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级二氧化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5950359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3.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食用级二氧化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食用级二氧化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食用级二氧化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食用级二氧化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级二氧化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食用级液体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生产规模/生产条件生产规模装置能力:年产 3 万吨装置操作弹性:40110装置操作时数:300天以上原料条件指标:原料气来源:酒精发酵气原料气压力:0.02MPa(G表压)原料气温度:40C原料气量:2000 Nm3/h拟订原料气杂质含量表(v/v):醇类0.5%另外发酵气中还含有一定量空气第二部分生产指标/能耗指标产品质量指标产品额定产量:3.75t/h二氧化碳回收率:60%产品二氧化碳纯度:99.9%产品二氧化碳压力:2.5MPa(G)产品二氧化碳温度:-20满足可口可乐标准生产消耗指标冷却水:55 t/h仪表空气:30 Nm3/h配电功率:650

2、kW电耗:0.45 kWh/Nm3-CO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不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本身无毒。但空气中浓度超过3%时能出现呼吸困难、头痛眩晕、呕吐等。10%以上时出现视力障碍、痉挛、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意识丧醛类0.06%有机酸类0.04%酯类0.02%失。25%以上时,出现神经抑制、昏睡、痉挛、窒息至死。接触液体二氧化碳可引起冻伤。环境危害:对大气有污染,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产生温室效应。燃爆危害:盛装液体二氧化碳容器遇明火高温,容器内压力升高有开裂爆炸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用 4042。C 热水浸泡皮肤。就医。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

3、睑,用大量清水或苏打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给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就医。第五部分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口,并进行隔离,保持现场通风。维护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堵漏。液体二氧化碳泄漏要有防寒护具,不可直接接触液体以免冻伤。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戴隔绝式呼吸器,护目镜、皮革手套、皮革护脚背套。第六部分操作处置与充装操作注意事项:密封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守操作规程,持证上岗。二氧化碳槽车只有在得到有关人员同意后,方可进入充装场所充装,充装时,操作人员与槽车司机必须在

4、场,充装操作要按操作规程进行,按充装系数要求控制充装量严禁超装。接触二氧化碳要穿戴好护具防止冻伤。第七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不燃气体熔点:(0C)-56.6相对密度(水=1):0.9295沸点:(0C)-78.5(升华点)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3饱和蒸汽压(Kpa):3485.6kpa(0C)临界温度:(0C)31.0临界压力(Mpa):7.382溶解性:能熔于水,烃类及大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途:冷却剂、焊接、铸造工业、灭火剂、化工原料二氧化碳工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二氧化碳工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操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高度重视生产安全。二氧化碳本身无毒无味。但空气

5、中浓度超过 3%时能出现呼吸困难、头痛眩晕、呕吐等。10%以上时出现视力障碍、痉挛、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意识丧失。25%以上时,出现神经抑制、昏睡、痉挛、窒息至死。接触液体二氧化碳可引起冻伤。所以操作人员应该时刻提高警惕,保持现场通风良好,发现有异常,要立即查找泄漏源,及时汇报。液体二氧化碳泄漏要有防寒护具,不可直接接触液体以免冻伤。2、操作人员独立上岗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持安全操作证上岗。操作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3、操作人员要时刻严格监控现场的环境,及时制止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二氧化碳槽车只有在得到有关人员同意后,方可进入充装场所充装,槽车司机不得进入操作室和生产

6、区。储罐装车阀门正常上锁,需装车时由当班操作人员开启。4、充装时,操作人员与槽车司机必须在场,充装操作要按操作规程进行,司机必须保证充装管连接牢固,关好管道固定扣。当班人员确认连接管安装牢固后,在管道侧面开启阀门锁套,然后开启阀门,确认管道密闭良好后,开启充槽车泵进行装车。在装车过程中,当班操作人员必须现场监督,司机不得离开现场,直至装车完毕。5、二氧化碳储罐和槽车容器的充满率不得大于95%,严禁过量充装。6、二氧化碳储罐和槽车以及压力表、液位指示计、安全阀应齐全有效、灵敏可靠,并按国家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查规程、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及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校验。7、二

7、氧化碳设备、储罐上防雷、静电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测接地电阻,至少每年检测一次,防止静电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防止雷击装置的最大冲击电阻 30。8、操作人员在充灌或处理低温液体时,应戴上干净易脱的皮革、凡布或棉手套。若有产生液体喷射或飞溅可能,应戴上护目镜或面罩。处理大量低温液体或低温液体严重泄漏时,处理人员应穿戴隔绝式呼吸器,护目镜、皮革手套、皮革护脚背套。9、操作人员的皮肤因接触低温液体或低温气体而被冻伤时,应及时将受伤部位放入温水中浸泡或冲洗,切勿干加热。严重的冻伤应迅速到医院治疗。10、无专门监护人员和动火许可证,决不允许在二氧化碳设备、氨制冷设备、管道及周围环境内动火。当必须动火时,要车间管理人员研究制定动火方案,并办理动火许可证,经公司安全科和分管领导签字后方可进行。焊接时地线与焊件的接触良好,地线与焊接点不得超过100m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