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课堂实录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196130500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平均数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平均数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平均数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平均数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均数课堂实录(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平均数教学实录执教:上渡镇大成小学 覃发林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书90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2、帮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出平均数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考考你们,当我把挡板拿开,里面的水会怎么样呢?(课件出示)平均高度生:水会变成相同的高度。师:这个相同的高度就是它们的平均高度。师:这平均高度比最高处的水要生:高。师:比最低处的水要生:高

2、。师:和中间水的高度相比怎么样?生: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师:对了!这个平均高度代表的是挡板里面四处水高度的平均水平,它既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小的,也有可能等于中间的。师:如果给这个平均高度一个具体的数据,那么这个数据就是一个平均数。师:现在老师想让同学们猜猜,平均数会是一个这样的数呢?你见过这样的数吗?它表示什么意义?有什么特点?你会求平均数吗?好,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学习平均数。评析 :以生活中易见的事例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知欲,课件的动画展示让学生更形象地初步接触感知平均数。二、 看书自学,自主探究。出示自学目标,布置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9092页 学生安安静静地看书自学,边看边用

3、笔在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划上线,有疑问的地方圈出来。看完后尝试独立完成美好数学导学资料中“美好知识”部分的练习题。评析:阅读的时间是给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领悟、吸收、和探索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三、 展示交流、知识梳理。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学一定有了不少收获。现在我们来做个展示和交流。1、认识平均数师:同学们,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个数同样多? 627生:第一排移1个给第三排,第二排移2个给第三排。生:这样就变成每排都是5个了。师:对,实际上我们是采用了移多补少的方法。师:那你们知道这个5表示的是什么意义吗?生:是这三排的平均水平。师:这个平均水平在数学上就叫做生

4、:平均数。师:也就是说5是6、7、2的生:平均数。师:那这个5是这三排的实际个数吗?生:不是。师:对,5不是这三排的实际个数,它只是代表了这三排小球的.生:平均水平是5个。师:对!这个5是为了反映这三排小球的总体水平而虚拟的一个数。师:除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每排小球的平均数是5,还有别的方法吗?生:有,我用6+7+2=15,算出小球的总数是15个,一共有3排,153=5。平均每排只有5个小球。师:很好!同学们在求每排平均有几个小球的时候,懂得通过先求出小球的总个数是15,再除以小球的总排数3的方法求平均数,真棒!评析:概念性的定义,学生会较难理解,但在这一环节中从实例出发,在实例中理解“平均

5、数”这一概念,让学生将概念性的知识具体化。问题“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个数同样多?”和课件动画展示引导学生形象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中的移多补少法。2、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师:这是四(1)班的两个小组的口算比赛成绩。哪一组的成绩好?试着说说理由。449111014正确题数合计李丹周玉丁晓孙红姓名第一小组口算成绩统计表第二小组口算成绩统计表36141210正确题数合计赵雪王明张华姓名生:第一小组,因为第一小组的正确题数多。生:不对,第一组人数是4人,而第二组是3人比赛,两组的人数不相等,这样只看总数对第二组很不公平。师:那怎样才公平?生:求平均数。师:怎样求平均数?生:用总数 总人数=平均数师:

6、总数怎么求?生:第一小组的总数就是把孙红、丁肖、周玉、李丹这四个同学口算正确题的个数加起来。也就是用14+10+11+9=44。生:(可能回答:直接看合计,合计是44,总数就是44了。)师:对了。合计就是把所有同学正确口算题的个数加起来得到的,所以求总数实际上也是合计。师:那总人数怎么求?生:直接数,第一小组共有孙红、丁肖、周玉、李丹这四个同学,所以总人数是4人。师:那谁来说说怎么求第一小组的平均数?生:第一组:(14+10+11+9)4 =11(道)师:第二小组的平均数怎么求?生:第二组:(10+12+14)3 =12(道)师:那现在你们觉得哪一组的口算成绩好?生:第二小组成绩好。师:为什么

