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第12章 肿瘤遗传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195993411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5.4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第12章 肿瘤遗传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第12章 肿瘤遗传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第12章 肿瘤遗传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资源描述:

《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第12章 肿瘤遗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第12章 肿瘤遗传(6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肿瘤的概念肿瘤的概念 由一群由一群生长失去正常调控生长失去正常调控的细胞形成的细胞形成的瘤的瘤;通常由一个通常由一个累积多种基因突变累积多种基因突变的体细的体细胞增殖而来胞增殖而来;原位生长原位生长组织损伤和器官衰竭组织损伤和器官衰竭;转移转移 肿瘤的发生是由肿瘤的发生是由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和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肿瘤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肿瘤是体细胞遗传病。是体细胞遗传病。第一节第一节 细胞癌变的基础细胞癌变的基础遗传变异遗传变异一、染色体变异与癌变一、染色体变异与癌变1.肿瘤中特异的染色体重排断裂点肿瘤中特异的染色体重排断裂点癌断点癌断点标记染色

2、体标记染色体(marker chromosome)(marker chromosome):染色体的畸变与某种疾病(肿瘤)有特定染色体的畸变与某种疾病(肿瘤)有特定的联系,在肿瘤中稳定遗传的,具有特殊结的联系,在肿瘤中稳定遗传的,具有特殊结构的畸变染色体称为标记染色体。如在慢性构的畸变染色体称为标记染色体。如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人中发现的粒细胞性白血病人中发现的PhPh1 1小体小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Philadelphia chromosome)。2.2.脆性部位(脆性部位(fragile site)fragile site)中期分裂相染色体的某些部位频繁地出现

3、中期分裂相染色体的某些部位频繁地出现断裂、裂隙或三射体。断裂、裂隙或三射体。某些脆性位点的表达与肿瘤发生相关。如某些脆性位点的表达与肿瘤发生相关。如在结肠腺癌细胞中发现在结肠腺癌细胞中发现8q228q22和和16q2216q22缺失,缺失,而在患者淋巴细胞中发现该部位的脆性频而在患者淋巴细胞中发现该部位的脆性频率升高。率升高。约半数约半数miRNAmiRNA基因与脆性部位同位或者相邻基因与脆性部位同位或者相邻,直接或间接参与细胞癌变。,直接或间接参与细胞癌变。Brca2 mutant cell二二、癌基因、癌基因(oncogene)一段能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核苷酸顺序。一段能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核

4、苷酸顺序。1、病毒癌基因、病毒癌基因(v-onc)和细胞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c-onc)1)癌基因的发现)癌基因的发现:Peyton Rous(1910)鸡肉瘤的无细胞抽提液鸡肉瘤的无细胞抽提液 健康鸡健康鸡 诱发肉瘤诱发肉瘤致癌病毒:致癌病毒:Rous Sacoma Virus(RSV)RNA(病毒病毒)DNA(病毒病毒)DNA(宿主宿主)病毒病毒 mRNA(病毒病毒)+病毒蛋白病毒蛋白2)病毒癌基因的结构及作用)病毒癌基因的结构及作用 癌基因(癌基因(oncogene):能将正常细胞转化:能将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的基因。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为肿瘤细胞的基因。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称癌蛋白称癌蛋

5、白(oncoprotein)原癌基因(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一种正常的一种正常的细胞内基因,当受到细胞内基因,当受到DNA损伤或病毒基因损伤或病毒基因组的诱导时能变成癌基因。即没有激活的组的诱导时能变成癌基因。即没有激活的癌基因。癌基因。3 3)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之间的联系)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之间的联系 v-onc c-onc 结构结构 无内含子无内含子 有内含子有内含子 功能功能 非病毒的生长、非病毒的生长、细胞正常生长分化细胞正常生长分化 繁殖所必需繁殖所必需,绝对必需绝对必需,无致癌无致癌 有急性致癌作用。有急性致癌作用。作用。作用。联系联系 病毒癌基因来自细

6、胞癌基因病毒癌基因来自细胞癌基因2、癌基因的分类与命名、癌基因的分类与命名癌基因根据其产物及功能的不同大致可癌基因根据其产物及功能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类:分为四类:src族:产物为酪氨酸激酶及激酶抑制因子族:产物为酪氨酸激酶及激酶抑制因子 ras族:产生能与族:产生能与GTP结合的蛋白激酶结合的蛋白激酶 myc族:产生能核族:产生能核DNA结合的核内蛋白,结合的核内蛋白,多为复制转录因子多为复制转录因子 sis族:产物为生长因子或生长因子受体族:产物为生长因子或生长因子受体3、原癌基因的激活、原癌基因的激活1)点突变)点突变(point mutation)点突变对细胞癌变有始动作用,但肿瘤发生还

