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化学 必修一 全书课件 (免费)[共244页]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19612889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244 大小:5.8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 化学 必修一 全书课件 (免费)[共24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44页
高中 化学 必修一 全书课件 (免费)[共24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44页
高中 化学 必修一 全书课件 (免费)[共24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44页
资源描述:

《高中 化学 必修一 全书课件 (免费)[共24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 化学 必修一 全书课件 (免费)[共244页](2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2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3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41、事故预防事故预防*防爆炸:防爆炸:*防暴沸:防暴沸:*防失火:防失火:*防中毒:防中毒:*防倒吸:防倒吸:点燃可燃气体或用可燃气体进行反应之前,要检验点燃可燃气体或用可燃气体进行反应之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气体的纯度。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要远离火源,检查灭火设备是否齐全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要远离火源,检查灭火设备是否齐全制取有毒气体(制取有毒气体(Cl2、CO、SO2、H2S、NO等)时,要在通等)时,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灼烧、吸收、收集)。风橱内进行,并采

2、取相应的措施处理(灼烧、吸收、收集)。加热法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注意熄灯顺序;吸加热法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注意熄灯顺序;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HCl、NH3)时,加装安全瓶或漏斗。)时,加装安全瓶或漏斗。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时,要将密度大的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时,要将密度大的浓硫酸倒入水中浓硫酸倒入水中;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沸石或碎瓷片。52、危险化学品标志的识别危险化学品标志的识别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液体:自燃物品: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H2、CH4、CO有机溶剂(酒精、汽油等)有机溶剂(酒精、汽油等)白磷

3、白磷Na、K等等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NaOH固体等固体等氰化物(氰化物(KCN)、砷的化合物(砒霜)、砷的化合物(砒霜As2O3)、钡盐、)、钡盐、汞(汞(Hg)、铅()、铅(Pb)等等爆炸品:爆炸品:易燃品易燃品腐蚀品:腐蚀品:有毒品:有毒品:氧化剂:氧化剂:KMnO4、KClO3(强氧化剂亦属爆炸品强氧化剂亦属爆炸品)等等硝酸铵(硝酸铵(NH4NO3)、黑火药等。)、黑火药等。63、意外事故的处理意外事故的处理创伤处理:创伤处理:烫伤、烧伤处理:烫伤、烧伤处理:酸碱腐蚀处理:酸碱腐蚀处理:其他化学灼伤处理:其他化学灼伤处理: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用双氧水擦洗消毒或涂

4、碘酒,而后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用双氧水擦洗消毒或涂碘酒,而后敷药包扎。敷药包扎。用用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再涂烫伤药膏;严重的酒精轻涂伤处,再涂烫伤药膏;严重者立即就医。者立即就医。浓酸撒在实验台上:浓酸撒在实验台上:浓酸沾在皮肤上:浓酸沾在皮肤上:浓碱沾在皮肤上:浓碱沾在皮肤上:酸、碱溅入眼中:酸、碱溅入眼中:Na2CO3中和,再用水擦洗中和,再用水擦洗抹布拭去,用水冲洗抹布拭去,用水冲洗,3%-5%的的NaHCO3中和中和抹布拭去,用水冲洗,抹布拭去,用水冲洗,涂上硼酸溶涂上硼酸溶液液中和中和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严重严重者立即就医。者立即就医。汞洒

5、落,立即撒上硫粉,并打开排气扇汞洒落,立即撒上硫粉,并打开排气扇7火灾处理方法:火灾处理方法:防止火势扩展:移走可燃防止火势扩展:移走可燃物,切断电源,停止通风。扑灭火源:酒物,切断电源,停止通风。扑灭火源:酒精等有机溶剂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精等有机溶剂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湿布或沙子盖灭,火势大可以用灭火器扑湿布或沙子盖灭,火势大可以用灭火器扑灭。小范围的有机物、钾、钠、白磷等化灭。小范围的有机物、钾、钠、白磷等化学物质着火可用沙盖灭。学物质着火可用沙盖灭。8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过滤与蒸发操作过滤与蒸发操作过滤操作过滤操作过滤的目的过滤的目的(适用范围适用范

6、围)是什么?是什么?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进行过滤操作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进行过滤操作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一贴、二低、三靠一贴、二低、三靠)9蒸发操作蒸发操作蒸发的目的是什么?蒸发的目的是什么?蒸发操作需要哪些仪器?蒸发操作需要哪些仪器?蒸发操作时的注意事项?蒸发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加入的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加入的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蒸发过程中要用玻棒不断搅拌(以防溶液蒸发过程中要用玻棒不断搅拌(以防溶液因局部过热而造成液滴飞溅)。因局部过热而造成液滴飞溅)。*加热至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加热至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温使滤液蒸干。余温使滤液蒸