7、?生:因为第二组平均每人正确计算了12道题,第一小组平均每人只正确计算11道题,所以说第二小组的平均水平高过第一组的。生: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2,第一组的平均数是11,12大过11,所以说第二组的成绩好!师:对!同学们真聪明!当每组比赛的人数不相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求平均数的方法判断那组的成绩好!师:同学们,请观察第一组数据,你们发现它的平均数11比这一组最大的数14要.生:小。师:比最小的数9又要生:大!生:我发现平均数比最大的数要小,比最小的数要大。它是一个中间的数。师:请同学们再观察第二组数据,看看第二组的平均数也是比最大的数要小,比最小的数要大吗?生:是的!生: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2,比最大

8、的数14小,比最小的数10大。师:平均数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那会不会等于中间的数?生:有这种可能,但不一定!(学生可能举例:上面第一、二组的平均数就分别等于中间的数11、12;前面6、7、2的平均数是5,就不等于中间的数6。)师:概括点说,平均数是怎样的数?生:平均数比最大的数要小,比最小的数要大,有可能等于中间的数。(学生可能回答: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评析:通过展示和交流,把学生的自学结果通过实例展示出来,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从中老师可以捕捉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可以及时地查漏补缺,使得整个教学有针对性、实效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问

9、题当中来,让知识和解决问题有一个知识的链接,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有一个知识网络。加深了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并从概念性的知识转移到如何求平均数的方法和如何列出算式上。四、回顾课本,深入探究。师:经过自学和展示交流。同学们对这节课的知识已经基本了解和掌握了。下面我们回顾课本,看看里面的内容是否已经全部看懂了,还有没有存在疑问或被忽略了的地方。 学生回顾课本。师:同学们看得懂里面的内容吗?数本里介绍了几种求平均数的方法?生:移多补少。生:总数总人数=平均数师:哪个队踢毽子的成绩好?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生:可以先求他们的平均数,平均数大的队就说明他们的平均水平高,自然成绩就好。师:那课本“做一做”你们

10、会做吗?你是怎么求出来的?生:会!先求出他们的总数,再用总数除以总个数,就等于平均数了。师:对!这就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师:第1题平均每人捐了多少本书?生:9本。师:第2题,你们求的这些同学的平均身体和体重是多了?生:身高:138厘米。体重:35千克。师:同学们真厉害,全对!评析:由于会存在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差异,学生对知识的汲取会有差异。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读懂,吸收其中的知识,执教老师适时地回顾课本,对学生不懂的知识点进排启发引导,指导对课本中的关键知识点进排总结和深入探究,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是学生能读出要点,读出深层含义,提出问题,最终有自己的见地。而且在这过程中培养了学

11、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五、应用练习,巩固提高。1、小丽从家到学校步排需要9分钟,她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学校街心公园电影院汽车站家150米200米160米300米师:谁说说怎样求出小丽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生:用路程 时间=速度师:怎么列式?生:(150+200+160+300)9=8109=90(米)师:对吗?生:对!师:很好!掌声在哪里?(学生鼓掌)2、用四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每个杯子分别标有水面的高度,这四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12厘米6厘米10厘米4厘米师:谁来说说怎样求出这四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生:用水面的高度总数杯子总个数=每个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数师:怎么列式?生:(12+6+

12、10+4)4=324=8(厘米)师:同意吗?生:同意!师:很好!掌声表扬?(学生鼓掌)评析:巧妙地设计练习“小丽从家到学校步排需要9分钟,她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求平均数的方法,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2、(1)小李前2时加工50个零件,后3时加工90个。小李平均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A(5090)(23) ( )B(502903)(23) ( )C(5090)2 ( )师:同学们,哪个选项对?你是用什么办法选出来的?生:A对!我是用总零件数总时间=平均每小数加工零件个数。(5090)是总零件数,(23)是总时间。(5090)(23)=平均每小数加工零件个