7、点突变对细胞癌变有始动作用,但肿瘤发生还需要其他遗传损伤或相关基因参与。需要其他遗传损伤或相关基因参与。2)转位激活)转位激活(transposition activation)(1)基因激活:)基因激活:Burkitt淋巴瘤淋巴瘤(2)基因融合)基因融合:慢性粒细胞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白血病(CML)3)基因扩增基因扩增(gene amplificatioin)Double minute of Her2/Neu in mouse breast cancer cell多见于癌肿的发展阶段,而少见与始动阶段多见于癌肿的发展阶段,而少见与始动阶段4、癌基因的协同作用、癌基因的协同作用三、肿瘤抑制基

8、因(抑癌基因)三、肿瘤抑制基因(抑癌基因)(tumor supressor gene,TSG)1、视网膜母细胞瘤杂合性丢失、视网膜母细胞瘤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和隐性致癌机制和隐性致癌机制 遗传型遗传型(双侧双侧)散发型散发型(单侧单侧)缺失型缺失型 体细胞体细胞 Rb/rb Rb/Rb Rb/-肿瘤细胞肿瘤细胞 rb/rb或或rb/-rb/rb或或rb/-rb/-或或-/-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是儿童最常见的球内恶性肿瘤。多在是儿童最常见的球内恶性肿瘤。多在3岁岁以前即出现症状。肿瘤呈多中心生长,每只以前即出

9、现症状。肿瘤呈多中心生长,每只眼内可有眼内可有35个小肿瘤生长,个小肿瘤生长,40的病例是的病例是双侧发病,呈双侧发病,呈AD遗传。遗传。【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白色瞳孔、斜视、青光眼或失明白色瞳孔、斜视、青光眼或失明 单侧性和双侧性两种。约单侧性和双侧性两种。约40%40%患者为遗患者为遗传型,呈传型,呈ADAD遗传。遗传。遗传型患者发病较早,且多为双侧受遗传型患者发病较早,且多为双侧受累。累。RBRB位于位于13q14.1,mRNA 7.5kb,110kD13q14.1,mRNA 7.5kb,110kD2、肿瘤抑制基因分子遗传学研究、肿瘤抑制基因分子遗传学研究1)Rb基因基因Rb基因分子较大,

10、约基因分子较大,约180kb,17个外显子,个外显子,其中其中1317外显子易重组,其外显子易重组,其mRNA长长仅仅4.7kb,蛋白质产物位,蛋白质产物位110KD,是一种,是一种能与能与DNA结合的核蛋白。结合的核蛋白。p110通过去磷酸化激通过去磷酸化激活,继而与另一转录活,继而与另一转录因子因子E2F结合使之失结合使之失活,从而使细胞停留活,从而使细胞停留于于Go期,抑制细胞期,抑制细胞增殖。而磷酸化使增殖。而磷酸化使p110失活,失去抑制失活,失去抑制细胞增殖的能力。因细胞增殖的能力。因此,此,Rb蛋白被认为蛋白被认为使细胞增殖的负调节使细胞增殖的负调节因子。因子。p110还能与一些

11、肿瘤还能与一些肿瘤抗原结合成复合物而抗原结合成复合物而失活。失活。2)p53基因基因 全长全长20kb,由,由11个外显子组成,定位于个外显子组成,定位于17p13,编码,编码393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50以上的肿瘤患者,此基因都发生突变以上的肿瘤患者,此基因都发生突变或者缺失。或者缺失。是维持细胞正常生长所必须的重要物质,是维持细胞正常生长所必须的重要物质,与基因转录,受损与基因转录,受损DNA的修复,细胞周期的的修复,细胞周期的调控,基因组的稳定性,染色体的分离,细调控,基因组的稳定性,染色体的分离,细胞凋亡都密切相关。胞凋亡都密切相关。癌家族癌家族(cancer fa

12、mily)癌家族综合征癌家族综合征II型型特点:特点:(1)人体各部位均可发生)人体各部位均可发生(2)家族中发病率高)家族中发病率高(3)发病年龄早)发病年龄早(4)AD遗传遗传四、基因组稳定性变异四、基因组稳定性变异 是近年来发现的区别于原癌基因和是近年来发现的区别于原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一类遗传损伤,是由肿瘤抑制基因的一类遗传损伤,是由于细胞内于细胞内DNADNA复制错配修复系统的缺复制错配修复系统的缺陷引起的基因组不稳定。陷引起的基因组不稳定。(MSI)(MSI)(LOH)(LOH)(MSI)五、五、microRNA与与细胞癌变细胞癌变肿瘤发生过程中除了上述遗传变异外,肿瘤发生过程中