7、干。*热的蒸发皿不可直接放在实验桌上,要垫热的蒸发皿不可直接放在实验桌上,要垫上石棉网。上石棉网。10对于粗盐水对于粗盐水(NaCl)要除去可溶杂质离子是要除去可溶杂质离子是:Ca2+Mg2+SO42-选择要加入的除杂试剂选择要加入的除杂试剂:Na2CO3NaOHBaCl2引入了新的离子引入了新的离子:CO3 2-OH-Ba 2+11除杂原则:除杂原则:*不增(不引入新杂质)不增(不引入新杂质)*不减(不损耗样品)不减(不损耗样品)*易分(容易分离易分(容易分离生成完全不溶物)生成完全不溶物)*复原(除去各种过量杂质,还原到目标产物)复原(除去各种过量杂质,还原到目标产物)注意:除杂试剂要适当

8、过量;设计所加试剂的注意:除杂试剂要适当过量;设计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先后顺序!12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可以是: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可以是:1、加在加在BaCl2之后之后2、最后加入的盐酸要适量最后加入的盐酸要适量13例题:某例题:某KNO3溶液中含杂质溶液中含杂质KCl、K2SO4和和Ca(NO3)2,现欲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现欲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则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是:溶液,则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是:答案:答案:CD141.原理原理利用利用液态混合物(互溶)液态混合物(互溶)中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加热使其某一组分变成蒸气,经过冷凝后再变成液体,从加热使其某一组分

9、变成蒸气,经过冷凝后再变成液体,从而跟其他组分分开。而跟其他组分分开。2.装置装置冷凝管冷凝管圆底烧瓶圆底烧瓶牛角管牛角管锥形瓶锥形瓶温度计温度计2、蒸馏和萃取、蒸馏和萃取15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4.烧瓶底烧瓶底加垫石棉加垫石棉网网1.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水银球处于蒸馏烧球处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瓶支管口处2.冷凝冷凝水,下水,下口进,上口出口进,上口出3.投放沸石投放沸石或瓷片防暴或瓷片防暴沸沸16利用某种物质(溶质)在利用某种物质(溶质)在互不相溶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剂里溶解度溶解度的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它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转移到溶解不同,用一种溶剂把它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

10、的方法。度较大的溶剂中的方法。碘(碘(I2)水和四氯化碳水和四氯化碳水水四氯化碳四氯化碳注意事项注意事项萃取剂的选择条件:萃取剂的选择条件:1.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不发生化学反应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不发生化学反应2.溶质在两溶剂中的溶解度有较大差别(在萃取溶质在两溶剂中的溶解度有较大差别(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剂中的溶解度大)3.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17仪器介绍仪器介绍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普通漏斗普通漏斗长颈漏斗长颈漏斗181.分液漏斗使用之前要检验是否漏水,如何检验?分液漏斗使用之前要检验是否漏水,如何检验?2.为何要振荡?

11、振荡过程中还有一步什么操作?为何要振荡?振荡过程中还有一步什么操作?3.静置分层之后,为什么要打开上口的玻璃塞?液静置分层之后,为什么要打开上口的玻璃塞?液体分别是如何倒出的?体分别是如何倒出的?191.2.使液体充分混合;打开活塞,放出产生的气体。使液体充分混合;打开活塞,放出产生的气体。3.使漏斗内外压强相等,便于液体流出。使漏斗内外压强相等,便于液体流出。下层液体从下层液体从下端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上口倒出倒出2021碘水与碘水与CCl4刚刚混合刚刚混合静置以后静置以后用力振荡用力振荡为什么会出现颜色的转变?为什么会出现颜色的转变?I2从原先的水层中转移到了从原先的水

12、层中转移到了CCl4中。中。2223三、离子的检验:三、离子的检验:1、原理:原理: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度等)或化学性质()或化学性质(生成气体生成气体、沉淀、沉淀等特殊现象等特殊现象)2、步骤:步骤:(1)先对试样的外观进行观察(颜色、状态)先对试样的外观进行观察(颜色、状态)(2)将试样()将试样(固体)配成溶液,取出少许进行检验固体)配成溶液,取出少许进行检验(3)选择合理的试剂(反应灵敏、现象明显)选择合理的试剂(反应灵敏、现象明显)(4)注意排除某些共有现象的干扰。注意排除某些共有现象的干扰。24SO42-的检验方法

13、:操作:操作:先加入稀先加入稀HCl 酸化酸化,再加入可溶性再加入可溶性钡盐(钡盐(BaCl2)溶液。)溶液。现象:现象:出现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出现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BaSO4)。)。结论:结论:存在硫酸根离子存在硫酸根离子。注意排除注意排除CO32-等离子的干扰!等离子的干扰!25Cl-的检验方法:操作:操作:先加入稀先加入稀HNO3酸化酸化,再加入几滴再加入几滴AgNO3溶液。溶液。现象:现象: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结论:结论:存在氯离子存在氯离子。注意排除注意排除CO32-离子的干扰!离子的干扰!26 第二节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

14、应用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27(一)、物质的量的单位(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 概念:是用来解决宏观物概念:是用来解决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之间关系问题的,表示含有一质和微观粒子之间关系问题的,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a、是七个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是七个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b、是一个专有名词,由固定字数组成,不能分、是一个专有名词,由固定字数组成,不能分割、不能增减。割、不能增减。c、符号为、符号为“n”d、微粒是指:分子、原子、离子、中子等、微粒是指:分子、原子、离子、中子等e、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用化学式表示、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

