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忆江南》和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96001666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诗诵读《忆江南》和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诗诵读《忆江南》和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诵读《忆江南》和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诵读《忆江南》和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忆江南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1词这种体裁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是第一次出现,接受一种新的东西对于9岁的孩子来说需要一个过程,这堂课应当成为学生了解词的起点。2词中描绘的情景对于南方的孩子比较熟悉,体会起来较容易,教师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查找相关描写南方的资料。再者需要借助媒体,资料等达成学生对作者江南情结的感悟。3本班学生从入学至今已背诵积累了许多首古诗词,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有着相当厚实的基础,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做到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相信学生学习起来不困难。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词与词牌;识记并书写“谙”字,能读准白居易的“居”,能不忆江南的“不”字的音;正确流利有

2、感情地朗读背诵忆江南其一,理解词义,体会情感;能诵读忆江南其二、三和魏王堤,能借助注释了解诗意。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读诗句想画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品味“红胜火”,“绿如蓝”,“江南好”“能不忆”等语言,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江南风光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以读代讲法、探究法、资料查阅与补充理解法等。教学重点:忆江南组词中的第一首。重在品味词句,在品味“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景象中,在探究“好”与“忆”的关系中,感受诗人的情怀。教学难点:理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的江南春景的明艳与生机.媒

3、体课件1重点词句的文字呈现。2江南风光的图片呈现。3江南地理位置的地图显示。4背景与其他资料的文字呈现。教学课时分配: 一课时课堂教学设计一、诗情画意中触情。 1赏读江南诗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课,课内外贯通)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江南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最爱,赞颂江南的诗我们积累了很多,你能背出其中的一些诗句吗? 2欣赏江南风光(拉近学生与江南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师旁白:这就是草长莺飞、杏花春雨的江南,这就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江南,这就是小桥流水、曲径回廊的江南江南,以其山明水秀、景色宜人的独有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3明确江南方位(学习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江南指那些

4、地方,有同学知道吗?(出示中国地图)师生共同交流明确:江南一般指长江以南的地区,长江把大地分为两部分,长江以南的地区称为江南地区,长江以北的地区称为江北地区,这是地理学上的叫法;文学作品中的江南一般指的是以苏、杭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一带。 4紧扣题眼读题(抓住题眼培养学生的语感)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曾漫游江南,后来又在江南为官,江南旖旎的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12年后,诗人又创下一组千古绝唱(板题:忆江南) 看到这个题目你怎么读?-忆江南(怀念之情) 这是67岁的白居易在回想江南啊,该怎么读?-忆江南(深深的怀念) 这是67岁的白居易远在河南洛阳追忆江南啊,该怎么读?-忆江南

5、(痴痴的想念 二、读通读顺中悟情 1读准字音(学生自主读书) 诗人为什么如此想江南呢?请大家放开声音,反复地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争取熟读成诵,不读到自信十足不要停下来。 谁来准确地读给大家听。教师相机指导读准“ 谙n 居 j 不b”的读音。 课件出示需要指导学生读准的字句。 师:别看这首诗只有短短27个字,有几个字音还真不好读,我们一起读准它。“谙”是个生字,请大家跟老师写一次这个字,写完后多读几次,记住它的字形,再看看注释,弄清它的意思,然后想一想“风景旧曾谙”的意思。 2读通诗句 字音读准了,谁能流畅地读给大家听。 3了解词性: 读着读着大家是不是发现这首诗和别的诗有些不一样啊?(学生

6、会发现诗句长短不一。) 师:像这样句子长短不一的诗体叫做词,关于词同学们有那些了解呢?(师生相互交流中共同明确) 词,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句子长短不一,原是配乐吟唱的,句子的长短随歌调而变化,词又名长短句。 忆江南是词牌名,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谢秋娘。 古人写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这旋律的名称就叫词牌名。 4读出节奏,理清层次(合作学习) 因为词当初都是要配乐吟唱的,所以,词又是有节奏的,是朗朗上口的,试着读读看,与你的同伴交流一下看能不能读出节奏来。(自读、合作、交流中明确词的节奏与层次)江南好, 第一层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第二层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7、? 第三层 5理解词意 读了这么多次,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词意吗? 三、品味语言中生情 词意读明白了,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明白诗人的心声了,诗人在述说什么?(教师据学生的理解相机交流) 1赏读“好”中感情: 诗人在赞江南(向往江南)。那个字告诉你?(好)诗人开篇就用一个通俗的“好”字来赞颂江南,就请你读出诗人的赞扬之意,向往之情。 2赏读美景中的深情 、江南风景好,什么风景,(江花、江水)好在哪里呢?(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一红一绿色彩艳丽,对比鲜明,就请你读出这红花胜火,绿水如蓝的美。 花比火红,你如何知道?一个“胜”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那你怎么能把这花读得更红、更艳? 这里的花为什么比

