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宜宾一中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6010590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8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语宜宾一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论语宜宾一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论语宜宾一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资源描述:

《论语宜宾一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宜宾一中课件(9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2 “如果人类要在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世纪继续生 存下去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年全世界诺贝尔获奖者集会年全世界诺贝尔获奖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巴黎时的宣言 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3追随着记忆的车轮,追随着记忆的车轮,我们走进我们走进论语论语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岁

2、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5万世师表万世师表 道贯古今道贯古今百代馨香百代馨香 德配天德配天地地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6删诗书删诗书,定礼乐定礼乐,创儒创儒学学,传经艺传经艺,师表万世师表万世;赞周礼赞周礼,写春秋写春秋,立杏立杏坛坛,育才德育才德,.桃李三千桃李三千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7一、孔子其人一、孔子其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孔子v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v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拿、伏尔泰、康顿、达

3、尔文、培根、阿奎拿、伏尔泰、康德。德。v缔造世界文化的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四圣”v孔子、穆罕默德、耶稣、释迦牟尼孔子、穆罕默德、耶稣、释迦牟尼 公元前公元前551551前,有一个叫前,有一个叫颜徵在颜徵在的女子在尼丘的女子在尼丘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此兽名叫麒麒麟麟,专为,专为送子送子而来。而来。”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

4、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天生圣人,天降音乐生圣人,天降音乐。”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y,盛汤浆或饭食,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且面部有“七露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

5、(hh)和母亲颜徵在就把)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龙生虎养鹰打扇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流传。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思想家、政治家政治家、教教育家育家孔子是也。孔子孔子是也。孔子 ,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

6、。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头盖骨与众不同,头盖骨与众不同,四周高中间低,四周高中间低,故名故名“丘丘”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12 孔子,名孔子,名 ,字,字 ,家学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政治上主张张 ,鼓励人们,鼓励人们 ,即,即“出来做出来做事事”。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人,身通六艺者人。孔子本人人,身通六艺者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丘丘仲尼仲尼儒儒仁仁礼治礼治入仕入仕私人私人 三千三千 七十二七十二 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13 孔子孔子(前前551前

7、前479),我国古代伟大的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人,被誉为“万世师表万世师表”、“千古圣人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想家之首。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14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伟大的末期鲁国人。他是伟大的思想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始人。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但他磨练意志,好学上进,善于但他磨练意志,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取法他人(尝问礼于老子,学乐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于苌弘

8、,学琴于师襄),最终成),最终成为一代宗师。为一代宗师。艰难的童年艰难的童年 公元前公元前551551年年8 8月月2727日,孔子日,孔子诞生于鲁国昌平乡内诞生于鲁国昌平乡内“尼丘尼丘”山山的一个山洞中的一个山洞中(今山东曲阜城东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南)。孔子因。孔子因“尼丘尼丘”而名而名“丘丘”,字,字“仲尼仲尼”(“仲仲”表表示排行老二)。示排行老二)。3 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享年享年6969岁。其正妻施氏大权在握,岁。其正妻施氏大权在握,1919岁的孔母无法在孔家立足,带岁的孔母无法在孔家立足,带着孔子和孟皮,回到了娘家曲阜着孔子和孟皮,回到了娘家曲阜城内阙里,城

9、内阙里,过背井离乡、寄人篱过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活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活。青壮年时期青壮年时期15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27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了较高的声誉。了较高的声誉。周游列国时期周游列国时期55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此后此后14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政治上的辉煌政治上的辉煌孔子孔子5151岁时,担任

10、鲁国首岁时,担任鲁国首都的市长都的市长“中都宰中都宰”,政,政绩卓著。在孔子的治理下,绩卓著。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大治。鲁国大治。晚年时期晚年时期近近7070岁,孔子回到鲁岁,孔子回到鲁国。很受尊敬,享受国。很受尊敬,享受国老的待遇,但政治国老的待遇,但政治上得不到重用。孔子上得不到重用。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退而修诗书礼乐。孔子因求仕得不到重孔子因求仕得不到重用,乃集中精力从事用,乃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弟子三千余人人,身通六艺(礼、,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书、数)者者七十二人七十二人。他先后删他先后删诗诗、书书,

11、订订礼礼、乐乐,修修春秋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易,曾达到曾达到“韦韦编三绝编三绝”的程度。孔的程度。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整理编成论语论语一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派的经典。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善、美,

12、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国的知识份子。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23 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壁、从不回头的强人。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24二、孔子思想二、孔子思想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25 论语论语是一部是一

13、部体散文集,体散文集,是孔子的是孔子的和和所辑录的孔子及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宋儒把论语论语和和合称为合称为“四书四书”。语录语录 门人门人 再传弟子再传弟子 大学大学 中庸中庸 孟子孟子 其体式归纳起来有: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的一般原则;的一般原则;对话体,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回答

14、,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子的话为主。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27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28v1、治国思想、治国思想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他始终是

15、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只有四年多。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仁仁”即即“爱爱人人”。他把。他把“仁仁”作为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仁”和和“礼礼”相互为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礼”,从而再现从而再现“礼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向往的“大同大同”理想。理想。一一.血缘亲情之爱血缘亲情之爱:即即孝悌孝悌”,这是这是“仁仁”的的内涵的内涵的核心核心 .