15、用化学式表示282、摩尔、摩尔(1)概念: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概念: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2)符号:)符号:mol(3)基准:每摩尔物质中含有)基准:每摩尔物质中含有6.021023个微粒个微粒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原意)(原意):以以12g 12C中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标准的,也就是说,如所含的原子数目为标准的,也就是说,如果在一定量的粒子集体中所含有的粒子数果在一定量的粒子集体中所含有的粒子数与与12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相同,则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相同,则它的物质的量为它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这个数值,而这个数值(粒子粒子数数)就叫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叫阿伏加德罗常

16、数29(4)数值:)数值:阿佛加德罗常数,用阿佛加德罗常数,用N NA A表示。表示。(5)规定:)规定:1mol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佛加德罗常数。佛加德罗常数。(6)近似值:)近似值:6.026.02 10102323(7)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符号为(符号为N N)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n=NNA物质的量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阿佛加德罗常数粒子数粒子数30使用摩尔时应注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任何物质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NA)个微粒。(1)摩尔这一单位,通常用来表示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等特定对象。不

17、能用来表示如1mol人等,摩尔定义中的每摩尔物质,通常指某种微粒。(2)使用摩尔时,微粒的名称应予以指出,通常是将微粒的符号写在摩尔名称或符号的后面。3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1 摩尔氧摩尔氧(B)1 摩尔氧原子摩尔氧原子(C)2 摩尔分子氢摩尔分子氢(D)3 摩尔摩尔 水水(E)0.5 摩摩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思考:思考:错误,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是氧错误,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是氧原子、氧分子还是氧离子原子、氧分子还是氧离子正确正确 1mol O错误,错误,2mol H2正确正确 3mol H2O正确正确 0.5mol CO2 32思考:思考:已知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18、为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 1.993 1.993 10 102323g g 求求:12g:12g 碳碳-12-12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中所含的碳原子数?6.021023 12g1.993 1023g碳原子数碳原子数=解:解:33思考:思考:2 2、1molC1molC中约含有中约含有 个碳原子个碳原子3、0.3 mol H2SO4含有含有 个硫酸分子个硫酸分子4 4、1molNa1molNa2 2COCO3 3中约含有中约含有_molNa_molNa+、_molCO_molCO3 32-2-离子,共含有离子的个数为离子,共含有离子的个数为_个。个。6.02 6.02 10102323 0.3 6.

19、02 6.02 10102323213 36.026.02101023231、1molH2O中多少中多少mol的的H,多少,多少mol 的的O?1个水分子中有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和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当同时扩大个氧原子,当同时扩大阿佛加德罗常数倍之后,有如下关系:阿佛加德罗常数倍之后,有如下关系:H H2 2O2HO O2HO 即即H H2 2O2HO O2HO 1 2 1 1mol 2mol 1mol 1 2 1 1mol 2mol 1mol N NA A 2 N 2 NA A N NA A 34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0.5molNa2SO4含有含有 molNa+;molSO42-;含

20、含 个个O。2、0.1molNH4+中含有中含有 个个N,含有含有 个个H.1 10.50.51.204 1.204 101024246.02 6.02 101022222.408 2.408 10102323351mol物质的质量到底有多大?物质的质量到底有多大?NANANANANANA125698182317363、分析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规律?、分析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规律?(1)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任何原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任何分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

21、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3)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任何离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离子的式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离子的式量。结论结论:1mol任何微粒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任何微粒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37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填空:填空:(1 1)1molCu1molCu质量是质量是 克克(2 2)1molO1molO2 2质量是质量是 克克 (3)1molCO(3)1molCO2 2质量是质量是 克克 (4)1mol

22、Cl(4)1molCl-质量是质量是 克克 (5)1molNa(5)1molNa+质量是质量是 克克 (6)1molNaCl(6)1molNaCl质量质量 克克64324435.52358.538(二)摩尔质量(二)摩尔质量(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量叫做摩尔质量。(2)符号:)符号:M(3)单位:)单位:g/mol(4)数值:等于物质或粒子的式量)数值:等于物质或粒子的式量(5)物质的量)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物质的质量(m)和摩尔质和摩尔质量量(M)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n(mol)=m(g)M(g/mol)39注意

23、注意:(6)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阿伏加得罗常数、质的质量;阿伏加得罗常数、6.02X1023之间的区别。之间的区别。4041例:例:实验室用实验室用20gCaCO3和和200ml的盐酸恰好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完全反应,计算:1)生成)生成CaCl2的质量的质量 2)盐酸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盐酸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3)生成的)生成的CO2在标况下的体积在标况下的体积421计算的基本步骤计算的基本步骤 (1)写出化学方程式。)写出化学方程式。(2)写出已知、未知量)写出已知、未知量 (3)列出比例式求解)列出比例式求解x。(4)写出答案。)写出答案。2