13、数。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生:同意!师:那B为什么不对?生:因为50已经是2个小时加工的零件了,502求的是4个小时加工的零件,而903求的是9个小时加工的零件。4+9=13,B选项求的是13小时加工的零件。师:那C选项呢?生:加工零件的总时间应该是5,不是2。师:对,看来同学们已经深刻地认识求平均数的本质。很好!师:接下了,老师还要考考你们,有信心吗?生:有!(2)小李前2时平均每时加工50个零件,后3时平均每时加工90个。小李平均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A . (50 90)(5 3) ( )B . (50 90) 2 ( )C . (505903)(5 3) ( )师:哪个选项对?说说理

14、由。生:C选项对!因为(505903)等于加工零件的总数,而(5 3)求的是加工零件的总时间。加工零件的总数加工零件的总时间=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师:说的真好!掌声表扬!(学生鼓掌)师:这道题和上面的第(1)题一样吗?生:不一样。师:有什么不一样?生:第(1)题的50是小李前2时加工的零件,是2个小时的加工零件的总数;而90是小李后3时加工的零件,是3个小时加工零件的总数。(50+90)就是小李5个小时加工的零件了。(学生可能回答:一个50就表示2个小时加工的零件,一个90就表示3个小时的加工零件。)生:第(2)题的50表示的是小李前2时平均每时加工的零件,只代表小李1个小时加工的零件;

15、90表示的是小李后3时平均每时加工的零件,也是代表小李1个小时加工的零件;(学生可能回答:50和90都只代表小李1个小时加工的零件。)师:所以第(2)题在求小李加工零件总数时就不能直接用50+90了!要生:要用505903求出总数。师:再用总数总时间=平均数了。师:同学们学得真好!这么快就掌握了求平均数的窍门!为自己鼓掌!(学生鼓掌)评析:别有用心的练习设计,让学生在混淆的、疑惑中更深刻地认识求平均数的方法。五、 课后总结。师: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如:平均数的特点、平均数的求法生:特点:1、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数;2、它比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要小,比最小的数要大;3、它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

16、据的整体水平。求法:(1)先求出总数把各个部分数加起来(2)再求平均数总数份数=平均数师:同学们真聪明,短短的一节课就拿下了平均数,真棒!师:下课!评析:课堂结束前再一次抓住本节课的重点总结了平均数的特点和求算方法,让学生对整节课的知识有了一次框架是的升华,是对整节课做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总评:这节课采用了“美好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按照了“创设情境,引出平均数;学生看书自学,自主探究;三、展示交流,知识梳理;回顾课本,深入探究;应用练习,巩固提高”的思路实施平均数的教学,遵循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理念,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起

17、到了主导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简单易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趣味性、生活化与知识相结合将数学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生活中常见与平均数相关的例子,从生活和数学知识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与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执教老师通过设计有趣味性的、易见的例子通过课件动画展示(如;“抽了挡板水会怎样?”、“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个数同样多?”、“口算成绩”等),让学生感受本节可的教学内容,并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达到对平均数的理解和应用。2.体现学生的主体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在整节课教授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得到了充分

18、的发挥,老师也恰当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做到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地方不多讲,如:平均分的方法、平均数的初步理解。这些知识让学生自己看书。在这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例1。而对于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对很多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执教老师在这知识点上运用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通过实例“口算成绩”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力,给学生大胆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自实践后理解,加深了对知识点的体会。3.在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节课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把看书、自学、指导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阅读自学学生可以通过看书就能理解的,在这基础上老师帮助学生,巧问“那怎样才公平?”来让平均数的意义呼之欲出!适时的结合学生自学成果回顾课本,让平均数的意义和如何求平均数得到了更深的理解。4.精心设计,巧妙引导,有效巩固总结从生活常见的事例设计,巧妙地从练习中引导巩固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如何求平均数,培养了学生对问题分析的能力。并立足于平均数的意义设计了练习学生到了对知识的巩固。另外在本节课将要结束时条理性地概括了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到了升华。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