16、二二.仁者爱人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推己及人,要把父母子女之爱推广到一要把父母子女之爱推广到一切人切人.三三.个人品性个人品性:时时以时时以“仁仁”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思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想与行为,久而久之久而久之,即可以转化为人的内在的品质即可以转化为人的内在的品质和性格和性格.四四.理想境界理想境界:孔子最称道的个人品德莫过于孔子最称道的个人品德莫过于“杀杀身成仁身成仁”,孔子的最高社会理想则是孔子的最高社会理想则是“天下归仁天下归仁”.五五.仁和礼仁和礼 :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为仁,只有具有道德理性自只有具有道德理性自觉的仁人,其行为才能自觉地守礼或合乎礼。觉的仁人,其行为才能自觉

17、地守礼或合乎礼。思想主张一言以蔽之:思想主张一言以蔽之:以德以德服人服人(德治)(德治)“仁仁”为根为根基,内核基,内核“礼礼”为为形式,外化形式,外化孝悌之道孝悌之道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君臣之义,父子之道,君臣之义,父子之道,长幼有序,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严己宽人严己宽人孝亲尊长孝亲尊长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与小人之别: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33 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之者乎?”子曰: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施于人。”一言:这里指一个字;行:奉行;欲:想做的一言:这里指一个字;行:奉行;欲:想做的事;勿:

18、不要;施:强加。事;勿:不要;施:强加。子贡问孔子说:子贡问孔子说:“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身奉行?”孔子说: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自己那就是恕道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不想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34 孔子强调为政者首先必须端正自孔子强调为政者首先必须端正自己,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虽令不从。”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纵然三令五申,被如

19、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35v2、教育思想、教育思想 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36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世家兴办私学兴办私学教育教育思想思想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循循善诱教教学学举一反三举一反三谨言慎行谨言慎行温故知新温故知新为人处世为人处世以身作则,推己及人以身作则,推己及人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38 学习态度:子曰: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意动用

20、法,以耻:意动用法,以.为耻;下:形容词做名词,不如为耻;下:形容词做名词,不如自己的人。自己的人。孔子说:孔子说:“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39v学习规律:子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孔子说: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师了。”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40v学习方法: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学而不思则罔,思

21、而不学则殆则殆。”罔:迷惑、茫然不解罔:迷惑、茫然不解;殆: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殆: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孔子说: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只读书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就会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41孔子论学习孔子论学习 v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犯而不校。v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复也。v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v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也。v有教无类。有教无类。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42 3、处世思想、处世思想处世处世思想思想哲学思想: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哲学思想: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对富贵的态度:富贵于我如浮云对富贵的态度:富贵于我如浮云对仕宦的态度: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对仕宦的态度: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对人生的态度:生无所息对人生的态度:生无所息对鬼神的态度:敬而远之对鬼神的态度:敬而远之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44 曾子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23、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乎?”三:多次。省(三:多次。省(xng):检查反省自己。谋:办事。传:老师):检查反省自己。谋:办事。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习:复习。传授的知识。习:复习。曾子说: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知识,是否复习了呢?”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45v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

24、交往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温习知识 v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v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三省吾身三省吾身忠(尽心力)忠(尽心力)信(诚实)信(诚实)习(温习)习(温习)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46孔子论人生态度孔子论人生态度 v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v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v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富与

25、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v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v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47孔子做人格言孔子做人格言 v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v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v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v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也。v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无远

26、虑,必有近忧。v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48v各尽其能,各司其职v该做则做,不做则休v克制自己,控制欲望v孝顺父母,尊敬兄长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49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两者的头衔孔高于孟两者的头衔孔高于孟 设有孔庙却无孟庙设有孔庙却无孟庙 同样出身贫贱,父亲皆早亡,同样出身贫贱,父亲皆早亡,但人们却赋予孔子但人们却赋予孔子“高级高级”的出的出身。身。当仁不让当仁不让 仁者无敌仁者无敌 姓姓名名相同点相同点不同点不同点个性个性原因原因社会社会原因原因孔孔子子生生活活态态度度对对人人性性的的看看法法对对礼礼的的看看法