24、弄清应注意的问题弄清应注意的问题 (1)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纯净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纯净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2)单位问题:上下一致,左右相当。)单位问题:上下一致,左右相当。(3)如果是离子反应,可以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如果是离子反应,可以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利用电子转移关系进行有关计算。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利用电子转移关系进行有关计算。小结小结43 (三三)气体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定义: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占定义: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占有的体积。表达式:有的体积。表达式:VmVm

25、V/nV/n,常用单位,常用单位:L/mol:L/mol。标况下,气体的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22.4L/mol,这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这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使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应注意:使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应注意:a a、条件:标准状况、条件:标准状况;b;b、单位:单位:L/mol;cL/mol;c、适用范围:气体、适用范围:气体;d;d、数值约为、数值约为22.4L/mol22.4L/mol应用气体摩尔体积(标况)计算的几种情况:应用气体摩尔体积(标况)计算的几种情况:气体体积气体体积V V物质的量物质的量n n质量质量m m摩尔

26、质量摩尔质量M M密度密度式量式量MrMr、据气体体积求其物质的量:、据气体体积求其物质的量:n nV/22.4L/molV/22.4L/mol、据气体质量求其标况下体积:、据气体质量求其标况下体积:V Vm m(22.4L/mol22.4L/mol)/M/M、据气体摩尔质量求其标况下密度:、据气体摩尔质量求其标况下密度:M/22.4L/molM/22.4L/mol、据气体标况下的体积求质量:、据气体标况下的体积求质量:m m VM/22.4L/molVM/22.4L/mol、据标况下气体密度求式量:、据标况下气体密度求式量:M M22.4L/mol22.4L/mol标准状况是指温度为标准状况

27、是指温度为00,压强为,压强为101KPa101KPa。441:1 molH2O中约含有中约含有_ 个个H2O、_个个H、_个个O、_mol H、_mol O、_mol e6.0210231.204102421106.021023练练 习习45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1 mol 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22.4LB B、1 mol1 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约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约是是22.4L22.4LC C、标准状况下,、标准状况下,22.4L22.4L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

28、是是1 mol1 molD D、标准状况下,、标准状况下,1 mol1 mol水所占有的体积是水所占有的体积是22.4L22.4LC463:3:如果如果a g a g 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b,则则c g 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式中N NA A为阿伏为阿伏 加德罗常数加德罗常数)()()A.22.4bc/aN A.22.4bc/aNA A L L B.22.4ab/cN B.22.4ab/cNA A L L C.22.4ac/bN C.22.4ac/bNA A L L D.22.4b/acN D.22.4b/acNA A L

29、 LA A474 4: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 O2 2时重时重116g,116g,充充满满COCO2 2时重时重122g122g,充满某气体时重,充满某气体时重114 g114 g,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8 B.60 C.32 D.44A.28 B.60 C.32 D.44A A解解:设瓶重为设瓶重为m(m(瓶瓶),则,则 116-m(116-m(瓶瓶)/32/32 122-m(122-m(瓶瓶)/44/44 m(m(瓶瓶)100g100g,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n n(116116100100)g g)/3

30、2g/32gmolmol-1-1)0.5mol0.5mol,故故M(M(气体气体)(144g-100g144g-100g)/0.5mol/0.5mol 28g28gmolmol-1-1.48(四)物质的量浓度 含义: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溶质B的物质的的物质的量,称为量,称为B的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 CB 单位 mol/L。表达式:物质的量浓度(mol/L)=CB=nB/V)()(Lmol溶液的体积溶质的物质的量49 气体溶于水时的浓度计算,要注意以下几个气体溶于水时的浓度计算,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问题:1 1、不能把水的体积当成溶液的体积;、不能把水的体积当成溶液的体积;2 2、不能把水的体

31、积、不能把水的体积+气体体积当成溶液的体气体体积当成溶液的体 积;积;3 3、用溶液质量和密度计算溶液体积时,要、用溶液质量和密度计算溶液体积时,要注意换算为注意换算为L L做单位。做单位。50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以配置以配置100mL1.00mol/L的氯化钠溶液为例的氯化钠溶液为例NaCl的质量n(NaCl)=1.00mol/L0.1L=0.1molm(NaCl)=0.1mol58.5g/mol=5.85克(复习天平的使用)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药匙(固体溶质使用)、量筒(液体溶质使用)仪器步骤51在烧杯中用在烧杯中用30-50毫升蒸

32、馏水使之毫升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注意:应冷却,不可在容量瓶中完全溶解(注意:应冷却,不可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解)将烧杯中的将烧杯中的NaCl溶液注入溶液注入100mL容量瓶(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用玻璃棒引流)525、洗涤:洗涤烧杯23次(每次用10mL左右的水)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加水到接近刻度线12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7、摇匀:、摇匀:反复摇匀 8、装瓶、贴标签装瓶、贴标签: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签 53 1)用胶头滴管定容后振荡,出现)用胶头滴管定容后振荡,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液面低于刻度线时不要再加水。时不要再加水。2)如果)如果定

