 文档编号:196142191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智能家居摄像机行业发展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智能家居摄像机行业发展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智能家居摄像机行业发展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智能家居摄像机行业发展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家居摄像机行业发展情况(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智能家居摄像机行业发展情况一、 智能家居摄像机行业发展情况智能家居摄像机是由数字摄像机视频显示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及智能追踪识别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新一代摄像机,是网络摄像机互联网化的产物。智能家居摄像机可以通过Wi-Fi、蜂窝网络等无线通讯技术联网,提供视频信息的采集、编码、传输和存储功能,同时嵌入了人脸识别、移动侦测、夜视切换、语音识别交互等技术。万物互联时代,摄像机已从安防监控系统中的摄制工具,转变为具有安防监控、家庭看护、沟通媒介功能的综合性产品。智能家居摄像机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游及终端客户四部分:上游是设备的零部件,主要涉及到光学镜头、图像传感器、算法、芯片,其中算法按功能可以分为图

2、像处理算法和AI算法两大类;中游的设备厂商是产业的中坚力量,对上游的资源进行整合,提供具体产品;下游主要是代理商和经销商,负责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终端客户是具有家居安防需求的个人和家庭。在境内市场,民用安防市场一直以来被视为视频监控行业的蓝海,市场前景巨大。随着相关产品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民用安防市场迎来绝佳的发展良机。与专业监控摄像机相比,搭载无线连接的家用摄像机在室内能更灵活地安装。现阶段,驱动家用摄像机成长的三大主要动力来自于成熟的网络基础设施、终端用户对居家安全或小规模安全系统的需求增长,以及可支持高达100Mb/s数据传输率的4G、5G技术的普及。根据统计,作为中

3、国家用智能视觉市场的核心产品,智能家居摄像机市场已逐步发展至成熟阶段。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摄像机出货量达4,040万台,预计未来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1%,到2025年将达到8,175万台。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家用摄像头产品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09%,元器件和中间件成本下调将推动家用摄像头产品向下沉市场渗透,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9亿元。未来家用智能视觉云平台多元的价值服务和联动生态将吸引用户付费,实现家用摄像头市场规模的持续性增长。根据统计,2020年全球智能家居摄像机出货量为8,889万台,约为中国市场的22倍,预计未来五年全球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93%,预计2025

4、年全球智能家居摄像机出货量将突破2亿台。海外市场渗透率较低,市场增速较快,预计未来五年全球家用摄像头产品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141%,2025年有望突破721亿元,智能家居摄像机厂商积极加码海外市场,寻求新增市场空间。二、 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据亿欧智库显示,2017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仅252072亿元,2020年增长至4354亿元,年度复合增长率高达158%,预计2025年突破8000亿元。从2019年中国各细分市场规模看,家电原始市场规模大、智能化发展早且渗透率高,所以在智能家居市场中规模最大,达2822亿元。智能连接控制和智能家庭安防市场规模分别位于二、三位,为364亿元和186亿元,智能

5、家庭娱乐和智能光感市场规模分别为180亿元和99亿元,智能家庭能源管理市场规模最小,为78亿元。智能家居企业数量:据相关数据查询平台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4日,我国智能家居企业总数已达242079家,仅2019年就新增60368家,占比249%。从地域来看,广东(66613)、山东(22777)、江苏(19701)、浙江(18870)、安徽(12429)、河南(10269)位居前六位,且均超过了1万家。三、 智能家居行业前景分析智能家居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市场空间也很大,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整个行业将继续获得新的发展机会。目前,智能家居还处于行业发展的初期,创

6、业机会相对较多。远程控制、智能管家、智能社区等,这些都是智能家居的未来发展方向,但目前的智能家居制造商也在努力探索未来。想一想未来的生活,您可以在工作,购物,做饭,打扫卫生时方便地远程控制家中,而当您忙碌时,智能管家将帮助您安排家中的所有琐事,不必太担心和您的邻居一样,它也是一个大型智能网络,为您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未来的智能家居不仅在设备的控制上,可能更智能,有智慧,可以计算。智能家居增长势能向碎片化设备倾斜。智能家居各品类目前落地并不均衡,例如智能锁、智能照明等产品市场较为成熟,未来仍将呈此趋势。照明、大小家电等传统家居品类加速智能化转型与落地。到2022年,智能照明增长速度超过90%,智