13、除了上述遗传变异外,有一些非编码基因转录的调控性小有一些非编码基因转录的调控性小RNA(microRNA,miRNA)也参与了细胞癌变的也参与了细胞癌变的过程。过程。miRNA多数由多数由18-25bp组成,可诱导目组成,可诱导目标标mRNA降解或者组织其翻译。降解或者组织其翻译。研究发现约有研究发现约有10%miRNA基因在细胞基因在细胞癌变时有过量表达或缺失和下调。癌变时有过量表达或缺失和下调。第二节第二节 肿瘤相关的肿瘤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信号传导通路 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都是通过影响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导致细胞分裂失控出现癌性细胞周期,导致细胞分裂失控出现癌性增殖。

14、细胞周期调控的基本途径是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调控的基本途径是细胞信号传导系统。信号传导系统。第三节第三节 癌肿发生的遗传学说癌肿发生的遗传学说(一)癌肿的单克隆起源(一)癌肿的单克隆起源(二)细胞调亡学说(二)细胞调亡学说(三)癌肿发生的多步骤遗传损伤学说(三)癌肿发生的多步骤遗传损伤学说(一)癌肿的单克隆起源(一)癌肿的单克隆起源癌肿组织是单细胞起源的,即癌肿组织是单细胞起源的,即肿瘤的单克隆性肿瘤的单克隆性(monoclonality)1、在在G-6-PD缺乏症杂合子女性癌肿患者中的缺乏症杂合子女性癌肿患者中的分析表明,癌肿细胞只表达分析表明,癌肿细胞只表达G-6-PD等位基等位基因中的一个

15、,而不是二个都表达。因中的一个,而不是二个都表达。2、在、在B细胞淋巴瘤细胞淋巴瘤Ig基因的分析中,癌肿细基因的分析中,癌肿细胞的重组胞的重组Ig只显示一条同一的重组带。只显示一条同一的重组带。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人恶变细胞均带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人恶变细胞均带有特异的特异的Ph1染色体染色体(二)细胞凋亡学说(二)细胞凋亡学说细胞凋亡机制是生物体清除衰老细胞及病损细细胞凋亡机制是生物体清除衰老细胞及病损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能自主调控细胞的凋亡,胞的自我保护机制,能自主调控细胞的凋亡,它不同于细胞坏死,不会引起炎症。它不同于细胞坏死,不会引起炎症。凋亡学说认为细胞转化癌变是细胞凋亡调控

16、机凋亡学说认为细胞转化癌变是细胞凋亡调控机制紊乱引发的,主要表现为凋亡抑制,细胞制紊乱引发的,主要表现为凋亡抑制,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增强引起细胞癌变。分裂增殖能力增强引起细胞癌变。1、Knudson两次击中学说两次击中学说无论是遗传性癌肿还是散发性癌肿的发生无论是遗传性癌肿还是散发性癌肿的发生均需二次或二次以上的突变。均需二次或二次以上的突变。遗传性癌肿:第一次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遗传性癌肿:第一次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或由亲代遗传而来。或由亲代遗传而来。第二次突变发生于体细胞中,第二次突变发生于体细胞中,从而使细胞癌变。从而使细胞癌变。散发性癌肿:两次突变均发生在体细胞中。散发性癌肿:两次突变均

17、发生在体细胞中。(三)癌肿发生的多步骤遗传损伤学说(三)癌肿发生的多步骤遗传损伤学说2、肿瘤发生的多步骤损伤学说、肿瘤发生的多步骤损伤学说肿瘤遗传的基础肿瘤遗传的基础1.染色体不稳定,如断裂、脆性、易位、缺染色体不稳定,如断裂、脆性、易位、缺失失癌变的前奏,提高细胞癌变易感性癌变的前奏,提高细胞癌变易感性2.原癌基因的激活原癌基因的激活3.TSG的杂合性丢失的杂合性丢失4.DNA修复系统缺陷修复系统缺陷5.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其他细胞转化并开始癌变细胞转化并开始癌变第四节第四节 遗传性癌前病变遗传性癌前病变一、染色体病的癌变倾向一、染色体病的癌变倾向Down综合征患者急性淋巴细

18、胞性白血病综合征患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病率高达的发病率高达1/95(群体发病率为(群体发病率为1/3 000)Klinefelter综合征病人易继发乳房癌或性综合征病人易继发乳房癌或性腺母细胞瘤腺母细胞瘤Turner综合征病人的条索状卵巢倾向于恶综合征病人的条索状卵巢倾向于恶变为卵巢癌变为卵巢癌二、二、单基因单基因病的癌变倾向病的癌变倾向(1)家族性腺瘤样息肉家族性腺瘤样息肉(familial adnomatous polyposis,FAP)呈呈AD遗传遗传 发病率为发病率为1/8000,结直肠广泛密集分布腺瘤性息肉,在西结直肠广泛密集分布腺瘤性息肉,在西方,方,1%恶变为腺癌。恶变为