33、容时超过了刻度线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的部分,不能将超出的部分吸走,吸走,要重新配置要重新配置。3)如果摇匀时不小心)如果摇匀时不小心洒出几滴洒出几滴,不能直接加水至,不能直接加水至刻度线,刻度线,要重新配制要重新配制。4)溶液注入容量瓶前要恢复到室温。)溶液注入容量瓶前要恢复到室温。5)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6)溶液转移时要洗涤烧杯、玻璃棒)溶液转移时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次。注意事项注意事项:54 误差分析:误差分析:步骤具体情况影响称或量砝码有油污或生锈偏高砝码残缺或放在了左盘(且使用了游码)偏低量筒内有水(量取

34、液体溶质时)偏低俯视量筒刻度偏低仰视量筒刻度偏高吸水性,挥发性,药品长时间暴露偏低溶解搅拌及转移时有液体溅出,未洗涤烧杯及玻璃棒偏低定容溶液未冷却就倒入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偏高定容时仰视刻度偏低551容量瓶上标有:容量瓶上标有:温度温度 浓度浓度 容量容量 压强压强 刻刻度线度线 酸式或碱式六项中的(酸式或碱式六项中的()A B C D 2.2.用已准确称量的用已准确称量的1.06gNa1.06gNa2 2COCO3 3固体配制固体配制0.100molL0.100molL-1 1NaNa2 2COCO3 3溶液溶液100mL100mL,所需要的仪器为:,所需要的仪器为:_。A100mL10

35、0mL容量瓶容量瓶 烧杯烧杯 量筒量筒 玻璃棒玻璃棒 胶头滴管胶头滴管 练习练习:56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物质的量不变c(浓溶液)(浓溶液).V(浓溶液)(浓溶液)c(稀溶液)(稀溶液).V(稀溶液)(稀溶液)(体积单位不一定用升,相同则可)体积单位不一定用升,相同则可)57知识网络:知识网络:粒子个数粒子个数N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n 质量质量m气体体积V 物质的量浓度CB Vm Vm NA NA M M V液 V液 581.(1998(1998年全国高考题年全国高考题)300mL)300mL某浓度的某浓度的NaOHNaOH溶液中溶

36、液中含有含有60g60g溶质。现要配制溶质。现要配制1 mol/L NaOH1 mol/L NaOH溶液,应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A.14 B.15 A.14 B.15 C.21 D.23 C.21 D.23【解】c(NaOH)=(60g/40gmol-1)/0.3=5molL-1 5molL-1300mL=1molL-1(300mL+V水)V水=1200mL V/V水=3001200=14能力提升能力提升A592.(1998(1998年上海市高考题年上海市高考题)100g)100g浓度为浓度为18 18 mol/Lmol/L密度为密度为 g/

37、mL g/mL 的浓硫酸中加入一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的水稀释成定的水稀释成9 mol/L9 mol/L的硫酸的硫酸,则加入水的则加入水的体积为体积为 ()()A.A.小于小于100mL B.100mL B.等于等于100mL 100mL C.C.大于大于100mL D.100mL D.等于等于100/mL 100/mL【解法一】【解法一】由由CV=CVCV=CV得得:1818mol/L(100/(100/浓浓)=9)=9mol/L(100+x)/(100+x)/稀稀 200/(100+x)=200/(100+x)=浓浓/稀稀1 1,得,得x x100100A60【解法二】【解法二】由于18 mo

38、l/L硫酸的密度大约等于1.8 g/mL,大于水的密度,故100g 18 mol/L体积一定小于100mL,要把溶液的浓度减小一半,则加入水的体积大约等于原溶液的体积即小于100mL。6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62第一节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63 例1、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1)硫在氧气里燃烧)硫在氧气里燃烧(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红磷在氧气里燃烧(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铁丝在氧气里燃烧(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铝箔在氧气里燃烧(5)蜡烛在氧气里燃烧)蜡烛在氧气里燃烧1、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法是不是化合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642、树

39、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酸碱盐氧化物化合物例2、65 1 1、定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定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物质分散到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混合物混合物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能分散分散质的物质分散剂:能分散分散质的物质 一、分散系一、分散系溶液、悬(乳)浊液、胶体溶液、悬(乳)浊液、胶体(其中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其中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662、分散系的分类、分散系的分类本质依据本质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10-9m(10-7m(100 nm)67二、胶体二、胶体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

40、大小在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1.定义:定义:682.胶体的分类胶体的分类:Fe(OH)3 胶体胶体淀粉淀粉胶体胶体雾、雾、云、云、烟烟有有色色玻玻璃璃69练习:练习:(2000上海上海)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工到纳米级(1nm100nm,1nm=10-9m)的超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溶液 B、悬浊液、悬浊液 C

41、、胶体、胶体 D、乳浊液、乳浊液c70淀粉胶体和淀粉胶体和 Na Cl溶液溶液于半透膜内于半透膜内蒸镏水蒸镏水3、渗析、渗析利用利用半透膜把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叫做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渗析。其原理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其原理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半透膜。应用:应用:胶体净化、胶体净化、提纯使胶提纯使胶体和溶液体和溶液分离分离71100 nm 单个分子或离子单个分子或离子 许多分子许多分子集合体集合体 大量分子大量分子集合体集合体 能能 能能 不能不能 能能 不能