8、火还要红?江南的花在你的印象中应当是什么颜色?那诗人为什么只说红?(红是江南所有明艳与生机的代表)一个“红”字多凝练呀,它写尽了江南所有的生机与明艳,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生机盎然的美。、 “蓝”指什么?(出示蓝草图片,认识蓝,了解其用途) 从这个“蓝”字你又感受到什么?这水为何会如此碧绿、晶莹、清纯、明亮?那么你怎样把这春水读得更美? 这样的美景想看吗?下面请大家跟老师到开满鲜花的江边走走(音乐起),教师深情地吟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学生闭幕静听,想象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如果你身临其境,你会怎么说?会怎么做?(会大声感叹,会把它画下来,拍下来,会流连忘返)多美的江南春景啊!

9、 假如此时你就是漫步江南小桥上的游人,你会怎样吟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假如你就是那江中轻摇船撸的船夫,你又会怎样吟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假如你就是词人白居易,你又会怎样吟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赏读“忆”中痴情 这就是词人久久难忘的江南春景啊,想到这生机盎然的江南,词人-能不忆江南?这是个什么句?告诉你什么?那个字告诉你词人想江南?(忆、谙)请你读出词人对江南的想念,深深的想念。 四、探究原因中入情 请再放声地读读全词,看能不能把整首词读成一个词语?找找整首词是围绕哪一个词来写的?(忆)(引导学生弄清总分总的结构,理清层与层之间

10、的联系) 1词人为什么这样想念江南?因为江南好,好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还有别的原因吗?请大家借助注释,读读白居易远在北方洛阳写的一首春景诗,相信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悟。魏王堤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注释:魏王堤:洛阳城郊一个有名的风景区,堤岸种满了杨柳。“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行到日西 。”写冬去春来,但仍春寒料峭 ,那种百花争艳、莺声燕语的春日繁华景象还远未出现。看不到一点可以驻足观赏的春天景象,诗人也只好在长堤上信马闲行 ,颇为无奈地消磨时光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春天还没有来,但已经使人有了春天的情思的正是魏王堤上柔

11、弱无力地垂拂着的杨柳。花发得比江南晚,水怎么样呢?洛阳有洛水、伊水,离黄河也不远。但即使春天已经来临,这些水也不可能象江南春水那样碧绿。不难设想,当作者信马寻春,看见的水都是黄的,花呢,还因春寒料峭而懒得开。这就是诗人此时居住的洛阳的春天,而诗人旧曾谙的江南已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了,触景生情诗人-能不忆江南,此时再读这句你又体会出了什么?(极度的思念,无限的感慨)请你读出极度思念,无限的感慨。诗人在思念中赞叹,在感慨中想念我们一起读。3白居易想念的仅仅是江南的春花、春水吗?江南好,除了景色美,还好在哪些地方呢?(引导学生说:天气好、人好、人杰地灵、美食多),师:一个“好”字

12、,包罗了诗人对江南的无限赞叹和向往之情,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忆江南是一组词,读读其它两首,看看他还在思念什么?出示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杜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翻译】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象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山寺寻找皎洁月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玩赏那起落的潮头。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重新玩游?忆江南其三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翻译】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象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诗人思念杭州的什么?忘不掉苏州的什么?(教师反复引导学生吟诵-“

13、山寺月中寻杜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当时赞美、回忆江南的表情、神态来读,或者想像诗人作诗的心情,大声的赞诵读,或小声的感叹读,读出自己的体会)。4词人想念江南的美景、想念江南富饶的物产,还在想念江南的什么?读读这段资料,看看自己又有怎样的感受?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相当于杭州市长)三年已满,要离开杭州了。他为杭州人民留下了什么呢?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200首诗。离开杭州的那一天,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白居易落泪了白居易离开杭州之后,又担任过苏州刺史等职,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

