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第11课《敬畏自然》导学案

上传人:1528****253 文档编号:196125450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二语文第11课《敬畏自然》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二语文第11课《敬畏自然》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二语文第11课《敬畏自然》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第11课《敬畏自然》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第11课《敬畏自然》导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二语文第11课?敬畏自然?导学案?敬畏自然?导学案(第一课时)自学说明: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观点较鲜明 ,通过讨论、质疑 ,挖掘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因果关系 ,又通过品读、揣摩 ,理解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 ,并学习运用 ,以期到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习目标:1、读课文 ,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2、反复阅读 ,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感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心精神。学习重点难点:1、通过反复阅读 ,体会作者的感情。2、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提示:大自然是人类之母 ,人类一直享受着他的恩惠 ,在她怀

2、中壮大 ,高天流云、小桥流水、大漠孤烟、黄河落日无不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人类已破坏了自然 ,自然母亲已伤痕累累。看看漫天的沙尘 ,污浊的空气 ,脱皮空腹的山峦 ,日渐枯竭的水源这就是人类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接受自然回馈的礼物。人与自然到底是什么关系?人类又该怎样对待自然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并感悟严春友的?敬畏自然? ,或许我们就会多一份保护自然的责任。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材料内容谈感受:。(学生展示)二、请你认真朗读课文 ,扫除文字障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据上下文语境理解词义:(黑板展示)狼藉 混淆 深邃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美味佳肴三、整体感知:(

3、圈画每段关键语句 ,理清论述思路。请各小组同学通过讨论、交流并口头展示)1、根据你的理解 ,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2、你认为“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3、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四、合作使人快乐 ,探究使人聪明:(讨论、交流 ,小组自由展示)1、再读课文 ,讨论交流以下问题:、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五、挑战自己(质疑思辨):教师引导: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 ,那么你对本文的观点有质疑吗?(学生质疑 ,畅所欲言)如:、畏惧自然是否意味着不求进步、无所作为?、作者有没有否认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人类不可以改造

4、自然?列举你提出的问题:六、拓展研究:教师引导:(黑板文字、语言交替展示)根据本文精辟的论述和理性的分析 ,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变成最实际的行动?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 ,向人们发出呼吁。七、师生小结:通过今天的课堂你收获了:(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 ,了解比照和反问的作用。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 ,增进对自然的认识 ,树立环保意识;提高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理性认识。学习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学习重点难点:1、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 ,了解比照和反问的作用。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

5、点。学习过程:一、导语提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更深刻地意识到了“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对于这样经典的文章 ,我们只了解了内容还远远不够 ,这节课我们要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语言艺术做一番探究或品味。二、再读课文 ,围绕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论证方法进行探讨、交流:(小组黑板展示)、本文从表达方式看有哪些特点?(圈点具体的句子 ,在课本上标注出来。)、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推出的?三、语言品味 ,互动探究:(各小组讨论、交流 ,口头展示)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 ,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品味:(可以从句子的表达方法、修辞方法、内容、句式等方面品味。黑板展

6、示)例:(1)人类并不孤独 ,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 ,包括人类 ,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局部 ,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表达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 ,不可分割的。)(2)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 ,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理解: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 ,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3)(4)(5)2、学生自读这些句子 ,也可以写在摘抄本子上 ,再次品味语言之美。3、你们也想写出优美的句子吗?通过以下练习能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1)、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很有特色 ,将它们抄写下来并写成一段话。(2)、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很

7、有特色 ,试仿写一个句子;五、延伸拓展作业:长期以来 ,人类就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 ,本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局部 ,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局部一样。因此 ,我们应该平等的看待其他生命 ,去敬畏自然 ,保护自然。通过本课的学习 ,你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什么更深刻的认识呢?以“人·自然·生命为话题 ,写一段你的感想。六、反思:通过今天的课堂活动 ,收获了:教学设计【教学意图】?敬畏自然?一文是对大自然、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与思考。作者对长期支配人们的一些观念进行了质疑 ,并提出了“敬畏自然的命题 ,强调“敬畏宇宙 ,敬畏自然