42、不能 不能不能 稳定稳定 较稳定较稳定 不稳定不稳定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三种分散系的比较72(胶体)(胶体)(溶液)(溶液)三、胶体的性质三、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光学性质)实验:光束分别通过实验:光束分别通过AgI胶体和胶体和CuSO4溶液,观察现象。溶液,观察现象。现象: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胶体里现象: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胶体里 产生一条光亮的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通路”。73原因: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胶粒对胶粒对 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 小,不发生散射小,不发

43、生散射。应用:应用:鉴别溶胶和溶液。鉴别溶胶和溶液。练习练习: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A、碘酒、碘酒 B、无水酒精、无水酒精 C、蛋白质溶液、蛋白质溶液 D、钴玻璃、钴玻璃A B74普遍存在普遍存在的现象的现象 2、布朗运动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动力学性质)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溶液可以看到胶体颗粒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溶液可以看到胶体颗粒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75原因:溶剂分子不均匀地撞击胶体粒子,使其原因:溶剂分子不均匀地撞击胶体粒子,使其发生不断改变方向、改变速率的布朗运动。发生不断改变方向、改变速率的布朗运动。胶体微粒作布朗运动是胶

44、体稳定的原因之一。胶体微粒作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练习练习: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 ()水分子对胶体粒子的撞击水分子对胶体粒子的撞击 胶体粒子有胶体粒子有 吸附能力吸附能力 胶体粒子带电胶体粒子带电 胶体粒子质胶体粒子质 量很小,所受重力小量很小,所受重力小 A A、B B、C C、D D、c76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极(阴极或阳极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叫做电泳 -阴极阴极+阳极阳极Fe(OH)3胶体向阴极胶体向阴极 移动移动带正电荷带正电荷 3、电泳现象电泳现象

45、(电学性质电学性质)77 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间产生排斥作用,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间产生排斥作用,不易结合成更大的沉淀微粒,这是胶体具有稳不易结合成更大的沉淀微粒,这是胶体具有稳定性的定性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78 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Fe2O3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放在一起搅拌,使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放在一起搅拌,使粒子大小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然后插入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积积 ,阴极聚积阴极聚积 ,理由,理由是是 。例题带

46、负电荷的胶粒(粒子陶土)带负电荷的胶粒(粒子陶土)带正电荷的胶粒(带正电荷的胶粒(Fe2O3)含有杂质的陶土和水形成了胶体,利用电泳将含有杂质的陶土和水形成了胶体,利用电泳将陶土和杂质分离除杂陶土和杂质分离除杂 79 五、胶体的凝聚五、胶体的凝聚要使胶体凝聚成沉淀,就要减少或消除胶要使胶体凝聚成沉淀,就要减少或消除胶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电荷,使之减弱或失去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电荷,使之减弱或失去电性排斥力作用,从而使胶粒在运动中碰电性排斥力作用,从而使胶粒在运动中碰撞结合成更大的颗粒。撞结合成更大的颗粒。胶体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胶体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胶粒带电、布朗运动胶粒带电、布朗运动如何破坏胶体的

47、稳定状态?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使胶体微粒凝聚成更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使胶体微粒凝聚成更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胶体的凝聚。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胶体的凝聚。80实例:实例:1.豆浆里加盐卤豆浆里加盐卤(MgCl26H2O)或石膏或石膏(CaSO42H2O),使之凝聚成豆腐;使之凝聚成豆腐;2.水泥里加石膏能调节水泥浆的硬化水泥里加石膏能调节水泥浆的硬化速率;速率;3.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的沙洲。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的沙洲。(1)加入电解质加入电解质81(2)(2)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带不同电荷的胶体微粒相互吸引发生电性中和,带不同电荷的胶体

48、微粒相互吸引发生电性中和,从而在胶粒碰撞时发生凝聚,形成沉淀或凝胶。从而在胶粒碰撞时发生凝聚,形成沉淀或凝胶。实验:将实验:将Fe(OH)3胶体溶液与硅酸胶体溶液胶体溶液与硅酸胶体溶液现象:形成大量的沉淀现象:形成大量的沉淀.结论:结论:Fe(OH)3胶粒与胶粒与H2SiO3胶粒带相反电荷胶粒带相反电荷.实例:实例:用明矾、氯化铁等净水;用明矾、氯化铁等净水;不同种类的不同种类的墨水混合使用时有沉淀产生,使墨水失效。墨水混合使用时有沉淀产生,使墨水失效。82(3)(3)加热加热 温度升高,胶粒的吸附能力减弱,减少了胶粒所温度升高,胶粒的吸附能力减弱,减少了胶粒所吸引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数量,胶粒所

49、带的电荷数吸引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数量,胶粒所带的电荷数减少,胶粒间的斥力作用减弱,使得胶粒在碰撞减少,胶粒间的斥力作用减弱,使得胶粒在碰撞时容易结合成大颗粒,形成沉淀或凝胶。时容易结合成大颗粒,形成沉淀或凝胶。实例: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蛋清实例: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蛋清加热后凝聚成了白色胶状物加热后凝聚成了白色胶状物(同时发生变性同时发生变性)。练习练习: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 质是质是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100nm之间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半透膜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