19、腺癌。基因基因APC定位于定位于5q21,其产物参与细胞,其产物参与细胞连接、细胞周期调控及转录调控。连接、细胞周期调控及转录调控。(2)I型神经纤维瘤病(型神经纤维瘤病(NF1)AD遗传病遗传病,1862,von Recklinghausen;发病率为发病率为1/3500;90%患者皮肤多发浅褐色患者皮肤多发浅褐色“巧克力斑巧克力斑”;儿童期即可出现良性神经纤维瘤,多见儿童期即可出现良性神经纤维瘤,多见于躯干,可波及四肢,且随着年龄而增于躯干,可波及四肢,且随着年龄而增大和增加,易恶变;大和增加,易恶变;NF1位于位于17q11.2,1990年被克隆。年被克隆。在在I型神经纤维瘤病中型神经纤

20、维瘤病中LOH(3)着色性干皮病)着色性干皮病(XP)AR致死性遗传病;致死性遗传病;对紫外线敏感;对紫外线敏感;皮肤易发生色素沉皮肤易发生色素沉着、红斑、水疱;着、红斑、水疱;常恶化为鳞状上皮常恶化为鳞状上皮癌、黑色素瘤、皮癌、黑色素瘤、皮肤基底细胞癌及白肤基底细胞癌及白血病;血病;肿瘤发生比正常人肿瘤发生比正常人群高群高1000倍;倍;XPA-9q22.3,XPC-3q25,核苷酸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NER)系统损伤或突变。)系统损伤或突变。NER由一系列酶组成由一系列酶组成(XPA-XPG),任何一种酶突变都可诱发疾病。,任何一种酶突变都可诱发疾病。(4 4)BloomBloom综合

21、征综合征 ARAR遗传病遗传病;身材矮小伴免疫功能缺陷身材矮小伴免疫功能缺陷;因毛细血管扩张而对光敏感,脸部出现红斑因毛细血管扩张而对光敏感,脸部出现红斑;肿瘤易感性升高易并发淋巴瘤、白血病和子宫肿瘤易感性升高易并发淋巴瘤、白血病和子宫颈癌、胃肠道癌等。颈癌、胃肠道癌等。BLMBLM基因位于基因位于15q26.115q26.1,编码,编码RecQ DNARecQ DNA解旋酶。解旋酶。突变导致不能修复在突变导致不能修复在DNADNA复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的异常的DNADNA结构,使染色体断裂、易位和姐妹染结构,使染色体断裂、易位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等染色体不稳定。色单体交换

22、等染色体不稳定。5)5)乳腺癌乳腺癌 90%90%的乳腺癌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的乳腺癌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其主要危害是常常发生转移。其主要危害是常常发生转移。乳腺癌也可分为遗传型和散发型。乳腺癌也可分为遗传型和散发型。连锁分析发现连锁分析发现BRCA1BRCA1和和BRCA2BRCA2两个基两个基因和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肿因和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肿瘤抑制基因。瘤抑制基因。BRCA1(Breast cancer predisposition gene 1),17q21,cDNA 7.8 kb,120kD 40-50%乳腺癌家系易感性;乳腺癌家系易感性;40-50%卵巢癌发病风险卵

23、巢癌发病风险 BRCA2,13q12-13 10%卵巢癌发病风险卵巢癌发病风险 6%男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男性乳腺癌发病风险6 6)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恶性肿瘤,约约75%的患者在的患者在5岁以下发病,发病率大约岁以下发病,发病率大约110万,仅次于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万,仅次于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75的患者肿瘤位于腹膜后,以肾上腺最多,其的患者肿瘤位于腹膜后,以肾上腺最多,其余发生在盆腔,纵隔和颈部等。某些患者有家余发生在盆腔,纵隔和颈部等。某些患者有家族倾向性,呈族倾向性,呈AD遗传,可有外显不全。原发于遗传

24、,可有外显不全。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母细胞瘤极少见。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母细胞瘤极少见。7 7)恶性黑素瘤)恶性黑素瘤 是表皮或粘膜的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是表皮或粘膜的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恶性程度高度高,且易发生淋巴转移且易发生淋巴转移,预后不良。可分为遗预后不良。可分为遗传型和非遗传型,遗传型患者发病早,原发病传型和非遗传型,遗传型患者发病早,原发病灶呈多发性,但存活率相对较高。灶呈多发性,但存活率相对较高。3、多基因遗传的癌肿、多基因遗传的癌肿 许多实体瘤均符合多基因遗传的许多实体瘤均符合多基因遗传的特点。特点。江苏启东地区肝癌的遗传度(一级江苏启东地区肝癌的遗传度(一级亲)达亲)达53.08%乳房癌:母亲和女儿均于绝经期前乳房癌:母亲和女儿均于绝经期前患双侧乳房癌者,其一级亲属再发患双侧乳房癌者,其一级亲属再发风险将高达风险将高达40-6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