14、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师:江南景美、物美、人更美。忆往昔这一切多么妙不可言,一切的一切融合在一起,凝成了白居易词中的一个字“好”。想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不由地赞-江南好;想到“山寺月中寻杜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又一次赞-江南好;想到“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白居易再一次赞-江南好。江南景美、物美、人更美,让诗人(读)-能不忆江南?江南人民对诗人如此爱戴,让诗人(读)-能不忆江南?诗人对江南人民深切思念,让诗人(读)-能不忆江南?江南是诗人心中忘不掉、抹

15、不去的情结,(读)-能不忆江南?同学们如果说古诗词是中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 那白居易的组词忆江南就是一朵最艳的奇葩,让我们带着对这一组词的独特理解再深情地诵读这一组词,一起背诵这一组词。结束语:同学们腹有诗书气自华,好的古诗词、好的现代文一定要背,我们正处在背诵诗文、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课后让我们继续积累古诗词,因为谁拥有了语言,谁就拥有了智慧,愿同学们在精典诗文的熏陶下个个气质如兰。谢谢大家,下课!板书设计忆江南 景 好 物 人练习作业设计1.背诵忆江南一组词,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词句的意思。2.一周积累至少三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早读时间与同学交流。3.阅读一篇描写江南的文学作品六月二十七

16、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教材简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宋代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全诗四句话写云、雨、风、水,生动形象;写山、船、地、楼,句句求实,堪称写实景的佳品。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个生字“遮”。理解“翻墨”、“跳珠”等词语的意思,想象并说出诗歌描绘的景象。3、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教学重难点1、品词析句,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并受到感染。教学过程一、赛诗激趣、初涉雨诗子曰:“不学诗,无以言。”经常诵读诗歌能陶冶人的性情,滋养我们的灵魂。相信同学

17、们已经积累了不少古诗。咱们来个对诗比赛吧!小结:同学们积累的古诗真不少啊!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苏轼写的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设计意图:通过孔子的诗句导入,营造了诗情画意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诗画般的课文当中,以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二、释题意,知诗人1.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印象中的苏轼是个怎样的人?三、交流展示、矫正点拨1.小组内展示预习成果课前,同学们已经借助学案预习了这首诗歌,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2.全班汇报交流。展示一:汇报朗读情况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通过停顿读出诗歌的节奏。展示二:汇报诗文的理解在汇报中相机引导学生理解“翻墨”、“跳珠”等,

18、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在读中想象诗歌的画面,读出自己的理解,从而读出诗的韵味。四、精讲点拨,互动探究1.通过原诗的前两句与 “黑云如墨未遮山,白雨似珠乱入船。”的比较,体会“翻”、“跳”在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读了这两句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出示图片,通过颜色、动态的描写用“翻”、“跳”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活起来了。补充介绍: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通过读诗体会诗人对“翻”、“跳”的喜爱之情。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2.想想“卷地风来忽吹散,”风吹走了什么,又吹来了什么?3.大雨过后的西湖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色呢?小练笔。反馈交流。同

19、时理解课题中的“醉”的深层含义。【在引领学生品词析句赏画的过程中,感受这场西湖雨的来去匆匆,领略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4.升华主旨,引导学生学习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我们在平时的旅游中,遇到一场大雨,心情会怎样?苏轼就是这样与众不同,在别人看成是很狼狈的事,他却能随遇而安,坦然面对。从下面的诗歌中我们看出来。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读诗歌,仔细体会。介绍苏轼仕途的浮沉。小结:当我们遇到坎坷的时候,我们不妨吟诵一下苏轼的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指名诵读诗歌。当你身边的朋友埋怨命运的不公平时,请你也把这首诗背给他听听。全班一起背诵诗歌。希望同学们像苏轼一样潇潇洒洒地走过风,走过雨,走过阳光照耀大

20、地的日子。【知诗人”这个环节放在课始。在升华主旨的环节,我再次提到苏轼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前后呼应,一脉相承,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五、课外延伸,拓展阅读建议同学们课外读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余四首。资料链接关于这首诗是“醉书”,中的“醉”字的理解,可以说是诗人被雨之状景所陶醉,也可理解为“醉酒之后所作”。苏轼遭贬,整日寄情于山水,以酒消闲度日。农历六月底正值三伏天,加之诗人醉酒之后肯定更感到躁热,而此时恰逢大雨骤降,来得急,走得快,顿感凉爽。如此酣畅淋漓的雨怎么不让诗人诗兴大发,遭贬之后郁闷的心情得以释放。读罢此诗,联系诗人当时情景不难想到,望湖楼上的诗人大雨之后手舞足蹈的狂喜之状。板书设计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云 翻 雨 跳风 急 水 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