27、法孟孟子子儒家圣人儒家圣人宗旨相同宗旨相同关注教育关注教育言传身教言传身教轻松轻松愉快愉快凡事凡事紧张紧张性恶性恶来自来自先天先天人性人性本善本善高度高度重视重视忽视忽视闲雅闲雅热忱热忱从容从容革命革命性,性,直率直率相对相对安宁安宁战祸战祸不断不断孔子象孔子象西游记西游记中的中的唐僧,温和儒雅,慈悲为唐僧,温和儒雅,慈悲为怀怀孟子象孟子象西游记西游记中的中的孙悟空,率性张扬,正孙悟空,率性张扬,正气凛然气凛然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54三、魅力孔子三、魅力孔子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551、孔子有着常人的嬉笑怒骂,是、孔子有着常人的嬉笑怒骂,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严师慈父。一位有血有肉

28、的严师慈父。2、孔子具有难得可贵的人文关怀。、孔子具有难得可贵的人文关怀。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56 颜渊、季路侍。子曰: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子路曰:“愿闻子之志。愿闻子之志。”子曰: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盍:为什么不;伐:夸耀盍:为什么不;伐:夸耀;善:优点;施:宣扬;善:优点;施:宣扬;劳:;劳:功劳。功劳。颜渊、季路侍奉时。孔子说:颜渊、季路侍奉时。孔

29、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望呢?”子路说:子路说:“愿将车马、裘衣和朋友分享,用坏了也愿将车马、裘衣和朋友分享,用坏了也不遗憾。不遗憾。”颜渊说: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宣但愿能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宣扬自己的功劳。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子路说:“您的愿望呢?您的愿望呢?”孔子说:孔子说:“我我的志向是老年人能安享晚年,朋友之间得到信任,使年青人的志向是老年人能安享晚年,朋友之间得到信任,使年青人得到关怀。得到关怀。”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57四、孔子的影响四、孔子的影响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58 1、对中国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

30、2、对全世界的影响、对全世界的影响 孔子属于历史也属于现代,属于中孔子属于历史也属于现代,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国也属于世界。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59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心!于是,子子孙孙

31、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光明的大道。【颁奖辞颁奖辞】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60孔子及儒学的命运孔子及儒学的命运v孔子门人及其后学均推尊孔子。亚圣孟子认孔子门人及其后学均推尊孔子。亚圣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61先秦诸子对孔子毁誉不一先秦诸子对孔子毁誉不一v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对于儒家的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对于儒家的礼仪道德持否定态度。礼仪道德持否定态度。v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述而不作不作

32、”,主张,主张“述而且作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繁琐礼仪。v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商鞅认为,孔子学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商鞅认为,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必贫而削”。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子学说。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子学说不合时宜。不合时宜。v当时民间一般看法: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当时民间一般看法: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62董仲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臣愚以为:臣愚以为:“诸不在诸不在六艺六艺之科、孔子之术之科、孔子之

33、术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从矣。”汉汉 董仲舒董仲舒、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 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论语,所以世有,所以世有 “”之说。之说。罗大经罗大经鹤林玉露鹤林玉露载:载: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64于丹在于丹在“百家讲坛百家讲坛”开讲开讲论语论语心得心得v三十而

34、立就是建立心灵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的自信。v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容易迷惑。v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定力去对抗外界。v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与包容。v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命的张力。子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65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孔子思

35、想的世界影响 日本当代学者金古冶:日本当代学者金古冶:“日本自古以来就收到孔日本自古以来就收到孔子的巨大影响,获益颇深子的巨大影响,获益颇深近年来孔子思想对于日近年来孔子思想对于日本的现代化发生过很大作用的说法也颇为流行。记载本的现代化发生过很大作用的说法也颇为流行。记载孔子言论的孔子言论的论语论语如今仍在日本受到广泛推崇。如今仍在日本受到广泛推崇。”新加坡前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李光新加坡前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李光耀:耀:“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1959到到19691969那段那段艰辛的日子,使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艰辛的日子

36、,使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些困难和挫折的。”这些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为新加坡的繁荣进为新加坡的繁荣进步做出了贡献。步做出了贡献。”巧言令色巧言令色 一言以蔽之一言以蔽之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 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 既往不咎既往不咎 一以贯之一以贯之 见贤思齐见贤思齐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 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行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举一反三举一反三出自出自论语论语的成语的成语 论语论语名句集锦名句集锦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人不知

37、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学而)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上)乐乎?(同上)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语雍也)雍也)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上)子。(同上)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卫灵公)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同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同上)论语论语名句集锦名句集锦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

38、罕)子罕)8.子在川上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同(同上)上)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同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同上)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颜渊)1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述而)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上)者而改之。(同上)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为政)论语论语名句集锦名句集锦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同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39、知。(同上)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1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子路)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上)(同上)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公冶长)19.既来之,则安之。(论语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季氏)2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矩。(论语为政)为政)论语论语名句解析名句