7、能家电增长速度超过30%。智能家居生态平台将逐渐从底层系统进行统一。随着行业联盟的成立,以及各企业、品牌为互联互通实现的努力,不同的智能家居平台、设备与设备会协同更方便,云-云对接、设备-云对接逐渐实现,预计到2022年,85%的设备可以接入互联平台,15%的设备搭载物联网操作系统。视觉和传感交互成为新兴增长点。2021年,已有厂家提出多模态交互,2022年跟进的品牌会更多,智能家居设备将向多模态交互进一步发展。继语音之后,机器视觉和传感成为新的交互方式。预计到2022年30%的智能家居设备将搭载视觉或传感交互功能。家庭交互中心逐渐向大屏化发展。家庭带屏控制面板、智能音箱以及智能电视有望重新占

8、领用户客厅,大屏终端在交互控制上依然有其优势。预计2022年,智能电视65寸及以上占比达到33%,语音助手搭载率达到68%;智能音箱8寸及以上屏幕将占带屏音箱市场的40%。同时,家庭交互中心的发展对计算力的提升将有更高要求。边缘计算、云计算等技术将使得家庭交互中心变成家庭物联网中的分布式设备之一,其计算力将越来越多借助于手机、云端及智能音箱等新兴设备进行提升。四、 智能家居中游产业2017年以来,我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持续增长,从2017年出货量11亿台,到2019年突破2亿大关,达21亿台,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增速有所放缓,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为23亿台,

9、同比增长了455%,预计2022年设备出货量可达24亿台左右。我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的持续增长,对智能家居市场的需求有一定的保障,市场供应充足。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普及,以及技术层面的攻克和发展,未来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将会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国智能家居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持续增长,2018-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相关企业注册数量增速分别为2962%、3152%、2624%、3456%,均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其中2021年智能家居相关企业注册数量为1956万家。据企查查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智能家居相关企业注册数量为1382万家,同比2021年同期下降了81%。伴随着国家出台关于智

10、能家居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我国智能家居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也在飞速增长,各企业对于智能家居的研发和扩产,也持续推动着智能家居行业的稳步发展。五、 智能家居产业链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等,将家居生活相关的设备集成起来,构建可集中管理、智能控制的住宅设施管理系统,从而提升家居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产业链上游主要有芯片、传感器、智能控制器等硬件供应商,以及AI技术、云服务等软件供应商;中游为智能家居系统及设备的设计制造;下游则是消费市场,主要的参与主体有房地产、家装公司等。六、 智

11、能家居上游产业AI芯片作为智能家居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一直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工艺上的限制,芯片市场被海外巨头企业所占据,尤其以高端芯片进口依赖最为严重。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芯片产业愈发重视,各项政策利好刺激下,我国AI芯片应用场景持续扩张,进一步推动了国产芯片走向高端芯片市场。2017年以来,我国AI芯片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受到政策利好刺激,我国AI芯片市场规模在2018年和2021年涨幅超120%,其余年份涨幅均超50%,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2021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为4268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了124%。传

12、感器作为一种检测装置,能够将感受到的信息,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进行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在智能家居领域应用广泛,是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产品。2017-2021年中国传感器行业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2021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29518亿元,同比2020年上涨了1759%。传感器行业的持续发展,同样给智能家居行业带来了强劲的助力。七、 智能家居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智能家居行业正处于Alot(人工智能物联网)赋能期,预计2023年后全面爆发。据相关机构测算,2020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已达4354亿元,自2017年以来的年度复合增长率高达158%,预计2025年突破8000亿元。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融合建筑、网络通信、智能家居设备、服务平台,集系统、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发展阶段:2005-2008年是细分市场摸索期;2008-2012年是头部企业参与期;2012-2014年是生态连接繁荣期;2014-2017年是平台融合期;2017-2019年是智能+爆发期;2020-2023年是AIoT赋能期;预计2023年后属于全面爆发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