50、成、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呈红褐色C83 练习练习:下列事实:下列事实:用盐卤点豆腐用盐卤点豆腐 水水泥的硬化泥的硬化 用明矾净水用明矾净水 河海交汇处可河海交汇处可沉积沙洲沉积沙洲 制肥皂时在高级脂肪酸钠、制肥皂时在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食盐,析出甘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食盐,析出肥皂肥皂 钢笔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蓝墨水,钢笔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蓝墨水,易出现堵塞易出现堵塞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其中与胶体知。其中与胶体知识有关的是识有关的是 ()A、B、C、D、全部都是、全部都是D84第二讲 离子反应85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

51、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成离子的电解质。如:质。如:NaCl、HCl、BaSO4、CaCO3等。等。弱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电离一部分电离 成离子成离子的电解质。如:的电解质。如:H2O、CH3COOH、NH3H2O等。等。本质区别:本质区别:是否能完全电离。是否能完全电离。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都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86强弱电解质

52、的对比强弱电解质的对比强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电离程度全部全部部分部分溶液里溶质粒子溶液里溶质粒子水合离子水合离子分子、水合离子分子、水合离子同条件下导电性同条件下导电性强强弱弱化合物类型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某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些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物质类别物质类别强酸、强碱、强酸、强碱、大多数盐等大多数盐等弱碱、弱酸、弱碱、弱酸、水等水等87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1.强电解质的电离:强电解质的电离:NaCl=Na+Cl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Al2(SO4)3=2Al3+3SO422.弱电解质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

53、:CH3COOH CH3COO+H+NH3H2O NH4+OHH2O H+OH88v归纳小结归纳小结(4)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解质的强弱与其 无关。某些盐如无关。某些盐如BaSOBaSO4 4、AgClAgCl等虽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是等虽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是_的,所的,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以它们是强电解质。(5)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导电性无必然联系。溶液的)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导电性无必然联系。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主要与溶液中导电性强弱主要与溶液中 有关。有关。(2)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 。单质、溶液既不。单质、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

54、质。(3)电解质应是在一定条件下)电解质应是在一定条件下 的化合物。某的化合物。某些化合物,像些化合物,像SO3、SO2、CO2、NH3,它们溶于水生成,它们溶于水生成了电解质而导电,但本身是了电解质而导电,但本身是 。(1)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存在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存在 。自由移动的离子自由移动的离子化合物化合物本身电离本身电离非电解质非电解质溶解性溶解性完全电离完全电离离子浓度大小离子浓度大小89练习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水溶液中能离解为离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离解为离子的化合物 是电解质是电解质B.凡在水溶液里或受热熔化状态下都不凡在水溶液里或受热熔化状

55、态下都不 能导电的物质都叫非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都叫非电解质C.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D.某物质若不是电解质,就一定是非某物质若不是电解质,就一定是非 电解质电解质A90练习练习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所以氯化钠溶液是 电解质电解质B.固体氯化钠不导电固体氯化钠不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但氯化钠是电解质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所以氯化氢是电 解质解质D.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 是电解质是电解质E.BaSO4的水溶液不导电的水溶液

56、不导电,所以所以BaSO4是非是非电解质电解质BC91三、离子反应三、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有离子参加或生成或生成的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某些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离子浓度减小的过程。的过程。3 3、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发生的条件:n(1)(1)生成难溶性物质生成难溶性物质(见课本溶解性表见课本溶解性表)n(2)(2)生成难电离物质生成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弱酸、弱碱、水等)n(3)(3)生成挥发性物质生成挥发性物质复分解反应,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1 1、概念:概念:4 4、本质:本质:v复分解反应型复分解反应型v氧化氧化还原型还原型强氧化剂强

57、氧化剂+强还原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弱氧化剂+弱还原剂弱还原剂92物质溶解性规律物质溶解性规律:1、所有的、所有的Na+、K+、NH4+、NO3-形成的盐都形成的盐都易溶于水易溶于水(除上述外)(除上述外)2、OH-:Ba2+易溶,易溶,Ca2+微溶,其余不溶微溶,其余不溶3、Cl-(Br-、I-):AgX不溶,其余溶不溶,其余溶4、SO42-:BaSO4不溶、不溶、CaSO4、Ag2SO4微溶,其余溶微溶,其余溶5、CO32-:MgCO3微溶,其余不溶。微溶,其余不溶。93四、离子方程式四、离子方程式1 1、定义: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

58、反应的式子。应的式子。2 2、书写步骤:书写步骤:(1 1)写写 是基础是基础(2 2)拆拆 是关键是关键(3 3)删删 是途径是途径(4 4)查查 是保证是保证v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可溶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拆写成离子形式性盐)拆写成离子形式(原子守恒、(原子守恒、)写、写、拆、删拆、删、查、查v难溶物、难电离物质(难溶物、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弱酸、弱碱、水)、)、单质、气体、氧化物、单质、气体、氧化物、一律一律写写化学式化学式943 3、离子反应方程式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意义: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H+OH-=H2O表示