8、,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告诫人们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开展 ,应敬畏自然、保护自然。文章富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极富意韵 ,所以本课应把抽象的道理具象化 ,整体把握课文时应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 ,具体研读课文时力图通过情景教学法、分析法、比拟法、讨论法等方法 ,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来理解文本 ,稳固知识、培养能力 ,体会作者深邃的忧患意识 ,认识自然 ,保护自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 ,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学生预习 ,搜集资料 ,教师引导;抓住文章的关键句 ,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情感、

9、态度、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 ,增进对自然的认识 ,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教学难点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文章 ,自学字词 ,弄清文意。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教师:准备与自然、保护自然相关的图文资料。准备有关保护自然的名言、故事、资料等。【教学实施】一、创设槽境 ,激发兴趣课件展示三组图片:(一)认识自然课件展示:自然风光旖旎的图画。如:青草如茵 ,树木成林 ,海滩似玉 ,白沙如带 ,绿洲如茵 ,鸟飞长空 ,鱼翔浅底等美丽的海岛风光画卷(播放轻音乐)。(二)认识人类课件展示:人类历史

10、上取得的骄傲成绩。如:四大创造 ,人类登月 ,神州六号发射场景(三)认识人类与自然课件展示:登山 ,横渡 ,航天航空 ,空气污染 ,森林消灭 ,土地沙化 ,动物锐减 ,非典 ,禽流感学生看后谈感受 ,教师给以评价: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开展的母体 ,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 ,人类离不开她的庇护 ,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然而随着人类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开展 ,人类已渐渐破坏了自然 ,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 ,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阅读本文后 ,也许我们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 ,多一份保护大自然

11、的责任。二、整体感知 ,台作探究1.检查预习:读一读 ,写一写要求:自选难读难写的字与同桌相互交流识记 ,如:蓬蒿咫尺狼藉呐喊自不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2 ,反复阅读课文 ,思考问题:(1)划出文中对你有启发的语句 ,并思考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哪个语段或句子点明了此观点?明确:在这篇文章中 ,作者以散文的笔触 ,深入浅出地为人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复杂性 ,以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先天缺乏。流露出对人类现状的深深担忧 ,号召人类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理解自然。点明观点的局部是最后一段。(2)大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 ,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 ,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

12、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 ,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当你凝视着灿烂的星空 ,当你与花相视、沉浸在“人花相视久 ,无语醉初春的境界 ,当你为少女那无以言状的美而怦然心动 ,当你为生命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惊奇的时候 ,难道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没有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和敬畏的情感吗?作者眼中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呢?明确:作者眼中的大自然是“复杂的 ,又是简单的。(3)为什么要“敬畏自然?能谈谈你的看法吗?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 ,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局部 ,存在形式不同 ,但都是平等的生命。人类却常常与自然对立 ,有时违背自然规律 ,破坏自

13、然 ,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其实 ,自然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人类也是自然的一个要素。只有认识、保护自然 ,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开展。所以敬畏自然 ,就是敬畏智慧 ,敬畏生命 ,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 ,即保护自然 ,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三、语言品味.互动探究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 ,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 ,读一读 ,体会其中包含的深意 ,以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例:(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 ,然而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理解: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 ,留下了无数矿坑 ,也就破坏了地貌

14、和地层结构 ,很可能酿成灾难 ,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2)人类并不孤独 ,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 ,包括人类 ,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局部 ,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表达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 ,不可分割的。)(3)宇宙到处隐藏着生命 ,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 ,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4)在物质中 ,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 ,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 ,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理解:此二句说明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 ,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局部 ,都是生命的一种形式。)(5)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 ,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理解:把宇宙拟人化 ,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6)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 ,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理解: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 ,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2.学生齐读这些句子 ,再次品味语言的形象性。四、质疑思辨 ,拓展研究9 /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