40、解析v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v【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v v2.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鲜矣仁v【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70v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v【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

41、己有没有研习好。”“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v v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v【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v【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71v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可谓好学也已v【译】孔

42、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v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v【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v【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

43、,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72v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v【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v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v【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v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v【译】孔子说:“我十五岁

44、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73v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v【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v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v【译】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v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v【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v【译】孔子说

45、:“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v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v【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74v15.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v【译】孔子说:“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v16.朝闻道,夕死可矣朝闻道,夕死可矣v【译】孔子说:“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v1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v【译】孔子说:“立志追求

46、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v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v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v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v【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75v20.以约失之者鲜矣以约失之者鲜矣v【译】孔子说:“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v21.德不孤,必有邻德不孤,必有邻v【译】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v2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v【原】宰

47、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译】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真象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人,我还责备他什么呢?”孔子又说:“开始时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76v23.听其言而观其行听其言而观其行v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v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v【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v【译

48、】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谥号?”孔子说:“他聪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v25.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行v【原】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v【译】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77v26.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v【原】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v【译】颜渊、季路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

49、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志向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但愿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少儿能得到关怀,使朋友能够信任我。”v27.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v【原】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划。”v【译】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不足。”孔子说:“如果是能力不足的话,是走到中途才废弃而停止,但现在你还没开始,就给自己划了一条截止的界限而停止前进了。”78v2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50、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v【译】孔子说:“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v2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v【译】孔子说:“(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v30.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v【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v【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

51、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名著导读论语79v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仁者乐山v【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v3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v【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v【译】子贡说:“如国有人广泛地给人民

52、百姓许多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以算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那必定是圣人!尧舜尚且为做不到这样而感到为难呢!所谓仁人,自己想要成功,先要帮别人成功,自己想要通达,先要帮别人通达。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算是实行仁的方法啊。”v33.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信而好古v【译】只传述(旧的文化典籍)而不创作(新的),相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化典籍。80v3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v【译】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v3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

53、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v【译】孔子说:“(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不能领会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不能举一例就理解其他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v3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v【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v【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81v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

54、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v【译】孔子说:“(如果)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v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v【译】孔子说:“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伤。”v39.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v【原】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v【译】曾子得了重病,召集他的弟子们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有没有毁伤之处)!诗经中说:小心翼翼,就像站在深渊之旁,

55、就像踩在薄冰之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再也不会受伤了。弟子们!”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82v4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v【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v【译】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v4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v【译】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v4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v【原】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

56、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v【译】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道德和学问)抬头仰望,越仰望越觉得高耸,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好象就在前面,忽然又像是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停止前进都不能。我竭尽全力,仍然像有座高山矗立眼前,虽然我想攀上去,却没有途径。”83v4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v【译】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地留去。”v 44.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v【译】孔子说:“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v45.

5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v【译】孔子说:“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v 4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v【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v【译】仲弓问(怎样是)仁。孔子说:“出门(工作、办事)时要像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用差遣人民时要像举行盛大祭典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为国家办事没有怨恨,处理家事也没有怨恨。”仲弓说:“我虽不聪敏,请让我按照您的话去做吧。”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84v47.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死生有命,富贵在

58、天 48.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v【原】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v【译】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命中注定,富贵由天安排。君子(只要)敬业而不犯错误,对人恭敬而有礼貌。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呀。君子担心什么没有兄弟呢?”v4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v【原】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v【译】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v50.其身正,不令而

59、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v【译】孔子说:“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85v51.近者说,远者来近者说,远者来v【原】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v【译】叶公问怎样为政。孔子说:“使近处的人民感到喜悦幸福,使远处的人民来投奔归附。”v5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v【原】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v【译】子夏到莒父做地方长官,问怎样为政。孔子说:“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

60、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v5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v【译】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86v54.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v【译】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v5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见危授命v【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v【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

61、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v56.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v【译】孔子说:“古人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87v5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v【原】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v【译】孔子说:“君子之道

62、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v v5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v【译】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v v5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v【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88v6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v【原】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v【译

63、】子贡问怎样实现仁,孔子说:“工匠要把活儿干得好,一定要先把工具弄得精良好用。(要实现仁)生活在国家中,就要侍奉那些品德高尚的大夫,结交那些仁义的士人。”v6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v【译】孔子说:“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v6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v【译】孔子说:“君子不会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89v63.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v【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v64.道不同,不相为谋道

64、不同,不相为谋v【译】孔子说:“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v6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v【译】孔子说:“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v6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v【原】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己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v【译】过去的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90v6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矣v【译】子夏说:“每天都学习一些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或所不懂的道理,每月都不忘记所学会的东西,这样就可以称为好学的人了。”v v6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v【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912023-3-23名著导读论语92v作业:通过书本或者网络摘抄论语中的格言警句,最少五处,并翻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