59、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中和反应和水的中和反应95除去括号中杂质,写出所加试剂与反应的除去括号中杂质,写出所加试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SO42-(CO32-),所加试剂:,所加试剂:_,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_。Cl-(SO42-),所加试剂:,所加试剂:_,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_。Fe2+(Cu2+),所加试剂:,所加试剂:_,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_。Cl-(Br-),所加试剂:,所加试剂:_,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_。【思考思考练习】练习】H2SO4BaCl2FeCl22H+CO32-=H2O+CO2Ba2+SO42-=BaSO

60、4Cu2+Fe=Fe2+Cu2Br-+Cl2=Br2+2Cl-96向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式:_。【思考思考练习】练习】Ba2+2OH-+2H+SO42-=BaSO4+2H2OBa2+SO42-=BaSO497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Cu(OH)A.Cu(

61、OH)2 2和盐酸;和盐酸;Cu(OH)Cu(OH)2 2和和CHCH3 3COOH COOH B.BaCl B.BaCl2 2和和NaNa2 2SOSO4 4;Ba(OH)Ba(OH)2 2和和(NH(NH4 4)2 2SOSO4 4 C.NaHCO C.NaHCO3 3和和NaHSONaHSO4 4;NaNa2 2COCO3 3和和NaHSONaHSO4 4 D.NaHCO D.NaHCO3 3(过量)和(过量)和Ca(OH)Ca(OH)2 2;Ca(HCOCa(HCO3 3)2 2和和NaOH NaOH (过量)(过量)D【思考思考练习】练习】98五、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五、离子方程式的

62、正误判断(1)(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2)(2)看看“=”=”、“”“”、“”、“”等符号是等符号是否正确。否正确。(3)(3)看物质是否可拆。看物质是否可拆。(4)(4)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5)5)看电荷是否守恒。看电荷是否守恒。(6)(6)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99判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判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A.A.铁放入稀硫酸中:铁放入稀硫酸中:2Fe2Fe6H6H+2Fe2Fe3+3+3H3H2 2 B.B.氯气跟水反应氯气跟水反应:ClCl2 2H H2 2O OH

63、 H+ClCl-ClOClO-C.C.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盐酸和碳酸钙反应:2 22H2H+COCO2 2 H H2 2O OD.D.钠跟水反应钠跟水反应:NaNa H H2 2O O NaNa+OHOH-H H2 2 E.E.CuSOCuSO4 4液和液和Ba(OH)Ba(OH)2 2液反应液反应 BaBa2+2+SOSO4 42-2-BaSOBaSO44F.HF.H2 2SOSO4 4溶溶液和液和Ba(OH)Ba(OH)2 2溶溶液反应液反应 BaBa2+2+OHOH-H H+SOSO4 42-2-BaSOBaSO44H H2 2O OG.G.过量过量COCO2 2通入烧碱溶液:通入烧碱溶液

64、:COCO2 2+2OH+2OH-3 3 2-2-H H2 2O O 100六、离子共存问题六、离子共存问题v离子间若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离子间若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3 3)生成难电离的物质生成难电离的物质(4 4)发生发生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氧化性离子氧化性离子(如如FeFe3+3+、H H+NO+NO3 3-、ClOClO-、MnOMnO4 4-等等)与与还原性离子还原性离子(如如S S2-2-、I I-等等)不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特别提示:要注意题目的特别提示:要注意题目的

65、附加隐含条件附加隐含条件 (“酸性溶液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碱性溶液”、“无色无色溶液溶液”、“因发生因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共存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共存”等等)101和水和水 102(1 1)不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2 2)与与OH-不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3 3)既不能与既不能与H+大量大量共共 存,也不能与存,也不能与OH-大量共存。大量共存。v归纳小结归纳小结如如COCO3 32-2-、SOSO3 32-2-、S S2-2-、POPO4 43-3-、CHCH3 3COOCOO-、ClOClO-如如NHNH4 4+、CuCu2+2+、FeFe2+2+、FeFe3+3+、MgMg2

66、+2+等等如如HCOHCO3 3-、HSHS-、HSOHSO3 3-、HPOHPO4 42-2-、H H2 2POPO4 4-弱酸的酸根离子、弱酸的酸根离子、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 弱碱的金属离子弱碱的金属离子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 103A.K+Na+MnO4-Cl-B.K+NO3-Na+CO32-C.H+Na+SO42-NO3-D.Na+Fe3+SO42-Cl-BA.K+Ag+NO3-Cl-B.Ba2+Na+SO42-NO3-C.K+H+CO32-Cl-D.H+Na+NO3-I-D 104练习练习3 3: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OH-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Na A.Na+、CaCa2+2+、HCO3-、ClCl-B.H B.H+、MgMg2+2+、COCO3 32-2-、ClOClO-C.K C.K+、MgMg2+2+、SOSO4 42-2-、NONO3 3-D.K D.K+、NaNa+、NONO3 3-、COCO3 32-2-AC练习练习4: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